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考战国“魏武侯别都”的历史脉络之五,明清考述 故址地点不一

 天下小粮仓 2023-07-10 发布于福建

探考战国“魏武侯别都”的历史脉络

——兼论魏州与邺的历史渊源

康世民

(接前)

五、明清考述 故址地点不一

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魏县城再次毁于大水,县治由洹水镇迁至东北三十里外五姓店(即今魏县城),并在县城东南角建“魏台”。由于魏县治所屡迁,史料难以保全,历代《魏县志》的纂修,则更加注重于“魏文侯礼段干木”之传说,而逐渐摒弃战国“魏武侯建为陪都”之本源。

明朝建文三年(1401年)四月,漳、卫泛滥,大名府城(唐宋故城)毁于大水。至此,曾经辉煌一时的邺都北京遗址彻底掩埋土中,周边无以计数的名胜古迹再也难以找寻。其后再于旧城西南八里艾家口重建大名府城,魏邺故地从此又开启了一段崭新的历史。

就在明朝建立之后,华夏文化得以发扬光大,一度淡出人们视野的战国“魏武侯别都”才又引起人们的关注。清朝建立,历经康乾盛世,大名府一度繁荣有加,志书编纂达到顶峰。查阅明清时期编纂的各版本大名府、直隶省以及国家级官修志书,往昔的“魏武侯别都”大多以“魏武侯城”出现,并且还对其位置所在均有所考述。而关于战国魏武侯城的具体位置,各版本志书记载不一,大致形成“旧城南说”“洹水说”和“魏城村说”三种说法。

1、旧城南说

明正德《大名府志》中在魏县条下记有:“魏县,战国为魏武侯别都。”在大名县条下记载:“魏武侯城在旧城南十里。旧有坛,亦曰武侯台。”此后,有明嘉靖《大名府志》(万历补刻本)、清康熙《畿辅通志》、同治《元城县志》皆沿用“旧城南说”。

明·嘉靖《大名府志》(万历补刻本)卷十故迹志·大名魏武侯城

2、洹水说

清初地理学家顾祖禹所撰《读史方舆纪要》魏县条下记载:“春秋时洹水地,应劭以为魏武侯别都也。”该书在元城县条下则记载为:“又魏武侯城,在旧城南十里,相传魏武侯所置。旧有坛,亦曰武侯坛。”顾祖禹将魏武侯别都指向洹水,即魏县西南洹水镇,金、元间魏县治所,故址在今魏县西南三十里旧魏县村。可是又言魏武侯城在旧城南十里,可谓“洹水说”与“旧城南说”并存,莫知孰是。清康熙《大名府志》记载:“魏县,周为洹水,武侯以为别都,汉高帝始置魏县,属魏郡,为都尉治,莽城更郡曰魏城,邑曰魏城亭,东汉时郡邑俱废为魏。魏、晋皆因之。” 清雍正《畿辅通志》古迹条下记载:“魏县旧城,在今魏县南,魏武侯别都。”考其“魏武侯别都”方位均指向洹水。

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十六北直七·大名府·元城县\魏县

3、魏城村说

明代以来,关于“魏武侯别都”位置的记载,明代天顺年间官修地理总志《大明一统志》,其在大名府古迹条下记载:“魏武侯城,在府城南一十里,旧有坛,亦曰武侯坛。”这是关于“魏武侯别都”位置的最早记载。按此所言,其方位应在明清大名府(即今大名城)城南一带。

明·天顺《大明一统志》卷三大名府·古迹·魏武侯城

清乾隆官修《大清一统志》亦明确考定:“魏县故城,有三,俱在大名县。西汉置魏县,应卲曰'魏武侯别都也’。魏武侯城,在元城县南十里,相传魏武侯所置,旧有坛,亦曰武侯坛。乾隆《大名县志》则有新证:“按《汉书·地理志》魏郡注,高帝置,莽曰魏城;魏县注,莽曰魏城亭,应劭曰魏武侯别都。今府城西南十五里数村布列,皆名魏城,疑即其墟。” 咸丰《大名府志》古迹条记载:“魏武侯台,在府城南十里,魏武侯所筑。惠王台,在府城北十里,魏惠王所筑。”光绪《畿辅通志》大名县条下记载:“魏县故城,在今县(即大名县,时魏县并入大名)南,汉置县,应劭曰'魏武侯别都也’。魏武侯城,在县南十里,相传魏武侯所置,旧有坛,亦曰武侯坛。” 清末民初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历时十年所纂《水经注疏》力证:“魏县故城,魏武侯之别都也。城内有武侯台,守敬按:《一统志》,魏武侯城在元城县南十里,相传魏武侯所置,旧有坛,亦曰武侯坛。王莽之魏城亭也。

