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下党员背负骂名去世,1976年周恩来为他正名:他是我领导的

 [南国风] 2023-07-10 发布于广东

1931年9月17日,杨度在上海去世,葬于上海外国公墓。

尽管杨度做过很多事情,但是当时主流社会对他的评价并不高,他生前好友梁启超称他为“下贱无耻、蠕蠕而动的嬖人”,他家乡人骂他为汉奸。

他背负着骂名去世,直到1976年重新修撰《辞海》时,病重的周恩来与王冶秋说:“他晚年参加了党,是我直接领导的,直到他死。”(出自王冶秋著《难忘的记忆》)

周恩来的这番话算是给杨度正了名,社会各界对杨度的评价也发生极大的转变,从拥护帝制的老封建变成进步的革命人士。

杨度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转变?他是如何成为革命人士的?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Image

坚持君主立宪制的杨度

1895年,也就是光绪二十一年,这一年参加会试的各省举人听闻马关条约的签订,一时间群情激愤。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举人们联名发起了公车上书事件,我们本文的主人公杨度也参与了此次事件。

公车上书最终以失败而告终,杨度或许受公车上书的影响,开始潜心研习帝王之术。

三年学习造就一身的本领,曾任曾国藩幕僚的王闿运更是高度评价杨度:“余诚不足为帝王师,然有王者起,必来取法,道或然与?”

这期间杨度的真实内心想法不得而知,有人说杨度向封建妥协了,想要学成文武艺、货于帝王家;也有人认为杨度是在沉淀自己,试图通过融入封建再改变封建。

我个人倾向于后者,因为杨度不止是学习帝王之术,他还研究新学(西方的舶来品),甚至还自费留学日本。

“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这句话就出自杨度。因为其爱国精神,所以他与梁启超(二人相与,天下之至好也)、孙中山(聚议三日夜不歇)、蔡锷(与杨度最善)等人关系很好。

尽管他们的私交很是不错,但是他们的政治主张却有所不同。

杨度主张君主立宪制,梁启超主张建立民主制度,孙中山主张民族革命,蔡锷主张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这些政治主张是有冲突的,而面对好友们提出的争议和疑问时,杨度曾舌战群儒,更是撰写十四万字的长文(《金铁主义》)来支持君主立宪制。

至于杨度的选择是不是错误的,很难定论。因为封建制度在中国的历史十分深远,既得利益体十分强大,如果要革命到底,那么很容易遭到封建势力的反哺和打压,取一个折中的方案,不仅是中国曾经考虑过的事,英国、日本也是这样做的。

Image

而且杨度虽然支持君主立宪制,但是他并没有因此否定其他政治主张,对于孙中山的政治主张,杨度不仅把黄兴介绍给他,还与孙中山定下约定:“吾主君主立宪,吾事成,愿先生助我;先生号召民族革命,先生成,度当尽弃其主张,以助先生。努力国事,斯在今日,勿相妨也。”

意思很明白,大家都在试图救国,但是大家选择的方式不同,不过无所谓,谁的方式取得成功,那么希望另一方能放弃自己的政治主张,选择帮助成功者。

所以我很难去否定杨度的行为,因为杨度的初衷是救国,他努力的方向也是救国,只不过选择了君主立宪制,而且君主立宪制还失败了。

1912年2月12日,基于当前的革命形势,隆裕皇太后以爱新觉罗·溥仪的名义颁布了退位诏书,清朝正式灭亡。而在清朝灭亡之后,杨度仍旧没有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他认为中国应该走君主立宪制,而这一主张得到了袁世凯的支持。

1915年8月,杨度一手导演了所谓的“洪宪大戏”,搞出了乞丐、妓女以及车夫请愿团,拥护洪宪帝制。此举引起了各界的不满,汉奸、国贼、老封建等诸如此类的评价数不胜数,就连昔日的好友梁启超都痛骂他为“下贱无耻、蠕蠕而动的嬖人”。

洪宪帝制是杨度最后一次尝试,洪宪帝制失败之后,杨度只口不提政治,直接踲入空门,在天津闭门修佛,就连张勋复辟之后也没有出山:“所可痛者,神圣之君宪主义,经此牺牲,永无再见之日。度伤心绝望,更无救国之方。从此披发入山,不愿再闻世事。”

