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学《零基础学中医》丨第七课:六淫——自然界的敌人 07

 淡然o10r4sxd6d 2023-07-09 发布于内蒙古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浅学《零基础学中医》
恒宁乐园 |恒宁浅释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风、寒、暑、湿、燥、火,这六邪我们已经学完四个了——风、寒、暑、湿(这四邪都学完了),还剩两邪,一个是燥邪,一个是火邪。
翻开教材的第96页,我们今天来看一下,什么是燥邪?主编说,燥邪是最干涩,最容易伤肺的病邪。
秋天很干燥,我们知道「燥」是秋天的主气(主要气候)。入秋之后,雨水开始减少,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濡润,气候就比较干燥。干燥的空气要是从口鼻入进来,首先影响的就是我们的呼吸系统。
初秋的时候仍然有夏热的余气,燥邪容易与温热相结合侵犯人体,这个时候表现的就是温燥的病症,比如说风热咳嗽,痰黄胶黏难出,发热,口干口渴;到了深秋临近冬天了,燥邪就容易和寒邪相结合侵犯我们的人体,这个时候就常见凉燥的病症,比如说风寒咳嗽,痰白黏,发热轻,恶寒重(非常怕冷),然后口不甚渴(不是特别口渴)。凉燥的这种病症,口不是特别渴;但是温燥的病症的话,口就比较渴,口干口渴。

图片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插图:
燥分温燥和凉燥。
温燥是燥邪跟夏季的余热相结合(初秋的时候,夏季还有余热,是吧?燥邪跟夏季剩余的温热相结合),就导致了温燥。温燥可能让我们发生风热咳嗽,表现是痰黄难咯(「咯」念ka,咳出来的意思),就是说痰黄很难咳出来,然后发热,口干口渴,这都是温燥的表现。温燥导致风热咳嗽,痰黄难以咳出来,发热,口干口渴。
燥邪临近冬天了(在深秋的时候临近冬天了),与寒邪相结合,就产生了凉燥。凉燥可能让我们发生风寒咳嗽的情况,风寒咳嗽的特点我们看,痰是白黏的,恶寒重(很怕冷),发热轻(可能体温不是特别高),口也不是太渴。
一个温一个凉,温燥和凉燥。风热咳嗽和风寒咳嗽,两者的病症表现我们看:一般来讲,体内有火发热,痰就是黄的,是吧(上节课讲这个有内热,舌苔也是发黄的);如果体内有湿或者寒凉,痰是白的是吧,然后舌苔也是呈现白色的。
主编说,燥邪是干涩的病邪,所以感受燥邪容易耗伤我们的津液,造成阴津亏虚的表现,比如说口也干,鼻子也干,口鼻干燥,甚至皲裂(甚至都裂了)。
什么是「皲裂」呢?皲裂就是皮肤干燥开裂,轻一点儿的,就是干燥开裂;要是重一点儿的,就有裂口了,甚至裂口很深,到达真皮,甚至会出血,然后比较疼痛,它都裂开了(很疼痛),治宜滋养肌肤润燥。如果皮肤出现了皲裂,无论是浅一点儿的还是深一点儿的,就要滋养皮肤,要润燥。有的时候我们买一些凡士林涂一涂,效果也还可以。
燥邪损伤我们人体的津液,造成阴津亏虚,导致口鼻干燥,甚至皲裂,毛发也没有光泽,毛燥干枯,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等症状。就好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讲的说 燥胜则干,燥邪如果过盛,你就会这儿也干那儿也干。
燥邪,干涩、干燥的燥嘛,燥邪是干涩的,相反,但是我们的肺脏(它)是「喜润恶燥」的(我们的肺,它喜欢湿润,不喜欢干燥)。肺脏以及整个呼吸道,都是喜好湿润的,鼻腔、气管、支气管都需要不断地分泌粘液,保持湿润来净化空气。
而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里讲说天气通于肺,肺与外界大气相通,空气通过呼吸道直接吸入到肺里,所以燥邪(外在空气的干燥)首先伤害肺,会损伤肺的津液,从而出现干咳少痰,或者说痰液胶黏难咯,也有可能体内有热,痰液就比较胶黏,难以咳出来。
那么燥邪也可能伤害到肺之后,使得我们咳痰的时候发现痰中带血,或者我们喘息的时候胸痛,这都是「燥易伤肺」的表现。燥邪容易伤我们的肺,肺不喜欢干燥,它喜欢湿润。
左下角主编说,「燥易伤肺」:常出现咽痛、干咳少痰甚至痰中带血这样的情况,想要缓解秋季的肺燥(秋季肺受的燥邪),最好的水果是什么呀?——梨,梨可以生着吃,可以熟了吃。生吃的话,可以清六腑之内热;要是梨煮熟了或者蒸熟了吃,可以滋五脏之阴(生吃、熟吃都很好)。秋季每天吃1~2个梨,能够润秋燥,对于中老年人高血压、失眠多梦也有一定的辅助疗效。
我们发现学中医之后,养生比较省钱。有很多食疗的方子,也有很多按摩穴位的方子,不用花钱就起到保健养生的效果了。
我们再来复习一下今天的内容:
燥邪——最干涩、最容易伤肺的病邪
燥是秋天的主气(主要气候)。初秋的时候,仍然有夏季的余热,那么夏天剩的这点儿温热跟燥邪相结合的时候,若侵犯人体,就使得我们有温燥的病症,比如说风热咳嗽;那么到了深秋了,临近冬天了,天开始寒冷了,燥邪就与寒邪相结合侵犯我们人体,有时就会出现凉燥的病症,比如说风寒咳嗽。
风热咳嗽和风寒咳嗽,最主要的这个症状区别就是看痰的颜色,痰要是黄,一般就是风热咳嗽;痰要是白,一般就是风寒咳嗽。然后从口干口渴上也可以区分一下,就是口干口渴,这是风热咳嗽;口不太渴,这是风寒咳嗽。
燥邪因为它是干涩的病邪,所以感受了燥邪就容易耗伤我们人体的津液。它干嘛,就使得我们内在的水分少,所以就阴津亏虚了,口鼻干燥,甚至会皲裂,毛发没光泽、毛躁干枯,小便短少,大便干结等等症状。《素问》里讲燥胜则干,燥邪严重的话,使得我们这儿也干那儿也干。
还有我们的肺喜欢湿润,讨厌干燥,整个的肺脏、整个的呼吸道都喜欢湿润,鼻腔、气管,支气管,也都是需要不断地分泌粘液来保持湿润,来净化空气的。
《素问》里讲天气通于肺,外在空气是干是湿,肺是挺敏感的,因为肺和外界大气相通啊,空气是通过呼吸道直接先入到肺的,所以燥邪首先会伤害肺,损伤肺经。
燥邪损伤了我们的肺,可能就导致我们咽痛、干咳少痰,或者痰液胶黏难以咳出来,或者痰中带血,或者喘息胸痛等等。秋天适合吃梨,生着吃,清六腑之热;熟了吃,滋五脏之阴,每天可以吃1~2个梨。
好,今天我们的养生课就先学习到这里了。非常感谢这本书,我们每天都能学到很多的知识,很实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