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辉光日新1906】张廷玉:《澄怀园语》(1):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新文艺 2023-07-09 发布于山东


“V” 习惯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知行合一。
每天读(听)书不少于30分钟
遇到烦心事及时转念
       对自己微笑3秒钟
每天锻炼一小时
      健康生活一辈子

物无美恶  过则为祸





e启读《传世家训》

历史上,“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例子比比皆是,张英、张廷玉父子就是很好的例子。他们父子先后位居宰辅,为清朝的固国安邦、康乾盛世的形成做出了世大贡献,获得了“父子双宰相”、“三世得谥”、“六代翰林”等美誉。探穷其原因,跟他们的良好家风有着必然的联系。

司马光在他的家训中曾明确指出:“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孙子未必能看;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以为子孙长久之计。”

当然,这个“阴德”在之前也曾讨论过,跟传统相术观念认为的“阴德”有些区别,这里的“阴德”,也包括没被人发现的德行(比如当事人不知道是谁做的),在现世没有得到回报以及没有还回报完的德行(“人久你的,老天爷会还给你”或许就是这个道理)。

张英因“六尺巷”而闻名,或许他官至宰辅也回报不完他的德行,所以,他的儿子张廷玉又官至宰辅,四个孙子也先后入朝为官,各有建树。

良好的家风需要传承,所谓的传承,后世子孙不仅要能接得住,更要能发扬光大。

“凡人得一爱重之物,必思置之善地以保护之。至于心,乃吾身之至宝也。”

人人都有自己的宝贝,老子的宝是慈、俭、不为天下先;王密的宝是财宝;杨震的宝贝是自己的名节;而王廷玉的宝,应该是他内心珍藏的善念。

所有人得到宝贝之后,都会好好地珍藏;杨震、王廷玉“藏宝”的方法,就是珍惜名誉,一念善,不做有损良心、有损自己道德的恶事。

“昔我文端公,时时以'知命’之学训子孙。”

关于“知命”,上次刚刚讨论过,这里不再多说,我想说的是,张英的教诲,能够被子孙时时谨记、奉行,这才叫传承,才是有效教育。

怎样才算是有效教育呢?具体内容很复杂,普遍公认的教育原则是言传不如身教,身教,就是以身作则,让孩子有样儿学样儿;即使孩子不学,父母做到了,也是在为孩子积“阴德”。

所以,积善之家,父母是榜样,父母好好学习,孩子才能天天向上。

           【新光影像】

读书改变生活

学习改变命运

《新光影像》

用影像记录生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