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调与低调|导师代表陈洪捷教授在北大教育学院2023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愚然楼 2023-07-10 发布于湖南

高调与低调

——在教育学院2023届毕业典礼的致辞

陈洪捷

图片

今天对各位毕业生同学来说是一个人生中很重要的日子,对我也一样。

我自从1983年进入教育学院(高教所),迄今正好40年。在过去的40年中,我送走了大约40届毕业生,最早送走的毕业生现在已经退休了。从仪式上看,毕业典礼每年都大同小异,但每一年其实都是唯一的一年,你们是唯一的你们,正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今年我也为唯一的你们送上我对你们唯一的祝福!

每到毕业典礼的时刻,我都有一种矛盾的心理,不知如何去表达。今天应该是我此生最后一次在这种场合来送别毕业生了,我就索性敞开心扉,与你们分享一下我内心的矛盾心理。

我心里的矛盾,就是在毕业典礼上做高调致辞和低调致辞的矛盾,简单地说就是高调与低调的矛盾,

所谓高调,就是想祝福你们勇敢地“跳入人海,做一朵奔涌的浪花”,重点在奔涌二字!希望你们进入职场,不忘初心,不忘理想,要敢于创新,迎难而上,敢于作为,敢于担当。让你们不忘北大人的情怀,用你们的知识和才华,在工作单位干一番事业,为中华崛起而奋斗,让北大为你们而骄傲!

所谓低调,就是提醒你们,跳入人海,做一朵普通的浪花,小心别呛水。世界很大,人海茫茫,很复杂,你们初出茅庐,涉世未深,没有社会经验,你们要甘于平凡,不要自命不凡,更不要特立独行,小心栽跟头。

劝你们高调,是有理由的。你们是北大人,称得上人中翘楚。你们在北大接受了一流的教育,具备极好的知识基础,广阔的国际的视野,如果你们进入职场,不一显身手,不勇于创新,没有青云之志,缺乏鸿鹄之志,你们就辜负了北大对你们的培养。

但是劝你们低调,也是有理由的。你们虽然是青年中的佼佼者,但你们毕竟年轻,你们所学的那点知识与社会的复杂性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如果你们自视甚高,就容易到处碰壁,甚至会碰得头破血流。

这就是我一直以来的矛盾心理。当我知道今天要站在这里,面对你们说几句告别话时,我就日夜在思索,琢磨我今天该讲什么。

白天,我茶饭不思,心想你们是北大的毕业生,秉承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如果你们都不敢去追求真理,不为正义而挺身而出,不敢去铲除社会的种种弊端,不敢去触碰社会中的种种陋习,北大的精神何以传承?北大人的良知何以安放?

夜里,我辗转反侧,心想你们是我们的学生,我们要爱护你们,不愿看到你们受挫,受伤,不怕你们平凡,就怕你们不能安稳。只希望你们能找到一份好的工作,有一份好的收入。在单位做一名乖乖男或乖乖女,不求有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但求早点买车买房生小孩。

高调,还是低调?这是一个问题。面对这一哈姆雷特式的问题,我不断地犹豫,不断地纠结。

最近是毕业季,我读到不少校长院长的毕业致辞。在毕业典礼的众声喧哗之中,我忽然找到了一丝安慰,原来在毕业致辞之中,其实从来就有着慷慨激昂、豪气万丈的高调劝进,也有着平实贴心、语重心长的低调忠言。搞了半天,我内心的矛盾,其实是一种普遍现象。

于是,我茅塞顿开。高调和低调,其实不是一种“要么、要么”的关系,而是一种“既是、也是”的关系,甚至还是“不但、而且”的关系,至少不是to be or not to be的关系。这样我便找到了我心中矛盾的破解之法。就是说,各位即将跃入的大海,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世界,如同一部交响曲,没有高调不行,没有低调也不行,或许还需要中调,高、中、低调之间还会有众多的层次,它们而且会相互变换、交替、交织、融合。高高低低、参差不齐的调子,才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交响曲。

同样,我们的毕业生也不是“单调”的人,不仅需要高调,也需要低调,该高调的时候就敢于高调,低调的时候也甘于低调,甚至还需要在高调与低调之间自如地进行转换和穿梭,在高调和低调复杂的配置之中找到自己的调位。

总之,你们该毕业了,我也该退休了,我的内心矛盾今天也解决了。我一高兴,攒了几句顺口溜,与各位告别:

燕园几度诗书饱,方帽之下青丝少。

今日仗剑走天涯,他年归来论英豪。

抱歉,看来积习难改,不小心还是唱了高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