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文化专题

 一寸大海 2016-04-27

中国古代文化专题

1、春秋战国时期:

文化的繁荣:

①思想:百家争鸣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诸子思想:

派别

代表人物

主张

道家

老子

“道”是世界万物本原,朴素辩证法思想,“无为而治”

庄子

世界万物是相对的,自然无为,“齐物”的观点,“逍遥”的人生态度

儒家

孔子

“仁”为核心,强调以德治民,“克己复礼”,“有教无类”


孟子

“仁政”, 民贵君轻,性本善


荀子

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君舟民水,人之性恶


法家

韩非子、

商鞅

以法治国,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奖励耕战,“法”“术”“势”三合一


墨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②科技:战国时期出现了司南和《石氏星表》等科技成果;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算筹记数法。

③文学艺术:商代汉字形成完整体系;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诗经》《离骚》等文学杰作和帛画《人物龙凤图》等艺术珍品。

用阶级分析法认识先秦诸子思想的特点

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涌现出的诸子百家分别代表了不同阶级和阶层的利益,也因此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学派代表

代表利益

特点

道家(老子)

奴隶主

贵族

体现奴隶主贵族消极情绪

儒家

孔子

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

孟子

新兴地主

调和矛盾,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荀子

墨家(墨子)

小生产者

渴望社会安定

法家(韩非)

新兴地主

君主集权、法治

二、秦汉时期

文化:

①思想:由“无为而治”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治国思想更能适应中央集权的需要。

②科技: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出现了《九章算术》《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和《氾胜之书》等科技论著。

③文学:汉赋集中代表了当时文学的最高成就。

知识拓展:

1.中国古代主要思想家的民本思想

(1)孔子的民本思想是“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2)孟子的民本思想主要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荀子的民本思想主要是“君舟民水”。

(4)董仲舒的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天人感应”学说上,即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

2.汉代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

①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的理论,强调神化王权和等级名分,符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

②新儒学增加了“大一统”思想,并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的一些思想。

(2)联系: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为董仲舒新儒学所继承,并适应了汉武帝时期的政治需要。

新儒学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因此被历代封建统治者所推崇,成为封建正统思想,确立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

3、古代的治国思想:“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

中国古代封建帝王治理国家最理想、最成功的理念是“外儒内法,而剂之以道”。即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具体如下:

1.儒家推崇“人治”,即指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强调道德感化,实行仁政,带有民本思想。当国家稳定,走上正常运行轨道后,以儒家思想治国,即所谓“王道”。

2.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即所谓的“霸道”。

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要顺应时势和民心。往往表现为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以恢复和发展生产。道家的这种政治理念即所谓“帝道”。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文化成就

(1)思想:佛教、道教兴起,冲击儒学,儒学正统地位受到挑战。

(2)科技:《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

(3)艺术:汉字发展为自觉的书法艺术;东晋王羲之被称为“书圣”;文人画出现,顾恺之的绘画理论和作品成就非凡。

四、隋唐时期

文化成就

(1)思想:佛、道盛行,三教合一。

(2)科技:唐代造纸术西传,发明雕版印刷术;唐末,火药用于军事。

(3)文学:

①诗歌:唐代是诗歌的黄金时期,诗体完备,风格多样,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为杰出代表。

②出现唐传奇。

(4)艺术:

①绘画:进入繁盛阶段,隋朝展子虔的《游春图》是现存最早的山水画;唐代阎立本、吴道子善画人物。

②书法:楷书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草书大家张旭、怀素等。

五、宋元时期

思想文化

(1)思想:理学的形成与发展。

①程朱理学:以北宋二程和南宋朱熹为代表,主张“理”是万物本原,强调“存天理,灭人欲”,要求“格物致知”。

②陆九渊的心学:主张“心即理也”,求理方法是“发明本心”。

③理学在宋元是官方哲学。

(2)科技:

①宋代: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三大发明完成和西传。

②元代:郭守敬制成“简仪”,编制《授时历》;王祯的《农书》。

(3)艺术:

①书法: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

②绘画:文人山水画成为独立画种;风俗画描写市井生活,代表作是《清明上河图》。

③戏曲成熟:两宋之际,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的戏曲形式,被称为南戏;到元代,杂剧在北方兴起,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4)文学:宋代文学以词为代表;元代以散曲和杂剧为代表;宋元时期出现话本。

