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人北岛访谈:我为什么要摄影?

 新用户49781815 2023-07-10 发布于浙江
图片


图片

北岛,本名赵振开,1949年生于北京。朦胧诗代表人物之一。诗歌刊物《今天》的创办者。曾获瑞典笔会文学奖、美国西部笔会中心自由写作奖、古根海姆奖等。并被选为美国艺术文学院终身荣誉院士,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

图片


北岛访谈:用另一双眼睛寻找幽灵

沈祎:
先谈谈您是何时开始摄影的吧,怎么会喜欢上摄影的呢?


与文学生涯同步的摄影

北岛:我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喜欢上摄影,为此给自己买了第一台照相机——捷克的爱好者牌双反,八十块钱,委托店的二手货。那时候拍的差不多都是同学亲友聚会的场景。再就是那时我当建筑工人,给师傅们免费拍全家照。比较职业的摄影经验开始于1974年秋天,我在北京六建三工区的特种钢厂工地干活。

工地宣传科想搞一个“抓革命、促生产”的摄影展览,听说我经常给师傅们拍照,就来找我。我很高兴,首先是可以逃避繁重的体力劳动,我是铁匠,整天抡大锤,再就是盘算着怎么借这个机会完成构思中的一部中篇小说。在跟宣传科干事谈条件时,我满脑子想的都是这部小说。我提出首先要建一个暗房。

因为当时的写作条件很差,跟众多师傅一起住工棚,晚上一到点就拉灯睡觉,我把自制的台灯遮得严严的,还是怕影响人家,而暗房意味着独立的写作空间。他们居然同意了,反正也弄不太懂暗房是怎么回事,就建了一间二米见方的木板房,还根据我的要求,把窗户用黑红布双层窗帘遮得严严实实,门倒插。一个多月间,我完成了中篇小说《波动》的初稿。这一段,我在关于七十年代的回忆录《断章》中有详细记载。

说来我的文学创作和摄影是同步进行的——那年月写作受限制,幸好有了这么个暗室,让我保持地下状态。工地干部每次想进来,我就说正在冲胶片或洗照片,等我收拾停当,布置好工作现场,才把他们放进来。他们不懂“高科技”,就被唬住了。在准备摄影展览的同时,我完成了中篇小说的初稿,还写了一些诗。

图片

沈祎:照片当时也开始拍了吧?

北岛:当然拍了,那是工作。但都是宣传照,比如起重机、工人劳动、盖厂房之类的照片。但摄影展览最终没办成,因为出事了。这部中篇小说写完后,我给一个朋友看。他是地下文学的收藏家,手稿就放在他家了。他当时的身份是街道居委会团支部书记,他说他那儿最安全。我还是不放心,两三天后把手稿取回来了。他有一部很好的翻拍机,把很多地下文学作品都拍成胶片,或手抄下来。

我担心他对我的手稿如法炮制,那可是犯罪证据呀。几个月后他被抓了,幸好我在此前把中篇手稿取走了,但警察还是抄到我以前写的短篇小说和诗歌。很快,工地宣传科把我踢出来,当然暗室也就被收回了。就这样,我的摄影跟我的写作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我利用摄影做掩护,给自己的写作寻找便利的条件,可以说最初就动机不纯。

沈祎:暗房技术您在哪里学的?

北岛:在买了第一台照相机后,我和楼下的邻居(也是同班同学)一起买了个很笨重的放大机,从冲胶卷到放大照片都自己动手。这基本的暗房技术并不难。值得一提的是,自七十年代初我迷上了肖像摄影,主要都是给女孩子拍肖像,也是动机不纯(笑)。我买了几个大灯泡,用三脚架调到不同的高度,用白床单当背景。

图片

师傅——艾 伦·金斯堡

沈祎:搞得还挺像现在的棚拍的。


北岛:对,类似如今所谓的艺术摄影,拍得连丈夫都认不出自己老婆了(笑)。其实我的摄影一直停留在业余水平。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们创办《今天》杂志后,接触到一些真正的摄影家,大都来自“四月影会”,那是一个民间摄影团体,跟官方的摄影路数完全不同。看过人家的摄影作品,自己知道没戏了。

从1979年起我在《新观察》工作,后来又调到《中国报道》。而摄影记者和文字记者分工不同,轮不上我拍照片。尽管我出去采访也带上照相机,但使用率极低。说起来真的喜欢摄影还是移居海外后,漂泊旅行,随身总是带个小照相机。为了轻装前进,很少带专业相机。我用的第一个微型相机是Olympus。

图片

沈祎:是胶片的吗?

