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章锡辉:汪华出生地考略

 云中龙0617 2023-07-11 发布于安徽
章锡辉:汪华出生地考略

汪华出生地考略

章锡辉

越国公汪华(586—649),因保境安民,奉籍归唐,江南六州百姓奉其为神,拜其为“汪公大帝”“花朝老爷”“太阳菩萨”,是“古徽州第一伟人”。千百年来关于汪华出生地是绩溪登源汪村即大庙汪村,是没有疑义的。近年来有学者专家以民国十年(1921)至民国十三年(1924)编修的绩溪闾川《汪氏宗谱》为依据,提出汪华出生地是闾川(闾坑),由此引发汪华出生地的“登源汪村说”与“闾川(闾坑)说”争论。本文就汪华出生地作一探究。

一、从《新安志》《徽州府志》和《绩溪县志》看,汪华是绩溪登源人。

(一)汪华其籍。

宋代罗愿编纂的《新安志》成书于南宋淳熙二年(1175),是安徽省现存最早的志书。《新安志·卷一·州郡·祠庙》载:“新安之神讳华,姓汪氏,绩溪人,隋将宝欢之从子。” [1]弘治《徽州府志·卷七·人物一》载:“(唐)汪华,字国辅,一字英发。世家新安,今绩溪登源人。宋司马叔举四世孙也。”[2]嘉庆《绩溪县志·卷十·人物志·勋烈》载:“(唐)汪华,本名世华,字国辅,一字英发,登源人。颍川候后,望著平阳。汉建安中,龙骧将军文和避地渡江,为会稽令,子孙散居各郡。宋军司马叔举,始迁县之登源,即华之高祖也。”[3]从历代地方志看,汪华是绩溪登源人。

(二)登源其地。

1、“登源”在哪里?乾隆三十七年(1772)《汪氏世守谱·卷八》载,明朝天顺四年(1460)汪橘庄赠奉直大夫蓟州知州汪漙的《登源八景并序》,该序写道:“梧村去县治东南十里,前有溪,右有登岭,岭麓有川而流与溪水相合,因名曰:'登源’。源之南北,峰峦环列,岩洞虚豁,始祖司马公墓、忠烈公庙,咸在焉。居之四围,有龙须高峰,石泉飞溜,每见停云;有三岛悬崖,林谷深邃,常若积雨;有隐张之崖,峦阜凌层,蔚然奇特;有富陵之峰,屏嶂层叠,萃然峭拔;有金山之雾霭乎,烟霏有绿照之波莹,涵秋色沙鸟浮于清溪有忘饥之情;松风响于野坞,有翠涛之声。几若此者,不必出吾之户庭,而幽窗一开,举某目前,亦胜槩也。时或幅巾,杖藜携琴载酒,望高峰之晴云,沐岛崖之春雨,陟层峦度,叠嶂浥香,雾浴秋波,倦则随沙鸟咏松风而归焉,允然自得其乐。有不可语人者矣。抑尝闻之,潇湘有八景之咏,宗元有八愚之咏。顾余出处,虽不与之同,而玩物适情要之,亦无异也。因名其景而乐八咏云。”[4](登源八景:龙峰晴云、金山晓雾、岛崖春雨、绿照秋波、隐张曾崖、富陵叠鄣、清溪沙鸟、野坞松风。)从这篇序言中 “登源”指登岭“岭麓有川而流与溪水相合”的地方。这里“川”是石镜山白泉流出水,这里“溪水”是登水(登源河),这两水相合构成的山体范围,即是唐金山,也是登源洞所在地。从登源八景看,登源广义范围应是北至龙须山,南达富陵山、隐张坑。光绪丙申(1896)绩溪东作门敦叙祠印制的《登源题咏略》卷三《登源祭祖文二篇并序》之“祭祖文序”载:“绩溪东七里,有山曰:'唐金’。登水环其前,因名曰:'登源’。”[5]可见《汪氏世守谱》和《登源题咏略》对“登源”描述是一致的。乾隆版《汪氏世守谱·卷八》收录作于明朝弘治四年(1491)《登源梧村汪氏崇福社会序》,该序文开宗明义:“登源,古地名也,独称汪氏者。社会中无异姓也,社以崇福名,汪氏所立也。汪氏家登源自宋司马叔举公始,再传四世,而生忠烈公华,世居汪村。”[6]这是汪村冠以登源汪村的原因。

2、“登源”不是指整个登源河流域。

古代志书中记载中只有登水没有登源河之说法。《新安志·卷五·绩溪》载:“登水,出徣溪山,南流九十里合扬之水,入歙县界,溉田二顷”[7]。明代弘治《徽州府志·卷一》 “绩溪县图”中标注有“登岭”“登源洞”。又载:登水 “在县东北八十里,出徣溪山,溉田二顷,南流九十里,合扬之水,入歙县界。”[8] 嘉庆《绩溪县志·卷一·舆地志·山川》载:“石屋左出,凡三里,曰唐金山。明《志》在县东十里,一名登源洞,一名长乐洞,三方临水、山周如城,中有泽穴潜通大溪。《乾隆志》,冈阜低平,状若眠弩。中有南朝汪司马并越国公父母墓;左有泉出石穴,饮之清暑痢。此山壁立滨河,一冈横亘,为登源锁钥。旧于山径曲通处累石为门,题曰:'古登源洞’,今就圮。”“登水出县东遥遥岩,……。”[9]可见,不论是罗愿的《新安志》、明代弘治《徽州府志》,还是嘉庆《绩溪县志》对绩溪“登水”都有记载,但未见“登源河”“鄣水”是登水别称的说法。

现代志书称“登水”为“登源河”。据《绩溪县志·民国时期行政区划》(1998年版)载,民国初,沿清末制。民国20年(1931),筹建乡镇。民国22年(1933)编组保甲。民国28年(1939)3月,撤销联保,建立乡镇。民国29年(1940)春,撤销区署。全县设1镇12乡128保1369个联保。其中有登源乡,“以境内河流而名”。而在该志“第二章自然环境第四节水系”载:“登源河,古称登水。”但“登水”何时改称“登源河”没有出处。因此,“登源”在古代是具体地名,而不泛指登源河流域。

