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冷门后妃:奸妃,贤后,与被“献祭”的太子妃

 花小鼠 2023-07-12 发布于广东

凡是命运悲惨的唐朝太子,必定有一位比他更惨的太子妃,这已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

大家好,我是滚滚君,一个浅薄无知的历史爱好者,不合时宜的恶趣味玻璃心。

上期说完了《德宗卷》,这一期我们来到了《后宫拾遗录·顺宗卷》。

这个系列之前的每一期,都是把几位后妃的故事线放在时代背景里,交织着讲述。

但本期和之前不太一样,讲前朝的内容会很多,三条主角线也比较割裂……虽然讲述方式改变了,但这段历史绝对精彩。

话不多说,我们现在开始——

幸运开局

本期顺宗卷的主角是萧妃、庄宪皇后王氏和牛昭容(又称牛美人)

在三位主角出场之前,咱得讲一讲背景,了解一下她们的丈夫——一个性宽仁、喜学艺、善隶书,但存在感不怎么高的皇帝:唐顺宗李诵

了解完他的人生会发现,此人不仅可以入围唐朝最惨太子决赛圈,更可以去角逐一下唐朝最惨皇帝的“宝座”。

这个是后话了,咱先讲他的开局。

上元二年(761年),李诵出生时,身份是皇曾孙。

等皇位传到唐德宗这里时,李诵作为德宗长子,被立为太子;李诵的生母王氏则被封为淑妃。

唐德宗的后宫不复杂但很有争议,感兴趣的可以看看滚滚君上一期视频。

总之李诵这把开局还是比较顺的,不过他当上太子没几年,就有人掀牌桌了。

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爆发,唐德宗丢下长安,带着核心皇室成员一路跑去了奉天。

作为太子的李诵,一路上表现得孝顺又勇武:

从德宗幸奉天,常执弓矢居左右。

在后面的守城之战中,太子也是:

从幸奉天,贼泚逼迫,常身先禁旅,乘城拒战,督励将士,无不奋激。

——《旧唐书》

须臾,云梯及梯上人皆为灰烬,臭闻数里,贼乃引退。于是三门皆出兵,太子亲督战,贼徒大败,死者数千人。将士伤者,太子亲为裹疮。入夜,泚复来攻城,矢及御前三步而坠,上大惊。

——《资治通鉴》

太子这样的表现,无论当儿子还是做臣子,都是满分吧。

唐德宗、太子等人这一路上的经历,咱在上一期视频里讲过,这里只简单提两点:

第一,太子李诵的生母王淑妃,原本就备受皇帝宠爱。《资治通鉴》记载,此次逃难过程,唐德宗李适连玉玺都落下了,是王淑妃心细给带了出来,算大功一件。

第二,李诵唯一的同母姐妹——唐安公主,在跟随的路上病逝了。

总之,逃亡了十个月后,唐德宗一行人返回京城。

又过了两年,王淑妃病重,唐德宗眼看着人不行了,终于把皇后之位“赐”给了她。

但她只在皇后之位上待了不到一天(一说为三天),就崩逝了。

生母的去世,对当时还是太子的李诵来说,有两个影响:

首先,当然是让他失去了生母的庇佑。

其次,别管是唐德宗给她冲喜也好,别的也罢,他让王淑妃去世前当上了皇后,且没有再立皇后,等于给了太子李诵一个嫡出身份,让他的地位在法理上更稳固。

说了这么多,我们的第一位主角也要出场了——她便是李诵的太子妃萧氏

太子妃之母

建中二年(781年),萧氏被立为太子妃,之后咱就照着史书称她为萧妃啦。

前面所说的泾原兵变(建中四年发生),萧妃应该也经历了,她也是跟着皇帝、太子逃亡,最后回到京城的那一批。

然而对她来说,更大的劫难,却在贞元三年(787年),拉开了序幕……

这次的起因不在东宫,而是在萧妃的母亲——郜国公主身上。

郜国公主(初封延光公主),是唐肃宗的女儿,最开始嫁给了杨贵妃的外甥裴徽,生下一子。

但马嵬坡之变中,裴徽随着杨家的覆灭,也被杀了。

于是,郜国公主又嫁给了萧升。

萧升出身老牌世家兰陵萧氏,也是南梁昭明太子的后代。

到了唐朝,萧氏也是皇室长期联姻的对象,比如萧升的母亲,就是唐玄宗之女新昌公主。

萧升等于是,公主之子娶公主,驸马之子当驸马。

萧升与郜国公主婚后生有四子一女,这个女儿就是咱们的主角萧妃,嫁给了太子李诵。

其实按辈分,萧妃算是太子的表姑,但这种联姻错综复杂、辈分一团烂麻的关系,在当时很常见,我们下一期的主角也是如此。

既然女儿嫁给了太子,那郜国公主就由皇帝姑姑,变成了皇帝亲家。虽然看起来降了一辈,但离权力中心近了可不止一点点哦。

靠近权力中心带来的好处,驸马萧升没有享受到,因为他去世得早;但郜国公主享受到了,用史书的话说就是“恩礼甚厚”,公主还能经常去东宫溜达溜达:

直乘肩舆抵东宫。

然而,太子岳母的风光生活没有长久。

贞元三年,大臣张延赏向唐德宗李适秘密告发,说禁卫将军李升“私出入郜国大长公主第”,明示李升和公主关系不正常。

注意,《资治通鉴》里这段话,原文是张延赏“知道”了这件事,所以去告密:

张延赏升私出入郜国大长公主第,密以白上。

也就是说,他是密告,但不是诬告,这件事情是真实存在的。

唐德宗李适听后,吃惊是有的,但没太相信,只跟自己非常倚重的宰相李泌说起了这事,末了还发表看法:

郜国已老,升年少,何为如是!殆必有故,卿宜察之。

郜国公主已经老了,李升年少,他俩怎么可能呢?这其中必有缘故,你去打探一下。

宰相李泌很警觉,马上说:

此必有欲动摇东宫者。谁为陛下言之?

都知道郜国公主是太子的岳母,这肯定有人想要动摇东宫!是谁跟您说的?

唐德宗回答:

卿勿问,第为朕察之。

你别问了,帮我去调查下就行。

李泌多聪明,马上就猜到:是张延赏告诉您的吧?

皇帝也奇怪,问你怎么知道的。

于是,李泌说了缘故:

升承恩顾,典禁兵,延赏无以中伤,而郜国乃太子萧妃之母也,故欲以此陷之耳。

原来张延赏和李升的父亲有旧怨,偏偏李升很得陛下您的看重,张延赏挑不到别的错处,就拿这个事来陷害他。

唐德宗李适一听,原来是这样啊,就只处理了一下,没深究。

然后呢?然后事情就翻篇啦。

一次密告,变成了私人恩怨,还牵连到太子,不去追究似乎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但,真相,不重要么?

不。

这次密告就像撕开了一个口子,平时嫉妒郜国公主待遇超群的那些宗亲们,都跑到了皇帝面前告发,而这次的告发有两个重点:

第一,公主不谨,让数个官员出入公主第。除了前面提到的李升,还有蜀州别驾萧鼎、彭州司马李万、丰阳令韦恪。

(注:《新唐书》的记载是:主与彭州司马李万乱,而蜀州别驾萧鼎、澧阳令韦恽、太子詹事李升皆私侍主家。)

而且,这个萧鼎还是萧妃的亲叔叔,也就是郜国公主的小叔子,你看这关系乱的。

第二,公主不仅有私通嫌疑,还搞巫蛊壓勝!