北岛:是胶片的。我的摄影师傅算是艾伦·金斯堡吧,我在《蓝房子》一书的开篇专门提到这件事。他长期用Olympus的相机,金属壳,抽拉式,关键是完全手动的。卖摄影作品是金斯堡的三大收入来源之一。

我记得那是1990年夏天,在首尔,我们一起参加世界诗人大会。他到处抓拍,树上的乌鸦啊,黏附在胶纸上的蟑螂啊。我当时带了台傻瓜相机,他跟我说,这种照相机很差,完全不能靠人控制,根本无法得到你想要的效果。他劝我买一台他用的Olympus。他说这种型号的照相机已经不生产了,但可在二手店买到。他还建议我,在摄影中一定不要用闪光灯,它会把所有的空间都压缩成平面,使照片丧失真实的氛围。不久,我在波士顿的一家二手店终于买到了它。

第二年,也就是1991年夏天,我和金斯堡在纽约见面。我把买到的Olympus给他看,他在手里把玩着,很满意,认为新旧程度和价格都合适。他顺手用那台相机给我拍了两张。在数码相机出来之前,我很长时间都在用这台Olympus。

图片

业余中的专业视角

沈祎:在漂泊生涯中,您拍的照片大多是黑白还是彩色?


北岛:基本上都是彩色的。主要是记录这些年的漂泊生活,拍朋友、女儿,还有各地风景,基本属于旅游纪念照这一类。当然,有时也涉及国际社会政治主题。比如2002年春天,我参加了一个国际作家代表团,去巴勒斯坦,拍过围城和战争破坏的痕迹,拍过难民营以及与阿拉法特的会谈等场面。最近十年,数码相机的出现具有革命性的意义,旅行携带起来更方便了。

我觉得像我们这些非专业的摄影人,一定要找到自己独特的摄影语言我经常看到一些人用特别高级的照相机,去拍那些所谓标准化的风景照,这是最傻的事儿。因为你的照片永远不可能超过那些明信片,它们是在商业摄影运作中历经千锤百炼而来的—各种角度、各种光线全都试过了。我开始寻找自己的摄影语言,换一个角度去观看、去领悟世界。我经常拍的是一些比较抽象的东西。比如我在《书城》杂志发表的那几张照片中有一张叫《窗口》,是在瑞士拍的。

那是一个已故的非常有名的法国画家的庄园,其中有个用作马圈的小房子。画家把窗户装饰得很漂亮。正好一匹马从窗口探出头来,向外张望,我抓拍了好几张,选取不同的角度。从侧面看特别有意思,因为窗口本身就像一幅画。

图片

沈祎:都是用数码相机拍的?

北岛:后来用的都是数码的,数码的方便。胶片还要冲洗啊什么的,对一个国际流浪汉来说太麻烦。如今有一个小型数码相机和一台笔记本电脑就够了,走遍天下都不怕。对了,我现在用的是Canon G10,在此郑重向摄影爱好者推荐,它体积小,但具有准专业相机的功能。

沈祎:感觉您还是比较倾向于拍彩色的。

北岛:我一直都拍彩色的,彩色转成黑白也非常方便。这可能和我的坏毛病有关——我只看彩色电影,不太爱看黑白电影。有时出于特殊需要,我会加大曝光量,达到类似黑白的效果。

沈祎:不做后期处理?

北岛:不,我完全反对做后期处理。现在后期处理技术太强了,以假乱真,实在没什么意思。

沈祎:您拍照的时候有没有带着一种事先想象的画面,带着某种预期去拍?

北岛:没有。我带照相机出门时,经常会突然间看到某个影像,感到某种刺激,但又往往抓不住,总是和自己的想象有距离,拍出来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有时候观看时觉得不怎么样,拍出来倒挺有意思。这其中有即兴与偶然的因素。

图片

城市中的“幽灵”

沈祎:回过头再去看这些年拍的照片,您觉得这些照片对于您来说有什么意义?

