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被人遗忘的江南古镇:芦墟

 云天tyf 2020-04-07

时光流逝,这里的街区却依然保持着原生态的样子,没有商业化的气息,只有素面朝天的质朴,虽老旧却极具韵味。

                                                  ----题记

离开金泽古镇,走进芦墟古镇,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儿时曾经生活过的老城厢。

芦墟古镇,是这次额外增加出来的地方。因为此前坐车时看到过路边的芦墟古镇宣传画,所以“古镇控”的我一直有种想走进它的情结,这次终于如愿……

苏州 ,最不缺少的就是古镇古村。大概谁都能脱口而出周庄 、 同里 、 甪直 ……可就有这么一些隐秘的,有着悠久历史和传说的古镇古村很少被人提起,而那里却仍然保留着原生态的江南水乡风光。

这次我们去的就是一座被遗忘了的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江南古镇,这里几乎没有游客。当地人虽称它为芦墟古镇,但这里没有大多数古镇那样的标志性牌楼,这里只能凭着对古镇枕河而居的记忆寻觅它的踪影。

芦墟古镇位于江苏省吴江市,是个具有2500年历史、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这里曾是春秋末年吴、越相争的边界,吴国水军在此留下“伍子滩”、“点将台”等史迹地名,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芦墟古镇主要是一条街,围绕着市河两岸建造。

高大的香樟树未经修剪,肆意生长在河的两岸,浓荫密布,不但为行人遮挡着炎炎夏日,更是为河道覆上了一顶油绿绿的华盖。

跨街楼是我国南方多雨地区的一种特殊建筑。以前,芦墟镇区的商家民宅大多面向市河建造,大门临街,街面到河边的驳岸上也建造楼房,且上层与正屋相连,形成宽窄不一的跨街楼。

跨街楼是连绵成片的,商店和摊贩基本都在跨街楼里面做生意,镇民上街下雨天根本不用雨具。现在,仅存许氏和沈氏两幢过街楼被刻意保留,供人怀旧了。

仅存的数座跨街楼,都有一段介绍嵌于外墙上,大概是建于清朝中叶至民国时期,曾经风光无比,后来日本鬼子放火烧毁民房殃及过街楼。

现在跨街楼里做买卖的,多是售卖小百货的杂货铺,陈旧的像是历史,不由得让人想起几十年前儿时街上的供销社。

暗的地方原先是商铺,亮的地方,是商铺间留出的河埠头,或是古朴的驳岸。

当你站在桥的中央,望着不知来自何方又去向哪里的河道,似一条没有尽头的绿色长廊,心内无端生发出人生苦短莫如就此停下的遐想。

未经商业开发的古镇,古宅石街,小桥老人,就这样稀疏平常相生相伴着,一起走入小镇的历史。

老街沿河两边而建,老房子是拆的所剩无几了,但墙面斑驳的烽火墙依然残存。从仅存的几段深藏的廊棚中走过,仿佛走在历史的隧道中。

上了年岁的老房子,已经破败,但看得出当年的阔气,雕砖的门楼里,天井、庭院,一进连着一进,门窗、斗梁上都有雕花,讲述着当年的气派。

古镇市河自北向南逶迤,沿河两边是老街,河岸两侧年代久远的香樟都是那么高大,树叶覆盖着河道。沿街河的古宅新居错落有秩。沿河的老街的老房子拆的所剩无几了,但墙面斑驳的烽火墙依然残存。

漫步小镇,清缓的河水荡漾着,温暖的阳光散在斑驳的古宅粉墙上,青色的河边麻石水埠蜿蜒,长满了青翠茂盛的樟树,挂着串串风铃的枫杨树叶,垂在河边,遮盖了小道,也掩映了半边的河道,满眼绿色,那绿荫深深的老树相伴了一城古镇的人。

走走拍拍2小时,离开古镇时我们再次回望了观音桥,我们将继续走在去古镇的路上……

(史料部分摘自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