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阵风————读许言木诗

 诗歌鉴赏 2023-07-08 发布于四川

阿牛静木:高中年代开始写作,四川西昌人。著有《一种孤独》《失落的马驹》《鬼斧集》《根性诗歌写作理论一阿牛静木文论集》《当代少数民族代表性诗人诗赏析》《群灵的召唤》《当代108位四川诗人点评》(未定稿)《一百三十多位诗人文本细读》(未定稿)《凶年之书》等集子。


一阵风

————读许言木诗


许言木,侗族,90后,贵州黔东南州人。笔者多年前曾在一篇小文中说过未来汉语如发生某种改革必然会出现在四川与贵州两地,此言今天看来或许过于的武断也缺乏一定的严谨性,因为汉语诗歌总体上已进入了一个蛰伏期现在只是在等待着成熟文本的出现,所以上边所说的在内部发生某种巨大的革命这就变的毫无可能了,起码在大的方向上。这种大的变革必然是和整个社会有着很大的关联,但汉语诗歌经过“朦胧”“第三代”等形式上基本上已成型,后来所谓的七零后写作更多是一种对于诗歌写作上的态度,除此之外对于新诗的建设也没起到任何效果。这种大的社会动荡所引发的诗歌机能已被“朦胧派”“第三代”等强占了先机,当然,世纪末后围绕着下半身等又出现了一波小高潮,但很快又熄灭了下来。你说实质上今天的诗人真的写不过他(她)们吗?我看不见得。这和我们所处的时代有着很大的关系。汉语诗歌发展到今天不管是那方面很难再有伸缩的空间,大部分诗人只能老老实实回到文本建设上来,你说今天有人又提出“某某口语”?“某某……”,读者还会买账吗?历史还会买账吗?不可能了。你说你有野心,有雄心扛起汉语诗歌的警天之柱提出某某写作但这在我看来已不太可能了,至少在短时间内不可能发生了。汉语诗歌已不需要你扛着而是需要你有一份磨铁成针的耐力写出成熟的文本,上边所说的“先机”那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当然处于蛰伏期的汉语诗歌同样如此,但是更多的是需要文本。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朝历代大多都在发生着某种变化,同理诗歌也如此,这好像就是一个乾坤图或周而复始,有的时代就需要你革命而有的时代就不需要,如此循环,最终达到极致有发生膻变。回到许言木的诗歌写作,他的写作是否契合了这种诗命尤其对于一个少数民族诗人来说,毕竟我们都在用汉语写作,形式上基本已确立,所以也可以这么说未来汉语诗歌的成熟作品有可能在四川、贵州两地出现,我们期待着,而且这种宿命在他的写作上也表现很强烈,你只读诗歌根本看不出他身上的少数民族身份好像就是在刻意的规避。他的诗歌一上来就直奔诗歌、生命本质,大胆吸收中西方各种技艺轻装上阵,相比与其他少数民族诗人就显的轻松从容多了,没有来自于身份符号的负担。当然,这只是我一个人的看法,是与非只能等待时间来判定了。巨大的空占据他的身体呼吸如信封寄出/未有收信人/看吧/这源于一阵风的到来/第二阵风的跟随/他想到了什么/第一次口头离家出走吗/还是在某一瞬间铁了心变成一堵墙/或者在下一次风来到之前/没有找到合适的突破口/所以/一种沉默的语言衍生/巨大的空占据着巨大的空/他将重新安排开始/而后写下/不是每一阵风都需要方向/不是每一条河流都奔向大海《一阵风》。上边所说的是一方面,当然我们应该还认识到他诗歌内在的一些品质,比如沉稳骨架,均匀的呼吸,深邃的思想,稍显匠气,但我们需要的恰恰是这种“匠气”。唯一有点是意象与意象之间必没有擦出该有的火花。

20230707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