二、从宋代官员文章和清朝汪氏宗谱看,越国公汪华的出生地是登源汪村即大庙汪村。

(一)从胡伸的《唐越国公行状》看,越国公汪华的出生地是登源汪村即大庙汪村。

《新安志·卷七·先达·胡司业》载,胡伸,字彦时,北宋婺源人。年十四,随兄伟、汲游学杭州。绍圣四年(1097)进士,授颍州教授。徽宗崇宁初,召为大学正,进博士。数岁,迁秘书丞、著作佐郎,预修《神宗日历》及《礼书》。除右正言,数月,改符宝郎,迁辟雍司业。后知无为军。在《宋史》上,胡伸与汪藻齐名,被称为“江左二宝”。胡伸的《唐越国公行状》载:“公初领兵,未获立城之所,乃引弓远射,矢所坠,适当形胜,遂城之,今绩溪登源是也。后人因以立庙,广堑营垒,存焉。故宅距庙才一水,乡人不忍执锄其处,子环居之,因曰汪村。”[10]据“立城之所”,“今绩溪登源是也”,“后人因以立庙”,可知登源是地名,即汪公大庙所在地。汪华“故宅距庙才一水”的汪村,只有大庙汪村。而故宅,意思旧宅;旧居。因此,汪华出生地是现在的大庙汪村。

(二)从《绩溪县登源越国公庙记》看,越国公汪华的出生地是登源汪村即大庙汪村。

汪公大庙始建于宋太平兴国五年(980),有“小金銮殿”之称。是年(980)10月2日,时任太宗朝奉郎、光禄寺丞朱赋撰写的《绩溪县登源越国公庙记》中载:“……县东七里,有华公城,即越公北镇之城也。初领兵,未获立城之所,因以弓远射,箭下之处,正得胜地,遂城之。东即公旧宅也,宅前有上马石存焉。”据“华公城,即越公北镇之城也。”[11]“立城之所”,“遂城之”,这里的“城”是指汪王故城。“东即公旧宅也”,即指隔水而望的大庙汪村是汪华出生地。

(三)从乾隆版《汪氏世守谱》看,汪华出生地是登源汪村即大庙汪村。

《汪氏世守谱》纂修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汪氏世守谱序·戴序》载:“汪于新安为巨族,皆出唐越国公华后,而新安之有汪氏,不自越国始也。自其高祖齐司马叔举迁登源汪村,四传而生越国,族属日以滋大。”[12]这是新安郡守摄安徽宁池太道事戴知诚所作序言,指出汪叔举是新安汪氏始祖,迁居地是登源汪村。《汪氏世守谱序·程序》载:“歙北云岚桥汪氏神祖越国公墓在焉,是公既启宇于歙,殁卜葬于此矣。公诞降之区,则在绩地之登源。登源者,汪氏始迁新安,齐军司马叔举公首居宅里也,其村曰汪村,隔溪曰梧村、周村,其山即司马所葬。历四传越国公始生。”[13]这是史部尚书程景伊所作序言,更为明确指出汪叔举迁居地和汪华出生地隔溪是梧村和周村,只能是登源汪村即大庙汪村。有人说这里“首居宅里”一定还有第二个,这种理解较为偏颇的。从南宋司马汪叔举迁居登源汪村至史部尚书程景伊作序时为止,这一千多年里未发现第二个迁居地,所以首居也是终居。

(四)从乾隆四十年(1775)《汪氏通宗世谱》看,汪华出生地是登源汪村即大庙汪村。

《汪氏通宗世谱·卷首·汪氏族谱更正序》载:“盖汪氏自始新以前风流远矣。四十四世有英发公者昆季产于绩之登源,夫绩古我歙地也。”[14]《汪氏通宗世谱·卷首·派迁渊源·得姓始祖居颍川》载:“严州始新(今名淳安),汪公后三十一世讳文和南渡江居此。徽州歙邑,文和公后三十六世讳道献分迁。绩溪邑登源道献公后四十世讳叔举分迁。”[15] 这说明汪氏四十世汪叔举迁居地和四十四世汪华的出生地是绩溪登源即登源汪村。《汪氏通宗世谱·卷首·派迁渊源》又载,“世华公长子法曹咨议建公支下派迁(162支系)”、“越国公次子费州涪川令璨公支下派迁(1支系)”、“越国公三子袭封越国公达公支下派迁(16支系)”、“越国公四子飞骑都蔚讳广公支下派迁(4支系)”、“越国公七子法曹参军爽公支下派迁(493支系)”、“世华公八子崇惠衍庆俊公支下派迁(103支系)”、“开国公派分迁(16支系)”。[16]记载了四十四世汪华的长子建、次子璨、三子达、四子广、七子爽、八子俊及开国公汪佛等七支共695个支系迁徙情况。在“越国公七子法曹参军爽公支下派迁”条目有“绩溪邑闾川——五十三世讳道谋世居祖地”;在“世华公八子崇惠衍庆俊公支下派迁”条目下有“绩溪邑登源汪村——四十七世讳太徵世居地”。[17]从中得出:一是闾川和登源汪村从来就是两个汪姓村落。只有登源汪村之说法,没有闾川汪村之说法。二是登源汪村是从四十世汪叔举迁居地和四十四世汪华的出生地到四十七世讳太徵世居地,而闾川是五十三世汪道谋世居祖地。

