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追寻祖先的足迹——文氏村湾寻访记(二)

 昵称2433919 2023-07-08 发布于湖南

天下文氏一家亲  wsyjq8

亲们,无论您身在世界哪个位置,您只要点击上面蓝色字体 “天下文氏一家亲” 关注,即能加入咱们这个大家庭。让我们一起分享最新资讯、弘扬中华美德、传承优良家风、树立家国情怀!


文氏村湾寻访记(二)

4月18日, 铁良 亚杰 志雄 柏杨 (从左至右)在研究湖南文氏通谱目录分卷工作。 
根据湖南历史学会编纂《湖南姓氏志》文件精神,按照湖南省姓氏志编纂委员会安排,姓氏志资料须在2023年12月提交,时间紧,任务重。为保证按时完成任务,湖南省正气文化研究会决定成立《湖南文氏志谱》编委会,组建编辑总部,由我担任《湖南文氏通谱》第二卷《祠墓村湾卷》主编。

7月3日,志雄 柏杨  文亮 祖平参加会长办公会议

接受任务后,我决定先从衡阳地区做起,先把衡山、南岳、衡东三地文氏村湾进行航拍并撰文以记。常务副会长祖平、副秘书长文亮两人自愿配合和我一起完成任务。并陆续将过程进行记录,与各位宗亲分享。

六月二十七日
昨天结束时就商量好了,今天的路线是去衡东德圳,由我来开车,文亮晚上联系好当地地宗亲。晚上,文亮通过电话与衡东勤奇宗亲取得联系,勤奇宗亲安排海澄宗亲给我们带路。
今天早上七点半,我开到文亮住处接上文亮,行驶近半个小时,到达衡东县城,先在衡东新大桥桥头接上海澄宗亲,海澄宗亲提着一大兜瓶装矿泉水上了车,再到河西祖平住处,接上祖平后立即驶往德圳。
德圳在衡东县城南面,车子行驶了约半个小时,经过一处村庄,祖平说这里有一个新建的文家祠堂,我便立即停车,下车一问,这里就是德圳村文家大屋。
我们走到祠堂,祠堂边住着一户人家,我们向他们说明来意,他们一边搬凳子出来让我们坐,一边打电话给当地族老告知此事。祖平在公路边树荫下进行航拍,我进祠堂看内部布局,测量和手绘平面图,文亮拍照。不多久,一位族老来到祠堂,来人名叫文央月。
央月宗亲是一位老族务了,多次到过总祠。他见了我们,非常高兴也非常客气,我们相互招呼后,央月宗亲就说起了祠堂的建设过程:这座祠堂是在老祠堂地址上于2011年重建的,当时是文家大屋42户村民每户捐助500元加上个人捐款总共筹集了25万元建成的,去年又筹了几万元搞了外装修。
据央月宗亲介绍,这里原来叫德圳村,属德圳乡。现在叫德圳中心村,德圳乡被撤,德圳中心村划归吴集镇。文家大屋是老地名,在德圳村十二、十三组范围内。现居住文姓200来人,有一支外迁衡东杨林镇,现有60多人,属六义堂圳头桥房。衡阳市原人大主任文益谦就是这里人。当我问到这里文姓始祖,就说不出了。他说家里有谱,只有查谱才知道。
于是我们到他家(离祠堂不远)查阅族谱,一到他家,他搬出几本族谱,祖平逐一翻阅族谱,是从十六代开始的,往上查不到。央月宗亲便打电话给本次八修谱本地负责人文来清宗亲,来清宗亲接到电话后立即赶来,他拿出一张手抄表给我们看,最上面叫“以职”,也不知是那一代,他还提供了一个名字“开绪”。我们没有办法了,一看时间,已是十点多了,只好离开赶往太阳村(那边是海澄宗亲联系的,早就电话询问了)。
离开文家大屋后,大约行驶了十来分钟,到达原德圳乡乡政府所在地,与前来迎接的文艳林宗亲碰上面,他开车在前带路,我们在后跟着,行驶了十多分钟,到了太阳村文端云宗亲家。文端云宗亲是这次八修谱这片地区负责人,我们一到他家,西瓜、烟、茶早就准备好了,一起递了上来。祖平还是他的老习惯,一下车就开始航拍(自己带了简易凳)。
没多久,现任村干部的文细林宗亲赶来,和我们见面寒暄了一会,安排了中餐,因有事离开了。
接着端云宗亲向我们介绍这里的情况:这里现在叫南山村,是由原太阳、松村、大岭三个村合并而成,合并后因境内有一座“南山寺”,所以定名为“南山村”。因德圳乡撤销,现南山村划归吴集镇。现在的南山村可以说是文姓大村,共有文姓人口超过1600人,其中原太阳村有800多人,占95%以上,原松村500多人,占85%以上,原大岭村300来人。属六义堂圳头桥房,始祖为益云公第五代孙友富(有待核实),于明洪武年间迁入,(迁出地待查),已繁衍到28代。外迁有云贵川渝等地。
介绍完情况后,因时间关系,就没有到原松村和大岭进行航拍了。端云和艳林两宗亲带我们来到原德圳乡乡政府所在就中餐,酒兴饭饱之后,两人又带我们去德圳老屋垅。
老屋垅原是一个村,现与原德圳村、苏家村、洣桥村、三星村、石坪村合并成“德圳中心村”,划归吴集镇。
到达老屋垅后,文国香宗亲接待了我们。据国香宗亲介绍,老屋垅文姓主要分布在原老屋垅、德圳和三星三个村,尤以原老垅屋村3、4组最集中(分上下老屋垅),总人口200多人。该地文姓属六义堂圳头桥房,始迁祖为益云公十二代孙大芳公、大蘭公两兄弟,于清康熙到雍正年间迁入此地,至今300余年,现在已繁衍到28代。外迁有衡东岭茶、石滩、大浦等地。
访完老屋垅后,我们又在端云、艳林两位宗亲的带领下,来到文桂华家沉痛吊唁文桂华宗亲去世。文桂华宗亲是总祠一位元老级的族务工作者,为总祠建设作出了很大贡献。
我们在来的路上听海澄宗亲说才得知消息,立即向志雄会长报告这一信息,会长表示清晨就收到桂华宗老的儿子军林发来的讣告,指示我们代表总会到现场进行吊唁。
吊唁完文桂华宗亲后,艳林宗亲又带我们到原松村、大岭两地进行了航拍。航拍完成后,我们与艳林宗亲一一握手告别,踏上回程。我回到衡山快5点了。
晚饭后,我收到祖平发来的信息:开绪是益云公十四代,以职是开绪的儿子。

补记:我把祖平查到的信息发给来清宗亲后,过了几天来清宗亲说确定他们的始祖是开绪公的父亲应朋公(益云公十三代孙)。

德圳文家大屋

德圳老屋垅

南山太阳村

南山松村

南山大岭村

作者:文柏杨

图文编辑:文湘



热门

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