六、明清时期的文化

1.思想的发展

(1)王阳明的心学:宣扬“心外无理”“心外无物”等主观唯心论观点;提出“致良知”的学说。

(2)李贽的“异端”思想:否定孔子的权威,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强调人正当的私欲,反对空谈仁义道德。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3)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

人物

主张

黄宗羲

①反对专制暴君政治,指出君主是天下之大害;

②提出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

③主张农工商皆本

顾炎武

①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②主张经世致用

王夫之

①批判君主专制和宋明理学,倡导经世致用,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朴素唯物主义思想体系;

②提出“理在气中”,充分肯定人的私欲本能

2.科学技术

(1)成就:

①《本草纲目》:系统地总结了中国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

②《农政全书》:系统总结历代经验,达到传统农业科技的顶峰。

(2)特点:传统科技进入总结时期。

3.文学艺术

(1)明清小说:明清时期,小说创作进入蓬勃发展阶段,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著名的长篇小说作品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2)戏曲:

①明中叶到清中期,昆曲鼎盛,被誉为“百戏之祖”。

②清乾隆年间,四大徽班进京献艺,兼容并蓄,形成京剧,被誉为“国粹”。

(3)绘画:明清时期,文人画代表作品有明代徐渭的《牡丹蕉石图》、清代郑板桥的《墨兰图》。

古代中国的科技文化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儒家思想发展演变的历程:

历程

地位

原因

春秋战国创立和发展时期

儒家思想受到统治者的冷落

“仁政”“德治”等主张虽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在诸侯争霸、战乱不断的年代,其主张不适应当时激烈的社会变革

秦朝时期

儒家思想受到压制

秦统一后,儒生主张复古守旧,非议郡县制,站在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对立面,不能为统治者服务

汉代儒学改造时期

儒学处于独尊的地位

董仲舒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新内容,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适应了当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宋明时期儒学转型和成熟时期

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更加稳固

儒学更加理论化和思辨化,逐渐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儒家思想发生了转型,理学产生并发展到心学,更加适应统治者的需要

明清之际的批判继承

正统地位受到冲击,但仍占统治地位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和封建统治的腐朽

2.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1)发明和发现:

类别

发明和发现

四大

发明

造纸术:书写材料的伟大革命;印刷术:“文明之母”;指南针:原始航海时代的结束,计量航海时代的来临;火药:助推欧洲社会转型

数学

《九章算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应用数学著作,中国形成以计算为中心的数学体系;珠算: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学计算的一种古老运算方法

天文

历法

浑仪、简仪:先进的天文观测仪器;《授时历》:古代最优秀的历法(计算精确、指导农业生产)

农学

《齐民要术》:记载东汉以后五百多年间黄河中下游农业生产经验

医学

《黄帝内经》: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伤寒杂病论》:创造性地提出辩证施治的方法,奠定后世中医临床学的理论基础;《本草纲目》:记录药物、药方,绘制药物形态图

(2)汉字起源与演变:

①基本脉络:原始的刻画符号——甲骨文、金文——小篆(秦朝时)——隶书(秦始,流行于汉)——楷书、草书、行书。

②演变趋势:由繁到简,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

③两个阶段:古文字阶段;隶、楷阶段。

(3)书法:

①阶段特点:自发阶段——魏晋以前,注重书法的实用功能;自觉阶段——审美功能超过实用功能。

②发展脉络:楷书——始于东汉,魏晋完善,唐代步入盛世;草书——起源于汉初,成熟于东晋;行书——东汉至西晋书体完全成熟。

(4)文学成就:

类别

代表性成就或人物

文学特色及地位

诗经

《诗经》

以四言为主,多采用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体现了现实主义风格;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楚辞

《离骚》和屈原

采用楚国方言,句式灵活;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汉赋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张衡的《二京赋》等

词藻华美,意境清新;半诗半文的综合性文体

唐诗

王勃、李白、杜甫、白居易、杜牧等

诗体完备,作品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唐朝时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到顶峰

宋词

柳永、苏轼、李清照、辛弃疾、陆游等

能歌能唱。长短参差,便于抒发感情;宋朝时中国古代词发展到顶峰

元曲

关汉卿、马致远

音乐、说唱、舞蹈、表演融为一体;元代散曲的创作进入繁荣阶段

小说

明清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

数量繁多,体裁多样,表现手法丰富;明清四大小说是中国文学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

