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8克一泡的岩茶,一个人喝不完怎么办?老茶客说出了4个好办法

 小陈茶事 2023-07-10 发布于福建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泡茶喝,有时是一群人的事。

呼朋唤友,组一个茶局,将平时不大舍得泡出来的好茶趁着人齐,索性拿出来斗茶交流,能为自己在茶桌上挣来不少面子。

但大多数时候,喝茶是一个人的事。

虽然都是泡茶喝,常规流程不变。

照例还是洗茶具,摆盖碗,剪开泡袋,注入沸水,合盖出汤,沥干茶汤,揭盖闻香,分茶品尝。

但一个人喝岩茶时,有不少细致的内容,可以根据自己的饮茶习惯,稍加调整。

现代生活里,独处喝茶静心是常态。

一人饮茶,茶水消耗的速度偏慢,并且经常泡了六、七冲左右,基本自己也喝饱了。

一泡茶的茶味,独自喝完前六冲,心满意足。

但这时,剩在盖碗内的好茶,再稍微坐杯一下,起码还能泡出四、五道尾水。

强撑着继续泡茶喝茶,容易让自己变成饮牛饮马,灌得一肚子都是茶水,有失精致喝茶的意境。

遇到这种情形,该如何是好?

一个人喝岩茶的那些纠结事,大家平时又是怎么解决的?

《2》

一、一次性清空尾水。

喝武夷岩茶,盖碗冲泡是优先首选项。

不论在场喝茶人数的多少,都是如此。

翻出一泡好茶,比如天心岩肉桂、水帘洞高丛水仙、正岩老树黄观音、马头岩开山坪肉桂等。

当你打算泡出来喝时,建议留足空暇时间。

满打满算,将一泡岩茶从头到尾喝完,至少要预留两个小时。

泡茶时,一切照旧。

前六冲、七冲,尽管按平日的泡茶习惯。

110毫升标准盖碗冲泡,投入8克岩茶。

注入沸水后,快速出汤。

将“快出”的茶水,分入小茶杯内,小口慢慢啜着喝。

连续多次冲泡,等你起码喝过了6冲左右的茶水时,自己基本已经尽兴。

这时,如果已经“喝饱了”,坐不住继续泡茶喝。

大可选择一次性“清空”所有的尾水。

趁着烧水壶内的水,依旧是滚沸,干脆选择连续多次冲泡。

将泡出来的尾水,装入一个大杯子里,稍微晾凉。

然后,这满满一大杯茶水,不需要立马就喝掉。

先选择起身活动一下筋骨,给自己安排些劳动任务。

比如,切一盘水果,整理茶柜杂物,给鱼缸换个水,修剪整理一下盆栽……

等过去了半个小时后,活动量已经足够,适度地出了汗。

再回来畅快地喝下这一大杯提前泡好的茶水,颇为畅快!

《3》

二、换小盖碗“省茶泡”。

身边有朋友晒图,分享他新买的茶具。

是一个定制款的90毫升冰梅小盖碗,釉色非常漂亮。

玲珑小巧,造型很迷你。

“一人茶专用盖碗,能省不少茶。”

原来,朋友特意买这个小盖碗,是为一人喝茶准备的。

反正只有一个人喝,泡茶状态就随性一些。

很多时候,想简单喝几口茶“打牙祭”,但又觉得完整喝完一泡茶,有些太奢侈。

好茶泡出来,身边也没个伴一块喝。

万一泡出来喝不完,那就浪费了。

再加上,现在的岩茶圈子,核心正岩之类的好茶,多数是按泡卖。

一盒只装1泡、2泡、3泡的情况,比比皆是。

这么好的茶,如果只有一个人喝,是不是能节省一些?

