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德国】电视节目把星巴克“黑出翔”:这不是咖啡!1升咖啡冲出25杯饮料

 鲁晓芙看欧洲 2023-07-10 发布于卢森堡

第一个全欧洲范围内的财经生活公众号。

鲁晓芙(Xiaofu_Lu),财经作家旅居欧洲,欧洲《REEC》杂志主编,曾《21世纪经济报道》和新浪全球意见领袖专栏,已出版《欧洲投资实用手册》等书籍。

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三国为基地,以英法德三种工作语言,从事全欧洲范围内的投资并购业务。

已经开启“快捷转载”,欢迎其他公众号按照规定转载。

星巴克是美国著名咖啡连锁品牌,在全球82个国家和地区经营,总共开店3万2千多个。

星巴克在2002年在首都柏林开设了第一家店,目前已经在德国全境有100多家店铺。虽然没有中国人那么特别狂热的追捧,不过德国人对于星巴克已经非常熟悉了,在大城市闹市区已经成为商业标配。

最近,德国国家电视台ZDF播出了纪录片,《星巴克的真相》(Die Wahrheit über Starbucks),全面批判了星巴克,把星巴克贬的不行不行的。

让我们来看看德国电视台是如何“黑”星巴克的......

咖啡豆品质差,专家说:这不算咖啡!

在纪录片里面首先出场的是咖啡专家Erik Brockholz先生。

他选择了四种咖啡豆,来进行比较,包括星巴克咖啡豆,Tchibo、Coffee Fellows 或 Segafredo咖啡品牌。

后三者的咖啡经常可以在德国超市和加油站看到,但是价格要比星巴克便宜点。

4种咖啡豆按照相同的方式进行研磨,然后没有过滤,直接冲热水来品鉴咖啡。这种品鉴方式可以避免不同加工流程造成咖啡品味的影响。

咖啡专家首先对于咖啡豆的外观进行评论,他说星巴克的咖啡豆看起来黑黑的,看起来像是烤焦了一样。

(Die Starbucks-Bohnen wirken dunkel, verbrannt.)

然后咖啡专家开始品尝星巴克咖啡,刚刚喝了一口他的表情就非常痛苦。

他说:这些豆子完全烤糊了,都要烧成豆子灰了吧!


最后他断定,这东西跟咖啡有关系吗?对我来说,这根本就不是咖啡!



咖啡含量不够,1升咖啡冲出来25升饮料

专家对于星巴克咖啡豆进行品鉴以后,下一轮来了新的专家,对于星巴克的饮品进行“破解”分析。

德国的食品研发工程师Sebastian Lege先生,人比较幽默乐观,看起来很有趣。

现在进入夏天了,卖的最好的就是星巴克的星冰乐Frappuccino,工程师就以这个为例破解。

冰乐Frappuccino的中杯在德国售价一般为4.99欧,折合人民币大约40元。

工程师开始按照星巴克的产品,自行制作。焦糖星冰乐(Karamell-Frappuccino),需要加很多东西,很多糖,几种食品稳定剂,增稠剂,防腐剂等等,还有柠檬酸以及一点点盐。


然后,还要加入咖啡香精!(Kaffeearoma)

再加上水,就有了咖啡的基底了。

下一步是做奶质基底。也是加入了很多食品添加剂以后,再加入水,最后就是奶质基底。

当然,只靠当然只靠食品添加剂是做不出来星巴克的星冰乐的,肯定要放一些咖啡,那么到底要放多少新鲜的咖啡呢?


按照德国专家的说法,1升的咖啡底可以最后做成25杯星冰乐来卖!

平均一杯星冰乐,里面只有40毫升的咖啡。

如果对于40毫升咖啡容量没有什么概念的话,可以看看我们平时喝的铝罐饮料250毫升来说,40毫升相当于一个铝罐饮料的1/6。

所以到最后,工程师Sebastian给出最终评价,对于星冰乐来说,这里面根本就没有多少咖啡呢!(Viel Kaffee ist da nicht drin!)


员工工资不高,没有小费收入

星巴克的员工福利如何呢?

一个星巴克全职员工,通过易容和声音变调以后,出现在电视镜头前面,开始讲述自己的情况。

按照他的说法,全职工作平均下来一周要工作39-40小时,每月工资也就1200欧元,折合人民币大约9502元。

还有一个麻烦事,那就是星巴克的顾客一般不给小费,而如果他去其他餐饮企业,都是有小费拿的,这一块就少了一大块收入。

对于星巴克员工,如果一个月能够拿到50-70欧元小费,平均下来一天拿到2-3欧元,那已经是一个店里面的最高小费了。

还有,员工也提到了工作特别忙碌,压力特别大。

例如星巴克要求店员将顾客的名字写在杯子上,而有的时候顾客的名字比较复杂,店员往往写不正确,会遭到顾客的责难和嘲笑,这个时候店员的压力非常大。

企业良心,自创社会认证项目

对于欧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一个重要课题,代表了企业良心和社会责任,尤其是星巴克这种大企业更会被检查审视。

星巴克在2000年参加了公平贸易原则(Fairtrade)组织,这个组织要求参加企业遵守社会道德,不采取不公正的手段来降低自己成本,来进行不公平竞争,例如不能用童工,例如要保护环境,要给予资源生产国更多的回报不要太压价等等。

后来,星巴克自己成了自己的社会公益项目,也就是Cafe Practices组织,提倡交易平等。

德国专家们认为,这就相当于自己给自己创立了社会责任组织,自己给自己解释,自己给自己发奖状......

德国专家仔细审查了具体项目,认为星巴克自己创立的项目里面,实际上几乎是只做到了“不雇佣童工”(Lediglich Kinderarbeit ist ausgeschlossen),其他社会责任没怎么体现。


针对这些问题,德国ZDF电视台访问了星巴克,提出了以上问题,而德国星巴克没有接受采访,选择了沉默......

亲爱的读者,你们平时喝咖啡么?喜欢喝星巴克么?

对于德国电视台评论星巴克的现象,你们怎么看呢?

说明:本文图像和观点来自于德国ZDF电视台节目,不代表本公众号和作者观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