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您知道一个农家小院旁边的汉白玉纪念碑吗?

 女兵讲历史 2023-07-11 发布于海南

有人问我,抗美援朝怎么没有铁八师?都说有个老铁八师,是真的吗?

我说,是真的有个老铁八师,1954年集体转业成了铁道部第四工程局,最后的驻地在武汉,是铁道兵部队中最早集体转业的。

老铁八师的前身中国人民志愿军11军182师准备入朝作战,作为第二梯队驻在安东,但是还没有轮到过鸭绿江,1952年开始停战谈判,所以他们回京修建丰沙铁路,改编成为铁八师,抗美援朝过了江的铁道兵部队里确实没有铁八师。

虽然铁八师没有跨过鸭绿江,但是他们在国内可没有闲着。很多老铁道兵知道铁道兵部队1953年相继回国后修的第一条铁路是黎湛铁路,那么,您可知道铁道兵在新中国成立后修建的铁路中,还有早于黎湛线的吗?其实是有的,就是丰沙铁路!

现在我们去找找老铁八师的踪迹吧。

在北京的西边,门头沟区有一个山村,琉璃渠村。琉璃渠村有一个小小的的院落,旁边有一座不起眼的纪念碑,那就是丰沙铁路纪念碑。

丰沙铁路烈士纪念碑矗立在丰沙线进山的第一个隧道之前,琉璃渠村一个不起眼的农家小院旁边。碑文记录了丰沙铁路的修建过程以及英勇的铁道兵在与洪水、风沙、落石、塌方等恶劣自然条件抗争的过程中英勇献身的动人故事,105公里路段总共有108名烈士,平均每一公里就有一个人牺牲。

碑身为汉白玉石质;碑顶为金字塔形,碑阳面是铁路路徽,碑身上刻“修建丰沙线烈士永垂不朽”11个字,下面基座上刻“1952—1955”,碑阴面刻的是修建丰沙线的经过:丰沙线自1952年十月施工,1955年7月1日接轨通车,提前完成半年之久。修建丰沙线铁路共有四万余人,有集体转业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八师,有原各营业线的职工,有祖国各地的农民兄弟组成的这支建设队伍,在与坚石、塌方、流沙、洪水、烈火展开斗争中,共有108名同志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这条铁路1955年建成,1954年老铁八师就集体转业成为了铁四局。于是,这座纪念碑就成了老铁八师最后的丰碑!

丰沙铁路是连接北京丰台区和河北怀来县沙城镇的铁路线,全长106千米。

丰台是北京铁路局的一个枢纽站,河北怀来县沙城镇如今是一个温泉旅游小镇,也是著名的葡萄产地,当地葡萄因为甜度高而成为著名的长城葡萄酒原材料。

丰沙铁路始建于1952—1955年。是继京包铁路之后从北京去往冀西北重镇沙城、张家口的第二条通道,也是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之一。

丰沙铁路自京西沿永定河岸北上,蜿蜒穿行于高山深谷之中,依山傍水,迂回曲折,隧道密集,桥梁众多。现在为复线电气化铁路,沿线共设12个车站。

丰沙铁路1952年9月开工,1955年6月通车,11月交付运营。这条铁路是避开原京张铁路关沟段33‰大坡道的另一通道,是当年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时所选的几条线路中认为较好,但因造价较高而被迫放弃的路线。

1963年初增建第二线。1972年,丰沙线复线改建完成,1984年完成电气化。

全线隧道密集,上行线共隧道65座,下行共隧道67座,其中上行056号隧道长19.8米,是丰沙线同时也是中国准轨铁路最短的隧道。

2016年6月,运行60年的丰沙铁路迎来一次大改造。为了让长安街西延至门头沟,丰沙铁路4.97公里的路段钻入地下,在2018年6月实现竣工通车。丰沙铁路改建工程完工后,由原紧贴永定河大堤的位置东移50米,改从首钢老厂院内通过。

线路从丰台站向西引出,上跨西四环路沿丰台西路向西,上跨京港澳高速公路与由丰台西站向北引出的正线汇合并与京广铁路分离,在石景山南站与京原铁路分离,沿永定河向西北下穿京广高铁和京广铁路西良段,在三家店站与京门铁路分离。向西过永定河,进入太行山区的“军都陉”和“蒲阴陉”逆永定河而上,在雁翅站到邢家堡站区间上下行线分离并行于河两岸,多段有上下行交叉,在官厅水库西侧会合折转北上,下穿大秦铁路和京新高速公路,在沙城站并入京包铁路,总共八次跨过永定河,设置大小桥梁81座。

丰沙铁路建成通车后,使北京至包头间的运输能力不再受八达岭地段大坡道线路的限制,并成为晋煤外运的主要通道。现在北京发往张家口方向的客运列车也走丰沙线。

让我们来看看丰沙铁路完成电气化改造后的风姿吧!

这些照片都是年轻的铁道摄影师黎熙翻山越岭拍摄而得,只有对中国铁路的痴迷才能拍下如此壮观的画面,冰封永定河,太行丰沙线。

老铁八师全称叫做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八师。它是作为铁道兵部队历史最短的,但是它的革命历史可能是最长的。

铁八师最老的老前辈是红四方面军,他们从四川的巴中地区出发,开始了万里长征。他们几次翻越雪山几次穿过水草地,最后终于到了陕北根据地。

由于历史的原因,部队没有进入陕北根据地的核心地区,在边沿地区学习整顿。然后组织西路军西征。

这只队伍是西路军殿后的部队,负责掩护大部队过了黄河,他们正准备过黄河的时候,对岸的渡口被封锁,后边的追兵包围,寡不敌众,于是他们没能渡过黄河,留在了根据地,成为红四方面军唯一幸存的师。

然后,他们改编成八路军129师,东渡黄河,进入中原,驰骋在抗日前线,与日寇厮杀,是八路军三大主力师中最能打的师。

解放战争中他们先后从晋冀鲁豫野战军编入一野又编入二野,参加了解放大西北和解放大西南的战斗。

全国解放后他们在川北地区剿匪巩固新政权,之后改编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11军182师准备入朝参战,再后来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路工程第八师回师北京,丰沙铁路成了他们作为铁道工程部队的一座丰碑!也成为了他们作为中国工农红军—八路军—志愿军—解放军的二十年历史中,为了新中国的解放和建设浴血奋斗的最后一座丰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