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家中老人过世时,你要明白:葬礼四人不去,家人顺顺利利

 布衣粗食68 2023-07-07 发布于湖南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不管我们如何孝顺老人,仍旧要面对离别之痛。

若是家里有老人过世,我们在痛哭之后,还得举行一场体面的葬礼,送老人最后一程。

孔子过世的时候,一大批弟子赶来送行,子贡建议大家用“父子”的礼节,安排落葬的事情。

之后,很多弟子在孔子的坟墓前,修建了小房子,用来守孝。久而久之,坟墓周围,形成了村庄。

从很多名人的葬礼来看,似乎人越多越风光,体现了老人的威望,家庭的人脉还有发展的良好态势。

另一方面,任何时代的人,都提倡“厚养薄葬”,还会考虑到葬礼的安全、风水,一些礼仪在今天也进一步简化了。

有一句俗语:“葬礼四人不去,家人顺顺利利。”

以此可见,葬礼不是人越多越好,有的人是不太适合参与的。当然,各地的风俗不同,不能完全对号入座,仅供参考。

01

第一,老人的爱人,避免过于悲伤。

“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答案是,无法重来。

作为爱人,比子女、兄弟姐妹更加悲伤,这是毫无悬念的。

事实上,老人过世的时候,其爱人也一把年纪了,能熬住悲痛,已经不容易了。也有一些老人,要不了多久,就随着逝去的人而去。

为了保护活着的老人,很多地方形成了规矩,不让逝者的爱人参与葬礼。

尤其是落葬的那一天,不仅要逝者的爱人在家待着,还得请一个至亲的人陪伴,避免走极端的情况。

另外,去扫墓的时候,也要考虑老人的年纪和感受,不轻易安排逝者的爱人去扫墓。

02

第二,有身孕的人,需要保重身体。

有一些老人认为,丧事属阴,生儿育女属阳,若是孕妇去了阴气很重的地方,会伤及到自己,也对家庭传宗接代不利。

关于老一辈的迷信思维,我们不过度解读。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我们要对孕妇多关照,重视家庭的延续。

有一个词语叫“保胎”。

也就是说,要设法保护“准母亲”体内的胚胎。 采取医疗措施,保护胎儿,使之健康发育,避免流产。

母、婴的身体,都是脆弱的,经不起折腾。

参加过葬礼的人就知道,晚辈要进行跪拜,一大群人要送别过世的老人,还有一些家庭会请锣鼓班子,吹吹打打、蹦蹦跳跳。

落葬的路上,山高路远、过沟坎都是常事。稍有不慎,就有人跌跌撞撞。

大家都很忙,场面有一些乱,就顾及不到孕妇了,还是请孕妇,自己多保重。

就是和逝者非常亲的孕妇,建议只是趁着人少的时候,去灵堂祭拜,别掺和热闹的时期。甚至在身体非常虚弱的情况下,免去简单的祭拜。

03

第三,已经断交的亲戚,无需续缘。

古人说:“富在深山有远亲,穷在闹市无人问。”

一些亲戚,平时瞧不起你的家庭,也不和你的家人交往。当老人过世的时候,却哭得呼天抢地,作秀给外人看。

很多人抱着“既往不咎”的态度,对于“走秀”的亲戚,也会接待。但从人情和现实来看,这一类人,最好不要延续缘分了。

只要逝者的亲人不通知已经断交的亲戚,他们一般也不会来。顺其自然,以后就各自安好了。

断交的情况,多半是三种:两家人的住地距离很遥远,交往不方便,来往一次都要花好几千;两家人有仇恨,见面就是吵架,翻旧账;多年不联系的人,忽然联系,可能连名字都想不起了,人情就更别提了。

随着老人的过世,自然减少亲戚的数量,学会互不打扰,不是无情,而是顺其自然。

04

第四,正在参加科考的晚辈,以人生发展为重。

看过一个真实的故事。

合肥市庐江县冶父山镇的夏徐柱,读书成绩一直很好。但是他的家庭非常穷困。

为了支持他读书,父亲外出做泥瓦工,一年到头都很少回家。母亲和他的姐姐一起生活,在农村种地。

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夏徐柱走进了高中,并迎来了高三的紧张学习。此刻,他的母亲却患了重病。

就在他高考前一个月,母亲过世了。但是家人却瞒着他,直到高考结束。

我们相信,对于夏徐柱一家人的做法,不能责怪,只能表示理解,并期待夏徐柱,用最好的成绩,回报母亲的恩情。

家业要发展,而科考却成为了很多家庭最好的出路。

对于科考的孩子,我们要网开一面,接纳他们不参加亲人的葬礼的事实,并且在他们科考之后,采用其他的方式,体现孝道。

05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要明白,孝顺的关键,是“活孝”。

从来不是等老人过世之后,一大群人聚集在一起,哭哭啼啼,或者花大量的金钱,举办盛大的葬礼。

古时候,晚辈要为老人守丧三年,就是做官的人,也要回到老家,暂时放弃官职,等守丧之后,重新补录。

今天,我们不能对古人的做法,照搬照抄,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舍去繁杂的形势,珍惜命里的情分,推进家庭的发展,才是上策。

要懂得,后人过得更好,上一代的情记在心中,对健在的老人孝顺,就是最好的安排。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