(五)从《登源题咏略》看,徽宁两郡汪氏承认汪华出生地是登源汪村即大庙汪村。

光绪丙申(1896)绩溪东作门(爽公派支系)敦叙祠印制的《登源题咏略·卷三·登源祭祖文二篇并序》之“祭祖文序”东作门裔孙邦佐(希颜)谨撰《登源祖墓立碑六族及绩溪附近各派告文》载:“维皇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岁次丙申三月既望越旬有一日辛酉,……粤稽我祖,晋宋之间,溯临溪水,入唐金山,乃卜牛眠,于兹山下,隔水为家。官辞司马,天赐神陇,忠骨斯埋,一抔左侧,戴国与偕,秀气所钟,笃生人杰,保障六州,功高唐室。……岁次壬辰(光绪十八年),冒雨兴工,侵占盗葬,贪吉忘凶。附丘六族,责有攸归,驰书布告,星夜如飞。子姓散处,阻于关河,徽宁两郡,到者实多。”[18]歙县西溪裔孙汪鸣珂谨撰《登源祖墓立碑歙县休宁旌德各派祭文》“维皇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岁次丙申三月既望越祭日辛酉之辰,……我祖积德累仁,庆流子姓,灵佑黎民,子姓发祥,黎民崇福,百世馨香,千秋尸祝。唐金山者,宙宇奥区,群峰拱向,一水萦绿。粤考前闻,当年我祖,尝道临溪,奇其逆水,探登源胜,曰是牛眠,辞官家此。乐土初迁,隔水一溪,所居成聚,是曰汪村。辛勤启宇,厚基既植,灵气斯钟,笃生显祖,唐室封公,派衍支繁,越国开国,其此渊源,永怀先德。……咸同之间,屡经寇乱,族姓流离,播迁大半,奸人乘隙,以力经营,妄思侵占,遂有王程,程王无知,全功尽弃,得不偿失……族裔宦京,上呈户部,文下有司,严惩外侮,颁兹禁示,勒以碑文。” [19]这是汪姓在赢得光绪十八年(1892)仁里程姓、王姓“侵占”案之后,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徽宁两郡的绩溪、歙县、休宁、旌德等县各族到登源祖墓立碑并祭祀发布的祭文,这两篇祭文非常清楚指出汪叔举“探登源胜”,“入唐金山,乃卜牛眠,于兹山下,隔水为家”,“所居成聚,是曰汪村”,因此,说明徽宁两郡的汪姓各族都承认:登源汪村即大庙汪村是汪叔举的迁居之所和汪华的出生地,唐金山是汪叔举的牛眠之地。

(六)汪叔举迁居绩溪登源汪村时间约为南朝宋大明五年间即公元460年。南北朝(420—589)是南朝和北朝的统称。南朝(420—589)承自东晋,有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四朝,均以建康(今江苏南京)为都。其中南朝宋(420-479)是南朝的第一个朝代。据汪华《宋军司马叔举公传》载:“四十代叔举,字鹏远。宋孝武帝时为军司马,遂勇退不仕,于乡里乐善好施。生于元嘉元年八月十五日,年九十八。卒葬绩溪登岭山。”[20]这里“元嘉元年”即公元424年。所以汪叔举生于424年,卒于522年。弘治《徽州府志·卷七·人物一》、嘉庆《绩溪县志·卷十·人物志·勋烈》载,汪叔举是南朝宋司马。嘉庆《绩溪县志·卷十二·杂志·丘墓·(刘宋)司马汪叔举墓》载:“越国公四世祖叔举,字鹏远,大明中,仕为军司马,始迁歙东之登源,爱其山水,因家焉。”[21]这明确汪叔举迁居登源汪村的时间是“大明中”。“大明”是南朝宋孝武皇帝刘骏年号,从公元457年正月到公元464年十二月共八年。由此推算“大明中”应是公元460年左右,此时汪叔举为36岁。汪襄的《越国世家》载:“四十一世司马长子处士泰,字亨之,梁天监三年,迁登源,故歙东畧,今为绩溪。”[22]从这段记载可知:汪叔举儿子汪泰迁居绩溪登源汪村的时间为梁天监三年即公元504年。此时汪叔举年满八十,正是颐养天年时候,汪泰迁居登源汪村赡养其父母。因此,汪叔举迁居登源汪村时间约为公元460年。

有的宗谱认为汪叔举是南齐军司马,而汪华《宋军司马叔举公传》和弘治《徽州府志》、嘉庆《绩溪县志》认为汪叔举是南朝宋军司马,这种说法更准确可信。有的宗谱认为汪华是绩溪登源里人,其实“里”在古代是户籍管理的一级组织。《周礼·地官·遂人》载:“五家为邻,五邻为里。”《明史·食货志二》载:“迨造黄册成,以一百十户为一里,里分十甲曰里甲。” 不同朝代每“一里”包含的户数有区别。如嘉庆《绩溪县志·卷一·舆地志》记载,宋置十乡二十六里。因此“登源里”就是登源汪村,不是泛地理概念。

三、从绩溪闾川《汪氏宗谱》看,闾川(闾坑)不是汪叔举的迁居地,更不是汪华的出生地。

(一)关于《登源洞墓记》《绩溪辛田续修族宗谱序》与《新安绩溪县登源闾川族谱略引》的比较。《登源洞墓记》《绩溪辛田续修族宗谱序》《新安绩溪县登源闾川族谱略引》这三篇文章都在绩溪闾川《汪氏宗谱》中,现将其有关汪叔举迁居地和汪华出生地作一对比:

1、比较主要内容。

(1)《登源洞墓记》有关汪叔举迁居登源汪村及汪华出生地主要内容:

“我祖齐司马公叔举,葬绩溪登源洞。……后予以都给事中充册封使,过家取道宁国至登源,敬谒墓下。……又十年丙戌,弋阳宗人、翰林侍讲佃倅宁国,约予同至登源。……抑又闻司马公初宦寓新安,过临溪,奇其水,沿溪而入三十里,见登源之胜,喟然曰:'此陶公牛眠也。’遂弃官,侨居登源,里中殁葬其境。曰'汪村’者,公所居也,与墓隔溪。越国公兄弟既显仕,散居四方,而汪村鞠为墟莽,颓垣落瓦之中,耕人时得箭镞之类,岂天地灵气发洩已极,终当秘藏耶?” [23]

(2)《绩溪辛田续修族宗谱序》有关汪叔举迁居登源及汪华出生地主要内容:

“历齐军司马叔举公宦游新安,至临溪,见其鄣水自东南流出,有御街水数百步,且狮象山捍峙水口,相距仅数十尺,汇深不可测,厥名曰'天井潭’,因大奇之,谓上源必有佳山佳水。溯流至登源,果奇胜!乃潜迹居焉,名其地曰:'汪村。’墓葬上乡唐金山。时境隶歙县,唐永泰间,置绩溪县,境分隶绩。三传至僧莹公,娶八保头村郑悦公女,生三子世华、世英、世荣,俱鞠外氏。华公初,负勇略,习骑射,动止多异迹。时值离乱,慨然有救世之意,以武功保障歙、宣、杭、睦、婺、饶六州之地,后竞挈诸土地人民,奉表归唐,封越国公。非统宗之显祖乎!自七子爽公而后,或转分,或析分,居迁如缕,眧然耳目。虽千百年间人人咸知登源越国公之故里也……” [24]

