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透中西医,连载04——中国“天人合一”的文化背景

 紫霞照我 2023-07-08 发布于陕西
文章图片1

这个视频的话题有点大,虽说宇宙观是最底层逻辑,但是很多人都是一听一乐,不会太在意,这一期说文化背景,一说到文化这个涉及的范围就太广了,从微观讲我们每个人的衣食住行都和文化有关,往大了说,我们这个国家语言、制度、经济等等都和文化有关,不夸张的说我们能想到的一切,文学、哲学、宗教,具体到个人价值观、审美观、道德观、阶层概念、职业态度、处理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等等,都是来自于文化。

文化可以理解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所有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

当然了,医学也不例外,同样是应对疾病,从中国文化生长出来的中医与西方文化生长的西医,是完全的不同诊疗逻辑,所以说要想把中西医的区别说透说明白,必须从文化差异性入手,但这个话题比较丰富,中医因为一脉相承比较简单,西医别看真正的发展才200来年不到,但是比较乱,所以文化背景这一期我分两个视频来讲,这个视频主要探讨一下中国文化的“天人合一”文化背景。

中国文化最少也有5000年了,这个是怎么定?是国际惯例,是以考古出土的文字来判定的,目前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是甲骨文,但是,甲骨文上也记载了医学,据考证要比我们大家都熟知的《黄帝内经》至少还要早一千年,这不是我瞎说,1994年由陈可冀院士总主编,李良松、刘学春先生编写的《甲骨文化与中医学》,全书共有5章,内容就是讲从甲骨文里发现的中医的医学基础知识、诊疗方法,还有临床案例,有兴趣可以买本看看。

文章图片2

也就是说中医是中国的老祖先用来应对疾病的历史至少有5000年了,中国人以“元炁论”的宇宙观作为底层逻辑,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炁”构成,炁分阴阳,阴阳二气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相互流变最多能形成五种形态,分别是纯阴为水、纯阳为火、阴多为金、阳多为木、平衡为土,

我强调一下,阴阳五行可不光是中医,它是中国文化最底层逻辑, 在阴阳五行这种朴素的辩证逻辑关系下,自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就成为中国文化的背景。

天人合一在中医的体系也叫“天人感应”,在天人感应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中医,在后面的视频里,我也会讲到,西医是实验医学,而中医是内证或叫内观医学,这个话题不在这个章节里展开了,接着说:在天人感应的基础上,中医是独具特色又一脉相承,比如说:五行与五脏六腑的学说、经络学、精气学说、藏象学、运气学等等,对比“元炁论”的宇宙观以及“天人合一”的文化背景,你会发现是通的。

治疗逻辑就是通过调节体内气血平衡来达到治病的目的,另外,气血在中医的体系里也有说道,气是无形之血,血是有形之气。其实这里面还是阴阳的理念。

前几个视频里我一直在强调中医是中国文化的最典型代表,如果你深究中医的发展脉络、诊治逻辑,你会发现“天人合一”作为中国文化的发展背景,不仅有渊源而且可追溯,上到口口相传的神话故事,下到历朝历代的文字记载,都能清楚的说明问题。

因为我们现在接受的教育主要来自于西方文化,所以好多人不了解,咱们盘一盘“天人合一”的文化背景。

文章图片3

先从神话故事说,因为神话故事最能深刻反映一个民族早期的人类在认识自我、认识人与人以及认识人与宇宙万物关系之间的底层逻辑。

中国神话故事最早的是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补天开始的,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是中国的古人用神话故事诠释宇宙的起源和人类的起源,这个话题西方人是不认可的,但是他们的假说漏洞百出。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下我另一个视频《进化论的真相》。

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故事是用天地分开形象诠释了论“元炁论”的阴阳思维,女娲补天的五色石是“元炁论”的五行思维,不仅如此,盘古死后身体幻化世间万物来反映出中国最高的神具有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女娲补天反映的中国人心中的神都是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顺应自然,奉献、利他的民族价值观。

