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触摸河溶(3)

 宜昌石头书屋 2023-07-11 发布于湖北

  

宜昌著名传记作家张永久这样写道:清明时节的纷纷细雨中出行,踏访了河溶古镇。车行着行着,天晴了,太阳也出来了。收起雨伞,心情更是好了。

很久以前就知道有个河溶。从前那儿的繁华远胜当阳县城玉阳。从长江上驶来的大帆船,一路上船工们喊着号子摇着撸,行至河溶码头起坡上岸,找个相好的住下。船再往上就行不成了,上游水小,河道窄,得换小船再行。河溶是沮漳两河的交融地,是货物人流的集散地,是八百年楚国的一块旺地。

我们去河溶的时候,春天伊始,微风和煦,百 花 初 绽。乡村里,田野间,蜂 蝶翻飞,花香四溢。几万亩油菜花海是这个古镇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微风拂过,油菜花层层起伏;放眼望去,农田里就像 荡 起了金 色的涟漪,那随处可见、黄澄澄、金灿灿的油菜花把这座古镇装扮成无边的平原美景,让人赞叹不已。

近些年,经过河溶镇政府的多方呼吁和积极筹措,以沿河街为中心的对码头和古建筑的修复已初见成效。就和罗洪波所写的那样:今天,我们从莫湖的长堤上往东眺望,三星寺那边,依然青山隐隐、绿水悠悠;长堤边的滩上,芦荻、荷花也依季而灭又顺时而生;长堤下的老镇上,下半桥、天后宫、关庙、紫云宫、文昌阁的断垣残壁依稀显出昔日文风;估衣街、绢庄街、兴隆街的残存门廊和徐家渡至木匠街的沿河码头上被踩磨得无棱而溜滑的青石板中也依稀透出旧时的喧啸繁华;

幸存的一块缕空五魑龙盘精美花边的“天后宫”石雕宫额,被完好保存至今,彰显出古镇本事;清理了河道,修建了沿河栈道,可以遥想昔时日有万客云集于市,夜市灯火辉煌,买卖之声通宵不绝的盛景。河溶的老屋虽然在沧桑的岁月中斑斑驳驳了,薄砖墙经过几十年的风风雨雨风化得到处脱落了。但对于每一个离开家乡、浪迹天涯的游子,它还是那样的亲切、温暖。

还记得就着煤油灯看书的情景吗?偶尔,灯捻上结了花,火苗霎时暗下来,母亲就用手里纳鞋底的针,小心地挑去灯花,煤油灯又重新明亮起来。母亲手里似乎永远有纳不完的鞋底,补不完的旧衣,衣服虽然破旧,会有补丁,可母亲缝在衣上的一针一线总是暖在身上,记在心底。

冬天,母亲还会在火盆里烤一些黄豆或是豌豆。闻着烤熟的豆子特有的香味,孩子们也不管脏不脏,胡乱吹一吹就丢进嘴里,吃得是有滋有味。在那穷困的日子里,得到的温暖格外值钱,那怕是一点点,都倍感珍惜。怎么能够忘记了对一盏油灯的记忆,对一粒豆子的回味,对一件衣服的怀想呢?

在沿河街捡拾河溶过去的故事,是历史积淀和地方文化的直观体现,它是这座千年古镇的活力之源、魅力之本。站在这条老街的街头,可以信步、可以打望、可以倾听,也可以什么都不做,就想着老街的故事。故事像碎石,琐碎分散,数量巨大,收集与整理需要耐心时间和毅力;有时,这故事又像淘气的顽石,东躲西藏,怎么找也找不到,不经意间回头时,它却在灯火阑珊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