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春秋风云 48】相地衰征,具体指的是什么?

 襄子的箱子 2023-07-10 发布于上海
成为襄子特别读者
点击上方「襄子的箱子」→右上角菜单栏→设为星标

春秋三百年,风云际会,尽在其中

每一个中国人都应了解的春秋史

这是【中国大通史

春秋风云】第 48 篇文章



管仲的改革,首先是从经济开始。
当然,搞经济不是为了目的,而是成就霸业的手段。无论古代还是现在,人才都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管仲知道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只有在一个好的社会环境下,人才才会像春后竹笋般涌现出来。正所谓“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
要想留住人才,就必须先强国,强国的前提,是民富。这在任何一个的时代,都是先进的思想。
这里简单介绍一下齐国的历史。
齐国是姜太公的封地,这里靠海,土质碱性大,不利于耕种。因此,从一开始,齐国就地广人稀,缺少劳动力,国家十分贫困,且常常与东夷混杂在一起,辨不清彼此。姜太公来到齐地后,仔细观察了一下,转而依靠手工业和工商业来维系国家的生存。因此,齐国最主要的经济产业不是农业,而是捕鱼业、盐和纺织品。
自此,齐国开始有了立足之地,慢慢发展壮大起来,在春秋时期就已是大国。然而,农耕依然是当时社会的主旋律,商业发达在今天来讲固然是一件喜事,但同样也会磨平人们艰苦奋斗的精神。在科学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农业依然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因此重农思想在古代都是主流的观点,今人站在现在市场繁荣的角度回看历史,总会带着先入为主的观点,认为重农不如重商,这恰恰是对历史的误读。
管仲深知其中的要害,在经济改革上实行了一套“相地衰征”的土地租税制度。
西周初年,齐国还属于奴隶制社会。种地的大都是奴隶,但齐国这块地不好,加上时不时有奴隶反抗或逃跑,因此经济总是发展不起来。西周后期,随着冶铁技术的发展,早期的铁器被用于耕地,齐国的大小地主便开始在国内实行井田制,将一部分土地分给各家各户去种,算作份地,也就是私田。而后又划归出一部分作为公田或徭役田让这些人无偿耕种。这种公田比过去奴隶制时代由周王或诸侯国君掌握的、收获物须上贡给周王或诸侯国君的“公田”,面积更大,在耕地中的占比也比较大。
这些种地的人,也就从原先的奴隶转变成了农奴。为了防止他们以私废公,地主规定,只有先种好公田,才能种私田。这样一来,即增加了自己的收入,又增加了农奴的积极性。
銕字是古代“铁”字的异体字,我们有理由相信,齐国的东邻莱夷是冶铁术的较早的发明者。因此,齐国从奴隶制转变成农奴制,在时间上应该是较早的。
到了东周,随着诸侯与大夫间的兼并,农奴制逐渐濒临瓦解,新的封建领主制呼之欲出。在这种转变的过程中,虽然生产工具的发明对生产效率有所提升,但问题依旧很多。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公田,公田是共同耕种,因此就产生了责任不明,谁也不肯多出力的问题。卖力种私田而马虎种公田的现象越来越多,以至于处处可见“公田不治,田在草间”的凄凉景象。
领主在这一点上吃了亏,必然会在另一点上加倍捞回来,比如夺取农奴的牲畜等,亦或是加重赋税。这么做的后果,必然会恶化两者之间的关系,农奴轻则更加消极怠工,重则逃亡。
齐国到了齐襄公时代,对农奴的剥削日益严重,大量的宫室开销都来源于压榨。农奴不堪其负,纷纷逃进了城市,造成了“民移”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管仲提出了“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的对策。
对策总共分为两个纲领性的内容,一个是“均地分之”,另一个是“与之分货”。前者就是把公田或者徭役田平均分给农户去种。这就相当于田地私有化,能者多劳,只要交够了一定的税负,那么剩余的产量就都属于农户自己。这一来大大增加了人们的干活积极性,也缓解了阶级对立。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公田都被重新分配出去,齐国公室按老传统仍保留一小部分公田,以其收成作为祭祀之用。
“与之分货”,就是按土地质量测定粮食产量,将一部分收成作为租金给土地所有者,剩下的归生产者自己分配,可以自己吃,也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这也标志着齐国的土地税制从原先的劳役制走向了实物制。
之前也说了,齐国这块地方,土质碱性大,而且土地也有好坏之分。同样面积的土地,同样的环境下,这里的产量高于那里的,如果这两块地方都相应收取同样的租税,显然也是不公平的。
因此,这就很自然地产生“相地而衰征”的分等收租的原则,据说是按土地的肥瘠、水利的丰枯把土地分等,从而确定租额的增减的。这些田地也并非被各家长期占有,而是流动的。在这四十年后,晋国“作爰田”,份地才由定期轮换调整,过渡到固定分配不再调整。
管仲的一系列改革,并非废了传统的井田制,只是将其中的公田作为份地分掉,其本质上还是井田制的一种。改革在于局部地调整了封建的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而不属于奴隶制向封建领主制转化性质的事,不能把它看成由奴隶制的“借田以力”直接变为封建制的实物地租。
管仲的土地改革很温和,这也是他的改革能够成功的一个原因。如果一上来就大刀阔斧,这也改那也改,一场大改之后,相信不用多久,齐国就会陷入内乱。好的改革向来就是“润物细无声,随风潜入夜”,如果操之过急,往往会适得其反。管仲常年生活在市井之中,对这些问题看得比其他人透,也知晓大部分人心里的埋怨与痛点。
当然,好的改革也并非具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需要一段时间。这也是为什么在齐桓公初年,他一直反对对外用兵的原因之一,因为还没到那时候。
一项好的政策要推行出去,离不开技术的支持。管仲在颁布“相地衰征”以及其他一系列政策时,也大力推广了技术的发展。正如人有两条腿,两条腿走路才走得安稳,不会摔倒一样。关于另一条腿,我们下期继续。

精美书籍已上线,欢迎大家抢购:


西方大通史系列

▲ 【希腊神话】

▲ 【文明之初】

▲ 【光荣希腊】

▲ 【伟大罗马】

▲ 【基督世界】

▲ 【征战十字】

▲ 【黎明曙光】

▲ 【文艺复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