(3)《新安绩溪县登源闾川族谱略引》有关汪叔举迁居登源及汪华出生地主要内容:

“历齐军司马叔举公初,宦游新安,过临溪,见其鄣水之澎湃,自东南流出,有御街水数百步,且狮象山捍峙水口,相距仅数十尺,汇深不可测,厥名曰:'天井潭’,因大奇之,谓外卫即有好情好景,则上源必有佳山佳水。遂沿溪而入二十里许至登源,果奇胜!遂弃官,侨居登源,里中(笔者注:“里中”指同里的人。亦指家中。)名其地曰:'汪村。’而汪村历年未久,鞠为墟莾,颓垣落瓦之中,耕人时得箭镞之类,岂天地灵气发洩已极,终当秘藏耶?厥后子孙显达者改号闾村,原有取光大门闾之意,即今闾川是也。殁,葬绩溪登岭山,将军踏弩形。古时此境隶歙所属,至唐永泰间始置绩溪县,境分隶绩。三传至僧莹公,娶八保头村郑悦公女,生三子世华、世英、世荣,俱鞠外氏。华公负勇略,习骑射,动止非常可比。时值隋终离乱,慨然有救世之志,当时保障歙、宣、杭、睦、婺、饶六州之地。俟唐兴,竞挈诸土地人民,奉表归唐,唐以武功封越国公。此即吾统宗之显祖也!九子皆显,自七子唐岐王府法曹参军爽公,以唐越国公生长之区,世守我祖旧家,无忘桑梓之念。而后或转分,或析分,居迁如缕如棋,昭然耳目。源流虽远,谱牒具存。历千百年来,则人人咸知登源闾川为叔举公之始居、华公之故里也。” [25]

章锡辉:汪华出生地考略

2、比较结论。

(1)三篇文章写作时间及作者。《登源洞墓记》(以下称汪元锡文)作者是明代汪元锡,字天启,今江西婺源县人。正德六年(1511)进士,授兵科给事中,三迁至都给事中,官至户部左、右侍郎。从文中可知,汪元锡两次到登源敬谒汪叔举墓。第一次是汪元锡被授兵科给事中后,第二次是“又十年丙戌”即嘉靖丙戌(1526),因此,该文写于嘉靖年间。《绩溪辛田续修族宗谱序》(以下称汪茂枝文)作者是是绩溪辛田人汪茂枝,撰写于隆庆元年即1567年。《新安绩溪县登源闾川族谱略引》(以下称汪承浩文)是歙县横川(清)歙邑庠生、民国师范生汪承浩为绩溪闾川《汪氏宗谱》所作,时间为民国十二年(1923),与前两文写作时间相差近四百年。

(2)三人都承认汪叔举侨居登源,名其地是汪村,即登源就是汪村。

汪元锡文“遂弃官,侨居登源,里中殁葬其境。曰'汪村’者,公所居也,与墓隔溪”;汪茂枝文“溯流至登源,果奇胜!乃潜迹居焉,名其地曰:'汪村’”;汪承浩文“遂弃官,侨居登源,里中名其地曰:'汪村。’”可见,三人同时承认汪叔举侨居地点是登源,名其地是汪村,因此登源就是汪村,即登源汪村。汪元锡文中“公所居也,与墓隔溪”直接指明这登源汪村即现在的大庙汪村。

(3)汪元锡文和汪承浩文对“过临溪”“至登源”描述的距离看似不同,实则起始点不同。

汪元锡文“过临溪,奇其水,沿溪而入三十里,见登源之胜”,而汪承浩文“过临溪,见其鄣水之澎湃,自东南流出,有御街水数百步,且狮象山捍峙水口,……遂沿溪而入二十里许至登源”,很明显两个人说的“登源”都是指具体地名,但沿溪而入的距离为何不同?难道是两个“登源”?看一下临溪至登源的距离就非常清楚是怎么回事。嘉庆《绩溪县志·卷一·舆地志·山川》载:“登水出县东遥遥岩,南流三十里至横溪桥,纳安田山之水折而东,凡十五里,至许村,苹林、芷白水东来流注之;又二里,至甘山,西会十四都水为双溪口;又十里,大坑口,左纳龙须山水,右纳龙川水;又五里,抵凤山,瀛水西来流注之;又十里,仁里洞,镜山白泉西来流注之;又二十里,迳狮象山抵江山复折而北流;凡五里,至临溪,注扬之水。……镜山白泉,出镜山谷口石鎼中,流径川坑,过仁里洞,东入登水。”[26]可知,登水的狮象山不在临溪入口,而是距临溪五里之遥,因此汪承浩文“沿溪而入二十里许”,是从狮象山算起。如从临溪算起,是“二十五里许”,而“许”表示约数,与汪元锡文“沿溪而入三十里”相差无几。但不管如何从狮象山开始沿溪“二十里许”,到了“镜山白泉西来流注之”地方。而“镜山白泉西来流注之” 地方与《汪氏世守谱·卷八·登源八景并序》中“(登)岭麓有川而流与溪水相合”的地方相一致,即登源。登水的主要支流并没有闾川“闾水回澜”中的闾水,沿溪而上不可能到闾川(闾坑)。据迁居登水(登源河)各族宗谱记载,东晋咸康三年(337),胡焱定居龙川村,成为登水(登源河)流域最早定居者和开发者。而后是南朝宋大明中(约460年)汪叔举迁居登源即大庙汪村,接着南朝梁大同五年(539)耿姓迁居仁里。可以说汪叔举迁居登源时,整个登水(登源河)整个流域几乎是原始状态,供汪叔举迁居选择地域很多。唐朝后期至宋代,仁里村(程姓)、湖里村(明经胡)、周坑村(周姓)、瀛洲村(章姓)、伏岭村(邵姓)等名门望族陆续迁居登水(登源河),都选择依登水(登源河)建村,蕃衍子孙。这说明一个家族迁居除受当时的社会环境影响外,还受当地自然条件制约非常大,在登水(登源河)流域几乎原始状况下,各大姓只有选择依登水(登源河)两岸而居,蕃衍家族。因此,从当时主客观条件看,汪叔举都不会迁居闾川(闾坑)。

(4)汪叔举“葬绩溪登源洞”或是“墓葬唐金山”?还是“殁葬绩溪登岭山”?