清·乾隆《大名县志》卷二十一古迹·魏武侯城

民国《大名县志》则沿用清乾隆《大名县志》“魏城说”。《民国通志稿》相沿《大清一统志》,魏县故城和魏武侯城均在明清大名府、亦即元城县城南,其指向均在今大名县城南魏城村一带。

另外,2010《魏县志》中把“别都”一词解释为动词,即“魏武侯离别都城”,此说实在令人费解。查“别都”一词虽然未被词典收录,但古今“别都”“陪都”通用。古代,如《水经注》载:“颍水又东径项城中,楚襄王所郭,以为别都。”《资治通鉴》载:“齐受魏禅,以晋阳为别都。”《新唐书》更有“国家建别都,本备巡幸”之说等等,“别都”“陪都”之说比比皆是。现代,各种考证“别都”的论文大量存在,如《商代的别都制度》《北齐别都晋阳城初探》《别都的地位及影响》。更有《中华古国古都》一书,专设<设置别都>一节,中国历代别都一览无遗。可见,“别都”也即“陪都”,不可置疑。而将“魏武侯别都”解释为“魏武侯离别都城”之说,实乃一家之言,无需多加叙述。

综合以上关于“魏武侯别都”位置的三种说法,一度令人无所适从,一时陷入紊乱境地。那么,最为接近于真相的又是哪一种说辞呢?

其一,“旧城南说”。旧城,即唐代魏州城、宋代北京大名府城,明初毁于水,其故址在大名县大街镇双台村、大街村一带。明正德《大名府志》等方志所载“魏武侯城在旧城南十里”,其位置大致在今大名县城东南九里沟村一带。这里地处旧城南十余里,紧邻黄河故道,古时河道交汇,地势颇为低下,后经河水冲毁,屡次于此筑堤,故战国魏武侯城在此可能性不大。正德《大名府志》或为考误,大多文献方志不沿用此说。

其二,“洹水说”。洹水,古县名。北周建德六年(577年)析临漳县置,治所在今魏县西南三十五里旧魏县村。因境有洹水,故名。北宋熙宁六年(1078年)降为洹水镇并入成安县。金初魏县移治洹水镇。明初,县治被漳水淹没,遂迁至五姓店(即今魏城镇)。自北周建德六年(577年)始置洹水县,历经隋、唐,至北宋熙宁间废止,其存在时间长达500余年。考唐《元和郡县图志》、宋《太平寰宇记》,洹水县历史秉承内黄、临漳,战国苏秦令六国之将相会盟于此水,与战国魏武侯无涉。清代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之“春秋时洹水地,应劭以为魏武侯别都也”句,应分开解释,是不同时期的两处地名。顾祖禹“洹水说”与“旧城南说”并存,明显失考。历史上魏县洹水(旧魏县村)没有相关魏武侯的任何遗迹,明、清以来的“魏武侯别都”在洹水之说依据不足,历代史学界大都不认同此说。

其三,“魏城说”。魏城,即今大名县西未庄乡未城村一带。关于该村名来历,民间传说,明初大名府城被水冲毁,最初选址在此营建,因土质不佳没有建成,此一带建村即以“未城”命名。考未城村,清乾隆《大名县志》明确记载:“西南路村庄有张魏城、苗魏城、李魏城、杨魏城等多个带'魏城’的村庄。”据此,民国以来之村名“未城”,应为原始“魏城”之简写,村名传说也纯属附会。(成安县魏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前,也曾简写为“未村”,后地名规范化,才得以纠正。)一直以来,魏城村一带久属魏县管辖,自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魏县并入大名县,魏城村改属大名县。到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魏县从大名县析出时,魏(未)城村归属大名县管辖直到现在。

清·乾隆《大名县志》卷一疆域·村庄·魏城村

这片古老的村落以“魏城”命名,绝非空穴来风。这里地处明清府城之南十余里,故城建村,因以为名,并与诸多官修正史、地方志书所指,皆在明清大名府或元城县城南,其方位甚是吻合。但是,由于缺少出土文物相佐证,“魏城说”一度屡屡遭到质疑。

明清大名府城、唐宋旧城、魏武侯城位置图

(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