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米芾最像《圣教序》的作品,适合初学者打基础,学习魏晋笔法

 cxwjl 2023-07-07 发布于广西

米芾被誉为“宋四家”中古法最强的书法家之一。他的书法风格以“八面出锋”、“风樯阵马”而闻名,将魏晋笔法演绎得更加夸张。在米芾传世的众多作品中,有一件作品特别适合初学者打基础,那就是《方圆庵记》。

《方圆庵记》是米芾于北宋元丰六年(1083年)创作的作品。在这个时期,米芾还处于“集古字”的阶段,而《方圆庵记》恰好展现了他对古字的运用。整体而言,这件作品呈现出一种“稳不俗、险不怪、老不枯、润不肥”的中正感。

首先,从用笔上看,《方圆庵记》采用方圆并用,方笔峻整,圆笔流畅,线条质感温润且富有张力。这种独特的用笔方式展现了米芾书法的个性特点,被形容为“狮子捉象”的状态。

其次,在文字的结体上,《方圆庵记》采用中宫收紧的方式,使得文字的形态更加紧凑有力。同时,在章法布局上,文字大小错落有致,气韵连贯。米芾巧妙地运用文字的大小、线条的粗细以及行笔的藏与露,追求在对立中寻求统一的美感。

《方圆庵记》被认为是最像《圣教序》的作品之一,其风格特征不像其他作品那样明显。这使得初学者在学习时能够初步领悟米芾“八面出锋”、“风樯阵马”的风格,同时不至于产生过于强烈的习气。正因如此,《方圆庵记》成为了学习魏晋笔法的一块宝贵的敲门砖。

尽管《方圆庵记》是刻本,但其刻工精良,展现出了极高的艺术水准。这件作品不仅在书法上具有独特魅力,也是当时刻碑圣手陶拯的杰作之一。

总结起来,《方圆庵记》作为米芾书法的代表作之一,展现了他独特的书法风格和对古字的运用。它既具有个性特点,又不失中正之美。对于初学者来说,学习《方圆庵记》能够打下坚实的基础,领略米芾书法的魅力。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和见解呢?欢迎在评论区发表交流哦!期待你的点赞、转发和分享。让我们一起探讨书法的魅力,共同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