(5)绘画艺术:

①魏晋以前:绘画艺术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审美情趣,画风质朴。

②魏晋时期:士人群体的艺术追求体现在绘画上,出现了文人画,代表人物有顾恺之。

③唐代:体现盛唐画风的代表是吴道子,被誉为“吴带当风”。

④宋代:文人山水画兴起,逐渐发展成独立的画种。

⑤明清时期:出现了一些风格奇特的画家。

⑥民俗画:有描绘市井生活的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还有木刻版画、年画等。

(6)京剧:

①形成——道光年间:徽剧与汉剧互相融合,兼收昆曲、秦腔等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

②发展——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出现“同光十三绝”。

一、全面认识儒家思想

1.对待儒家思想的正确态度

在中国,曾对儒家思想采取过过激的否定态度。如新文化运动中的“打倒孔家店”,“文化大革命”中的“批林批孔”运动,都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产生了消极影响。对待儒家思想,应该采取的正确态度是:既要吸取其精华,又要剔除其糟粕,批判地否定其中的消极因素。

2.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儒家强调“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

(2)儒家提倡“孝”“仁义”“诚信”等道德伦理观,有助于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儒家强调“正身自省”“修己安人”,加强道德修养,有助于约束和规范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交易活动和行为,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正常、有序地进行。

(4)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维护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5)儒家思想主张的“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在今天更具有现实意义。

3.儒家思想的消极影响

(1)作为维护封建专制的正统思想,其自身的消极作用也是很明显的。首先它是封建文化的主体,它所倡导的“三纲五常”的道德戒律,束缚了人们的意志和人格,导致保守、封闭的民族性格,不利于民主和科学精神的形成。

(2)它所宣扬的封建礼教和束缚妇女的戒律,其负面作用是明显的。

(3)它所宣扬的等级制度、愚忠、愚孝等观念更应抛弃。

知识拓展

1、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二程理学

朱熹理学

阳明心学

对“理”的不同理解

“天理”是万物的本原,主宰万物,先有理而后有物

主张理之源在于天理,人性与天理一致

“心即理也”,人心是万物的本原

把握“理”的途径不同

“格物致知”

内心反省

对“理”的共同认识

“理”或“天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伦理道德,仁、义、礼、智等

相同本质

为维护君主专制和封建统治秩序提供理论依据

内在联系

都属于宋明理学的范畴,都把儒学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2.如何评价宋明理学

理学是宋明时期的主流思想,在政治、教育、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深远。

(1)消极影响是用三纲五常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片面强调重义轻利,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2)积极影响是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如注重气节、道德、自我节制,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3)程朱理学中的“三纲五常”思想使人们具有“愚忠”的思想,这是君主专制得以维持的一个原因。

3、明清进步思想的特点

(1)反传统、反教条

明朝进步思想家李贽指出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圣人”,提出男女平等和“万物皆生于两”的观点。他的“异端”思想和狂傲不羁的品行,令维护名教传统的士大夫们惊惧。

(2)批判封建专制

黄宗羲指责君主“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顾炎武提倡“众治”,反对“独治”;主张“经世致用”,他提倡走出家门,到实践中求真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当时的思想家还提出了种种限制君权的理论和设想。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4)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黄宗羲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的主张。

2.如何评价早期启蒙思想

(1)积极:①提倡民主,反对民族压迫和君主专制,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走向衰落的历史趋势;②重视工商业,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③批判地继承了传统儒学,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形成了带有反封建性质的早期启蒙思想,对后世民族资产阶级影响深远。

(2)局限性:①由于资本主义萌芽力量弱小,早期的民主思想缺乏物质基础,不占统治地位;②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本质上仍属于传统儒学的范畴,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思想。

二、关于古代中国的科技

1.明清时期落后于西方的原因

类别

中国

西方

经济上

自然经济依然占主要地位,其分散、封闭的特征,使科技发展缺少应有的动力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对科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成为科技发展的巨大动力

封建制度开始衰落,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许多国家确立,为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制度保障

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中国和世界的交流,包括科技的交流

殖民扩张,开拓市场。市场的扩大,带动了科技的发展和进步

“八股取士”和“文字狱”盛行,知识分子思想受到禁锢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带来思想的解放。面向现实、重视实践、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风

2.古代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

(1)在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

(2)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

(3)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

(4)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

(5)从成就上看,全面繁荣,多种成就领先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