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鸿魁|《金瓶梅》「扛」字音义及字形讹变──近代汉语词语训释方法探讨

 liuhuirong 2023-07-08 发布于湖北

「循声求义」和「引证方言」是清代训诂学的革命之举。在对近代汉语文献数据进行 训释的时候,仍需要继承清儒方法的精髓,当然也要实事求是地加以改

革。

这里说的近代汉语文献资料,主要指从敦煌手卷到明清小说这类反映口语的资料。

清儒的训诂对象多是先秦两汉文献。近代汉语文献资料有所不同。

首先,这类数据 着重记录现实口语,因而俗字甚多。大量的新字 (主要是新形声字) 已经打乱了《说文》 的谐声系统。

同音替代习惯也超越了《切韵》反映的中古音系统。第二,这类资料多经 过手抄流传,造成很多错讹,缺乏秦汉文献那样的校勘传注功夫的积累。

近年来,近代汉语资料的训诂有很大发展,但有些论著颇有重义不重音的现象,对 同一字词,往往释义相近而读音认识差异很大。有的注释者比附方音过于

轻率,也影响 了对词义的深入正确的理解。

本文仅就《金瓶梅》中「扛」字的音义和字形讹变的分析,探讨一下近代汉语词语 训释的方法。

《金瓶梅俚语俗谚》

版本和校勘问题

《中国语文》1993 年第2 期载张喆生〈金瓶梅词语短札〉一文。其中「擦」字一则, 用邳县方言阳平调的「擦 (?) 」论证,引例只有一条:

第五十八回:「金莲道:『你明日夹着你那屄走,怕他家拿长锅煮吃了我?』潘姥 姥听见女儿这等擦他,走到里边屋里呜呜咽咽哭去了。」

张文依据的不知是哪种版本。讨论《金瓶梅》词语最好是利用「万历」本《词话》, 并注明页数。据查,张文引例见万历本第五十八回 15 页上,而要论

证的「擦」,该处作 「证」,在第 10 行。

不讲究版本,论证就失去了基础。

白维国《金瓶梅词典》(中华书局1991年版,以下简称白《词典》)679 页也引用了这一 例句。

证zheng, 顶撞、抢白

那潘姥姥听见女儿这等~他,走哪里边屋里,呜呜咽咽哭起来了。(五八15 上10/773 )(斜线后的页码据人民文学出版社删节本《词话》─本文作者注)

字形作「证」,当是简化写法。注音zhèng,则似有失校之嫌。

据我观察,这里的「证」字是「扛」字的辗转讹变。《词话》本中,属于「扛」字 讹变而来的字形还有「讧」「相」「像」等。

有关例句如下:

玉楼〔对潘金莲〕道:「你这个没训教的子孙!你一个亲娘母见(儿),你这等 ~他!」 (五八 17 下 4 )(行数据该字所在处,下同。)

查白《词典》173 页引用此条,字作「扛」。

据该书「凡例」,「重要改动处加△号标 示」,此处失标。又,李申《金瓶梅方言俗语汇释》 (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 1992年版,以下简称李《汇

释》) ,后附「音序索引」将「讧」字放入 hòng 音节。

王利器主编《金瓶梅词 典》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88 年版,以下简称王《词典》)「讧」字释文音 gáng ,索引归 hòng 。

《金瓶梅词典》白维国 编

傅伙计道:「你五娘来这里也好几年了。」

玳安道:「你老人家是知道他,想 的起那咱来哩,他一个亲娘也不认的,来一遭要便~的哭了家去! …… 」 (六四 2 下 4 )

以上「证」「讧」「像」,都是指的是同一件事,即潘金莲「顶撞」潘姥姥。

玉筲进来道了万福。那小玉还说玉筲: 「娘那里使了小厮来要皮袄,你就不来 管儿 …… 姐姐们都吃够了来罢,一个也 〔没〕 曾见长出愧 (块) 儿

来!」

那玉筲倒吃~的 脸飞红。 (四六 14 下 11 ) 「头里我自不是,说了句话儿,见他不是这个月的孩子,只怕 是八月里的,教大姐姐白抢白~,我

想起来好没来由!」 (三十 8 下 4 )

「为这孩子来看 他不打紧,教人把肚子也气破了,~他爹,和这孩子背地咒的白湛湛的!」 (四十四 8 上 10 )