换一个小盖碗,单次冲泡时,投茶量减半。

剩下泡袋内的半泡干茶,用封口夹密封,谨防跑气,过几天再找机会喝茶……

这样的想法,倒也是人之常情,有一定可取处。

但茶友们在尝试时,千万别忘了等比例换算投茶量。

平日按常规泡茶,用110毫升标准盖碗,单次泡8克干茶。

换成90毫升左右的小盖碗后,如果投茶量直接减半,只放4克进去,这未免有些偏少。

受到茶味稀释的影响,泡出来的茶汤饱满度、浆感明显度、醇厚度等,会有影响。

达不到极致的汤感享受。

对喝茶口味有着较高追求的老茶友们,本着“不将就”的喝茶心态,哪怕只有自己喝茶,投茶量千万别随意减量。

《4》

三、办公场合连续泡。

很多爱喝岩茶的茶友,都苦恼过办公室应该怎么喝茶?

直接用盖碗逐次冲泡,比较浪费时间,容易引来闲话。

工作节奏比较快的时候,根本没机会这么做。

但换成办公室常用泡茶装备——马克杯、玻璃杯、同心杯等,又总感觉这些大杯子直接闷出来的茶, 味道差了点意思。

如果是绿茶、红茶,那么,玻璃杯泡也无所谓。

但在办公室里一个人喝岩茶,总感觉大杯闷茶,就是浪费。

试问,这该如何是好?

其实,在泡茶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比如办公室里有隔出来的茶水间,大可继续用盖碗泡茶。

不过,办公期间的盖碗泡茶,时间紧凑,忙里偷闲,没法做到逐道细品,换成“连续冲泡”会更好。

找一个容量稍大的杯子,盛放茶水。

趁着工作空闲,带上自己的茶具与茶,在茶水间泡开。

连泡4-5冲,将收集起来的茶水装入大杯子里,再拿回办公室里慢慢喝。

这种“连续泡”的方式,颇能解决夏天上班期间喝岩茶的刚需。

《5》

四、用主人杯直接装茶。

平日常规泡茶,离不开基础三件套,盖碗、公道杯、茶杯。

有客在场,公道杯不可或缺。

有时候,为了留“还魂汤”,还会特意多准备一个公道杯盛茶,第二道茶汤再换另一个新的公杯。

但一个人喝茶,盖碗泡茶的茶具准备可以适当简化。

比如,改成白瓷盖碗+大容量的主人杯。

盖碗泡茶出汤时,直接将茶水冲入主人杯内。

随后,举杯就喝,好不畅快。

这种简化版的“一人喝茶”法,有不少好处。

至少,洗茶具时,能少洗一个公道杯。

当然,早些年还听过这样的说法,这样还能多留下一些“挂杯香”。

优质正岩好茶,落水香明显,醇厚茶汤内包裹着不少茶香物质。

按常规泡法,将茶水冲入公道杯内,公杯内壁会随即附着不少茶香。

而直接倒入主人杯,意味着少走一趟流程,茶香保留更完整。

这听起来的确也在理。

不过,用容量偏大的主人杯喝茶,有利也有弊。

好处是,喝起来更畅快过瘾。

但大杯子喝茶,聚香偏弱,不如窄口、容量稍小一些的品茗杯精致。

《6》

上个礼拜,有朋友去了趟武夷山旅游。

然后,顺便给我们分享一些新鲜事。

“大红袍炖鱼是武夷山特色吗?当时我们都好奇是什么味,但是怕难吃没敢点。”

额,按麻花对武夷山的了解,这肯定不是当地家常菜。

充其量,这是针对游客新研发出来的菜品。

聊到茶美食周边,大红袍奶茶、大红袍茶叶店、大红袍卤茶香鸡腿等,倒是能理解。

但岩茶与当地的溪鱼混在一块,还真的想不出那是个什么味!

闲聊到此,茶友们在独自悠闲喝岩茶时,也可以将思维发散一下。

用盖碗泡茶,喝了六冲、七冲后,不妨用剩下的叶底煮茶叶蛋。

又或者,将平时收集起来的岩茶碎末,装在隔渣袋内。

用于煮茶叶蛋、茶香鸡腿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