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胆囊炎效验方

 针情依灸蔡晓刚 2023-07-07 发布于山西

胆囊炎是由细菌性感染或化学性刺激(胆汁成分改变)引起的胆囊炎性病变,为胆囊的常见病在腹部外科中其发病率仅次于阑尾炎35至45岁的女性发病较男性为多,尤多见于肥胖且多次困难妊娠的妇女。临床可分急性和慢性两种。急性胆囊炎称为单纯性胆囊炎,其发病与胆汁淤滞和细菌感染密切相关。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占60%至70%)、克雷伯菌、厌氧杆菌等革兰阴性菌多由肠道经胆总管逆行进入胆囊;少数经门静脉系统至肝、再随胆汁流入胆囊。不少患者多在进油腻晚餐后半夜发病(因高脂饮食能使胆囊加强收缩,而平卧又易于小胆石滑入并嵌顿胆囊管)。主要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并可向右肩背放射;常伴发热、恶心呕吐,但寒战少见,黄疸轻。腹部检查是可发现右上腹饱满,胆囊区腹肌紧张、明显压痛、反跳痛。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亦不明显。平时可能经常有右上腹部隐痛、腹胀、嗳气、恶心和厌食油腻食物等消化不良症状,与溃疡病或慢性阑尾炎近似;有的病人则感右肩胛下,右季肋或右腰等处隐痛。在站立、运动及冷水浴后更为明显。病人右上腹肋缘下有轻度压痛,或压之有不适感。约95%的慢性胆囊炎同时伴有结石(胆囊结石是慢性胆囊炎的最常见原因结石对胆囊粘膜的机械性刺激及损伤)B型超声检查简便易行对人体无害,可扫查到胆囊壁增厚、胆囊萎缩和结石的存在为胆囊炎的首选检查方法口服胆囊造影可检测胆囊的浓缩及排空功能、胆囊管有无阻塞、并能显示结石阴影有助于诊断。十二指肠引流若在胆囊胆汁部分发现有脓细胞、多数脱落上皮细胞以及胆石微粒则支持慢性胆囊炎的诊断。本病须与慢性胃炎、溃疡病、慢性胰腺炎、慢性肝炎以及肝曲结肠癌等病相鉴别与中医学的“腹痛”;“胁痛”;“黄疸”;“结胸”相类同。

1.猪胆(连同胆汁)10个,绿豆250克,甘草50克。将绿豆装入猪胆中用线把口扎紧,洗净猪胆外污物防锅内文火煮2小时取出与器皿中捣烂,与甘草煎汁混合制膏状。每天早中晚各服10克,10天为一疗程。

2.柴胡15克,茵陈10克,枳实10克,茯苓10克,郁金10克,陈皮10克,法半夏10克,白芍10克,灵仙25克,甘草3至5克(随症加减)。每日一次水煎内服,主治慢性胆囊炎。

 3.干玉米须50克沸水沏代茶饮。  

4.马蹄金60克,青皮9克,郁金10克,茵陈15克。每日一次水煎内服。

5.白花败酱30克,海金沙15克,金钱草15克,枳壳9克水煎内服。

6.金钱草30克,白英60克,桅子15克水煎内服。

7.白檀根30克,青皮9克,海金沙15克,茵陈10克水煎内服。

8.抱石莲60克,豆腐120克共入锅中文火炖熟后服食。

9.虎杖30克,黄芩15克,木香12克,丹参30克,枳壳12克,金钱草30克水煎内服。

10.乌梅30克,五味子30克,木香12克,紫花地丁30克,半枝莲30克,大黄12克(后下),厚朴10克水煎内服。

11.木香90克,枳壳90克,郁金90克,茵陈12克,龙胆草90克共于太阳光下晒干透后研为细面。取猪胆汁500毫升急火熬煎至250毫升时改为文火并加入前药面充分搅拌均匀,出锅前加入适量蜂蜜制成膏糊状。每日两次,每次内服10克。

12.熊胆每日一次取如绿豆大小块温开水送服。

13.威灵仙30克水煎内服,每日一次。

14.芒硝50克,明矾30克共为细面,每日两次,每次取1至3克温开水送服。

15.金钱草100克水煎内服。

16.玉米须30克,车前草30克,茵陈30克水煎内服。

17.大黄30克文火水煎2个小时后分次内服,以连续排便5至7次,腹痛减轻为原则。用于急性胆囊炎。

18.威灵仙10克,鸡内金9克,生姜5片水煎内服。

19.取一侧膝上穴(屈膝在髌骨外缘直上4寸处)、阳陵泉(在小腿外侧,当腓骨头前下方的凹陷处)、胆囊(在小腿外侧上方,阳陵泉穴直下2寸处)常规消毒后毫针直刺各1.5寸,有酸麻胀感时施平补平泻手法,以针感向脚踝方向传导为佳。留针30分钟并隔10分钟加强手法一次。每日一次,15次一疗程。用于急性胆囊炎。

温馨小贴士:

胆囊炎患者的饮食调摄很关键,患者平时应控制好脂肪类、高胆固醇类、油炸类、辛辣类等刺激及糖类、酒精类食物的摄入;禁食牛奶、酸性食物和突然大量的暴饮暴食。宜多吃豆类及豆制品,按时定量进餐;多喝白开水。养成良好的定时大便的习惯、纠正便秘,并保持胃肠道的正常活动。在急性发作时应暂时禁食至少48小时,由静脉供给营养,并要及时根治原发病,防止因失治、误治延误是急性转变为慢性。

特别声明:

一、中医学认为个体有差异,四时有区别。上述所提供的诸方作为一种治疗补充手段,希望对您能有一定的帮助。如有需要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二、以上内容选自《口袋里的效验方》(人民军医出版社,蔡晓刚编著。2015年8月第1版第1次印刷,ISBN 978-7-5091-8607-7 ),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山西省洪洞县中医医院针灸科蔡晓刚所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