上述「证」「讧」「像」「相」,都无疑跟「扛」同义。但词书训诂都找不到它们跟「扛」 同音的依据,现代方言也未发现跟上述几个字同音又有「顶撞」

义的方言词。

我们有理 由怀疑它们是字形有误。

依据《词话》本俗字构形和书写讹变的规律,可以认定它们是「扛」字的讹变形式。

它们之间的演变关系科分成两条轨道。

扛~讧~证~证

「扛」变为「讧」,或出于草书转抄的无意错讹,或出于更换形旁的有意改造。前者 的旁证是「操~噪」,后者的旁证是「迋~  ,挄~诓」。

第一回19 页引诗「泼溅噪心太不良,贪淫无耻坏纲常」,化自《水浒传》第二十四 回「有诗为证」,该处作「泼溅操心太不良」。显而易见,《水浒传》的

「操心」是正 确的,《金瓶梅》的「噪心」不可解。

据此,「扛」的「提手」旁讹成「言」旁,也是 可能的。

六四 4 「又到前边柜上诓了傅伙计二十两,只说买孝绢。」三八 1 「只不教他打着我 ‧‧ 的旗儿在外边东  西骗。」

三五 10 「不说来挄嘴吃罢了。」

这几个字本应是「迋」 《广 韵》阳韵群母:「迋,欺怨。」

《集韵》「迋」又有溪母阳韵一读。从音义看就是今天 的「诓」。

从「迋」到「诓」,除了声旁作了贴近时音的更换以外,形旁更换为「言」 可能是因为诓骗行为多靠言语来实现。

「扛」也是用言语「顶撞」,改从「言」旁,也 可能是出于同一种造字心理。写成「讧」形的人,可能根本未考虑匣母东韵有「讧,  也」这一事实。

所以,「讧 (扛) 」未能流传下来,甚至当时就未被其他抄刻者理解认 同,因此才进一步讹写为「证」。

「讧」变为「证」是草书形近造成的,旁证是「工~正」。第七十二回14 页有〈折 桂令〉一曲,其中有「锦排场,赏玩春正」一句,同曲又见于《词林摘

艳》,该句则作 「锦排场,赏玩春工」。

《金瓶梅词典》王利器 主编

既然「工」可以讹为「正」,「讧」也可以讹换成「证」。

「证」变为「证」是反俗归正意识造成的。《金瓶梅》中有大量的「有诗为证」《词 话》本中「证」「证」两种字形都使用,数量难分高下。

扛~相~像

「扛」变为「相」,是草书形近所致。这对熟悉草书章法的人自不必多说,但也不妨 举个旁证。

第七十二回 14 页有〈水仙子〉一曲,其中有「金炉兽相暖溶溶」一句,同曲 又见《词林摘艳》,该句则作「金炉兽炭红,暖溶溶 …… 」。

两相比较,自然以「金炉 兽炭红」为是。

「炭」字夺,「红」讹为「相」,就费解了。

既然「绞丝」旁的「红」 尚且可以讹成「相」,「扛」讹成「相」就更易理解。这是抄刻者把草体转写成楷体字 时搞错的。

「相」变为「像」是同音替代造成的。在《切韵》系统中,「相」属漾韵心母,「像」 属漾韵邪母。

《金瓶梅》时代,浊音声母并入清音声母,两字就同音了,如同现代普通 话一样。

《词话》本中「像」字一形出现较少,这个词多写作「相」字。此处则是相反, 把由「扛」变来的「相」,改换成了「像」。

上述两条字形讹变的轨道,中间每个环节都是不难辨识的。但处于两条轨道远程的 「证」字和「像」字,无论形体还是读音,却跟「扛」字相去甚远,面目

全非了。

这种复 杂曲折的变换关系,不妨称之为「辗转讹变」,是近代汉语数据中并不罕见的现象。【 1】

像「证」「像」这类字形,不加必要的校勘功夫,仅靠同代书面材料的归纳会通无 法明其音读,释义也难确切;贸然比附现代方言中同音甚或只是音近的字

词,更难免失之穿凿。

介休本目录

释义和注音问题

近代汉语数据多是反映口语实际的,每个词都应该有明确的意义和读音。不能确定 音读的训释很难说是确解。

当代的训诂论著应该注明音读。

注音的工具可以利用中文拼 音方案,注音的依据应当是现代汉语普通话。已经消亡的旧词语或只保存在方言中的词 语,似应按语音系统的对应关系折

合。

上文说到的「扛」字(以「扛」字为代表的这个词),视为「用言语顶撞」是比较一致 (徐中舒主编本,以下简称《大字典》) 和《汉语大词典》 (罗

