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特种专用玉米产业

 慈善国际何新民 2023-07-10 发布于陕西

黄河流域特种专用玉米全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国家玉米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是农业部、财政部联合建设的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之一,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建设。国家玉米产业技术研发中心,张世煌作为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根据农业部的工作部署,带领来自全国47家科研机构的71名玉米产业技术体系专家,广泛开展了玉米产业发展重大技术问题调研、为各主产区玉米生产提供科技服务、抗灾保丰收、玉米生产市场和农户种植行为调查等工作,参与了农业部玉米生产形势分析、玉米种业调研分析等项工作,为解决农业生产问题提供决策咨询和技术支撑。国家玉米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在国家科技部和山东省科技厅组织和领导下,紧紧围绕玉米种子产业,通过依托单位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优势资源和技术、人才、资金的高度集成,紧跟国家农业产业化和国际种业的发展大趋势,在玉米种子工程化、企业发展产业化、产业延伸系列化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形成了集产业、经营、资本、技术、品牌、人才为一体的专业化现代企业。

2022年甘肃提升种业创新基础条件支撑全省玉米产业发展。甘肃省2022年出台《振兴河西国家玉米繁育制种基地实施方案》提出,通过搭建玉米种业综合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健全联合育种攻关机制推进玉米制种基地标准化建设构建种质资源信息化管理体系,持续提升种业创新基础支撑条件,撑全省玉米产业发展。按照《方案》要求,通过组建甘肃玉米种业研究院建立开放、合作、共享和人才引进激励机制吸引国内玉米种业高端人才团队、研发机构、优势企业,围绕甘肃玉米繁育制种产业发展技术问题,联合开展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实现研发成果利益共享共用,支撑全省玉米产业发展。并建立“高端创新人才团队(群体)—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产学研基地—中试基地”的研发模式,优化项目团队遴选机制,引入中国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等玉米种业研发领域优势专家团队,开展玉米单倍体诱导、转基因、基因编辑、分子标记等前沿技术研究。甘肃省级有关部门通过调整优化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种子加工及质量检测中心、种子综合测试站、综合抗性鉴定中心等创新载体布局,加强对甘肃玉米种业相关创新平台的支持。同时,建立健全联合育种攻关机制,支持省内玉米种业骨干企业牵头,联合省内外玉米种业领域高校、科研院所和上中下游企业产学研创新资源,共同组建甘肃省玉米产业企业创新联合体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科研机构为支撑的技术攻关体系综合运用揭榜挂帅、赛马争先、拨投结合、合同科研等多种方式,推动优异种质资源挖掘、精准鉴定与创新利用,突破新品种创制、配套种业机械研发等领域集成创新依托“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加强与中科院海南省崖州湾种子实验室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甘肃研究院等优势单位的合作交流,组织开展玉米育种技术培训、种质资源交流、应急制种服务、成果转化、项目合作等活动,为科研机构、种子企业开展育种加代和繁种制种等提供科技支撑。《方案》还提出,要推进玉米制种基地标准化建设。围绕西北玉米种源关键核心技术及抗旱耐密丰产和机械粒收等重大需求,依托酒泉、张掖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河西制种基地种业科技示范园,统筹推进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培育高产优质、节水耐瘠、机械粒收玉米重大新品种。支持省内种子加工机械装备专业化企业在肃州区建设千亩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及智慧农业示范园开展耕、种、管、收、储等无人作业设备及模式的试验验证推进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及智慧农业技术试验示范与产业化实现玉米种子繁育高度规模化、集约化和无人化推广应用。支持建设敦煌国家级农作物种质资源抗旱鉴定基地张掖国家级玉米种质资源抗逆鉴定基地等,开展种质资源共享利用与交易服务。甘肃省还将构建种质资源信息化管理体系。支持种业骨干企业,利用物联网、无人机遥感、无人机驾驶等技术,建立墒情监测预警与灌溉、虫情监测预警与绿色防控系统。支持甘肃省种子总站和甘肃省农科院牵头建设省级玉米种质资源数据库和信息共享服务、玉米种子管理平台,强化玉米种子生产过程管理和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推动大数据生物育种应用。支持甘肃省农科院建立可供利用种质资源目录公布机制种质资源共享利用与信息反馈机制,加强与国家种质资源库的对接,提升种质资源利用效率。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开发智能化育种管理系统并推广应用,打造种质资源信息化服务的全新产业模式。

