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中“涩脉”所主有三

 经方人生 2023-07-10 发布于四川

胡希恕经方医学


一、主津虚血少
《伤寒论》曰:“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瘥者,小柴胡汤主之。”(100)

又曰:“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则发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212)

《金匮要略》曰:'问日:人病有宿食何以别之?师日:寸口脉浮而大,按之反涩,尺中亦微而涩,故知有宿食,大承气汤主之。”(十,21)
胡希恕先生释:脉浮而大,为表里俱热,但按之不滑而涩,尺中亦微而涩,因此知有宿食,谷气不行,津血不利也,大承气汤主之。

注解:脉浮而大,浮主热亦主表;大主热亦主实。统一观之,为证当属实热。然实热证之脉,脉动当往来流利,今按之(这个“按之”不是沉取,而是探察脉内血行的情况)不滑反涩,说明津血不足。脉内营血不足,又源于谷气之不布。本条谷气之不布,又是因为里有宿食影响消化吸收。尺中脉亦微而涩,主下焦津虚血少而气血不畅,这也是宿食积滞、水谷不布造成的。总之实热而津虚,因里实而成者,赶紧下其宿食则诸症得解。下其宿食之所以用大承气汤,也有急下存津的意思。

二、主湿
《伤寒论》曰:“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48)

胡希恕先生释:太阳病传里而发阳明病,若太阳病证仍未罢者,即谓二阳并病。此由于初得太阳病时发其汗,虽汗先出,但病未除,反亡津液,因而传里转为阳明病。阳明病多汗,故不断微汗出,但发热而不恶寒。阳明病本当下,若太阳病不罢者,则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先解表,后再议下。假若其人无上述症状而只面色缘缘正赤者,乃阳气佛郁在表。是不得小汗出的缘故与阳明病无关,当以小发汗的方药解之,或以药熏之,若发汗不彻底的表实证,既无关于阳明病。更不足以言“阳气佛郁不得越”的轻证。当汗不汗,故其人烦躁不宁,一身尽痛,漫无定处,或乍在腹中或乍在四肢,但按之不可得。邪气不得越于外而塞于上,故其人短气,但坐此皆由于汗出不彻所致,更发其汗则愈。何以知为汗出不彻,以其体液充斥,血行受阻,脉涩滞而不流畅也。

按:本条可做以上三段讲。谓二阳并病,只指第一段,二、三两段均不关乎阳明病,当然亦非并病。三段均言治法而未出方。第一二段当于桂枝麻黄各半汤或桂枝二麻黄一汤等小发汗方中求之;第三段以大青龙汤发汗,以其不汗出而烦躁也。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也,这是以脉论因的自注句。此脉涩,如胡老所释因汗出不彻底,仍体液充斥致血行受阻故脉涩滞而不流畅也。此脉涩主湿。

三、主亡血
《伤寒论》曰:“下利,寸脉反浮数,尺中自涩者,必清脓血。(363)

胡希恕先生释:下利为病在里,脉当沉,今脉反浮数乃热邪亢盛之象。涩主亡血,尺中自涩为亡血失于下之应。下利见此脉故知便脓血也。

注:下利为病在里,脉当沉。若为阴寒下利,脉当沉迟。若为热利,亦当沉数。今脉不沉而浮,不迟而数,且见于寸上,一说明此非阴寒下利,是热利;二说明下利伤津,内里津液虚而热邪亢盛于外。热盛使血妄行,不循常道而随大便下,故便脓血。亡血者脉涩,因失血在下焦,故尺中涩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