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女兵故事——火凤凰

 女兵讲历史 2023-07-11 发布于海南

1969年12月,我们一行十几个女孩子从西昌出发,坐一辆大巴,由十师军务参谋带队去往新的部队。我们穿上了新军装,还没有戴领章帽徽,还不算真正的军人。女孩子们一路欢歌笑语,叽叽喳喳,互相认识,像一群快乐的小鸟!沿着安宁河谷南行,没有看到什么部队,也没有看到多少百姓,汽车到了一个荒凉的山头停下,这就是我们新兵训练的驻地。迎接我们的有西昌军分区先来的四个女兵。再有来的新兵,我们先来的就负责接待后来的。我教她们打背包,看见我熟练的样子,还以为我是68年的老兵呢!哈哈其实我十四五岁的时候,爸爸回来探家就教过我们四个孩子打背包。1966年10月吧,我召集班上几个女孩子组成了学校第一个步行串联队徒步上千里,所以徒步行军翻山越岭是没有问题的。我在这批女兵中年龄算比较大的,一般女兵都只有15.6岁。尤其是北京来的小女兵,大都是各个军兵种大院的孩子,从小天然对解放军有感情,怀着对部队生活的美好憧憬出发了。她们从北京出发先坐火车,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很是高兴。然后在成都换乘汽车,沿着陡峭的大渡河谷,翻越大小凉山。那时候的道路可不好走,路又窄,有的路段会车都困难。路又陡,有的路段呈45度角,吓死个人!真是步步惊心。还好,憧憬着前方可能有海阔天空一马平川。却突然,拐上一个光秃秃的山头,下了车,心就凉了。营房没有天花板,直接就是瓦片,瓦片之间还有缝。晚上躺床上,透过瓦片之间的缝隙可以看见天上的星星。真是星星点灯,照亮了我们前程!如果刮大风,早上起床,一抖搂被子,一层沙子!这小心肝可就哇凉哇凉的啦!想家了!可是没有公交车。除非师里来车,不然就得死守山头。白天训练还好,精力集中顾不上。晚饭后,就是集体想家时间。傍晚,山头边,茅草丛中,这儿一个女兵,那儿一个女兵,坐在地上,俯瞰山崖下的铁路。铁路到是可以通到家,可惜没有修通呀!小女兵们后悔了:解放军的大门走对了,铁道兵的小门走错了!
我们晚上站岗,背的可是真枪,腰里可是真子弹!站岗的注意事项排长说过千万遍了,在此不再重复,有一条,不许说话。
等到再见面,已经是二十多年后了。我们特务连第一次长沙聚会见面了。廖品松指导员也来了。女兵二十多年没见面,见面就开始“声讨”指导员:我们那时候那么小,你就让我们扛一百斤的水泥!我还听说了许多我上学之后不知道的故事。话说当年,已经几年大学没有招生了,真是人才饥荒了。于是,出现了“工农兵大学生”,就是不需要高考,从工农兵中挑选表现好的到大学学习。哪个女兵不想去读书,哪个家长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去读书?于是,有的家长就想办法联系指标了。有的战友家长给联系好上大学了。其他部队的人都来接人了,指导员就是不放人,对来人下逐客令:请回!有的战友已经去了学校,连队就是不给转供给关系。知道啥叫供给关系吗?有供给关系才能发军装,才有伙食费。有的战友人已经回到家中了,连队就是不给档案。知道档案是干啥的吗?没有档案就像没有身份证一样,是黑人!这些战友家里有的找过兵部领导,兵部领导找过师里领导,统统不管用。指导员的观点就是:干部子女不能走后门!特务连那么多女兵,个个找起来还行?指导员在连队获得了战士们的支持。这让我想起了对越自卫反击战前夕,也有少数领导干部想把子女调出战斗部队的,当年一律不放行。所以当年的干部子女基本都上了前线,干部子女牺牲的很多!聚会结束的时候,指导员上台讲话,他有些难过,他是1958年的老兵,施工连队出身。他说:我没有想到大家这么多意见,其实我们在施工连队,比这艰苦得多。仔细想想,我们这些女兵,在那以后的岁月中,谁没有经过许多挫折?有谁怂过?都没有,是吧?为什么呢?是不是应该感谢连队,正是这种难以坚持但终于坚持下来的艰苦,培养了我们坚韧不拔,一往无前的精神?小女兵们就是在这样被断后路的情况下,只有一往无前,才获得了后来的涅槃重生!感谢指导员,感谢特务连!



47年后,依然英姿飒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