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监组乐队,皇帝弹钢琴,论古典乐,你可能还玩不过几百年前的古人!

 阿里山图书馆 2023-07-09 发布于北京
图片
图片

一架古钢琴的梦幻之旅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话说在以前,我一直以为西洋乐器传入中国是最近一两百年的事,毕竟这些「玩意」在中国被广为人知的确没多久。但在经过我一番研究之后才发现这个观念是错的。

明朝万历年间,一位叫做利玛窦的传教士从遥远的意大利带来了一件珍贵的贡品,他将一架击弦古钢琴献给了万历皇帝。

同在现场的还有另一位传教士,名叫庞迪我。当他奏响此琴的一刻,注定成为中华音乐史上颇为浓墨重彩的一笔,而这架琴也成为了中华大地上最早响起的西式钢琴。
哪怕是习惯了山珍海味、见够了大世面的万历皇帝,第一次听到这异域风情十足的演奏时,也是倍感新奇,于是专门让礼部教坊司派遣了四名演奏弦乐的太监跟随庞迪我学古钢琴。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四名太监最终学会了一首中文名叫《西琴曲意》的乐曲,并配上赞美之词,呈奏给万历皇帝听,万历皇帝因此龙颜大悦。
这件事后来又被记录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这四名太监成为了有文字记载的、最早学钢琴的中国人,而庞迪我则成为了中国最早的钢琴教师。
不过在这之后,万历皇帝事务繁忙,逐渐“冷落”了这架古钢琴,直到40年后,传教士汤若望进宫安置日晷,才偶然发现那台已是尘封垢积的古钢琴。
神父为当时的明朝皇帝崇祯奏了一曲,崇祯非常满意,还招来后妃一起欣赏,然而崇祯亦没有学习的欲望,于是这架琴很快又被遗忘在角落里积灰。
不过幸运的是,朝代虽更替,这架古钢琴却一直被保留着,最后终于等来了一个真正爱它的主人-康熙皇帝。
终于等到你,还好我没放弃....若是这架古钢琴有灵,想必也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千里迢迢的来到中国,又经历了朝代的更替,甚至三易其主,从万历到崇祯再到康熙,这一路上的旅途可谓颠沛流离。
好在这一切都是值得的,因为它的最后一任主人,康熙皇帝,是一位真正的音乐天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论一个皇帝的音乐修养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康熙皇帝玄烨,作为一位雄才伟略的顶级高富帅,在“文治武功”两大方面,都太过出色,近乎完美;康熙登基后,忙着国家大事之余,还喜欢听听宫廷演奏会,倒腾倒腾进贡上来没见过的乐器,或者干脆自己谱曲、写歌。



图片
图片




明朝之后,不断有小提琴、大提琴、竖琴、曼陀林等西洋乐器被献入皇宫,这些新奇的乐器与皇宫里的那架古钢琴一起成为了康熙平日里爱不释手的“玩具”。

当时皇宫中有不少西洋乐师存在,其中就有葡萄牙传教士徐日升Thomas Pereira。1673年,康熙向葡萄牙传教士徐日升Thomas Pereira 正式学习西方乐理和古钢琴。到1703年的时候,康熙已经可以在古钢琴上弹奏中国古琴曲《普安咒》了。

据康熙宠臣高士奇《蓬山密记》载:康熙癸未三月十六日,臣士奇随驾入都……二十一日,至渊鉴斋,上垂问许久。观四壁图画,转入暖阁,彝鼎古玩、西洋乐器,种种清响……四月十八日召至渊鉴斋,闲谈许久,说及律吕如何,探讨颇得其要。有内造西洋铁丝琴,弦一百廿根,上亲抚普安咒一曲。《蓬山密记》中所提到的铁丝琴,即西方古钢琴。

