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学必先明理 (代自序)吴南京

 昆山同德堂邹医 2023-07-11 发布于江苏

 吴南京 2019-06-04 17:00

图片


图片


图片

自朱良春等老一辈中医大家,提出了“一边做临床,一边学经典”的中医学习思路,于是有很多人大讲《伤寒杂病论》,谓《伤寒杂病论》里面的方是“经方”,临床治疗要用经方里的药,一味不能增,一味不能减,用量上也一样不能变化。《伤寒杂病论》里的方是经方,这经方有的说是经典之方,有的说是经验之方,两者都有理,既是经典,又是经验。比如“生脉饮”“补阳还五汤”等,都可以说是经方。


不去理解医理,一味机械地套用成方,由一种套方治疗走向了另一种套方治疗。这样会使中医学处于一个混乱的局面,严重阻碍中医学的发展。


关于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性,《伤寒论》的原序中就提到了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要治好病还要进行“平脉辨证”。这平脉辨证,就是指中医学的灵魂——“辨证论治”。从《伤寒杂病论》的原文中可以看到中医治病时用药的见证加减,就一个小柴胡汤都有很多变化,并且多处提到“随证治之”,这都是充分体现了中医学以基础理论为核心指导思想,临床治疗应针对病情的变化而采取相对应的治疗才能取得应有的治疗效果。


近年来,本人常常去书店,见到王永炎、陶广正、张伯礼等前辈主编出版的书,不是以某方某药机械地针对某病为治,而是先谈医理,再论治法,再谈方药,以中医“理、法、方、药”一线而通的思路编著。这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思路是可以肯定的。


《伤寒杂病论》原序谓 :“夫天布五行,以运万类,人禀五常,以有五脏。”高度概括了“天人合一”的中医基础理论体系。但是《伤寒杂病论》里面的内容多讲病情和用药,而少述医理。在中医发展过程中,经过后世医家的不断补充完善(如金元四大家、明代的温补论、清代的温病学说等,都是中医发展过程的一种完善和补充),才有了今天的中医学体系。


本人治学中医 20 余年,觉得中医之学,无非一气,于是把这理念,结合天之五气、地之五味、人之五脏,天、地、人三才合一,进行一次通俗的结合阐述,命名为“五脏本义”一文,排全书第一以统全书。


中医各科疾病关联紧密,都是建立在中医学“天人合一”高度理念为核心的基础理论体系之上。所以要把中医学好,必定要对中医学的核心理论体系有高度的把握。所以先贤讲“治医必先明理”,这“理”就是指天人合一的核心理念。


中医说到各科的不同,无非是不同大类疾病的一些特殊性,诊断治疗时要有针对性地对待而已。比如妇科,指的是女性自月经初潮起到绝经期为止,经、带、胎、产等不同于男性的疾病。成年女性的这些生理特点,也是基础于中医的核心理念,也一样统从于气。并且妇科病还常常和其他疾病结合一起,所以治疗妇科病时必须要从整体性进行分析。治疗其他疾病时也必须兼顾到女性正常的经、带、胎、产等情况。


对于其他科的疾病,比如儿科、老年科、骨伤科等,都是基于气机的变动而为病。女性月经初潮之前和男性第一次遗精之前,因为都有“五脏全而未充”“病情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等共同的生理特点,所以都以儿科对待 ;绝经后的女性,以及 55 岁以后的男性病人,都有五脏系统功能减退的共同特点,并且女性已无月经的周期性变化,所以都以老年人来对待 ;伤科,以局部明显的气滞血瘀为特征,但伤科有正骨手法等区别。这些都是一些具体的情况,治疗时当具体地分析对待。


《伤寒杂病论》原序提到的《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等上古医籍,目前留存的只有《黄帝内经》(包括《素问》《九卷》《阴阳大论》)、《难经》《神农本草经》等对于“阴阳大论”的问题,可以看我师父陶广正教授在《中医杂志》2010 年第 11 期发表的“《黄帝内经·素问》中'七篇大论’的归属问题刍议”一文。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师父办公桌上始终放着一本《黄帝内经》,师父说 :“我看得最多的就是这本书,这是我案头必备的书,中医要学好,一定要先学好《内经》。”这就是师父的成就为什么能达到现在这样高的秘密所在,就是坚持不懈地学习中医核心基础理论。


但是学习基础理论,不是强硬去背,去死记,而是要去深入地理解,一定要通过临床实践理解中医理论体系的所以然,这样才能做到活学活用。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