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阳明心学为何没有在国内盛行?

 Kwshan 2023-07-08 发布于广东

图片

/心似海蓝蓝

2023.1.15

知乎:最近接触到王阳明及其心学,感触很深,为什么我们自己这么好的东西没有在国内流行起来,反而在日本开花结果?

心似海蓝蓝:

大概可以从三方面来了解,王阳明心学为何在中国没有盛行,甚至没落,却在日本流行起来,并且开花结果了。

1,文化传承上的断层

其实,《中庸》里早就预言过“百姓日用而不自知,故君子之道鲜矣。”人们的日常生活,每天都在用这个君子之道,可我们并不知道这就是君子之道。还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也是亘古不变的一条真理。我们不知不觉,都跑到小人那条路上去了。

孔子思想,在春秋末期,也陷入困顿,孔子周游列国想要说服各国君主采取德政,同样没效果。战国后期,孟子延续了孔子思想传统,还是没有被采纳。这说明啥呢?乱世之中,宦官擅政,权臣乱政,儒家思想从来就比较软,不太能挑大梁。反倒是法家思想,富国强兵,更好用一点。经过乱世,到了治世、盛世,儒家思想才有用武之地。

王阳明心学,诞生并完成于明朝中叶,到了嘉靖年间,明帝国已经在走下坡路了,眼瞅着就天下大乱了。这段历史,本来也没给阳明心学一个合适的舞台。没有它发挥的空间和余地。紧接着,就是严嵩父子,张居正等权臣只手遮天,不是忙着破坏国家经济,就是忙着复兴国家经济,还是没有阳明心学登场的机会。然后,就是内忧外患的天下大乱了。到了清帝国,又是个主仆文化,奴才效忠主子,为主子提供服务。

统治者一直采用的是程朱理学,作为官方社会意识形态,有利于统治阶级利益,这也是出现文化断层的重要原因。教育,是由国家来推动的,官学主张的是科举及第,升官发财。还是阻断了孔孟思想的本义,当然也就没给传承正宗孔孟思想,并且形成儒道佛三学合流的阳明心学任何上升空间了。

再然后,就是清末民初西方文化的入侵,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西方列强,大举进犯中国,西学东渐,新文化运动,还是天下大乱,压根就没给儒家文化、阳明心学抬头的机会,甚至是彻底铲除了整个儒家文化的根基。新民主主义革命,是马克思哲学唱主角,仍然没有阳明心学的任何戏份。百年战乱,百年屈辱,其实从明朝中叶就埋下伏笔了。

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历了两汉、魏晋南北朝,到隋唐重新统一中国,儒家思想也是被雪藏了四五百年呢。中国历史上的文化断层,早就不止一次了。所以啦,阳明心学被中国人再雪藏个四五百年,都粉正常。酒香不怕巷子深,好思想,好学问,历久一样浓。

2,社会生产方式的乏力

中国是个农业文明,一切生产活动都依附在土地上,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总之是靠天吃饭。所以,它的社会生产力有个瓶颈,就是人口,人越多生产力总量就越大。问题是,一旦人口爆炸达到了社会生产力的上限,就变得很脆弱,来点天灾人祸,就民不聊生了,必然导致天下大乱。

所谓天灾,就是各种洪水、瘟疫,两者总是接踵而来,洪水过后必然瘟疫;所谓人祸,就是兵乱,外族入侵和农民起义,两者也总是祸不单行。而且,天灾与人祸还能相互配合。这边天灾,那边必然人祸,这天下,就没几天太平消停日子。老百姓不是在水灾之中,就是在战火之中备受煎熬,所以啦,水深火热是真实的情况。所谓盛世,其实已经埋藏着乱世的祸根了,这就是老子说的“盛极而衰,物极必反”。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跟我们的社会生产方式直接相关,无法突破人口瓶颈,就这么多土地,就只能养活这么些人口。英国人总结的马尔萨斯陷阱,也就是人口爆炸理论,还是有点道理的,因为,农耕文明,人口就是生产力,人多力量大,开山填海。可是,一旦人口爆炸,超过社会生产力的阈值,就会变成灾难了。

王阳明心学,其实是超越了我们的社会生产力发展状况,或者说太超前了,不现实。他说:“人人都可以振作精神,成为自作主张的大英雄。”我们的社会生产力,也就是社会生产方式还远远没达到那种,追求“心即天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物质条件和基础呢。不是天灾,就是人祸,命在旦夕,饭都吃不饱,活着都成问题,还心个鸟呢?

