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父亲50大寿,他与弟弟陪父亲照相,这是他们此生唯一的合影

 zzm1008图书馆 2023-07-10 发布于上海

1919年,毛贻昌50岁生辰前夕,毛泽东将父亲和弟弟接到长沙,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

这次见面,毛泽东与父亲留下了此生唯一的一张合影,因为拍摄完这张照片后没几个月,毛贻昌就因为急性伤寒病逝。

那么是什么样的人,才培养出毛泽东这般的伟大领袖,今天让我们认识一下更加真实的毛主席父亲——毛贻昌。

图片

在毛泽东的一生中,父母对他性格养成和人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身为家中的长子,毛贻昌对毛泽东寄予厚望,希望他以后能够继承家业,因此自幼毛泽东接受的就是严厉的家庭教育。

然而,在毛泽东的回忆中,父亲毛贻昌就是一个思想守旧、待人苛刻自私的旧时代农民。

毛贻昌祖上是贫农,年轻时过了一段很是艰苦的日子。为了谋生,毛贻昌当过兵做过生意,后来家里的经济境况好转后,也雇佣了长工给自己干活。

图片

然而,毛泽东从小就了解家乡农民的悲惨生活,不仅要靠天吃饭,还要忍受地主的欺压。幼时毛泽东还目睹了父亲趁人之危占亲弟便宜的行为。

毛主席身上打娘胎起,就有一种反叛旧精神,所以他和父亲经常势同水火。

 “种田人家的子弟,不稀罕功名利禄,只要算得几笔数,能记得几笔账,写得上几句来往信札,就要得了。”这是毛贻昌送毛主席去私塾学习时,对私塾老师讲的一句话。

是的,最初毛贻昌对毛泽东的人生预期就是成为一个“账房先生”。

图片

可这并非是毛泽东的人生理想。

毛泽东和父母在韶山冲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光,成年前他从来没有离开过这里。

1910年的秋天,17岁的毛泽东背上了远行求学的行囊。毛泽东凭借内心自参加革命的理想和勇气,最终选择离开家乡前往更广大的舞台实现自己的抱负。

自此,毛泽东走出了韶山冲,如潜龙出渊,一飞冲天。

离家而去的毛泽东迎来了更广阔的天地,但是此后年迈的父母却鲜少见到儿子,未能在父母跟前尽孝,或许是毛泽东对父母最大的遗憾。

图片

1919年,母亲病逝。悲痛之下的毛泽东打算好好照顾年迈的父亲,不希望再次感受“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苦。

于是,毛泽东将父亲接到了长沙,想尽一尽孝心。当时正值毛贻昌的五十虚岁大寿,这一天,毛泽东特意准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还邀请了好些挚友一同前来为父亲祝寿。

喝完寿酒后,毛泽东同弟弟毛泽覃陪着父亲以及伯父来到长沙的一家照相馆,照下了这对父子一生中唯一一张合影 。

四个人的神情都比较凝重,毛泽东的手臂上还戴着黑纱,可以看出当时一家人都还沉浸在毛泽东母亲去世的悲痛中。

图片

不幸的是,毛贻昌在拍摄完这张照片后不到四个月,便因为急性伤寒病逝了。

当时毛泽东正在湖南领导学生参加革命活动,因此未能及时赶回家中见父亲最后一面,这件事也成了毛泽东这一生的遗憾。

毛主席最后一次扫墓是在1959年,这次回乡,在毛泽东留下的《七律·到韶山》中提到:“别梦依稀哭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日斗星移,毛泽东已从当年的叛逆少年成长为共和国的领袖,他的家人也为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图片

“我们共产党人是唯物主义者,不信鬼神。但是生我者父母,教我者党、同志、朋友,这也是事实,必须得承认。如果我下次还有机会再回来,我还要去祭拜他们两位!”

可惜的是,此后毛主席就再也没有回过韶山,故人已逝,音容常在,父母的身影永远的留在了他的记忆当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