晚清时期,他试图搞君主立宪,结果失败了。他认为是缺少支持,于是在袁世凯的支持下搞洪宪帝制,结果也失败了。这一次的失败让他彻底意识到中国人民对封建的抵抗力,于是他逐渐放弃君主立宪制,开始转变。

Image

投身革命事业的杨度

1922年,杨度履行他与孙中山的约定,开始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我的君主立宪主张已经失败,今后再也不会有君主出现了。我认识到时代已经不同,目前只有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加革命运动,才是救国的唯一出路。”

当时孙中山正经历陈炯明叛变事件,革命事业也陷入了危机之中,为了解决此次危机,杨度加入了国民度,更是通过自己的人脉关系游说曹锟制止吴佩孚支持陈炯明。

杨度能够制止吴佩孚的行动,对孙中山来说是很有份量的。于是孙中山赞扬杨度“杨度可人,能履行政治家诺言”,而且公开为杨度站台,全党通报:“此次来归,志坚金石,幸勿以往见疑”。

孙中山在世时,杨度为孙中山提供了许多帮助,比如制止吴佩孚援陈、在张宗昌那里时策应北伐等等。但是随着孙中山的去世,蒋介石逐渐起势,国民党也开始慢慢的变质。这个时期,杨度结识了李大钊,接触到了共产主义。

李大钊曾语重心长地说:“海上的雾越浓,越需要灯塔指引。你望见那光,那就不会迷航了。”这番话点醒了杨度,杨度开始在李大钊的领导下为共产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

1927年,张作霖大肆捕杀共产党员,尽管杨度曾设法把消息传达给李大钊同志,但是李大钊因为转移不及时而被捕。为了营救李大钊同志,杨度毁家纾难,卖掉了自己的房子,拿着4500大洋四处疏通关系。

Image

李大钊同志最终还是遇难了,无奈之下的杨度尽可能的保护李大钊的家人,同时更加坚定的拥护共产主义。1928年,杨度移居上海,在陈赓拜访他时,他向组织表示:“为了挽救中国,愿尽一切力量为共产党工作,愿以自己的社会地位、身份、关系,为党贡献情报。”

杨度这个人从来都是知行合一的,说到就会做到,他在之后的日子里给中国共产党提供了许多的帮助。

1928年,他与郭沫若发起了“中国革命互济会”,不仅动员社会人士捐款,更是把自己为人撰写墓志铭的酬金捐出来,帮助那些为革命牺牲的烈士家属。

1931年,顾顺章被捕后,上海地下党组织紧急转移,杨度不顾艰险,收留了毛泽东的儿子毛岸英、毛岸青以及一些中共特科成员,帮助他们躲过抓捕。向忠发被捕时,杨度也曾试图营救,只不过碍于向忠发的身份,营救未果。

1932年,重病缠身的杨度在交完最后一笔党费后去世,走完了坎坷的一生。曾有人讥讽杨度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投机行为,杨度本人的回应是:“我是在白色恐怖最严重的时候入党的,说我投机,我投的杀头灭族之机。”

是啊,他是在1929年白色恐怖时加入的中国共产党,潘汉年是介绍人,周恩来是批准人,他们是经过慎重考虑才批准杨度入党的,绝对不是什么所谓的投机。而且在白色恐怖时期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是冒着杀头的风险干的,谈投机简直是可笑。

Image

因为杨度是秘密入党,所以他的身份并没有公开,他带着世人的不理解走完了一生,以至于在之后一提到杨度,对他的评价都是“筹安六君子”之首、拥护“洪宪帝制”的汉奸国贼……

但是历史不会忘记杨度对革命的贡献,周恩来在重病垂危之际嘱咐工作人员:“杨度最后参加了共产党,是我介绍并直接领导他的。请告诉上海《辞海》编辑部,《辞海》上若有'杨度’辞目时,要把他最后加入共产党的事写上。”

至此,杨度才被正名,在这里我要引用一段话,这句话是与杨度单线联系的地下联络员夏衍说的:“旧社会的知识分子可以不自觉地沉沦下去,也可以领悟而来一次飞跃,杨度同志的飞跃是可贵的,他心安理得地为人民做了许多有益工作,所以在他逝世半个多世纪以后,还有这么多人在怀念他,对他的一生作了公正的评说。”

是非曲直、功过毁誉自有后人评说,杨度此生太过坎坷,所行之事太过传奇,但是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否认杨度对革命事业的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