种子生产板块作为我国的支柱产业,随着我国的种子科技含量和商品化率提高,国内种子市场规模将高速增长。(一)种植业行业分析。一、从基本面看种植业的投资逻辑。首先,大家要明白种子生产行业到底是做什么的?相信大家都非常的了解,种子生产即利用其繁殖功能来培育生产下一代种子。种子生产实际上就是农业生产最重要以及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被称之为是农业科技的关键载体。我们从市场需求和行业前景来分析下种子生产板块的投资逻辑:★从市场需求来看:1、居民收入提高:在居民收入不断提高这一大环境之下,对粮食等需求会变多,进而间接导致对种子生产行业的需求增加。2、共同富裕:在共同富裕目标慢慢实现这一大环境之下,人民对饮食方面的需求会不断变多,间接推动了该行业需求的增加。★从行业前景来看:伴随着杂交种的全面普及应用,种子商品化率这方面,我国上升空间仍然挺大,同时随着我国的种子科技含量和商品化率的提高,我国种子市场规模这块,有进一步扩大。归纳起来就是,受到市场需求保持可观的增长率的帮助,未来种子生产行业的发展前景的话,会持续走高。二、从近期盘面技术面、资金面看种植业后市走势。我们现在举例敦煌种业个股分析。一、敦煌种业公司基本情况。敦煌种业600354,总市值亿元。敦煌种业是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农业部首批育繁推一体化种子经营企业、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甘肃省战略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敦煌飞天”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甘肃省著名商标。敦煌种业是主要从事种子、棉花、食品加工业务的大型农业综合上市公司。在企业稳步发展的背景下,敦煌种业立足农业,在农村植根,充分发挥龙头企业辐射带动作用,持续拓展“公司 基地 农户”的经营模式,稳定发展农作物制种和特色农产品种植基地20多万亩。通过产业带动、技术辅导、资金扶持等方式,联合了农户4.6万户,不仅带领农户增收致富,让农业现代化水平更上一个台阶,对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比较有帮助。二、敦煌种业产品分析——具有良好制种条件和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营业收入上,各类农作物种子的研发、生产、加工、销售等是公司主要经营业务。公司充分发挥河西走廊的自然资源和制种条件优势,建成种子加工厂(中心)5个、种子加工线17条,其中集种子烘干、脱粒、精选、分级、包衣、包装于一体的全自动、高标准种子生产线10条。同时,为了让科研创新能力取得突破,公司组建成立了敦煌种业研究院着眼于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建设了共计6个育种实验站,建立的规范测试站、生态试验点的数量共计84个,拥有覆盖国家玉米主产区“一院六站”研发格局和测试网络体系。在基于做大做强种子产业上,公司依靠甘肃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番茄酱、番茄粉、脱水菜、啤酒花等农副产品加工业务生产的番茄酱、番茄粉、脱水菜等出口产品已获得国家食品卫生注册和美国犹太人联合会食品认可标志,在北美、欧洲、东南亚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上上架。三、敦煌种业运营分析——聚焦种业,集中一切资源优势强力发展种子产业。根据我们调研得到的情况,公司依托先进的生产加工技术、科学的管理机制、卓越的管理团队和产品品牌,收集一切资源优势保障种子产业发展。公司的种子产业按照扩规模、增效益、强发展的经营思路,让制种面积扩增,让自有品种生产经营规模进一步提升,提升了制种玉米机械化收获和不育系制种技术应用速度,高标准玉米制种基地的建筑已开始运行,在种子营销上投入更多人力物力,让种子产业经营规模和经营质量达到更高水平,使其发展更加稳定健康,力图让整体均有盈利。四、敦煌种业财务分析—净利润同比有所下降,销售减少。敦煌种业发布2022年一季报公告。根据敦煌种业2022一季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06,266,189.88元,同比下滑4.8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02,070.73元,同比下滑50.55%。业绩变动原因:主要系报告期销售减少,实现的净利润减少,导致财务状况有所下降。根据2022年一季报,我们对敦煌种业的主要财务指标表现进行了总结分析:盈利能力:敦煌种业盈利能力呈现出稳定态势。对应着一年中高位水平。成长能力:敦煌种业成长能力呈现出稳定态势。对应着一年中相对低位水平。偿债能力:敦煌种业偿债能力呈现出稳定态势。达到一年中相对高位水平。运营能力:敦煌种业运营能力维持稳定。现金流:敦煌种业现金流能力略微变强。属于一年中高位水平。其中对外投资目标易于实现,销售回款能力进一步修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