对皇帝来说,寡居的郜国公主私下和这些官员来往,若只是私通,问题不会这么严重。

因为公主私通,确实丢了皇家颜面。但搞小团体、巫蛊壓勝的严重性,可太大了,皇帝肯定会想:

你是不是想给太子女婿造势、拥立太子?

你求神问鬼的目的是什么?你想咒谁?立谁?

果然唐德宗勃然大怒,把太子召进宫中,一顿责骂。

太子李诵不知所对,只能表示:既然我岳母犯下大错,那我就和我老婆离婚,和她们撇清关系吧!

当年,李诵的曾祖父李亨在当太子的时候,也遇到过太子妃、良娣的母家出事的情况,李亨靠着跟太子妃离婚、把良娣废黜,从而撇清了关系。

都说,招不在新,管用就行,那这招在李诵这儿,管不管用呢?

那就要看唐德宗的心态啦。

劝人的艺术

唐德宗怒意未消,又把宰相李泌召了过来。

接下来唐德宗和李泌的对话,《旧唐书》记载很简略,《新唐书》也只有一段,但是《资治通鉴》里写得很详细。

《资治通鉴》里这段详细的记载,也是有夹带私货、与史实细节不符之类的争议。但是我觉得这段拎出来讲一讲,可以更好地介绍下背景情况,让大家更有直观感受。

所以接下来,滚滚君就以一个极其浅薄无知的业余历史爱好者的角度,和极低的古文翻译水平,给大家简单讲述一下,也欢迎大家在弹幕、评论区补充、纠错。

唐德宗把李泌叫过来后,先说了事情的原委。

个人觉得德宗可能多少还带着“你看,之前张延赏就说这事,当时你怎么说来着?现在你自己看看!”这种心态。

然后,德宗没说如何处理此事,而是提了一句:

舒王近已长立,孝友温仁。

舒王是唐德宗的弟弟李邈的儿子,李邈去世得早,且被追封为昭靖太子,他儿子舒王就被唐德宗收为己子了。

德宗在此时夸舒王,显然是有废太子、立舒王之意。

李泌当然听出了暗示,马上力劝皇帝:

何至于是!陛下惟有一子,奈何一旦疑之,欲废之而立侄,得无失计乎!

您只有这一个儿子,怎么一疑心,就要废了他而立侄子呢?

这里所说的“惟有一子”应该是指只有李诵这一个嫡子。

这话一出,唐德宗勃然大怒:

卿何得间人父子!谁语卿舒王为侄者?

你不要在这里离间我和舒王父子!谁跟你说他是我侄子的?

李泌来打脸了:

陛下自言之。大历初,陛下语臣,“今日得数子”。臣请其故,陛下言“昭靖诸子,主上令吾子之。”

您亲口告诉我的呀!大历年间,您尚是太子,有天突然跟我说:“今天我又得了好几个儿子。”我问为什么,您说:“我弟弟李邈的儿子们,陛下让我来抚养了。”

为什么唐德宗他爹让他抚养弟弟的儿子们,前面说过,因为李邈去世了哈。

然后李泌继续说:

今陛下所生之子犹疑之,何有于侄!舒王虽孝,自今陛下宜努力,勿复望其孝矣!

如今您连亲子都怀疑,如果立了侄子,侄子又怎么敢得到您的信任呢?

被打脸的唐德宗来了个明晃晃的威胁:

卿不爱家族乎?

一般人到这肯定就害怕了,先认个错“臣不敢以疏间亲”,再一句“此陛下家事”,给自己台阶也皇帝面子,接下来的废立之事就由着皇帝吧,保全自家要紧。

然而,李泌不是一般人,他流泪哽咽着说了一大段话,我们来拆解一下:

第一句:臣惟爱家族,故不敢不尽言。

陛下您不用威胁我,看我怎么说服你~

第二句:若畏陛下盛怒而为曲从,陛下明日悔之,必尤臣云:“吾独任汝为相,不力谏,使至此,必复杀而子。”

我今天如果因害怕陛下生气而屈从,您明天要是后悔了,肯定会怪我说:“我让你当宰相,您却不力劝,让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那我也要杀了你的儿子!”

