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卫河古今谈

 黑龙江波涛 2023-07-10 发布于黑龙江

卫河历代名称不一,汉称白沟,隋称永济渠,宋曰御河,明称卫漕,清代因该河发源于春秋卫地,终止于天津卫,取其首末两端卫字而名之曰“卫河”沿用至今。

卫河古今谈

春秋战国以前并无卫河,由于汉堤的修建(“汉堤”亦称太行堤,古阳堤,是当时起自武涉县,经获嘉、新乡、延津、汲县、浚县到滑县的古黄河北大堤),阻断了太行山丹,淇水之间诸路山水和平原沥水直接入黄的通道,迫使水集于吴泽波,沿汉堤东流而逐渐成河。现在的卫河干流是经过多次人工开挖而逐渐形成的。

汉献帝建安8年(公元203年),曹操渡河攻下黎阳(今河南浚县附近)。建安9年(公元204年)曹操为北征袁尚,兴建了“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的白沟水运工程(当时白沟为一小水,在今河南浚县西)。主要工程有三项:(1)在淇水入黄河的地方,用大方枋木筑成堰,阻止淇水南流入黄河,并在淇水中开渠引淇水向东北流,与宛水汇合而入白沟;(2)在元莆城(今淇县北)西北宛水与淇水连接的地方修筑石坝,使淇水在枯水时期不致因分流入宛水而影响白沟通航;(3)在宛水与禹河故道相接的宿胥口(今滑县西南)修筑石堰,使淇水全部向东北流入白沟,不致南出宿胥口进入黄河。由于采取了这些综合技术措施,保证了白沟能从淇水获得丰富的水量,提高了通航能力。

卫河古今谈

建安11年(公元206年),曹操又命董昭开挖了平虏渠,沟通了副滹沱河与沠水,其河道在今青县以东,位置在南运河侧,即今南运河的前身。

建安18年(公元213年),曹操又凿利漕渠,引漳水入白沟,并使白沟、清河和河北诸水联成水运网,使白沟水运工程又向下游延伸和扩建,为以后永济渠的开挖奠定了基础。

隋代,出于政治经济的需要,急需扩大南北经济交流,隋炀帝下令开凿大运河。隋代之前,南北大运河已见端倪。自春秋时期邗沟、鸿沟的开凿,黄河以北白沟的开发,都为统一兴建大运河做了准备;另外,在隋代,科学技术也有了很大发展,炼铁术己较发达;造船技术,也有相当水平,己能建造载重25~30吨的大木船了;当时数学、测量、建筑、土木施工技术等都有进步,数学上勾股定理已有严格证明;祖冲之(公元430~501年)推算的圆周率有效数字已准确到小数点后7位(3.1415926)。隋代工匠李春设计建造的赵州桥,生动地反映了当时力学水平和建筑技术。汉代在兴建渭水至黄河长达150km的漕渠时,曾令齐人水工徐伯进行水准测量,当时称之为“表”。可见那时的水准测量已具相当高的精确度,这是为以后运河开凿的一项重要技术准备。

大业元年(公元605年),首先开凿了黄河、淮河间的通济渠;大业4年(公元608年)隋炀帝征集河北100多万劳动力,开挖永济渠,从沁水至汲郡长约1000km的工地上,挖河民工饱受劳役之苦“丁男不供,始以妇人兼役,死者大半”(《海河史简编》),这就是开挖永济渠的真实写照。永济渠是大运河连接黄河和海河流域的一段,利用沁水、淇水、白沟等水道,南通黄河,顺黄河可达洛阳,入渭水能抵长安(隋代京城,今西安市),向北可达涿郡(今北京西南郊外)。

卫河古今谈

1000km长的永济渠大体走向就是今卫河、卫运河、南运河行径。当时规模很大,水面宽33.3m。它把海河流域与中原地区连结在了一起。

随着永济渠的通航,河北平原中部、东部经济有了新的发展,人口明显增加,如横跨永济渠的清河郡(包括河北的清河、广宗、山东的临清、博平等14个县)拥有30万户,成为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而浚县(古黎阳县)、大名、沧州等地也逐渐成为经济重镇。但隋代是个短促的朝代,开河后不久使告灭亡。而大运河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后代。《元和郡县图志》中说:“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晚唐诗人皮日休《汴河怀古》说:“尽管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这种评价是比较公正的。

唐代初年,大运河畅通,但中唐以后,安史之乱爆发(公元755年),“漕运路绝”。进入五代之后,战争纷乱,永济渠已不见史藉记载。到后周世宗显德6年(公元959年),才疏浚永济渠。这时永济渠的水源,上游只有辉县的百泉,永济渠已名存实亡。北宋之后,将永济渠更名为御河;后经多次改造,形成目前的卫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