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蔡茜微课】家族系统排列之疾病与健康(下篇)

 nms141319 2023-07-11 发布于湖北

图片图片

-点击收听微课音频-

 问答篇 

图片
图片
问题一:现在孩子近视的很多,主要是因为电子设备的增多和户外时间的减少,还是其他原因?

电子设备的增多和户外时间减少,当然会是一个原因,其他原因我们有探索过:人为什么要戴眼镜?可能是有一些他不想要看的。

另外,市场上会有一些关于近视的一些项目,可以让孩子去恢复视力健康,其实据我的了解和研究,这些项目从某些方面,去调动了孩子五脏六腑的一个能量和力量,让孩子在短期内呈现出来的视力得到一个恢复。

但是其实这不是一个根本的和究竟的一个道路,然后最重要还是保持用眼方式的健康和减少电子设备的使用,健康的用眼很重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问题二:如何处理二胎宝宝中姐弟的关系?


我们做过无数的个案,发现最底层是因为中国有一个集体无意识的一个东西就是养儿防老,就是一定要生一个男孩儿,这样妈妈在家族里面才有尊重、价值和地位。
 
所以,如果你的两个孩子是姐姐和弟弟的组合,我们直接从潜意识很底层的地方来应对这个问题,就是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我们需要告诉姐姐,弟弟来到这个世界上之后,不代表说爸爸妈妈给你的爱,就变少了,而是说这世界上又多了一个弟弟来爱你了。

所以家里面的爱增多了,因为人更多,所以爱就越大。

而不是基于匮乏,认为有人来把你的爱给分走了,而是说现在又多了一个人来到这个家庭创造爱和分享爱了。
 
实际上如果全家爱姐姐更多的话,这个家族整体里面的能量其实反而会更平衡。
 
然后同时我们也可以从小就告诉弟弟,你的姐姐是非常非常爱你,整个家都因为姐姐和弟弟的到来,而变得越来越丰盛和越来越富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问题三:如何看待应试教育下产生的空心人


其实这是一个蛮大的问题,这也是我们有一群人一直以来其实都在思考的关于教育的问题。
 
其实当每个人生下来之后,我们最重要的就是我们要成为我们自己,而不是去符合外在的一个标准。

当外界有一个标准和要求的,我们为了去满足那个要求和标准的时候,我们就失去了和自己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一个连接。
 
简单的来说,我们应该开展的是品质教育,比如说自信力、分享力、领导力,它会变成一种振动频率,而不是外在的那些,比如说有很好的技巧或者说就像学霸啊,考试可以考多少分儿。
 
有些人为了一味追求分数,可能就会产生你说的这种空心人

其实这个也不是他们的错,最重要的是我们如何去把空心转化为有心,而不是一直去给他贴一个标签儿,说他是空心人。
 
因为这个其实不是一个人的责任,也不是说是学校老师的责任,而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一个责任。
 
所以我们慈海教育,就会一直做四个点的教育:如何去爱的教育?如何看待死亡的教育?如何活出我们自我价值的教育?以及关于性的教育?

随着这几年自媒体和短视频的兴起,其实中国的教育是非常需要变革的,中国的教育也快出现断层了,所以,势必会有非常大的新的教育市场的产生。
 
所以,我们做教育的,要去做一些事情把这个空心人去转化为有心人的工作,为这件事情负起责任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问题四:为什么家族里会有几个人得癌症,背后的潜意识是什么?有办法改吗?

如果说你医院检测的话,他会告诉你是遗传,或者说基因上的问题,不过通过家族系统排列我们有对这种情况有过很多处理和探索。

如果家族里面曾经发生过谋杀,或者是说一些非常重大的一些事件需要去被看见,有一些能量需要去被看见和尊重的时候,可能就会出现这种情况,通过家族系统排列,可以将里面的潜意识动力进行一个转化和化解。
 
但是同时这个是需要被允许的。

能不能做?做到什么程度?是由那个更伟大的能量和力量所决定。我们只是能尝试,因为他是各种因缘综合下的一个结果,可以探索但是不保证效果。
 
我再说一下,问这个问题的人,问有办法改吗?

其实你这样问问题的话是非常傲慢的,建议你最好是不要这样去问,因为如果没有什么原因的话,家族里面会有有几个人无缘无故就得癌症吗?凡事有果必有因。
 
所以当你问可以改么?或者说你觉得可以改?这时候在无意识里,你觉得自己比老天爷更大,比那个更伟大的能量和力量更大,所以你可以去改。
 
所以,我们换个表达方式,这个问题我们只能探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问题五:儿童患抽动症的原因是什么?该怎么治疗?除了药物,还有其他的手段可以帮助到孩子吗?