这里有个很重要的信息,李泌没明说,但暗戳戳点出来了:

如果我李泌“不力谏”,结果会如何?

陛下您立舒王之前一定先废太子,为了稳定局面,可能还要把废太子给赐死。

废杀亲子,这真的是您想要的吗?

第三句:臣老矣,馀年不足惜,若冤杀臣子,使臣以侄为嗣,臣未知得歆其祀乎!

我已经老了,活不了几年。如果您杀了我的儿子,我就只能过继侄子为嗣。等我死了之后,可不知能不能享受到侄子的祭祀啊!

李泌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以自己为假设,就是为了论证“侄子不如儿子”。

同时,也是暗示一个信息:陛下把皇位传给侄子舒王,舒王当了皇帝之后,真的还认您当爹吗?他会不会把他死去的亲爹尊为皇帝呢?到时候,陛下可就“未知得歆其祀”了哦~

而且,就算您“得歆其祀”,皇位也与您的后代无缘了。

毕竟历史上这样的事情也不是没发生过。汉成帝因为没有儿子,就把侄子刘欣立为太子,结果刘欣即位后,就把自己亲爹追尊为恭皇了,汉成帝这一支跟断了没啥两样。

立侄子就会有这样的风险,陛下你不知道吗?

此时,唐德宗也流下泪来:

事已如此,使朕如何而可?

李泌说了一大段:

此大事,愿陛下审图之。臣始谓陛下圣德,当使海外蛮夷皆戴之如父母,岂谓自有子而疑之至此乎!臣今尽言,不敢避忌讳。自古父子相疑,未有不亡国覆家者。

他内心希望这事可以大事化小,但明面上他用了一招“小事化大”,把事情往大了说,再给皇帝戴高帽,让皇帝不要轻易改立太子。

接着,李泌又搬出唐肃宗当年听信谗言、杀掉自己的儿子建宁王的例子来:

陛下记昔在彭原,建宁何故而诛?

果然,唐德宗跟着李泌的思路走了:

建宁叔实冤,肃宗性急,谮之者深耳!

我叔叔建宁王确实是个冤大头,这也是因为肃宗听信谗言,太性急了。

李泌继续展开:

臣昔以建宁之故,固辞官爵,誓不近天子左右。不幸今日复为陛下相,又睹兹事。臣在彭原,承恩无比,竟不敢言建宁之冤,及临辞乃言之,肃宗亦悔而泣。先帝自建宁之死,常怀危惧,臣亦为先帝诵《黄台瓜辞》以防谗构之端。

我从前,就是因目睹肃宗听信谗言冤杀建宁王,所以辞官跑路,誓不近天子左右。没想到今天做了陛下的宰相,又要目睹这样的事情。

我当年虽深受肃宗信任,但也不敢为建宁王伸冤,只在辞官之前说了心里话,肃宗也后悔得流眼泪啊。

而你爹唐代宗在建宁王死后,常怀危惧,我就给他念这首《黄台瓜辞》,据传是章怀太子李贤所作,以瓜喻子,以摘瓜人喻亲,控诉骨肉相残。

我让滚滚君贴上来了,大家可以看一下:

黄台瓜辞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我当年为啥这么做?就是希望你爹不要听信谗言,冤杀儿子!

唐德宗表示理解,态度也缓和了,又问:

贞观、开元皆易太子,何故不亡?

当初唐太宗、唐玄宗也废过太子啊,不也没出大事吗?