北岛:作为一个业余的摄影家(笑),发表摄影作品,可能比发表文字更让人兴奋吧。你会幻想自己在另外一个领域得到了承认。不过《书城》杂志上发的是我的照片配文字,所以现在我还怀疑,他们到底是因为我的文字才发我的照片呢,还是真的喜欢我的照片(笑)。这种事你没法判断。我在摄影上不够用功,经常犯懒。

我相信一个好的摄影家,就像一个好的作家一样需要不断地探索,就像王寅他们这样,整天端着照相机到处去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影像。而我懒到有时连最轻便的相机都不带,因此错过一些难得的拍摄机会。不过有一点我和王寅很相像,就是往往不能在自己所住的地方拍出好照片,而是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这和距离感有关,有距离感才会有新鲜感。

沈祎:您去一个城市首先会关注什么东西,怎么样的城市会比较吸引您?

北岛:我拍的往往是一个城市中“幽灵”的部分。这“幽灵”的部分与城市的主体无关,而是别人不太在意的。比如一个柱头、一扇门,或者是光影等局部细节,往往又是带有某种普遍性的东西,很难看出来是在哪儿拍的,很难辨别地域性。

这可能就是我的角度,我不太想拍带有强烈文化诠释性的照片,比如去西藏,就一定要拍布达拉宫啊,拍天葬啊,拍喇嘛诵经之类的,这些很多人都拍过了。我还是想找到一种“纯摄影性”的东西,可能这个说法不是很专业。

图片

与事物相遇

沈祎:我觉得说到这一点,感觉跟诗歌又有点像了,诗歌里也有不同的意象存在。


北岛:对。我写诗也是这样,我不太强调诗歌背后的文化意义,那样往往反而限制诗歌本身的自由。一个美国诗人说过,诗歌是在语言中发生的事件。以此类推的话,那么摄影是在影像中发生的事件。

沈祎:作为一个诗人,您这种个人化的视角是否多少受到“文学背景”的影响呢?

北岛:我觉得创造性有多种多样的表现方式,它们之间密切关联,只不过媒介不同而已。而照相机给诗人提供了另一种媒介,就像是另一双眼睛。摄影和诗歌的关系没那么直接,但另有优势。诗歌主要的元素之一是意象,包括“意”与“象”两部分,也就是说是与意念相关的物象。而摄影更直接,没有语言障碍,直接抓到物象本身。

沈祎:前面您提到自己经常拍一些局部的、抽象的东西,这些影像出来之后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您自己是如何诠释的?

北岛:我的一些照片都发在《书城》杂志上。他们让我写所谓的“摄影手记”,我在其中写的几乎都是关于拍摄的环境与情绪,而尽量不对作品作出诠释。这一点上我赞同苏珊·桑塔格的观点:反对阐释。我自己拍照时往往与情绪有关,比如有一张是我在荷兰海牙火车站转车时拍的,我从火车站天棚上一块打碎的玻璃下经过,触动了我当时沉郁的心情,于是我返回,拍了几张。

我1993年在荷兰莱顿待了有九个月,那段日子是我生活中非常困难的时期。2009年我再回去的时候已是十几年以后,当时心里有一种伤感。一个当年和我一起玩的汉学家接待了我,我们一块聊天,聊到过去的很多事。后来我心情很沉郁,拉着箱子在火车站走,突然看到那个玻璃上的裂口,那种感觉是一种“释放”,对于当时特别压抑的心情的释放,拍完后我的心情居然好转了。

图片

虽然后来照片发表的时候我还是做了点“解释”,但是我现在觉得那个解释是有点多余的。所以,摄影有时和写诗很像。你和你的摄影对象常常处在互相寻找的过程中。有的时候你在找它,但怎样也找不到,只有它也在找你时,你们才相遇了。这和写诗有点像,你刻意想写往往写不好。依我看,真正好的摄影作品就是一种相遇的过程。

沈祎:发现您还比较喜欢拍一些虚幻的对象,比如水中的倒影,这些是否也和经历、心境有关?

北岛:我也想过拍一些写实的对象,但发现难度比较大。作为一个流浪者来说,不可能深入当地的生活,那么拍出来往往就是一个游客的角度。我看真正的写实主义大师都是要深入生活的。我在马德里看过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拍摄西班牙内战的作品,最后他死于越南奠边府战役。

看他那些作品,你可以想象他是在战壕里和士兵们一起生活的。只有身处其中,才能找到一种真切的战争感觉。我还看过一些比较好的拍摄打工者和妓女生活的纪实风格作品,摄影师都要熟悉拍摄的对象才行。而我做不到,因此只能避重就轻,避实就虚。

图片

情绪与记忆

沈祎:
照片有一个功能就是帮助我们贮存记忆。但是您前面也提到,自己拍的照片大多是不带地域特征的。那么,多年以后您再翻看以前的照片,会不会引起某种记忆的恍惚感,可能自己都不晓得当初是在哪里拍的,拍的是什么东西了。


北岛:不会。情绪也是记忆的一种,甚至是更深刻的记忆。我拍的那些“局部”的照片,我都能马上想起来,连同当时的环境、气氛。反而是很多和情绪无关的事件容易忘记。

沈祎:似乎拍照的时候您的心情都比较忧郁,是只有在心情不好的时候才拍照么?