通过家族系统排列的观察,关于儿童抽动症的原因,一般来说,就是家族里面有一些能量,需要被看见。

当我们把这些能量重新带回到这个家族整体里面,当我们打开另外一个视角来看待这个问题,可能对儿童抽动症有一些帮助。
 
所以如果你问除了药物,还有其他的手段可以帮助到孩子吗?家族系统排列可以可以试一下。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问题六:为什么在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控制不住情绪?(虽然时候会后悔)

我猜你可能不只是在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控制不住情绪,你可能会在很多情况下就是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很难去控制住情绪。
 
第一:可能是你和你自己的一个关系有关。

第二:我不知道就是你有没有堕胎或者怎么样,如果你有堕胎的话,你会把你之前对孩子的很多情绪,在无意识的层面,去投射在你现在孩子的身上。所以你会觉得你控制不住情绪,或者是用控制不住情绪这六个字来表达。
 
如果你想要解决这个问题的话,可以去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处理:
 
第一,你需要学会和你自己的情绪共处,比如说你对你的孩子有一个标准,比如说你希望他考上清华大学,那么请你自己先考上清华大学。

就是你先去成为,而不是你把你自己想要做但是没有做到的事情,去投射到你的孩子身上,让你的孩子去完成,如果你这么做的话,在你和你孩子之间就会去出现一个很大的一个张力;
 
第二,我们可以去看见非常强烈的情绪的这个底层的这个点是什么,如果我们去和底层的这个点,去做一个和解和看见之后,你就会发现,你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就再也不会有情绪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问题七: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会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这个其实和我们的整个环境、食物、喝的水有很大关系。

之前我有个朋友是医生,我们有聊过这方面的一个话题,他也有讲,某个地方得心脑血管疾病或者得肾结石的人特别多,其实是因为那个地方水的质量特别不好,但是当地的老百姓不知道,也没有这个意识,所以他们一直喝那个水,最终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或者得肾结石特别多。
 
再比如,之前卢先生有讲过,在新疆的一个地区,得那个心脏方面的疾病的人特别少,其实是因为他们洋葱吃的多,因为吃了洋葱之后,可以排那些血毒,所以他们得这个心脑血管啊疾病概率就会比较小。
 
所以总结来说,和我们生存的环境、饮食、水,整个大的一个环境都会有关,所以未来几年中国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得癌症,真的,我们爱护我们的环境已经刻不容缓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问题八:总是害怕别人的指责,尤其是很亲近的人,被指责的时候很烦躁也很恐惧。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调节?

一般来说第一个指责你的人,其实就是你的母亲,所以你需要去看一下你和母亲间的关系,被指责的时候,你要对她说不,划清界限。
 
小时候经常被母亲指责的人,其实会有一种叫被吞没的创伤

当你再次被指责的时候,你感到非常的烦躁和恐惧,是因为你感觉你被那个能量吞没了,所以这个时候一定要先勇敢的学会拒绝,告诉他说你不要指责我,或者是跟他换一种沟通方式。
 
你可以告诉他,你现在的感受:我感觉我被指责了,然后我感觉很不舒服,我希望你下次如果再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你可以怎么跟我说。

你要告诉他,同时拒绝被指责,勇敢的说不,同时教会他怎么做。
 
这个问题背后的原因还和自我价值感有关,当我们被指责的时候,你可以去感受一下你的能量,它会是非常紧缩的对吗?觉得自己好像哪儿没做好,这儿没做对那儿没做对。
 
如何变的扩张和放松呢?

我们要去建立自信,首先要学会看见我们自己的自我价值,并且在这个关系里面去告诉对方,在这个关系里面我做了哪些,我是有价值的,我可以为你做什么什么,然后我为你做了什么什么。

然后一条一条告诉对方,把那些话都表达出来,我们会发现我们的话语是有能量和力量的;同时也会去激活那些潜意识的部分。
 
同时也欢迎你来参加我们的课程,在课程里可以非常快速的调整好。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问题九:家族多人有荨麻疹,有的轻有的重,是遗传,还是也和背后家族系统等有关?7岁儿子也有,严重的时候满身长红疹,现在需要每天吃抗过敏药,有什么其他办法可调节吗?
如果我们要探讨荨麻疹是否和家族系统有关的话,我们可以选一个人来代表荨麻疹,然后选一个人来代表七岁的儿子。

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借由荨麻疹的这把钥匙,去打开背后我们需要去看见和探索的这个动力,同时进行调节。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问题十:偶尔一段时间吃东西就想吐,有时候吃了想吐出来,有时候看到东西还没吃就已经想吐,是情绪出现问题了吗?

它分为几个层面,表层是情绪出了问题,最底层是你和父母的关系出现了问题。

我猜在你和你父母的关系里,一方可能会告诉你另外一方的坏话,然后让你只能去忠诚一方。
 
举个例来说,可能吃东西的时候你在认同你的母亲,然后你吐的时候是你没有办法不去接受你的父亲。
 
所以说这个时候你的表意识和潜意识就在打架,你的表意识是只能接受一边,但是你的潜意识是你两边都可以接受。
 
所以当你吃了东西之后,你可以不用吐出来,同时想象自己对你的父母说:“我活下来。”

图片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