夸父逐日是强调顺应自然的重要性,大禹治水更是顺应自然、利用自然规律,以及伏羲、神农、黄帝等无一例外。

中国的神更多的是在强调在灾难降临时,能够顺应自然、擅于发现和利用自然规律、带领老百姓艰苦奋斗,绝不躺平的领袖人物,中国的神没有平凡人的七情六欲,只有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更令西方人不可思议的是,中国的神是人封的,比如说:岳飞、关公、妈祖等等。这和西方神话故事的神是完全不同的。

再说文字记载:

据说易经的十翼都是由孔子撰写,《易经系辞传》讲: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讲的是我们的人祖爷伏羲,通过观察天与地的运动规律,动植物与人体的生长变化而创立的八卦;这也说明易经的学问,讲得天地人的学问,天地人的学问按照西方的逻辑至少是三门学问,天地天文学、地的是地质学、人的是生物学,而且这三门学问融合不了。这你就能看出来,元炁与原子的区别,天人合一与人定胜天的区别。

再有《说卦传》讲周文王在伏羲八卦的基础上,两两重合创建64卦,64卦中每一爻都有天地人三才的诠释。原文是易之为书也,广大悉备,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说的和系辞传是一个意思。

文章图片4

另外,《易传.文言传》还有“与天地合其德”的天人合一思想。

庄子在齐物论中提出“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都在讲天人合一,再有

孟子提出了“我心既宇宙、宇宙既我心”,这句话因为王阳明被大家熟知、很多人都认为是陆九渊说的,其实最早说的是孟子,说的还是天人合一。

还有,老子在《道德经》“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的境界更高,不仅告诉我们天人合一是我们一切文化产生的底层逻辑,还告诉了操作方法,“道法自然”,法是效法,就是顺应自然发展规律。

“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文化思想一直是中国文化思想的主导,但是,近代鸦片战争的失利,西方国家通过殖民获得在经济、科技领先优势,让带是年轻看到了差距,近代受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思想影响。

在中国爆发了新文化运动,西方文化强势营销能力以及各种提线木偶的对中国文化的诋毁抹黑,让近代的中国人对于“天人合一”文化背景产生深深的怀疑,再加上我们现在接受的绝大多数的知识体系都来自于西方,逐步接受了“原子论”做为底层逻辑、人定胜天的文化背景,

对中国文化的打击可谓是毁灭性,就是因为健康对我们每个人的重要性,才使得中国文化发展脉络没有中断,中医的诊治逻辑是最能反映中国文化的底层逻辑与文化背景的,

比如说:五运六气、昼夜四时节律,气血经络、子午流注等等,目前中医被误解,主要原因就是中国文化传承出现断层,大部分人因为对中国文化的不了解而产生的。好消息是张伯礼院士在一次采访时候也说了,国家已经在推行中医进校园,放心吧,中医与中国文化与中国经济是捆绑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再次腾飞,中医中国文化都错不了。

再说一下网络上也经常出现一些西方人的提线木偶,刻意误导大众心智,到处鼓吹“人定胜天”的是中国人的文化背景,是中国人的价值观,

其实,就人定胜天这个成语,中西方的理解认知都是不一样的。

首先:西方文化的“天”是“神”、“上帝”、“造物主”的意思,中国文化中的“天”更多指的是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以尧存,不以桀亡”,孟子曰:“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冬至、夏至)可坐而致也”。这句话的意思,天如此之高,星星如此之远,如果算到的它的结果,至指的是冬至与夏至,就是一年的意思,一千年以后,它还是这个结果,说的还是客观规律。

文章图片5

其次:西方文化中的“胜”是战胜、征服的意思,美国的电影《复仇者联盟》就最能说明白这个问题,中国文化中的“胜”是顺应规律和利用规律的意思。

不能否认,近代的中国自新文化运动开始,西学东渐,我们开始学习了西方的自然科学之后,潜意识不自觉会生出人定胜天的想法,但是,骨子里或者底层逻辑下的中国文化背景依然是天人合一的。

关于中国人“天人合一”的文化背景,就先说到这,下一个内容的主题就是探讨一下,西方人怎么就在确立了“原子论”的宇宙观做为文化的底层逻辑之后,发展出“人定胜天”的文化背景的,天人合一与人定胜天的文化背景又有什么区别,

古晓今---用当代视角讲好中国智慧。

如果您喜欢,别忘了,点个关注,谢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