北岛:我心情好或不好的时候都拍,但出来的效果会不同。比如我有一张作品叫《家》,是在墨尔本的一个博物馆门口拍的。我觉得自己真的走到天涯海角了。那天,一个朋友开车送我去博物馆,但很倒霉,博物馆关门了。我看见博物馆玻璃上的水帘,隐隐透着里面的灯光。

本来环境就已经很暗了,我还减了两挡曝光,强调那种特有的幽暗。我面对玻璃站着,可以看到自己的身影,于是把相机放在胸前拍了几张。后来我给这张照片题名为《家》,因为那感觉特别像我梦中的家,很虚幻,很神秘,只有模糊的房子和窗户,还有一点微弱的灯光。

图片

沈祎:可是那种调子比较阴郁,您觉得那是您心目中“家”的感觉?

北岛:是梦中的家。其实我漂泊这么多年,早就没有原来意义上的那个“家”了。毕竟有一个梦中的家,存在于我的诗歌和摄影作品中。

沈祎:拍照和写作比起来,您觉得哪一个媒介更能释放个人情感?

北岛:(笑)你的问题别那么严肃,我哪里真是什么摄影家,只是个业余爱好者而已。我有时在旅途中会感到无聊,拍照是我打发无聊的一种方式。




沈祎:除了前面提到的《家》和《无题》,旅行中还有什么拍摄的影像是记忆比较深刻的?

北岛:有一张照片是在印度拍的。那是2008年春天,我去新德里开会,会后组织者陪我们到恒河旁的瓦拉纳西小住,从那儿去了十公里开外的鹿野苑,即释迦牟尼第一次讲道的地方。离开鹿野苑,我们来到附近的达摩佛塔。塔高三十三米,大约建于公元五世纪,是考古学家发现的最早的砖结构建筑之一。

我独自绕佛塔漫步,看见经幡飘扬。由于逆光,很难从数码相机屏幕上看到实际效果,我拍了两张,退到背阴处查看。错落交叠的经幡所呈现的色调,因逆光而神秘莫测,因风而生动。可惜发表出来,由于印刷质量差,这种生动的感觉全不见了。

图片

摄影与技术革命

沈祎:好,接下来问一些轻松的。您比较喜欢的摄影师有哪些?喜欢哪一类的影像?


北岛:我比较喜欢安塞尔·亚当斯的作品,还有前面提到的罗伯特·卡帕。还有一个住在纽约的大陆女摄影家金旻,她拍的向日葵和大海我也很喜欢,既有激情又有神秘感。虽然我自己拍的大多比较抽象,但我喜欢的反而是那些写实主义的作品,具有震撼力,不可重复、不可模仿的。
沈祎:写实风格的作品您喜欢哪一类题材?

北岛:风景和人物的都有。比如亚当斯拍摄风光的那些照片我就很喜欢。我自己在美国也生活了好多年,去过很多地方。你会发现艺术家的眼光就是不一样。某种程度上,使用的工具都是一样的,但是通过取景器观察的眼睛不一样,出来的东西就不同了,这是摄影奇特的地方。
沈祎:后来选择数码相机主要就是因为它的便捷性么?

北岛:其实很多年来,我随身携带的都是金斯堡推荐的那台Olympus,但只有标准镜头,拍摄上受到限制。而数码相机不仅体积小,而且有相当可观的变焦镜头,可抓拍远距离的场景。这对我来说具有技术革命的意义(笑)。但数码相机很大的一个问题是它的感光度高,反而会让人失去对光线的敏感,因为一切都太容易了。

以前用胶片的时候,常会碰到很多难以解决的困难,为了克服困难,自然就会对光线保持一种敏感。现在任何人都可以拿着相机东拍西拍,照片就像网络语言那样泛滥成灾了。人们不再珍惜拍摄每一张照片的感受。这是技术革命带来的问题,它在带来便利的同时把人带入新的困境。

图片

瞬间与张力

沈祎:
现在有没有特别想去的地方,或者特别想拍的题材?


