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75%的幸福感源自于“归属感”?

 a_123 2023-07-08 发布于河北
  “归属感”本质上是一种存在感和安全感,是最重要的情绪价值!
 
在关系中,人只有体验到自己的言行对同伴有意义时、有影响时,才会感受到存在感、安全感和资格感。比如:
 
(一)小时候
 
婴儿跟父母形成的亲密依恋关系,是安全温馨;
 
在幼儿园跟小伙伴一起疯玩;
 
童年时期,在父母下班之后冲进他们的怀抱;
 
竞赛成绩、高考成绩出来后,马上跟最在意的人分享;
 
在打游戏中,遇到战友建立团队;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的幸福离不开各种社会关系的构建,社会关系给人带来的最大价值就是归属感。

 
(二)成年后
 
在社交软件中,与朋友聊天互动点赞;
 
跟喜欢的人一见钟情;
 
长大后,陪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彻夜长谈;
 
领到奖金之后请家人朋友吃一顿大餐;
 
到老年,希望孩子多在身边陪陪自己
 
…… 如果你做一件事,感受不到跟同伴有联结,就会觉得它没有意义,比如说一个程序员要减肥,但思来想去感叹:我一个朋友也没有,减了肥也没什么意义。
 

(三)归属感实验
 
心理学家哈洛做了一个著名的“恒河猴实验”,它颠覆了人类的育儿方法,拯救了无数的孩子。
 
在行为主义大师华生提出:越早把婴儿与妈妈分离,就越容易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孩子哭就任他哭,哭也不要理会,这就是广为流传的哭声免疫法。在当时美国产后立即断奶,让孩子自己睡小屋,尽量避免跟孩子亲密接触,以此来培养孩子独立性的父母不计其数。
 
针对华生的倡导,于是哈洛展开了实验:
 
他将几只新生的小猴放在笼子里,并在笼子里给刚出生的小猴提供了两个假的“猴妈妈”,一个是由铁丝网做成的,胸前挂着一个可以提供奶水的橡皮奶头奶瓶,“铁丝妈妈”只能提供食物,但无法拥抱;另一个是绒物做成的“绒布妈妈”抱起来很柔软,但是却无法提供食物,如果按照华生的育儿理论,应该是挂着奶瓶的铁丝妈妈会更受欢迎。
 
然而,实验的结果却令人难以置信,那个摸“绒布妈妈”居然打败了挂着奶瓶的“铁丝妈妈”,一天24小时中,小猴子有23小时抱着“绒布妈妈”,只有饿要吃奶时才会光顾一下奶瓶铁丝妈妈。
 
恒河猴实验,告诉我们:有奶不一定是娘,有温暖的怀抱才是——也就是说,归属感才是人内心最深层的需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