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视障困境长者帮扶个案 | 社工案例计划

 社工客 2023-07-07 发布于广东

 单位 | 宁夏六盘善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一、案例背景


C大叔(化名),男,66岁,本人视力二级残疾,失去一只眼球,生活基本可以自理。

和妻子、父亲一起居住,父亲患有前列腺,没有劳动能力,妻子主要照顾C大叔父亲和C大叔本人的生活起居,总体医疗花费较大,家庭条件贫困,没有固定收入来源,靠低保维持生活。

二、需求分析


(一)个人层面

服务对象因视力问题,外出不便,活动范围受限,较少走出家门,缺乏与他人的人际交往,影响了服务对象的人际交往能力,导致服务对象对生活缺乏信心和热情,情绪低落,时常感到焦虑和孤单。

(二)家庭层面


服务对象与妻子、父亲一起居住,没有固定的经济收入来源,靠低保维持,只能负担日常基本开销。服务对象本人视力二级残疾,父亲患有前列腺,需要药物,服务对象家庭日常生活较为拮据。

(三)社会层面

社会参与度低,生活圈子小,与社会严重脱节;需要重建同辈群体的人际交往支持系统,增加社会融入感。

三、服务目标


(一)搭建服务对象的家庭支持网络,以此建立互相支持关爱的关系;搭建服务对象互助支持、交流平台,增进与邻居彼此之间的互动交流。

(二)链接社会资源帮助服务对象改善身体状态和家庭经济状况,邀请参与各类主题活动,丰富陈大叔及其家人的精神文化活动,扩大交际圈,促进社会融入。

(三)社工通过心理社会治疗模式,研究、诊断和治疗服务对象的心理问题。为服务对象提供情绪宣泄的机会,缓解服务对象内心的孤独感,体会到身边众人的关心与付出。

四、理论依据


(一)人际需要理论

每一个个体在人际互动的过程中都有包容的需要、支配的需要和情感的需要。生活在村里,要与村里的居民产生连接,得到他们的包容、理解和支持,同时也希望得到关心、关爱。

(二)支持疗法

通过支持与鼓励,细听倾诉和解释指导,使面临困难产生心理问题的人得到依靠,恢复自信,从而减轻心理负担,培养合理的适应方式。

(三)社会支持理论

社会支持理论亦称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它指出人生活在由个人接触所形成的关系网中,透过这些关系网使个人得以维持其认同,并获得情绪支持、物质救援、服务、讯息、新的社会接触等。

社会支持网络反映的是个人与其生活环境中各系统的关系状态。是个人从他所处的社会中获得物质帮助或者非物质帮助

服务对象自身社会支持薄弱,经济来源困难,在介入过程中社工协助服务对象申请政策支持,满足服务对象当前紧迫且必要的需求,同时也提高服务对象的生活自信心。

五、介入策略


(一)通过访问、观察、分析和面谈等方式收集、整理服务对象资料,评估服务对象需求,制定相应帮扶计划。

(二)通过整合社会资源,咨询村委会、申请相关的救助补贴,改善C大叔家庭经济状况;对C大叔其家庭提供情绪疏导、照护技巧的帮助,改善C大叔及其家人的身体状况和生活质量。

(三)运用理性情绪治疗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服务对象提供情绪宣泄的机会,缓解服务对象内心的孤独感,走出困境,感受社会的关爱。

(四)搭建朋辈支持系统,扩大服务对象生活交流圈,构建邻里和谐互助关系。

六、服务过程


(一)多方收集资料,评估服务对象存在问题

社工先从村委会工作人员了解到C大叔目前的一些基本情况(个人基本信息、身体状况、经济状况),接着社工又走访了村委会民政专干了解了服务对象的生活现状、家庭关系和社会支持网络关系。

经过多方了解和资料收集,社工根据服务对象的实际情况对服务对象目前的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

(二)订立服务计划,社工正式介入

社工采取上门探访的形式多次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从其家人以及本人的口中了解收集了家庭构成、人际关系等基本信息。

以真诚关怀的基本态度,利用关注、倾听、同理心等个案工作技巧,与服务对象建立相互信任的良好关系。

通过多次入户深入了解,对服务对象的现状和需求进行评估分析,并为服务对象制定服务方案。

(三)寻找社会资源,扩大人际交往圈子,构建邻里支持系统

为方便服务对象及妻子参与社会活动,加强社会参与、社工交流,社工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为服务对象提供接触外界的机会。

同时,为减少C大叔心理压力和沟通负担,社工提前和村委会工作人员沟通,希望能够关注C大叔情绪情况,用情感支持、真诚邀请等昂视舒缓陈大叔的情绪,增加与外界沟通、联系。

建立C大叔同辈支持网络,使C大叔家庭回归社会,找到了社会归属感。

(四)提供情绪宣泄的机会,缓解服务对象内心的孤独感

社工定期上门探访,陪伴C大叔及其妻子聊天,在聊天过程中,社工借助心理社会治疗模式诊断和治疗服务对象的心理问题。

用心聆听服务对象需求和问题,细致观察的表情动作,及时思考整合信息。引导服务对象对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做进一步思考,并主动敞开心扉,释放自己内心的负面情绪。

七、服务评估


(一)目标达成情况

通过社工持续的个案服务,帮助案主积极链接各方面的资源,为服务对象的身体、心理、精神、家庭提供了保障;

另外,经过社工几次的接触和帮扶,C大叔及其家人愿意自我觉察,逐步做出一些行为来积极改变、应对各种自己的问题和不良情绪。

同时通过积极联络和疏导,服务对象家庭与邻里之间的社会联络增强,实现了“走出去”,增加社会参与度,建立了社会关系,与邻里、与家人之间的情感联络,增加社会关怀。

(二)服务对象的现状

1、服务对象的心理状态:社工通过心理社会治疗模式和理性情绪治疗法,为服务对象及妻子提供了情绪宣泄的机会,缓解了服务对象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感。

改变了服务对象及妻子不正确的认知和信念,学会了理性的生活方式。

2、服务对象生理状态:社工通过链接社会资源,提供物质帮扶,改善C大叔的生活质量;对C大叔其家庭提供情绪疏导、照护技巧的帮助,改善C大叔及其家人的身体状况。

八、专业反思


(一)整个个案服务,社工从服务对象初步建立关系,确立相互信任关系;问题分析到解决问题,从家里走向村里,从个人到家庭,从家庭到社会,每一个阶段都少不了社会支持和人文关怀。

(二)社工在个案服务中扮演了服务提供者、协调者、中介者、资源筹措者、倡导者等多个角色,积极地与服务对象进行交流沟通,改善服务对象自身情况和家庭问题,平衡各方面关系,最终达到基本和谐状态。

其中家庭支持网络、社会支持理论、人际需要理论等方法改善了服务对象与其家庭成员的关系,增强其社会支持网络,让更多的社会成员、朋友家人从行动支持帮助服务对象。

(三)从优势视角出发,发现服务对象的优势;从其优势出发,建立信任关系,走进服务对象内心。

挖掘服务对象及周边优势资源,发掘服务对象的潜能,增强服务对象面对困境的能力,相信服务对象由解决问题的能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