汪叔举墓在哪?嘉庆《绩溪县志·卷十二·杂志·丘墓·(刘宋)司马汪叔举墓》载:“在十一都登源唐金山。越国公四世祖叔举,字鹏远,大明中,仕为军司马,始迁歙东之登源,爱其山水,因家焉。旧《志》见《流寓》。墓旁有越国公父母墓。”[27]乾隆乙未年(1775)《汪氏宗谱纂要》载:“登源宋司马墓祠基坟地字号税额:声字四十五号,地七亩一角,土名白杨坑;五十三号,地一角二十七步,土名同;九十五号,地一亩一角,土名同;九十七号,地一角,土名同;一百六十四号,墓地二百八十一步,土名同。坐落绩溪县十一都,俊公支梧村族承办粮祀。”[28] 从这两段文字可知,汪叔举墓在十一都唐金山,其土名白杨坑。

唐金山在哪?嘉庆《绩溪县志·卷一·舆地志·山川》载:“石屋左出,凡三里,曰唐金山。明《志》在县东十里,一名登源洞,一名长乐洞,三方临水、山周如城,中有泽穴潜通大溪。《乾隆志》,冈阜低平,状若眠弩。中有南朝汪司马并越国公父母墓;左有泉出石穴,饮之清暑痢。此山壁立滨河,一冈横亘,为登源锁钥。旧于山径曲通处累石为门,题曰:'古登源洞’,今就圮。”[29]唐金山又是绩溪登源洞所在地,所以汪元锡文“我祖齐司马公叔举,葬绩溪登源洞”也是指唐金山。

登岭山在哪?嘉庆《绩溪县志·卷一·舆地志·山川》载:“石屋右出,寝下南滨扬之水,曰飞云洞。中出,连峰迭耸,西俯扬之水而夹城阙者,曰大屏山。南迤而复耸,曰梓潼山。折而东,曰登岭。在县东三里,为登源趋城要路,岭头建茶庵。”[30]从中可知,登岭山是石屋中出大屏山——梓潼山(折而东)——登岭山,距县城三里。而唐金山为石屋左出三里,距县城十里。因此唐金山和登岭山不是同一座山。有人会说汪华在《宋军司马叔举公传》中也载,汪叔举“卒葬绩溪登岭山”,实际是汪华因避讳唐朝的唐,不得以称唐金山为“登岭山”。汪承浩不知道吗?并非如此。他在绩溪闾川《汪氏宗谱·卷二·绩溪登源登岭山齐军司马讳叔举汪公祠墓记》中称:“惟墓域在登岭山前白杨坑口东山下,东有龙峰掛榜,西有鹤陇献书,后有华盖宝座,前有绿水清泉,形家称为将军踏驽。”[31]这里“登岭山前白杨坑口东山下”,其实是唐金山。可见,汪承浩非常清楚的汪叔举墓葬所在地,而“殁葬绩溪登岭山”是错的。

(5)是登水?还是鄣水?

嘉庆《绩溪县志·卷一·舆地志·山川》载,绩溪河流有扬之水、登水、庐水、黄石坑水、古川水、考溪水、龙丛源水、戈溪水、小昌溪水等十条河流,没有“鄣水”这一河流,也没有河流别称为“鄣水”。汪承浩文与汪茂枝文都称汪叔举“过临溪”“见其鄣水之澎湃”,“沿溪而入”“至登源”,事实是汪叔举过临溪,入的是登水,而不是鄣水。汪茂枝文是错的,356年后汪承浩文却照搬不误。汪承浩对其登源始迁祖汪叔举“沿溪而入”的“溪”是登水不了解吗?民国十一年(1922)七月汪承浩在绩溪闾川《汪氏宗谱·卷三·九十二世清太学生顺祥公传赞》写道:“今余故因宗祠睦族合宗篡辑谱牒,系余举笔回忆方弱冠时,糊口闾川十余年。”[32]可见,汪承浩“方弱冠时糊口闾川十余年”,加上在闾川修谱四年,应该说对汪叔举“沿溪而入”的“溪”是登水(登源河)是十分清楚的,但其文仍然采用汪茂枝文“鄣水”,却不加以改正,连错的也照抄。

(6)汪茂枝文否定了汪承浩文“闾川是叔举公之始居、华公之故里”的说法。

比对汪承浩文与汪茂枝文可以看出,除汪承浩文中加下划线部分是汪茂枝文所没有的,其它的文字几乎一样。而汪承浩文最重要部分是“厥后子孙显达者改号闾村,原有取光大门闾之意,即今闾川是也。”而“汪村改号闾村”的原因却原封不动照搬汪元锡文“鞠为墟莾,颓垣落瓦之中,耕人时得箭镞之类,岂天地灵气发洩已极,终当秘藏耶?”因此,可以说汪承浩文是汪茂枝文和汪元锡文的合体。在汪叔举公迁居地和汪华出生地问题上,汪承浩文称汪叔举“遂弃官,侨居登源,里中名其地曰:'汪村’”,又称“历千百年来,则人人咸知登源闾川为叔举公之始居、华公之故里也”,造成“侨居登源汪村”与“始居登源闾川”相互矛盾。汪茂枝是爽公派闾川(闾坑)后裔辛田人,早在隆庆元年(1567)汪茂枝文得出结论“虽千百年间人人咸知登源越国公之故里也”,否定了汪承浩文“历千百年来则人人咸知登源闾川为叔举公之始居、华公之故里也”这一说法。

(二)关于绩溪闾川《汪氏宗谱》中汪道昆的《越国世家》与汪襄的《越国世家》的比较。

绩溪闾川《汪氏宗谱》卷二收录《越国世家》一文,作者是汪道昆。据汪承兴、汪如红、汪根发编著《大唐越国公汪华文献》中《越国世家》一文,作者是北宋时期人汪襄。有人会问:是不是汪道昆也写过《越国世家》?笔者对两篇《越国世家》进行仔细比对,发现大有玄机。现将汪襄《越国世家》与绩溪闾川《汪氏宗谱》(卷二)中汪道昆《越国世家》不同之处进行比较,括号内加下划线部分为绩溪闾川《汪氏宗谱》(卷二)中汪道昆《越国世家》内容。摘录如下:

“始祖同鲁襄公俱出成公夫人姒氏……食采川,时属介弟胙土(鲁故候时,宗周寝弱,诸候悉踰等,始祖以介弟胙土)……自川至司马平三十世。(自川至龙骧三十世。)……三十九世宁远子征君元爽,字克明,以文学著,宋文帝改元元嘉,征为富春令,始就。四十世征君子叔举,字鹏远,仕齐军司马,寻自免归。四十一世司马长子处士泰,字亨之,梁天监三年,迁登源,故歙东畧,今为绩溪。季弟霸,为歙县主簿。(三十九世宁远子征君元爽,字克明,以文学著,宋文帝改元元嘉,征为富春令,就。四十世徵君子叔举,字鹏远,齐为军司马,寻自免归,徙绩溪登源汪村居焉,继旋转徙闾川遂永家焉。四十一世司马长子处士泰,梁天监三年,迁登源居闾川,故歙东略,今为绩溪。季弟霸,为歙县主簿。[33])……诸孙并仕于朝,蓋世笃忠贞云。”[34]

章锡辉:汪华出生地考略

汪襄《越国世家》全篇约2458个字,而绩溪闾川《汪氏宗谱》(卷二)中汪道昆《越国世家》在此基础上只增加或改动44个字,两篇《越国世家》雷同率高达98%以上。最为关健是闾川修谱的主笔汪承浩加塞汪叔举“徙绩溪登源汪村居焉,继旋转徙闾川遂永家焉”和汪叔举长子处士泰“居闾川”的“私货”,则性质大变。查2004年黄山书社出版,由(明)汪道昆撰写,胡益民、余国庆点校的《太函集》(120卷),没有《越国世家》一文。所以,绩溪闾川《汪氏宗谱》(卷二)中汪道昆《越国世家》应是修谱主笔汪承浩篡改汪襄《越国世家》并冠以汪道昆之名的伪作,其目的不言而喻。

(三)绩溪闾川《汪氏宗谱》关于汪叔举迁居闾川(闾坑)的说法多种,又相互矛盾,难以为凭。

绩溪闾川《汪氏宗谱》对汪叔举迁居绩溪闾川(闾坑)没有统一说法。通过对绩溪闾川《汪氏宗谱》梳理,发现关于汪叔举迁居闾川(闾坑)说法多种多样。归纳如下:

1、第一种说法:汪叔举侨居登源,名其汪村,改号闾村。《新安绩溪县登源闾川族谱略引》(卷二第1页)载:“历齐军司马叔举公初,宦游新安,过临溪,……遂沿溪而入二十里许至登源,果奇胜!遂弃官,侨居登源,里中名其地曰:'汪村。’……厥后子孙显达者改号闾村,原有取光大门闾之意,即今闾川是也。”[35]这篇文章中认为,“宦游新安”,“过临溪”,“至登源”,“遂弃官,侨居登源”,名其汪村,改号闾村,再改为闾川(闾坑)。

2、第二种说法:汪叔举始居汪村,继而改号闾川。《闾川族永思祠续修宗谱总序》(卷二第1页)载:“至四十世祖齐军司马讳叔举公,宦游兹土,爱其山水之清奇,林泉之壮丽,乐归隐退,遂开基乎此。始则曰汪村,继而改号曰闾川,则登源闾川之族由此肇兴矣。”[36]这篇总序中认为,汪叔举“宦游兹土”,“始则曰汪村,继而改号曰闾川”。这是有人所谓“闾川(闾坑)汪村”的由来,完全颠倒建村取名先后次序。而序文中 “宦游兹土”是没有明确指向,否定了第一种先“侨居登源”的说法。

3、第三种说法:汪叔举宦游登源闾川,“遂乔徙永家”。《绩溪邑登源闾川汪永思祠创修宗谱启·传单》(卷一第21页)载:“我里闾川齐军司马讳叔举公宦游绩邑登源闾川,见其山环水绕,虎踞龙蟠,遂乔徙永家焉。”[37]《绩溪登源登岭山齐军司马讳叔举汪公祠墓记》(卷二第4页)载:“齐军司马讳叔举汪公者……宦游至绩溪登源闾川,见其山水奇胜,环抱拱揖,天造地设,遂永家焉。”[38]《闾川汪氏爽公派续修宗谱跋》(卷二第40—41页)载:“至南齐军司马讳叔举公卜迁于绩溪登源闾川,是叔举公为闾川肇迁发祥之祖也。四传而唐越国公讳世华挺生于斯。”[39]《绩邑闾川益公下叶公之次子七十六世讳湘系图略引谱序》(卷三第1页)载:“历齐军司马叔举公宦游新安至临溪,见登源闾川奇胜,乃潜迹居焉。四传至唐越国公讳华。”[40]《歙南三港续修宗谱序》(卷五第47页)载:“自四十世齐军司马叔举公,宦游绩溪登源闾川居焉,是为闾川始祖。传四世,而生唐越国公讳世华,保障六州,祟祀封王,乃闾川世华公生长之区。”[41]《绩溪邑外巧川西山续修宗谱序》(卷六第75页)载:“至四十世齐军司马讳叔举公,宦游绩邑登源闾川,因爱其山川之胜,风土之淳,遂奠厥居,故叔举为闾川肇迁之祖也。四传而笃生唐越国公讳华。”[42]这六篇文章中认为,汪叔举“宦游绩邑登源闾川”,“见其山水奇胜”,成为“闾川肇迁之祖”,否定了前两种说法。

