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故事:儿子打人,母亲告诉他一个惊天秘密,随后儿子丢了,10年后

 云舒品生活 2023-07-07 发布于黑龙江

上回书说到,家境殷实的刘家迟迟娶不到儿媳妇,拖到刘明久28岁时,才勉强娶了个外乡姑娘兰慧。

可是兰慧进门后,常遭婆婆挑眼,还被疯和尚说是瘟神。

后来刘家父子几度请教禅师,反省后,才化险为夷,去掉了兰慧身上的瘟神,

有诗为证:

(一)

人神共体不需惊,

但向镜中正己行。

心无嗔念人无难,

世上何来问罪声。

(二)

辞去瘟神始化人,

只因此地戒贪嗔。

瘟神不住祥和地,

凡胎肉眼看不真!

至此,刘家过起了子孝妻贤、父严母慈的幸福生活。

兰慧一连为刘明久生了三个儿子,一大家子其乐融融。

可是兰慧的身世一直是个迷,有一天,小儿子刘松从外面跑回来,后面还跟着一个鼻青脸肿的嘤嘤哭泣的男孩子,孩子由一个女人扯着。

女人进门就指着刘松怒道:

“快管管你家皮猴子!看看把我家宝儿打成什么样了?”

兰慧赶紧过去安抚宝儿:

“宝儿不哭,伯母给你拿糕吃!你慢慢说,到底是怎么回事?以前没听过刘松打人的呀?”

刘松站在一边气鼓鼓的,脸憋得通红,也不吭声。

“我就说了他一句,他就上手打我……”

那孩子很委屈。

忽然刘松大喊:“你骂我娘就不行!下次骂我还揍你!”

“松儿!闭嘴!”兰慧呵斥儿子。

“小孩子口无遮拦,说几句你也不能动手打人对不对?很容易把人打坏的,万一打断了鼻梁打豁了嘴,长大怎么找媳妇呀?”

那女人凶神恶煞一般强词夺理。

“他梁婶子,我会好好教育刘松的,是我的不对,对孩子平时管束不够。这是今天我新打的糕饼,给宝儿尝尝,这是我新绣的帕子,留给宝儿擦鼻涕吧。”

兰慧一个劲儿给人赔不是,好歹送走了那娘俩。

刘松看了非常生气:

“娘!为什么他们骂你,你还要对他们那么好?”

兰慧拉过儿子:“松儿,越是小人,越敬而远之,宁可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

“娘!我不懂,可是他骂你,我就揍他!”

刘松还很激动。

“骂我什么了?”兰慧看儿子的样子,觉得他受到了莫大屈辱。

“他骂,你是瘟神!谁见谁遭殃!”

兰慧自然知道,这是曾经那个疯和尚说的。

“娘!你是瘟神吗?”

“那你看,咱们家日子过得好不好?”

刘松想了想,自己身上穿的,嘴里吃的都比别家孩子好。

点点头。

“那假如为娘是瘟神,谁最先遭殃?”

“我们家?”

“是呀!所以,不要在意别人说什么,你自己要有判断力,也不要动不动就发脾气,那样伤害别人,也伤害自己。”

兰慧并没有体罚刘松,好像在她的概念里,就没有体罚,她的三个孩子,她都宝贝着,两个大的送去了学堂,也从不遭灾惹祸。

兰慧挺省心的。

“娘!你为啥从来不带我们去姥姥家,也不提起他们?你到底是谁?从哪来?那个疯和尚又是谁?

这可真是灵魂的拷问,兰慧能说吗?

