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的中断是什么意思?诉讼时效中断是指一项诉讼权利在规定时效期间内,因一些特定事件的发生而暂时中止计算时效的情况。在诉讼时效中断期间,该项诉讼权利的时效并不继续流逝,而是在中断时刻停止计算,待中断事由消失后再次开始计算,确保当事人享有应有的起诉权。 诉讼时效中断往往由法律规定明确,涵盖的事件范围较为固定。一般来说,诉讼时效可能会因被告人死亡、双方当事人缔结和解协议、开启调解程序、提交仲裁请求等情况而中断。这些事件的发生常常与诉讼主体的行为有直接关系,因此其对诉讼时效的中断具有法律效力。 诉讼时效中断的主要目的在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使其在一定的时效期间内拥有合理的起诉权。一项诉讼权利通常被赋予一定的时效,以维护司法公正和正当程序的原则,防止过去时间的推移导致证据的丧失和记忆的模糊。通过诉讼时效的中断,当事人可以在特定事件的发生后,重新计算时效,确保其起诉权的有效行使。 需要注意的是,诉讼时效中断不会永久延长诉讼时效的期限。一旦中断事由消失,诉讼时效会重新开始计算。此时,从中断开始的日期开始计算的剩余时效期间会重新运行,当事人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行使起诉权。因此,当事人要时刻留意诉讼时效的中断情况,确保在中断后能够及时采取行动,以免错过提起诉讼的机会。上海市律师事务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