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在A320飞机日常维护工作中,起落架上锁被误碰而导致锁上是不可避免的,当上锁误碰后,驾驶舱会触发ECAM警告和驾驶舱效应。最近生产控制中心接到2起航线反馈,其中一起前起落架上锁锁销误碰锁上后,通过液压系统增压后锁销打开,驾驶舱警告消失;另外一起左主起落架上锁误碰锁上后,通过操作测试重力放机构而锁销打开,驾驶舱警告消失。生产控制中心对这两起故障进行复盘后发现,按照排故程序进行排除故障,排故时间较长,如果事件发生在航前或短停,很难保障航班的正常性。为此,我们对此故障进行研究,希望能够找到可靠、便利、有文件依据的处理方式。【上锁机构】
针对A320飞机的起落架上锁机构,我在前面专门进行了介绍,请参见: 通过前面的分析介绍,我们发现,虽然前起落架上锁和主起落架上锁部件来自不同的生产厂家,但设计的理念基本一致。通过对起落架上锁结构和操作的分析发现,无论是前起落架上锁还是主起落架上锁都有两种开锁方式,即液压开锁、机械开锁。 【故障表征】在地面,起落架上锁的状态是打开位置,当在维护过程中,起落架上锁被误碰而关闭后,驾驶舱上ECAM触发:L/G GEAR UPLOCK FAULT警告信息,下ECAM相应起落架位置会有UP LOCK字样,右侧起落架面板LDG GEAR相对应的起落架UPLK红灯亮起。这个时候,飞机不能放行。 需要说明的是:(1)起落架上锁锁销位置没有任何误碰标识;(2)起落架上锁锁销误碰锁上所需要的力很小,一般常人的单个大拇指均可完成;【预防措施】不可否认,在日常维护过程中,“误碰”是正常的、也不可避免的事情。但是,我们要做的是如何最大程度的避免“误碰”。 (1)起落架上锁锁销部位没有明显的提醒标志,且位置比较凸出,尤其前起落架上锁; (2)有些员工对起落架锁销的具体位置不是很明确; (3)工作过程中的其他因素:例如注油勤务后的清洁流程,起落架舱无外来物检查方式等;针对第二点很好解决,去飞机上对员工进行起落架上锁具体位置的识别培训;针对第(1)和(3)点,需要质量专家组评估。下面针对起落架上锁的具体位置进行介绍,(为了更直观的说明锁销的位置,我将其中锁销的可视侧面涂成红色。)如图所示:
【处置流程】 | | | | | 2.手动放下前和主起落架3个舱门(必须3个舱门); | | | (参考AMM32-33-00-710-001-A:Operational Check of Free-Fall Mechanical Control)4.如果锁钩没有到位,使用非金属的棒轻轻拨动锁钩至全开位,禁止用手指; |
【原理分析】至于以上文中介绍起落架上锁开锁方式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操作??后面会有专门的文章介绍,敬请期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