4、第四种说法:汪叔举先卜居汪村(登源),继徙闾川。《绩溪水碓下族谱序》(卷二第71—72页)载:“四十世齐军司马讳叔举公,宦游绩溪登源,因顾山水明秀,爱而乐之。卜居汪村,遂徒闾川居焉。此叔举公为闾川发祥之始祖也。四传而挺生越国公讳世华。”[43]《绩溪邑城南关族谱序》(卷六第63页)载:“又至四十世齐军司马叔举,卜迁绩溪登源,徒闾川居焉,此叔举公为闾川肇迁之祖也。四传唐越国公世华。”[44]《原跋并序》(卷六第93页)载:“至四十世齐军司马叔举公,宦游绩邑登源,爱其山明水秀,虎踞龙蟠,又有左右狮象捍门,乃潜迹,遂奠厥居,名其地曰汪村。既而攸止靡定,厥后转迁闾川永家焉。是为登源闾川肇迁之祖也。而汪村不觉颓垣落瓦,鞠为茂草,无复存者。传四世唐越国公讳华笃生。”[45]在这三篇序文认为,汪叔举“宦游绩溪登源”,“卜迁绩溪登源(卜居汪村)”,“转迁闾川”,说明登源汪村与闾川(闾坑)是两个村落,否定了前三种说法。

5、第五种说法:登源就是闾川。《浙江省淳安县水德山族谱序》(卷五第1页)载:“历四十世齐军司马讳叔举公,宦游绩溪登源,见其山环水绕,虎伏龙旋,相阴阳,观流泉,其秀丽若此,爱而乐之,遂乔徙闾川居焉。司马叔举公为闾川始迁之祖也。越四世,唐越国公讳华笃生于斯,成长于斯。”[46]《歙南西川汪氏敦义堂族谱序》(卷五第61页)载:“至四十世齐军司马叔举公,宦游绩邑登源,见其山水明秀,虎踞龙蟠,因播居焉,名其地闾川,此叔举公为闾川肇迁之祖也。传至唐越国公讳华,功勋粲著,累世追封,其载在史。”[47]《昌化县东坞族谱序》(卷六第36页)载:“又至四十世齐军司马叔举,宦游绩邑登源山水之胜,顾爱而乐之,喜而嘉之,徒居闾川,闾川非叔举之始祖乎。传四世而降生越国公世华。”[48]这三篇序文认为,汪叔举“宦游绩邑登源”,“名其地闾川”,把登源说成闾川(闾坑),实则张冠李戴,又否定了前四种说法。

6、第六种说法:汪叔举直接迁居登源闾川。《绩溪邑七都新屋下族谱序》(卷二第106页)载:“齐军司马叔举为新安绩邑登源闾川之祖,传四世,而天产英雄,笃生人杰,唐越国公世华。”[49]《闾川汪讳湘公遗产瞻塋志》(卷三第18页)载:“自齐军司马讳叔举公始播迁居闾川以来,而越国公七子法曹爽公之苗裔也。今自满伦公乃卜居歙南横川。”[50]《闾川旺公下续修宗谱序》(卷三第56页)载:“我汪族颍川得姓之始,而后徙新安,居登源闾川,脉脉相承,载之家乘,固为明备,自无庸赘。惟我祖越国公讳华,我里闾川为生长之区。”[51]《浙江省昌化县十二都榧树坞族谱序》(卷六第18页)载:“至四十世齐军司马祖叔举公,由歙徒绩邑登源闾川居焉,此叔举公为闾川肇迁之祖也。四传而生唐越国公世华。”[52]《绩邑新屋下世系谱序》(卷六第80页)载:“溯绩邑汪氏自四十世齐军司马叔举公迁居登源闾川,是绩溪汪氏之始。”[53]这四篇序文和一篇记直接提出汪叔举是“新安绩邑登源闾川之祖”,又否定了前五种说法。

绩溪闾川《汪氏宗谱》关于汪叔举迁居闾川的叙述,这十九篇文章竟然有六种说法。这些说法前后左右大相径庭,而最为关健的是这些文章皆出自该谱主笔汪承浩一人之手,自身难圆其说,令人难以置信。

(四)从绩溪闾川《汪氏宗谱·绩溪邑马家坞续修宗谱序》看,世居闾川(闾坑)是爽公派五十三世的汪道谋。

现将闾川《汪氏宗谱·卷六·绩溪邑马家坞续修宗谱序》实录如下:

绩溪邑马家坞续修宗谱序

余奉圣恩钦取咸安宫教习。时有族兄讳宏佈自歙邮书都邸,展读之下,知其往休邑会修宗谱,丐余作序,以弁诸首,兼附绩邑马家坞宗人永祐系图一帙,亦索余一言。余观其发祥之始,与余系同出,越国公后五十一世行璿分迁。溯厥本始,颍川之所以锡姓氏,迁江东,徙新安,居登源,脉脉相承,载之谱牒,固不待余赘述矣。维是行璿公生七子,长悦言公廼余嫡祖,三谠言公即祐高祖,生子道谋,念登源先茔,不忍远适异域,世居闾川,以奉诸祖墓祀至今。法曹爽公墓税尚存,其户刊入旧乘,昭昭可考。纵传土人侵削,自唐以来祖塚犹存者,非赖其捍护之力耶。元孙讳咬住,因水患频临,赘居辛田。越数世,名三十者由辛田迁本邑九都马家坞,此其肇迁之祖也。迄今丁蕃齿衍,俗美风淳,虽无巨宦名卿,而尊祖敬族,拳拳在念。如大喜、大璋、大禧倡首建祠,日勤不倦,即今重修宗谱,亦永祐、永学、永述辈,祖武克绳,不辞跋涉。《诗》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可引以为祐等咏矣。余重其有功墓祀,且与祖居坦川,绣壤相错,因悉其详,而为之序。

乾隆戊子(1768)经魁己丑(1769)会试钦点咸安宫教习宗生梦旂顿首拜撰。[54]

章锡辉:汪华出生地考略

这篇民国时期绩溪闾川《汪氏宗谱》的序文,而序文作者却是乾隆戊子(1768)经魁己丑(1769)会试钦点咸安宫教习汪梦旂。闾川修谱主笔汪承浩导演一幕“穿越剧”,让人大开眼界,令人又大跌眼镜。而事实上这是乾隆年间歙县龙溪(今绩溪孔灵坦头)人汪宏佈为续修通宗世谱要求咸安宫教习汪梦旂撰写的序文。汪承浩在整篇序仅在题目上把“续修通宗世谱”改为“续修宗谱”,内容上只改一个字即“知其往休邑会修通谱”中的“通”字改为“宗”。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乾隆年间咸安宫教习汪梦旂的序文告诉汪氏后裔,四十世汪叔举迁绩溪,是“居登源”而不是居闾川(闾坑)。五十三世汪道谋是因为“念登源先茔,不忍远适异域”,“以奉诸祖墓祀”,世居闾川。

