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喝水都长漂,都和小肠有关 小肠功能详解

 新用户38217048 2023-07-07 发布于陕西
 小肠与心相表里,它有两大功能:分清浊和主液。
·食物进入到我们的口中,我们进行咀嚼消化,然后逐渐进入到胃中。在胃中也在不断的进行运化,到达了12指肠同样运化。这个时候,胆汁和胰液分别的进入到12指肠,进行充分的搅拌。
等食物进入到小肠的时候,根据摄入食物的不同,这个时候就已经或将要成为了糊糊状的食糜了。小肠内整个肠壁内,到处都是这种绒毛,这个小肠绒毛吸收糊糊状的营养成分,成为五谷精微,吸进来的,我们叫做清。没有吸收进来的,它最终走到了大肠为浊。最后,通过便便排出体外,这就是小肠的分清浊。这个功能它会直接影响到人的胖瘦程度。它和三点有关。
·第一是小肠的收涩能力。这种收涩固涩的能力,可以帮助食物更好的吸收。如果收涩能力差,食物不容易吸收,就会向下游走。像山药连子就是起收涩作用的。小肠的收涩作用更好,人就容易长胖。相反如果收涩差,人就更容易瘦。
·第二是整个消化线的流动速度。这个消化线如果它整个走的比较慢,吸收食物的时间就充分,人就更容易胖。如果消化线走的太快了,那吸收就会不及人就更容易瘦。而这个流动的速度,主要是由胃和小肠它俩来决定的。胃如果过热,它蠕动就会加快,它向下排空就会快。而向下排空这个力量传过来传到小肠,也容易导致小肠的流水线也会加快。
但是胃排空太快,它容易消谷善饥,所以人就容易吃多,吃的多了,它总向下排空。小肠里堆的太多,不往下走了,食物还容易向上形成反流,同时又把胆汁给返回来了。如果小肠也热,它向下排空也快,那么整个吸收就会变差。人相比就容易更瘦(能吃不长肉)。相反如果小肠过寒了也不行,它蠕动过慢,容易形成堆积。即便胖了,这种胖也是不健康的。
·第三点,就是跟摄入的营养有关了它的数量以及质量。
如果营养摄入的不足,即使它流动的速度是正好的,收涩的能力也好,那么也胖不起来。
而相反,如果营养摄入的过多,人生湿相对更容易胖。但是这种胖不健康。还有一点,先天的小肠的脏器,它的功能的强弱,也有个体的差异。比如说小肠先天的大小薄厚,里面绒毛的多少,包括它的长短,每个人也不能完全一样,这些都会影响整个小肠的吸收。有的人把它拿掉了一段儿,那么自然消化的能力就会差一些。这就像车间的流水线短了一段,你整个工厂的生产产量,肯定会少一点。所以一般想胖就是增加收涩能力。
然后青胃火滋阴(包括肝火肠火),相瘦就是增加它的滑泄能力,也就是减少它的收涩能力,然后让大变通畅,让脾胃健运,加快它运转速率。然后注意饮食,在饭后半小时之后,适当的走路或有氧运动,来增加小肠向外排空的蠕动能力。
当然了影响胖瘦的原因,不仅仅是小肠,像脾的运化,肝的疏泄,它都会影响。而小肠确实是很重要的一环。小肠的第二个功能主液,其实吸收的营养本身就包含了液。
什么是液呢?粘稠质厚为液,像消化液关节液,这些都是液。因为小肠吸收的,它是水和谷物的结合体。等食物到了大肠的时候,已经变为浊物了,所以大肠只能吸收剩余水分了。所以大肠它是主津。
什么是津?清稀质淡为津(如汗),主要是水汽化出来的。这是小肠主液。小肠儿完成这两项工作,也要有它的水火阴阳。而小肠的火,它源于象火,也就是肾阳,也是先天命门火。心火被肺金肃降下来,来滋养相火。而命门火小肠火,其实都是相火的一种体用,是它的一个象。
而小肠的水,也就是小肠的阴,它源于肾阴。比如说小肠液,它就是源于肾阴的,水火相合,才能完成小肠的整个功能。如果小肠阴液不足了,那就滋肾阴。如果小肠有热,它容易把水分蒸干了,而水就走不到大肠。它就没有了。
所以大便就容易干,因为大肠没有水分之后不能蒸腾气化去给肺(津液)。这个时候青芯火滋肾阴。如果小肠有寒,容易形成寒同或者有寒之后食物运转不开,形成积食同,有寒之后整个水的吸收就变差了,水就容易流到大肠,人就容易形成泄泄。这个时候要温小肠火直接去补充相火就可以了。比如说用艾灸、关元、神阙,这都是比较快速的方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