北岛:我的旅行一直在进行中,马上要去荷兰,还要去美国和法国。我拍照都是即兴的,没有事先预设的题材。相机放在书包里,但常常不愿意拿出来,不知道为什么,我对相机有一种抵触心理。拍摄冲动是突发的,有时候一下被什么影像触动了,但感觉往往也靠不住。就像刚才说的,是相互寻找的过程——你的情绪和拍摄对象有某种互动关系。

沈祎:在您的照片中,构成的元素都比较简单,也比较朴素。

北岛:对,我喜欢简单的东西,就像我写诗一样,我追求一种比较简约的风格。摄影其实和诗歌一样,是在一瞬间、在不同的东西中找到某种张力摄影的瞬间是非常重要的,一张好照片就恰恰在“这一瞬间”,而不是在“下一瞬间”,就看你有没有能力去抓住。

沈祎:您觉得这种捕捉瞬间的拍摄“刺激”吗?


北岛:没有什么刺激(笑)。我只是觉得一个作家有时需要换一种方式,和文字打交道久了会觉得很累,需要借助另外一种媒介喘口气。我拍得很少,一年有那么两三张好的,我就很满意了。

沈祎:会经常把自己的照片给朋友或者专业人士看吗?

北岛:对,这一点我有点儿过分,我不单单给别人看,还会放大装框强行送给别人(笑)。说实话,在美国大部分中国人家里装修得太难看了,为了拯救他们的灵魂,我觉得有必要把自己的照片挂在他们家墙上(大笑)。

沈祎:比起夸您的文学作品,人们如果说您拍照拍得好,您会开心是吧?


北岛:(笑)是的,明知道这方面水平比较差,还是挺开心,人性的弱点吧。其实我从没想过我的照片能发表,因为王寅向《书城》推荐,才发了那么几张。

图片

寻找自己的摄影语言

沈祎:除了小数码相机之外,有没有尝试过专业级的数码单反相机?

北岛:其实我刚买了台大的专业数码相机,但由于我总是轻装出门,几乎没怎么用过。现在摄影器材的普及化,造成了人们拍的东西很少有个性。在过去,高级摄影器材非常昂贵,只属于少数的专业摄影师,而现在很多普通人都能买得起。

举个很可笑的例子,每年国庆节,香港维多利亚港都要放礼花,沿尖沙咀这边的港湾,每隔半米就架着“大炮”,你算算,两三公里得架上几千台“大炮”。实际上这种拍摄毫无意义,他们拍出来的东西几乎是一样的,不会有什么区别。这就是基本的悖论:现代技术普及化以后如何保持个性。

沈祎:如何才能保持个性?


北岛:首先,每个人要寻找属于自己的语言。摄影也是一种语言。找到自己的语言对于每个业余摄影爱好者来说都很重要。其实风景照不一定非得是明信片式的,但大部分人对此没有自觉的意识。我在澳洲时住在一个朋友家,他和太太每逢周末就开着车,背着全套的照相器材去拍风景照,这倒是一种难得的乐趣,但从摄影角度来说,他们连最普通的摄影杂志的水平都达不到。

这是为什么?我们年轻时器材差,从没用过曝光表,但好处是,我们对光线变得特别敏感,而现在傻瓜相机都替你包办了,人们对光线的感觉变得越来越迟钝。我觉得拍照应该多用手动功能,这可以加强你对相机的控制力,达到你想要的影像效果。

沈祎:您觉得您的影像风格和诗歌风格相类似么?我之前采访过诗人王寅,他的影像和文字风格迥异,他自己也觉得摄影挖掘了他性格的另一面。
北岛:我觉得摄影和我的诗歌风格还是比较统一的,都比较……阴郁(笑)。我不太喜欢拍阳光明媚的东西。大概骨子里我就是属于“阴影”的,与光明对立。还有一点,摄影反映了一个人的好奇心。你看我都这么老了,还这么热爱旅行(笑)。

沈祎:多次回到一个地方,每一次都会那么好奇么?会不会厌倦呢?

