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叔本华:真正的智慧,来自灵魂自为的沉思

 山泉51 2023-07-08 发布于广东

追溯人类思想的长河,我们既有那些书本哲学家,致力于研究和分析先贤们的思想遗产,也有那些独立自主的思想家,以独特的视角去探索并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微妙而重要的区别。书本哲学家们常常只是泛泛地重述既有观点,并将其进行比较、评判、权衡。他们如同历史的调查者,试图通过现存资料来还原一个个哲学观点的真实面貌。而独立自主的思想家们则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质,他们的思考是独立而自由的,不受任何思想桎梏的束缚。

思考是一项神奇而奇妙的活动,我们无法随时随地地进行思考,它需要外界条件、内在情感以及精神集中力的完美结合。我们不能强迫自己去思考,而是要在恰当的时机等待那股思考的冲动自发涌现。然而,这种冲动往往来去如风,于是我们必须轻车熟路地阅读,因为阅读是思考的替代品。通过阅读,我们获取了他人思考的成果,尽管不完全符合我们自身的方式。但我们必须注意,过度阅读可能会导致我们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勇气,成为别人思想的盲从者。

独立思考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我们经常无法抽出时间仔细思考各种依据和理由,而是被其他杂念所缠绕。对于思考的厌倦和不情愿有时也是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源。因此,我们需要静候思考的契机,等待适宜的时机到来。这种时机常常是突然而自发的,而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也会因此获得不同的角度和光线。这个缓慢而有序的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深思熟虑。

理论问题的思考同样需要等待合适的时机。即便是那些拥有伟大思维能力的人,也无法随时进行深入的思考。因此,阅读成为了一个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正如我前面提到的,阅读为我们的思维提供了素材,尽管这些思考并非我们自己的。然而,我们必须谨记,过度阅读可能会使我们的思维方式变得僵化,导致我们失去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我们需要在阅读和思考之间取得平衡,以避免盲目跟从他人的思想路径。

1

书本哲学家耗费如此之多的心力或许会让我们感到奇怪,因为我们认为,只需要专注于事物本身,稍加独立思考,他们就应该能够迅速达到目标。然而,这里存在着一些微小的难题,因为独立自为地思考并不由我们的意愿所控制。

'人唯有心灵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叔本华深知思考的重要性,他认为思想的自由是人们真正追求的目标。但是,我们必须意识到,无论我们多么努力地寻求思考的自由,它都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轻松到来。

禅的境界就像一池清澈的湖水,在湖面上倒映出无尽的天空和云彩。思想的自由便是这个湖水,而我们的内心则是湖水的源头。

“在宁静的湖中,心灵可以触及更深远的思考。”当我们逐渐平静下来,放下外界的杂念,我们的思绪逐渐清晰起来。就像湖面上的倒影一样,我们能够看到自己内心深处的思想和感悟。

'心灵之光在寂静中闪烁。'只有在宁静的环境中,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内心的闪烁之光,唤起思考的火花。

每个人的思考方式都是独特的,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正如苏格拉底所说:'认识自己'是人类最重要的使命。只有深入了解自己的思考方式,我们才能更好地与内心对话,明确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人们常说,'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等待那股东风的到来。只有当外界的条件、个体的情绪以及精神的集中程度相得益彰时,我们的思考才能够自发展开。

'你必须拥有深渊的智慧,才能深深地看见深渊。'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敢于直面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和困惑。只有勇敢地面对自己的弱点和缺陷,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思考之道。

2

即使是在涉及与个人利益相关的事物时,整个思考过程也能够解释我所说的观点。这种思考过程,有时候并非由我们的主观意愿所主导,而更多地受到情绪和思维状态的影响。当我们需要做出决策时,我们常常无法全神贯注地思考,而是心不在焉,被其他事物所干扰。我们对于思考的厌恶和不愿意,往往成为了这种现象的根源。

叔本华曾说:“没有一种不寒而栗的东西比空虚的头脑更可怕。”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人们对于思考的抵触情绪。空虚的头脑无法产生真正有意义的思考,只会被琐碎的杂念所充斥。因此,我们不能强迫自己去思考,而应该等待适合思考的情绪自然到来。

然而,这种情绪并非总能按照我们的意愿而来,它时常会突然袭来,也会反复出现。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我们对待同一问题的态度和观点也会截然不同,就如同不同的光线照射在同一物体上,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质感。

思考是一种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它需要分成几个阶段来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会注意到许多被忽略的细节和因素,它们会引发我们对事物更深层次的思考。同时,我们对于思考的厌恶和不情愿也会逐渐消失,因为一旦我们对思考的对象有了清晰明确的认识,我们会发现它们并非像我们之前所想象的那样棘手,而变得更加易于理解和接受。

在整个思考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倾听内心的声音,还需运用哲学的智慧,来指引思维。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人获得知识,而是为了使人们善良和德行。”这句箴言告诉我们,思考并不是空洞无物的,它的最终目标是塑造我们的品行和美德。只有通过不断的思考和反思,我们才能逐渐成长为道德高尚、有智慧的人。

3

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名叫「智慧之眼」。故事中,一群人发现了一个神奇的眼罩,戴上它后可以瞬间获得无穷的智慧。然而,这些人堕入了一个陷阱,他们变得愈来愈依赖这个眼罩,无论面对什麼问题都只会求助於眼罩,而忘记了自己的智慧。 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重要的哲学观点:思考是一种需要时间和空间的活动。即使是那些拥有卓越思维能力的人,也无法时刻都自主地进行思考。因此,在不进行思考的时候,利用閒暇时间阅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阅读,正如我之前所说,可以被视為思考的替代品。透过阅读,我们可以获得新的知识和观点,拓宽我们的思维范围。阅读时,作者為我们思考事物,以其独特的方式,带领我们进入一个不同的世界。正是因為这个原因,我们不能过度依赖阅读;只有这样,我们的头脑才不会习惯於思考的替代品,而失去了对事物的认知能力。 那麼,如何在阅读中找到平衡点呢?这就需要我们对自己的思维方式保持警觉,不要盲目追随他人的思路,而偏离正轨。 叔本华认為,真正的思考是一种勇气,是一种超越常规思维框架的能力。而这个超越的能力只有通过反思和自省才能够达到。 正如一位哲学家所说:「思考是人类最高贵的行為。」这句话啟示我们,思考是一种折磨和挑战,但也是一种追求真理和智慧的过程。当我们在阅读中思考时,我们应该将阅读材料视為参考和啟发,而不是绝对真理。 智慧并非来自於外界的眷顾,而是源於内心的探索和努力。这就是為什麼我们不能只依赖阅读,而忽略了我们内在的智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