兰慧的思绪拉回到了16岁那年,又辗转反侧,想到疯和尚看刘松的眼神,她决定把真相告诉给只有6岁的刘松。

刘松虽然只有6岁,可是一双明亮的眼睛好像能洞悉一切,他懂事早。

可没想到,第二天,刘松就不见了!家人们找遍了大街小巷,问遍了附近的人牙子。

可是没有刘松的消息,兰慧深深自责,当她拿起儿子最喜欢的布老虎时,发现一张折叠的纸压在下边。

上面写了一句话:

“爹娘不要寻我,到该回来时,我自然会回来。”

惠娘拿给丈夫刘明久看,两人丢了孩子心情都不好,可看到小刘松是有预谋而去的,也就没有那么难过了,至少说明孩子还安全,没有生命危险。

再说刘老爷和夫人为了寻找小孙子,求神拜佛,还问了卦,卦师捋着胡须掐算说,刘家本该只有两个孙子的命呀,这个不走,日后恐怕……

算命先生这么一说,老夫妻两个又见小孙子留下的字条,叹口气,道:

“孩子来了是缘,去了也是缘尽,随缘吧。”

话虽这么说,兰慧却一直隐隐地感觉,刘松没有走远,似乎和疯和尚有某种联系。

可她一个妇道人家,怎么可以抛头露面,去寻找一个和尚呢?

事情就这样压下来了,日子还要照常过,只是,兰慧时常望着水云寺的方向发呆。

一晃10年过去了,疯和尚再没出现过。有一天,忽然来了两个衙役,传兰慧上公堂。

刘明久看着兰慧,这又是怎么回事?这个和自己生活了20年的女人,连大门都不出,怎么惹上官司了?

衙役不耐烦地催促兰慧快些,也不说什么事,就说到了就知道了。

刘明久陪着兰慧到了公堂,县令就问她:

“向兰慧,原名辛蕙兰,河北邯郸人氏,对吧?”

兰慧身上一抖,弱弱地说:“民女正是。”

“你家在20年前发生了一场劫难,除了你以外,满门被斩?”

兰慧再也忍不住,呜呜咽咽地哭起来。

她本不想揭开那恐怖的伤疤,可是公堂之上,旧事重提,兰慧也只能面对。

原来,她的身份是邯郸县令的千金小姐,父亲辛子文是个两袖清风的好官,只因为办案,得罪了朝廷的一个宦官的亲戚,就被宦官在他的诗作里强行找到一句诗,扣上了谋反的罪名,被定满门抄斩。

那日,辛蕙兰刚巧在后花园和心上人彭程赏花,却听得前堂有人闯进来抓人。

当时蕙兰吓坏了,要去找父母,可彭程知道出大事了,赶紧拉着蕙兰向后门跑,谁知,后门也有人把守。他只好爬上西边的院墙,把蕙兰拉上来,翻墙逃跑。

西边的院墙外接着是一片树林,他们没命地在里面穿行,跑到没了一丝力气。

可还是听到隐隐的有追兵跟过来。

逃无可逃,彭程把蕙兰送到一棵很高的很茂密的树上,然后他悄悄溜下来,跑了几步,故意弄出很大的响动继续跑。

两个士兵狠命地在后面追,彭程慌不择路,一下被一截枯树枝绊倒,他感觉两腿之间专心地疼痛,然后出了很多血,他甚至疼晕过去了。

他隐约听到那两个士兵骂骂咧咧走远:

“妈的!这哪是姑娘?分明就是个爷们吗!”

等彭程醒过来后,他发现自己的受了重创,再也做不了男人了。

蕙兰来到他身边,哭得像个泪人。

自己家人都被带走了,家也回不去了,唯一的心上人为了救自己还伤成这样……

“我怎么象瘟神呀?为什么不让我替我的亲人们受罪!”

蕙兰悲切地哭泣。

“蕙兰!你不能留在这里,我也娶不了你了,你是辛家唯一的希望,好好活下去,找个好人家嫁了!兴许有一天,你父亲的案子能够昭雪,我会暗中保护你!”

