分享

市中医院肌骨超声在肌腱断裂修复术中的应用价值

 我的超声小馆 2023-07-06 发布于山西

郑州市示范中医院 二级甲等中医医院

图片

人体四肢近关节处容易发生肌腱断裂损伤,其中以手部肌腱损伤高达30%,尤以手部切割伤的发病率最高,以往患者多未接受超声检查,对其诊断也多凭临床症状、体格检查及临床经验。近年来,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高频超声、三维超声及宽景超声技术的应用,使其在软组织损伤中的应用广泛,超声检查对肌腱损伤的诊断被多数学者所认同。现对我院开展肌肉-骨骼超声以来收治的多例手部肌腱断裂患者进行术前超声断端定位和标记,参照标记点设手术切口和术后患者康复情况,以评价高频超声在手部肌腱手术断端定位对手术时间和术后患者康复的应用价值。

xx,男,34岁,患者病史“三月前,不慎被玻璃切伤右手中指,致该处局部肿胀,不能屈曲”。

来我院骨科就诊,行“右手中指关节及周围结构”肌骨超声,超声所见:

图片

1:右手中指指深屈肌腱连续性中断,腱鞘增厚

图片

 图2:右手中指指深屈肌腱断裂处周围积液

患者王xx,女,59岁,病史:曾以“左手拇指不能主动屈曲一个月”为主诉入院,行“左手拇指及周围结构肌骨超声”探查到左手拇长屈肌腱断裂,遂在我院行手术肌腱探查修复手术治疗,术后拇指屈曲功能恢复,一月后渐出现左手拇指远节屈曲活动受限,来院门诊复查。再行“左手拇指及周围结构肌骨超声”,超声所见:

图片

3左侧第一掌指关节处拇长屈肌肌腱局部增厚并粘连

肌骨超声对肌腱实施动态检查,主要观察损伤肌腱手术前后形态和内部回声有否改变(与健侧比较),明确肌腱有无断裂或不完全断裂,如有断裂则观察断端的距离和位置,术后定期观察肌腱断端缝合处情况有无再断裂、肌腱粘连及肌腱松弛等情况发生,追踪检查至6个月。 

高频肌骨超声在肌腱断裂修复应用

肌腱损伤后不及时进行手术缝合术修复可致手部关节活动功能丧失,引起手部功能残损。肌腱手术断端的准确定位是保障术前确定手术切口位置,减少患者手术创伤和降低患者的术中手术感染机会的首要条件。肌骨超声扫描检查过程中主要观察疑似手部肌腱形态和内部回声的改变情况,损伤肌腱与外周组织界限是否清晰, 明确断裂程度和断端的距离及位置。因此伤后及时行肌骨超声检查以定位肌腱断端位置并明确断裂肌腱周围情况,以便为临床实施肌腱修复术提供有效、准确的信息至关重要。

    在肌骨超声下检查时,正常的肌腱组织显示为特征明显的条状强回声(即腱鞘回声)间杂有少许低回声图像,比较容易识别,作肌肉舒缩试验时,可见肌腱与皮肤及皮下组织作相对运动。肌腱断裂后,断端清晰可见,因此超声检查时应特别注意对近端的扫查,肌腱完全性断裂超声显示连续的肌腱纤维层状高回声和腱周腱鞘薄层低回声在伤口处连续性中断,为低回声、无回声所替代,腱鞘空虚塌陷,肌腱连续性中断,出现低回声裂口,断端可回缩形成瘤样结节。部分肌腱断裂为肌腱纤维部分性中断,肌腱内出现局灶性低回声,该处结构模糊,肌腱纵裂横断扫查显示低回声裂隙伸向肌腱滑膜面,屈指运动时,指深屈肌腱仍有明显滑动。上述患者均予手术修复治疗,手术探查结果与肌骨超声检查结果一致,肌骨超声诊断准确率达100%。

高频肌骨超声探查术后肌腱修复效果和评估术后手指康复情况中的价值

肌腱断裂修复术目的在于恢复肌腱功能,但其术后并发症较多,如肌腱再离断、肌腱粘连,吻合口瘢痕连接等,因此肌腱修复术后的随访观察非常重要,肌腱修复过程中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术后患者创口极易发生肌腱再离断、肌腱粘连和吻合口瘢痕连接,因此患者肌腱断裂修复术后实时动态监测肌腱修复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但临床上一直缺乏直观准确的观察手段了解肌腱愈合过程中各期的变化,腱性连接还是瘢痕连接也难以鉴别,也难以及时明确术后患者肌腱粘连情况,影响手术治疗的方案制订,进而影响患者手部功能的康复。目前应用高频超声来检测肌腱,根据超声声像图的变化类型,可得到与肌腱愈合一致的影像资料,为临床对肌腱损伤情况的判断提供比较直观的依据。

肌腱修复吻合术后,高频超声显示缝合端局部略增大,轮廓模糊不清,回声欠均匀,被修复肌腱局部充血、水肿,淋巴细胞浸润,受损、缺血的肌腱组织变性、坏死,超声检查即表现为低回声区,这种表现以术后2周之内较为明显,病程中晚期,肌腱缝合处的回声及厚度接近正常肌腱,与周围组织分层较清晰,部分缝合处可见点状或条索状高回声(肌腱断裂处或缝合处的钙质沉积),即超声图像由局部低回声、低回声区逐渐缩小到显示片状强回声及条状强回声这一系列变化。

高频肌骨超声检测到患者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肌腱粘连,且超声检查能够对肌腱粘连的程度进行判断,针对粘连程度不同,临床所采取的治疗也不同,对临床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针对此种情况,我们分别在患者术后的2、4、8、12、16、24周进行超声监测,根据其超声表现将术后肌腱粘连大致分为轻、中、重度三个等级,其中肌腱吻合处稍微增厚,连接尚可,但与周围组织分界不太清晰,肌腱滑动度略低于正常肌腱,为轻度肌腱粘连患者;肌腱吻合处回声较正常肌腱增厚,周围回声杂乱,可见散在强回声钙化点,动态观察肌腱粘滞现象明显,活动度十分有限,为中度肌腱粘连患者;而肌腱修复连接性较差,吻合处明显增厚,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超声以片状不规则低回声为主,夹杂多个分布杂乱的强回声,动态观察肌腱粘滞现象十分明显,滑动距离极短或无滑动,为重度肌腱粘连患者。轻度瘢痕连接患者通过调整治疗方案以其恢复手部功能,而期间发现的严重瘢痕患者则需进行二次手术。

因此,我们得出结论:肌骨超声在四肢肌腱损伤的诊断治疗中有其独特的优点,能够根据肌腱形态和回声改变来诊断,并能明确损伤的程度,判断肌腱是否断、两断端肌腱位置、范围、程度及血肿形成。能准确判断术后肌腱是否粘连,为术后观察疗效和指导功能锻练提供帮助,高频肌骨超声诊断肌腱损伤具有特异性,且简便、准确,并对其治疗、评估治疗疗效和判断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采用高频肌骨超声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和降低术后瘢痕连接,术后高频肌骨超声持续监测肌腱修复水平可明显提高术后功能康复可作为临床了解肌腱损伤和愈合情况首选的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登封市中医院超声科 王亚

欢迎咨询:62857782

图片

图片

医院地址:登封市中岳大街东段

门诊咨询:0371-62712388

体检咨询:0371-62861502

急救热线:0371-62819120

网站域名:www.dfszyy.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