所以,康熙算是我国学钢琴的第一人。
要知道那个时候,我们所熟知的西洋乐大师巴赫还没出生,连天才的莫扎特都要等到80年以后才出生。

图片

都说龙生龙,凤生凤,康熙皇帝一辈子生了55个娃,他的音乐基因和他授意人编写的音乐教材一起传承了下去。

康熙去世后,雍正对西洋乐器兴趣寥寥,这些东西大多都丢库房里“吃灰”,西洋乐器再次等到伯乐,已经到了乾隆时期。

1711年乾隆皇帝继位,从小就生于宫廷的乾隆,沉浸在浓厚的音乐氛围中,从小便耳濡目染,他完全继承了康熙的音乐细胞,对西洋乐同样充满着热情。

乾隆继位后,很快就邀请了一批传教士来到宫中,对闲置了70多年的各种西洋乐器予以分类,并且对破损的乐器进行修理。

为了享受西洋音乐,乾隆十五年前后,乾隆皇帝化身“团长”,一手组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西洋管弦乐团——约14人组成的小型乐队,以演奏室内乐为主
在乐器的配置上,除了有之前提到过的钢琴,还有小提琴、大提琴、象牙竖笛、吉他等多种西洋乐器,这独特创意在清朝历代皇帝中可谓是首开先河,独树一帜。
在乾隆皇帝之后,这些西洋乐器有很长一段时间没有被奏响。光绪是个极其热爱音乐的人,他喜欢抚弄各类乐器,甚至会在钢琴上弹奏华尔兹舞曲。慈禧也是西洋乐的爱好者,当时袁世凯为了讨得太后欢心,专门训练了一支20人的管弦乐队供慈禧取乐。在慈禧太后寝宫中,还有一个八音盒,播放的是婉转的华尔兹舞曲,据说,慈禧太后每夜都要听着这些音乐才能入眠。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为了古典乐,踏上新征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从明朝的万历时期到清朝的康熙、乾隆时期,古典音乐一直被视为皇室贵族的专享,虽然也有不少人为古典音乐的推广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一直到清朝结束,西方古典音乐仍然还处于小范围传播的萌芽状态,民间能听见的概率很小。

那么,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得西方古典音乐终于能在中国民间流传开来?

鸦片战争后,中国结束闭关锁国的状态,洋人带着西方文化踏进中国的国土,好的坏的、一切的故事从这里开始。

为了能让西方古典乐在中国民间得以广泛流传,许多心怀天下的国内外音乐家们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这其中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就是我国著名钢琴家傅聪的老师——梅百器。

梅百器师从李斯特最欣赏的弟子斯加姆巴蒂,技艺精湛,在品格上也是超凡脱俗,一生致力于古典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1919年,意籍钢琴家梅百器在上海举办了两场钢琴独奏音乐会,音乐会不出意料地取得如浪潮般的好评和赞赏。上海工部局董事会上,大家一致选举梅百器做为工部局乐队新任指挥,在写给妻子的信中,梅百器称:“吉普赛式的生活已经够了,我们要搬到上海了!”

梅百器从欧洲招来了最好的乐手,同他们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并一同加入了乐队,这些乐手大多出身俄国皇家音乐学院,意大利国立音乐院,德国皇家音乐院等,其音乐素质可谓世界顶级。


图片


在梅百器的努力下,乐队增加了演出场次,演出曲目上又扩展了包括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在内的世界级经典管弦乐曲,上海工部局乐队在梅百器的带领与努力下,一跃成为当时的“远东第一乐团”。

上海良好的音乐氛围和高水平乐队的存在,吸引着大批优秀的海内外音乐家把全球巡演的第一站定在上海。上海率全国之首,掀起中国历史上首轮交响乐大潮。

同一时间,现代音乐学校与高校乐团也纷纷建立起来,至此,得以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不仅仅有“旧时王谢堂前燕”,还有那些流传千年来自异域的音符乐律。

西方古典乐终于不再是皇室贵族的专属,而是成功走入中国民间,虽然仍然需要欣赏门槛,但欣赏的成本却大大的降低了。侧耳细听,它的曼妙与永恒,正是古老文明的深沉回响。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