竹风主编本 的。

《汉语大字典》 以下简称《大词典》) 释文相同,引例也均以《金瓶梅词话》为主。

但是注音却不相同。《大字典》读káng,《大词典》读gàng。另外,李《汇释》读 káng ,白《词典》读 gàng ,王《词典》「扛」字索引归

gàng ,「扛」字释文注 káng 。

这种分歧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现代汉语中好像没有相应的词。 因此,讨论「扛」字及相关字形所负荷的音义是必要的。

「扛」字至少有三种读音,可分为「扛1」「扛2」「扛3」。

从它们的基本意义上 说,扛 1 是举,扛 2 是抬,扛 3 是肩负。下面逐个讨论意义的引申,重点是扛3 。

扛1《说文》手部:「扛,横关对举,从手,工声。」徐铉音「古双切」。

《广韵》 江韵「古双切」:「扛,举鼎。说文云:扛,横关对举也。秦武王与孟说扛龙文之鼎, 脱膑而死。」

历代韵书多沿袭这一注音和释义。到明末毕拱辰《韵略汇通》,比较明确 地把「扛 1 」跟原来同是「古双切」的「江」分属不同音节。

「扛 1 」读开口呼 ( gāng ) , 义训为「举物」;「江」读齐齿呼。

「扛1」在《金瓶梅》中没有发现用例。《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注音 gāng ,举例也只有「力能扛鼎」。

现代方言中,大概也只有「杠铃」的「杠」可以看 做是「扛1」的音义的遗存,不过字形已写作「木」旁的「杠」,普通话读音也读成去声的 gàng ,

山东今音倒仍是读阴平调。

「扛2」从词义看,有可能是「扛1」的引申发展,但不能肯定。还是当作另一个词 看为妥。

「扛 2 」可分三个义项,取例均据人民文学出版社线装本《金瓶梅词话》。

 抬。「他若断气了 …… 便入在棺材里,扛出去烧了,有么了事!」 (五 7 上 6 ) 「第 三日,早五更,众火家都来扛抬棺材。」 (六 3 下 3 )

抬东西的整套设备,目前尚未有数据表明其具体形制和容量,但至少包括绳、木 杠,有时还包括抬运人力在内。

「顾 (雇) 了五六付杠,整抬运四五日。」 (十九 12 上 1 ) 「把皮厢凉厢装了蟒衣龙袍段匹,共有二十多扛。」 (五五 2 上 8 )

专指抬运东西的木杠。 「到明日死了时,不使了绳子、扛子。 」(七12 上7)「走 向前一把手拉住轿扛子。 」(三四15 上9)「各人都拿锹镢筐扛

上工做活去了。 」(九六 11 下11)

「扛2」的义项仍保留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音gàng,字形则也换成了「木」旁的 「杠」。 而在《金瓶梅》中只写作「提手」旁,可以看出由动词引申

而来的痕迹。

据此, 「扛2」应该注音为gàng。

「扛2」的义项,《金瓶梅》中有一例写作「摃」,也是「提手」旁。「路上相遇的,无非是各路文武官员进京贺寿旦的,也有进生辰摃的,不计其数。」

(五五2 下8)

这里的「扛」「摃」是今「杠(杠)」的早期写法,不宜看成「杠(杠)」的形误。

李《汇释》217 页「扛头子」条说,「扛头子当作杠头子」,对字形的解说不妥,颠倒 了先后关系。

「扛头子」即扛2 的义项,该例是双关语。

白《词典》292 页,「扛káng 量词,用于成件的货物。」《大字典》音gàng,「量 词,一扛犹言大秤一秤。 」

两书的注音释义都可商榷。

这里扛2 的义项仍是名词,只 能临时作量词使用,就像「秤」「车」「集装箱」一类名词一样。

「扛2」的义项可能保留在某些方言中,《现代汉语词典》359 页「扛gáng」「② 〈方〉抬东西。 」具体情况不详。

「扛3」在《金瓶梅》中用例很多,字形又讹变为「讧」「证」「相」「像」,已见 上文。 对《金瓶梅》中「扛3」的释义,以李《汇释》较为详审:

