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尧曰第二十②-2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

 虚空济 2023-07-10 发布于山东

  

上一讲讲了五种美德,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这里子张,把这五种美德问的更加详细,什么叫做惠而不费呢?

我们看看孔夫子是如何讲的,既然子张问的是如何从政,孔夫子讲的这五种美德,是对应着从政来讲的,那也就是说这五种美德具体的说法,具体的道理是和从政相关的,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在其中去延伸,无论是从政,还是我们生活当中,都是同样的道理。

何谓惠而不费呢?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那我们先来看看,核心关键之所在一句话,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惠而不费,重要的是要施惠他人,但是并不耗费,那既然是施惠于他人,就要是民之所利而利之,是他人需要的,百姓需要的。当他需要的,我们施惠于他,自然就没有耗费。

我们举个例子,民以食为天,以前都是以农业为主的,那么如果做的是兴修水利的事情,即使消耗了人力、财力和物力,这个也不叫耗费,因为这是百姓需要灌溉农田,所兴修的水利。

在生活当中也是一样的,举个例子,说我们的孩子需要报一个什么样的兴趣班,这是他所需要的,那么我们在这方面花钱去报了一个兴趣班,这就没什么问题,这不叫耗费。如果这件事情不是孩子需要的,我们在这个地方既花了钱,同时也并不是他所需要的,这个就叫做耗费。

那我们在生活当中也是一样的,说我买了一件衣服,是我出席什么样的场合需要穿的这件衣服,即使我花了钱,这不叫耗费,因为是我们当下所需要的。如果它并不是我们当下需要的,而是多余的,这个就成为耗费。

比如说经营一个企业,要看企业每一个当下需求的到底是什么?如果我们现在需要的是让产品做得更精细,那在产品研发这件事情,我们所投入的不能称之为耗费。那如果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引进更多的人才,那在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上,这个不称之为耗费,因为是我们当下的所需。所以这个道理,无论是用在从政,为民请命,还是用在我们自己的身上都一样,我们要看是不是当下他人之所需。

如果是他人之所需,这又有什么浪费的呢?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生活当中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这样的思维,我们总认为孩子缺少什么 ?我给爱人什么就可以了,而不懂得去考虑,民之所利,民之所需,有没有考虑这是否是他需求的?是对他有益是他喜欢的?而不是我想这么做。所以自古以来讲,“得民心者得天下”,如何才能得民心呢?要看百姓心之所向,要去看他生活当中所需要的。

举个例子,百姓需要吃饱饭,那我们做的事情就要围绕着如何让他吃饱,吃得更好。比如说要给他更多的田地,比如说兴修水利,比如说去给他一些政策上的农业补贴和支持,这叫民之所利。

 所以我们在生活当中,要想有好的人际关系,要想经营好感情,包括教育子女都是一样的,我们要看对方所需,要利他之所利,这个时候自然就是惠而不费。

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子张继续问第二个问题,何谓劳而不怨?但是这里就省略掉了,不需要再问。孔夫子接下来就回答:怎样可以劳而不怨。“择可劳而劳之”,我们重点注意两个字,可劳。什么叫做可劳呢?首先第一点:对方是能做得到的,这个叫可劳。如果我们让他做的事情是他做不到的,就不可劳。那第二点:除了他能做得到,还得是他愿意去做的。第三点:我们讲,使民以,我们要在合适的时间,让他去付出劳动,他才会愿意。

举个例子,比如说在古代,我们想让别人帮我们做事情,想要劳民,没有问题,看他是否愿意,他是否可以做得到,是否在他合适的时间,也就是不要占用农忙的时间。

那我们把它延伸到我们生活当中,看看是不是一样的道理,比如说我们想要找一个朋友帮忙,得看他能不能做得到,还要看他是否愿意去做,还要看他是否有合适的时间,如果具备了这三点。又谁怨呢?

如果不具备这三点,别人就会生怨。举个例子,比如说劳民,我们在不合适的时间劳民,他迫于压力可能去了,但是去的时候他一定生怨的。比如说,他明明不愿意去做这件事情,我们非让他去做,他也会去做,可是心中是有怨的。比如说,我们让他做的事情是他做不到的,他被迫无奈去做了,同样会生怨。

所以,这里孔夫子告诉我们,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我们要去看这个人是否可劳,他是否愿意,并且找到恰当的时间节点,这个时候是没有人会生怨的。

那我们从这里再提升一点点,我们刚才说的是劳民,或者请朋友帮忙,也就是劳烦他人,那我们看看对待自己,“可劳”这两个字也非常的重要。比如说,说一个女士在家庭当中做一些事情,有一些事情明明是自己不愿意做的,或者是自己做不到的,可是非要去做,做过以后自己的心里就会生怨。

举个例子,有一些事情女士认为是男人应该做的,但是可能家里的男人并没有来做这件事情,这个时候我们主动的去做、去承担,可是承担以后呢,我们就会心生怨言,这种怨积累到一定的程度,就会导致感情的不和谐。

所以我们要学会一个道理,要懂得去借力和可劳他人,我们可以换一些好的一些方式,比如说一些柔情的方法,可以让对方去做这些事情,这样我们自己不会心生怨恨。

我们讲这里是提高一点点,因为我们在生活当中,很少注意到自己的心理和情绪的变化。比如说,我们在企业当中也是一样的,我们和朋友交往亦是如此。比如说朋友找我帮忙,我明明是不愿意去做这件事情的,或者我根本做不到,亦或者是我现在没有时间。但是爱面子也好,迫于无奈也好,强迫自己也好,总会去做,可是自己没有觉察到心理和情绪上的变化,因为它在一个——“不可劳”的时机上,如果是不可劳的,我们心里就会生怨恨。

所以我们要去学会调整自己,无论是劳烦他人,还是自己去做一些事情,要找到一个可劳,我们在可劳的这个范围之内去调整自己,让自己的情绪变得更平稳,让自己少生怨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