如是,中国梦其实是分成三步走:1,丰衣足食,消除饥饿;2,安居乐业,消除贫困3,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王阳明心学,其实是超出了当时的中国,整整两个世代。按照这个尺度计算,等到阳明心学大行其道,怎么也得。。。2100年前后吧?也就是公元22世纪。00后的许多人,可能也难得一见了。

3,阳明心学为何在日本流行?

阳明心学在日本流行,有两个前提条件:1,日本文化的源头是中国的儒家文化;2,最先完成了工业化,也就是完成了现代化,进入了资本主义时代。

日本人是个很聪明、很多灾多难、很善于学习其他文明的民族,唐朝开始就全面中国化了,近代以来,又在亚洲第一个完成了工业化。

在《资本主义反对资本主义》这本书里,提到了三种资本主义类型的国家,第一个就是以英美为代表的盎格鲁-撒克逊资本主义,也叫金融资本主义;第二个是莱茵资本主义,也就是欧洲大陆上的那些国家,沿着莱茵河建立的国家,还有北欧国家,特点是比较像社会主义,高税收、高福利。第三个就是日本的儒教资本主义了,全世界独一份。因为,它的等级制度和伦理关系,都是嫁接了儒家文化,然后发展出了自己的文化体系。

如是,第一个真正融合了中西方文化冲突的文明与国家,其实是日本。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才逐渐超越了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蛋是,这也造成了日本文化,缺乏底蕴的尴尬与纠结的局面,一方面,文化根源,精神源泉来自中国,哲学来自中国;另一方面,打不过美国,两颗原子弹丢下去,被彻底打趴趴了,而又不甘心完全俯首称臣。一瓶子不满,半瓶子还晃悠,咋办呢?他们没有自己的哲学体系,从来就没有,未来也不太可能有。日本,是个没有哲学根基的文明。于是,他们瞧见了阳明心学,妥妥滴,又偷走了。

仔细看,你就会发现,阳明心学在日本大放异彩,主要集中在三个群体:1,企业家;2,学者;3,工匠。

企业家,最优代表性的就是被誉为日本经营之父的稻盛和夫,他最推崇阳明心学,企业就是我们共同的家,齐家治国平天下,这还是儒家伦理基础。经济危机来了,大家拧成一股绳,员工主动降薪,推动经济复苏。日本经济,靠的是儒家伦理,完全违背了西方自由主义经济学。他们本来就信仰儒家文化,信仰儒家哲学,很容易接受阳明心学。

西方人看不懂的阳明心学,日本人一看就懂了,因为他们本来就在儒家文化圈里。这就是日本学者的贡献了。日本人,大部分学者,都是中国通。因为,不了解中国文化,不学习中国哲学,哪里还有日本文化呢?

日本的工匠精神,茶道、花道、棋道、书道、剑道、柔道、武士道。。。。你一听就知道了,全是沿袭、传承和模仿中国的道家思想,道道道。所谓一生悬命,所谓精益求精,无不是中国哲学的影武者。日本的战国时代,是缩小版的中国春秋战国,缩小版的三国,日本的明治维新,是成功了的戊戌变法。

总之,阳明心学,在日本流行,其实也只是限于企业家、学者、工匠这三类人,因为,他们才有资格,也有能力领悟阳明心学的先进与伟大。因为,他们是率先突破了文化断层,野兔跑了社会生产方式的乏力限制的人。日本的平民阶层,距离阳明心学,依然十分遥远呢。

前车之鉴,日本人其实已经为中国人趟路了,踩雷了,而且积累了很多经验。阳明心学在中国复苏,乐观估计,起码还需要30-50年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