汪道谋由何时何地迁入闾川(闾坑)?闾川《汪氏宗谱·卷四·道谋公下五十七世讳永福公分迁宁国邑甲路》(第1页)载:“按,永福者,道谋公四世孙也。道谋为谠言公次子,由登源迁闾川,遂依四十五世祖法曹参军墓所,世世居之。道谋生三子,长文庆再传永福,迁宁国邑甲路。”[55]闾川《汪氏宗谱·卷二·鳳思公下五十三世讳道谋公世居闾川世图》(第44页)载:“按,闾川为显祖唐越国公华庄舃之地,世守我祖爽公七王坟之旧家也。”[56]又载:“五十三世讳道谋公,笃信好学,……倡建汪永思宗祠于闾川故里。以为唐越国公华显祖庄舃之地、七子爽公生长之区,世守旧家,而尊祖敬宗之情可谓至矣。……殁葬祠堂后山。”[57]这三段记载可知,一是汪道谋“由登源迁入闾川”,并“倡建汪永思宗祠”。说明从四十世汪叔举至五十二世汪道谋之父谠言公世居登源而不是闾川(闾坑),也说明登源和闾川(闾坑)从来就是两个村,也否定五十世汪文秀“绩溪令,复居登源闾川故里”这一说法。二是汪道谋迁入闾川(闾坑)原因,“遂依四十五世祖法曹参军墓所,世世居之”。三是闾川(闾坑)世守的“旧家”是“我祖爽公七王坟之旧家也”,指的是阴宅而不是阳宅。从时间上看,从四十四世汪华至五十三世汪道谋,相差十世(以一世为三十年计算)整三百年,汪道谋约在公元886年前后迁入闾川(闾坑)。

(五)从绩溪闾川《汪氏宗谱》的《告成祀文》看,彻底否定了汪华出生地的“闾川(闾坑)说”。

绩溪闾川《汪氏宗谱》把一篇《告成祀文》放在卷末,作为压卷之作。将主要内容现录如下:

民国十有三年岁次甲子冬十有一月庚戌朔越十有五日甲子之辰,董事裔孙鹤年、登水、承浩、顺源、顺祥、守春、守森、颂清暨合祠支裔等

谨以瓣香束帛、刚鬣柔毛、清酌时蔬之奠,仝百拜,致祭于齐军司马四十世祖考叔举公暨唐越国公历封昭忠广仁武烈灵显襄安王四十四世祖考世华公、唐岐王府法曹参军历封崇侯衍烈公四十五世祖考爽公及配享神位考妣之灵前曰:宗功浩荡长开绵瓞之祥,祖德靡涯更衍繁枝之庆。……盖自齐梁而上,司马发迹于登源。隋唐继兴,越公挺生乎闾里,六州保障,九子同勋,惟法曹世守祖基,而构造永思宗庙。然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不传。缅吾族自通谱蒐缉以来,历年既久,阅久弥长。假任简断,篇残书缺,……裔等材同樗,力畏汲长,自顾何人,敢膺斯选,伏念率祖德,而表功怀惭,修族属孙枝,而弗尽孙职,何以为人?谬荷诸宗之举,勉承当事之招,四年之寒暑忘疲,刻无宁咎,众口之讥评,弗恤切忧思。上沐祖灵之呵护,俯鉴微情;下赖贤孝之轮将,共勷盛举。……今来古往,愿展孝思于宗祊;万禩千秋,更视人文之鹊起,猗欤敬哉!尚饗。[58]

章锡辉:汪华出生地考略

这是一篇在闾川《汪氏宗谱》完成之时,修谱董事及合祠支裔等举办祭拜叔举公、华公、爽公灵位的祀文,以此告慰汪氏祖先。这篇《告成祀文》应该是全体修谱董事同意、经合祠支裔认可的,在面对列祖列宗灵位时讲出了历史事实,彻底否定了汪华出生地“闾川(闾坑)说”。祀文中“司马发迹于登源(“登源”指登源汪村。)”,“越公挺生乎闾里(“闾里”指乡里、闾巷,不是闾川)”,“法曹世守祖基,而构造永思宗庙(“祖基”是指祖宗的事业;“永思宗庙”是指永思堂宗祠”),这三句话否定了关于闾川(闾坑)是汪叔举迁居地和汪华出生地的说法,否定了爽公派“世守旧家”就是“世守闾川”的说法,否定了五十三世汪道谋倡造永思堂宗祠的说法。

章锡辉:汪华出生地考略

注释与参考文献:

[1][7]《新安志》,(宋)罗愿撰。

[2][8]弘治《徽州府志》,澎泽、江舜民纂修。

[3][9][21][26][27][29][30]嘉庆《绩溪县志》,(清)清恺编著,徐子超、汪均安、汪无奇点校,2010年11月。

[4][6][12][13]乾隆三十七年(1772)《汪氏世守谱·卷八》

[5][18][19]光绪丙申(1896)《登原题咏略·卷三》。

[10][11][20][22][34]《大唐越国公汪华文献》汪承兴、汪如红、汪根发编著,新华出版社2014年1月。

[14][15][16][17]乾隆四十年(1775)《汪氏通宗世谱·卷首》。

[23][37]闾川《汪氏宗谱·卷一》,民国十三年(1924)编修。

[24][32][40][50][51]闾川《汪氏宗谱·卷三》,民国十三年(1924)编修。

[25][31][33][35][36][38][39][43][49][56][57]闾川《汪氏宗谱·卷二》,民国十三年(1924)编修。

[28]乾隆乙未年(1775)《汪氏宗谱纂要》。

[41][46][47]闾川《汪氏宗谱·卷五》,民国十三年(1924)编修。

[42][44][45][48][52][53][54][58]闾川《汪氏宗谱·卷六》,民国十三年(1924)编修。

[55]闾川《汪氏宗谱·卷四》,民国十三年(1924)编修。

作者:章锡辉

章锡辉:汪华出生地考略
章锡辉:汪华出生地考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