蕙兰有一百一千一万个不乐意,可是他也知道,彭程说的是对的,她要为辛家活着,为彭程活着。

就这样辛蕙兰改名向兰慧,寻到亲戚家,嫁给了刘明久。

而那个疯和尚正是彭程,他已经无缘婚姻,干脆出家了,只是他离兰慧不远,为的是时常能够关注她的情况。

知道兰慧嫁到刘家,他的心也放下来一半,可是当看到兰慧大着肚子还出来倒脏水时,他无比心疼,兰慧笨拙地摔在地上,还被刘明久训斥时。

彭程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他灵机一动,就想起兰慧曾经说的一句话:“我怎么象瘟神呀!”,顺口编了个打油诗:

这小娘子不是人,

分明天上一瘟神。

落在刘家为何事,

只因此地惯贪嗔。

把人们唬住,也把刘家人唬住了,彭程知道,这种事情,人们都宁可信其有。兰慧如果是瘟神,看谁还敢欺负她。

而他也借机敲打了刘家,让他们戒嗔。

至于寺庙里的禅师,那是彭程的师父,自然要配合彭程演好这出戏,狠狠地教育了刘家父子。

也因为刘家父子翻然醒悟,戒掉嗔怪,所以兰慧的日子也就好过了。

而彭程因为对刘家有功,被刘家父子奉为座上宾,隔长不短出入刘府。

彭程自此也就放下心来,可是5年过去了,当兰慧生下第三个孩子时,彭程看老三刘松,那眼神里全是不舍和喜爱。

因为这刘松和兰慧长得最像,兰慧仿佛明白彭程的心思,知道彭程有心收养刘松,可他一个和尚怎么收养呢?他的条件太差了。

所以6年后,刘松6岁时,兰慧就把自己的身世和那疯和尚的事告诉了小刘松。

小刘松眨着大眼睛,若有所思地哦了一声。

原来母亲心里埋着血海深仇,原来那个疯和尚为了救母亲受了那么大伤害,他决定替母亲报恩报仇,就只身去找疯和尚了。

小刘松凭着记忆走到寺庙又找到疯和尚,见面就下跪认爹。

彭程高兴得泪如泉涌,小刘松还让他带自己远远地走,再不回刘家了,长大后为彭程养老送终。

彭程带着刘松去了河南的一个寺庙,在那里,他教刘松日习武,夜读书,将来有机会为辛家报仇。还给刘松改名彭万里。

刘松因为心中有信念,有目标,苦读诗书勤练武艺。

果然,在十五岁那年,他在一个镖局里护镖,因为武艺高强打败了一伙悍匪,为朝廷立了功。

后被朝廷选中做了御前护卫。

如此彭万里就有机会接近皇上。此时已经新皇登基,对以前的宦官专权早已痛恨深切,削弱他们的力量了。

有一次,彭万里把一首诗送到皇上面前,让他欣赏。

柳岸飞烟陌上花,

畦中葱韭岭边霞。

莺声啭翠泉声唱,

四月清明到我家。

皇上一看,这是一首清丽的田园诗呀,好!好!

彭万里一下跪倒:

“圣上英明!请为微臣做主!这诗里可有谋反的意思吗?”

“无稽之谈呀!”

“有人说“明到我家”,一介清官被满门抄斩!”

然后,彭万里一五一十向皇上陈述了20年前的冤案,当然,他也是从母亲和义父那里听来的。

皇上大怒,责令吏部重审此案,果然辛子文是被人诬陷。

于是为他平反昭雪,追封满门忠烈。所有被封的田产如数奉还给辛蕙兰,也就是兰慧。

今天就是确认她的身份,让她认领父亲的遗产的,格外加封为诰命夫人。

兰慧得知父亲沉冤得雪,又见到了失散10年的儿子,喜极而泣。

刘明久此时才知道,自己娶的是千金小姐,人家差点属于别人,而那个别人,真是他们家的守护神。

赶紧拜谢。

更有人得知当今御前护卫的父母在此,纷纷来讨好。

最后,刘明久陪着兰慧回到老家把田产一一分给那些穷人们,这也是父亲辛子文在世时的心愿。

而疯和尚为了避嫌,再没出现在刘家,也不肯去京城享清福,而是去了庐山的仙人洞继续修行。

这正是:沉冤得雪,落配凤凰枝上跃;旧爱难还,得道高僧山里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