「扛,本指用肩头撞 别人,引申为用言语顶撞。 」(见该书217 页)从书面资料看,近代有用肩头撞「物」的 例子,但这个词写作「抗」。

清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问拟》: 「岂有被石打伤而 犹能抗开人之门乎? 」

这个「抗」「扛3」跟是同词异字。山东一带包括江苏省徐州市,至今同读去声kàng, 山西一带今同读上声。【 2】

从同词异字这个角度去观察近现代数据,可以理出「扛3(抗)」 的词义引申的线索。

用肩承担。 《集韵》讲韵「虎项切」:「、扛,山东谓担荷曰,或作扛,通 作傋。 」又唐韵「居郎切」: 「掆、抗、扛,举也,或作抗、扛。 」

这反映出宋代的几 个语言文字现象: 谓担荷曰「扛()」,是山东(大于今山东省)的方言词语。 (这是 「扛3」义的较早记录。 )

中古江宕两摄此时已经混同,所以「工」「扛1」旁的可写作「抗」。 (同理,「扛3」也未尝不被写作「抗」。 )

《广韵》书影

明戚继光(山东蓬莱人)《纪效新书‧布城诸器图说》「佛郎机又大重,难于扛随。」: (多反映山东方言特点)第十五回: 「外面总用包袱包裹的结结实

实的,《醒世姻缘传》 把胡旦的一根天蓝鸾带捆了,叫了人,抗到他自己的房内。 」

用肩头撞。《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船搁了浅,船上众人只弄不起,他生恐 失事,立刻跳下水去,只一肩膀就扛得那船行动了。 」

孙俊青(现代山东作家)《爆炸远 征队》三: 「攻击开始了,他们十一人一齐用力抗开了栅栏门,顺着大街冲了进去。 」

用言语顶撞。引例均出《金瓶梅词话》。

「若不喜欢,拉到他主子根前就是打。 着紧把他的(也)扛的眼直直的。 」(二二7 下9)

「你讨保头钱,分与那个一分儿使也怎的? 交我扛了两句,走出来。 」(五二6 上1)

「几遍为他心龌龊,我也劝他,他就扛的我失了色。 」(七八23 上9)

「扛3」的这些义项中,现代普通话只保留,音káng。字形作「扛」。

山东一带现 代方言则保留有两项,都读去声(kàng),字形作「扛」或「抗」。 「扛3」尚未见 现代方言用例。

根据字音以普通话为准的惯例,「扛3」均记作káng 比较合适。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扛2」「扛3」都应是近代新出现的词语。

从这个意义上 说,「扛」是一个新字,是所谓「俗字」的一种。 我们不应该仅从《说文》《广韵》的 「扛」去理解认识它。

就是说,「扛2」「扛3」跟「扛1」只是字形上的偶然相同,音 义是都没有直接的联系。 而「扛3」却跟「抗」有方言同音的关联。

至于「扛3」又讹变为「讧、证、相、像」,更与《说文》《广韵》的相应字形的 音义了不相干。

近代汉语数据中俗字或讹错字多,「因形见义」的训释方法已经渐失去威力。近代 汉语数据的训诂更需要有「词本位」观念,透过字形的表像去「循声求

义」。

又因为传 统字书往往因循旧说,于俗字形方言音变和词义引申多所缺略,「循声」的原则也有了 新的含义。

现在的「循声求义」应是一个往返结合的过程,即,通过「比较互证」寻源 探流,弄清词义引申的脉络; 再参照近现代方言语音规律,理出同音替代

(旧称通假)的 线索; 必要时还需要辅以字形书写讹变规律的探讨(应属文字学或校雠学范畴),才能求得 明确的音义。

以上音义考证、字形辩证以及对方法的思考不敢以为必是,谨录以就正于方家。

《金瓶梅语音研究》 张鸿魁 著

注 释:

1 参看本书〈金瓶梅某些词语释义和字形问题〉。

2 参看拙著《临清方言志》(中国展望出版社1990),曹延杰《德州方言志》(语文出版社1990),杨秋泽《利津方言志》(语文出版社1991),李申《徐州方言志》(语文出版社1985),温端政《怀仁方言志》(语文研究‧增刊二,1983),杨述祖《太谷方言志》(语文研究‧增刊三,1983)。

文 章作者单位: 山东社会科学院

本文获授权发表,原文刊于《张鸿魁<金瓶梅>研究精选集》,2015,台湾学生书局出版有限公司出版,转发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