北岛:“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每次去同一个地方感受都不同。比如,我马上又要去荷兰了,上次去心情弄得很不好。我1993年在荷兰待过九个月,那时候很孤单,语言不通,朋友少,住在一个小城,凄风苦雨的。房东是个抠门的荷兰老太太,天冷时总不舍得给我开暖气……我在散文《搬家记》里写过。

以后每次回荷兰,我都会想起当初那种孤独的状态。而我第一次去荷兰是1985年夏天,参加鹿特丹国际诗歌节,那是我第一次出国,觉得荷兰非常美。所以,我对于荷兰的感受是很复杂的。

图片

阳光中的女性

沈祎:
您早期用胶片机棚拍时拍摄过女性肖像,后来您用数码相机也抓拍过女诗人翟永明。从您拍的生活照来看,您也经常拍妻子、女儿,而且都拍得很不错。比起您独自旅行的照片,这些照片都是在“阳光”中的,而不是在“阴影”里。您觉得呢?


北岛:因为我热爱女性啊,特别是我的亲人朋友。说老实话,当年拍肖像照,主要动机就是为了接近女性,因为我年轻时天性内向害羞,不容易跟女性打交道,拍肖像照给我提供了机会。可惜没有得逞。就因为我热爱她们,所以她们处在“阳光”中,与我的“阴影”相对应。

沈祎:现在有很多摄影爱好者喜欢找些女模特外拍或者棚拍,但出来的效果大多显得生硬。您是如何在摄影中捕捉女性的美感的?怎样的一张肖像照才是打动人的呢?

北岛:那没办法,跟女模特很难有什么感情,拍她们跟拍橱窗里的假人差不多。而女人的美感是瞬息万变的,捕捉她们的美是需要感情因素的。

图片

沈祎:您可以分别具体举例说明吗?譬如,您拍摄翟永明的那张照片,听说她自己也很喜欢,您觉得那一刻您捕捉到的是什么?还有一张您夫人在游轮上的照片,那张我也特别喜欢,能不能谈谈是怎么拍的?当然,还有您拍女儿,有一张您女儿和一只小鹿的照片,您拍得非常婉约,那一刻是什么打动了您?

北岛:2010年2月,《今天》杂志和印度同行在新德里开会交流。当时翟永明正在座谈会上发言,我抓拍了几张,挑选了其中构图较完整的一张,特别能显出她内在的优雅气质。她本人也很喜欢,我趁机“勒索”,开价一百万让她买版权(笑)。

你提到的我夫人的那张摄于2005年夏天。我们去瑞典开会,遇上苗棣、胡舒立夫妇。苗棣先给我夫人拍了几张照片,拍得不错,这下刺激了我。记得那天我们乘船在湖上兜风,波光粼粼,我突然找到感觉,用逆光,并加闪光灯作补光。船身摇晃,有一种动荡感,背后的浪花起伏闪耀,增加了瞬息万变的效果。

关于我女儿田田的那张,是我们全家前不久去奈良时拍的。那些古寺内外到处是鹿,成群结队。田田正在和几只鹿玩耍,我选取了不同的角度。这张感觉最好:田田与鹿有交流关系,并显得若有所思。

图片

沈祎:整个采访下来,感觉您年轻时对摄影的喜爱还是比较单纯的,选择拍摄对象也比较盲目,后来拍的影像背后则有了更多生活的沉淀,有了个人的情绪。

北岛:原来喜欢摄影,但是基本“不摸门”,几乎没有保留什么当年具有艺术风格的照片,现在想起来,只有一张以前拍的照片自己还比较满意。那是在当时的莫斯科餐厅,俗称“老莫”,拍的是阳光从一排窗户透进来时光与影的效果。这大概是我最早拍的有艺术倾向的照片了。我用的是一台16毫米胶片照相机,相当于“间谍相机”,要把120胶片裁成好几条,拍完自己冲洗。

沈祎: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有意识地拍照了?


北岛:从我移居国外开始,但是满意的并不多。现在想起来,当时买了一台专业相机是为了给我女儿拍照。因为和她分别了很多年,她每次到欧洲来看我就变得非常珍贵,但她从小就不喜欢拍照,而我买的那台相机有运动物体跟踪功能。我给她拍了特别多的照片。

沈祎:其实不管是早期的那些胶片,还是后来旅途中的数码“纪念照”,多年以后再看这些照片的时候仍然会教人感动,(因为)会看到不同时期的自己。有些感觉是“真实的”东西,却是已经远离的,过去的。

北岛:对,看照片总是让人怀旧。这几年我搬来搬去,会随身带上一些精选过的照片,朋友啊,家人啊,过去的住所啊什么的。我从加州搬到香港,就带来一些这类的照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