李泌的回答比较长,我们一段一段地看,先看他解释唐太宗废太子一事:

臣方欲言之。昔承乾屡尝监国,托附者众,东宫甲士甚多,与宰相侯君集谋反,事觉,太宗使其舅长孙无忌与朝臣数十人鞫之,事状显白,然后集百官而议之。当时言者犹云:“愿陛下不失为慈父,使太子得终天年。”太宗从之,并废魏王泰。

陛下既知肃宗性急,以建宁为冤,臣不胜庆幸。愿陛下戒覆车之失,从容三日,究其端绪而思之,陛下必释然知太子之无它矣。若果有其迹,当召大臣知义理者二十人与臣鞫其左右,必有实状,愿陛下如贞观之法行之,并废舒王而立皇孙,则百代之后,有天下者犹陛下子孙也。

唐太宗时,太子李承乾势力颇大,他谋反后,太宗是如何处置的呢?

太宗先让长孙无忌等几十个官员审问,情况出来之后,再召集百官讨论,最后也顾念了父子之情,对太子李承乾废而不杀,还把窥伺太子位的魏王李泰也给废了(其实是贬了)

您既然也知道当年建宁王的冤,就好好想一想,是不是冤枉了您的太子。

如果太子真的有谋反的迹象,请您让二十个“知义理”的大臣和我去审问。到时候请您效法唐太宗,同时废掉太子和舒王(其实滚滚君这里觉得舒王很冤,毕竟他可没像李泰一样),然后把太子之子立为皇太孙,这样百代之后,坐在天子之位的还是您的直系子孙。

李泌这里提出的“立太孙”一事,虽然有点离谱,但也是有根据的。

一来,太子李诵的长子李纯,很得唐德宗的喜爱与看重;

(注:李诵长子原名李淳,后改为李纯,之后我们都以“李纯”称呼)

二来,当年唐高宗立了李显为太子,又把李显的嫡长子立为皇太孙。即立太孙之事,本朝有旧例可循。

接着我们再看,李泌解释唐玄宗废太子一事:

至于开元之时,武惠妃谮太子瑛兄弟杀之,海内冤愤,此乃百代所当戒,又可法乎!

且陛下昔尝令太子见臣于蓬莱池,观其容表,非有蜂目豺声商臣之相也,正恐失于柔仁耳。

又,太子自贞元以来常居少阳院,在寝殿之侧,未尝接外人,预外事,安有异谋乎!

彼谮人者巧诈百端,虽有手书如晋愍怀,衷甲如太子瑛,犹未可信,况但以妻母有罪为累乎!

玄宗废杀太子,是因为听信武惠妃的谗言。这是一件冤案,一个错误,后世应该引以为戒,怎么能去效法?

据我观察,您的太子并不是那种凶恶残忍、杀父弑君之人,我还担心他太过仁慈呢。

且太子长居少阳院(少阳院在皇帝寝殿旁侧),不曾接触外人,怎么可能有异谋呢?

想污蔑陷害,有一百种办法,比如晋朝愍怀太子写下谋反的手书、本朝太子李瑛披甲入宫(注:李瑛披甲入宫一事历史上有争议,我也偏向于没有),这些尚且不可信呢,因为他们都是被人设计才这么做的。

如今您怎能因太子妃之母的罪责,就牵连太子呢?

最后,李泌来了大招:

幸陛下语臣,臣敢以家族保太子必不知谋。曏使杨素、许敬宗、李林甫之徒承此旨,已就舒王图定策之功矣!

幸亏您是跟我说,我以全族性命担保太子没有参与岳母郜国公主的事儿。如果您是跟杨素、许敬宗、李林甫之徒商量,他们肯定会顺着您说,你这边一废太子,他们就跑去舒王那里邀功了!

感觉唐德宗听到这里,想废太子都找不到理由了,所以他问李泌:

此朕家事,何豫于卿,而力争如此?

这是我的家事,你何必这么据理力争呢?

李泌的回答太经典了:

天子以四海为家。臣今独任宰相之重,四海之内,一物失所,责归于臣。况坐视太子冤横而不言,臣罪大矣!

原理就是,您是天子,天子的家事就是国事,我当宰相的怎么可能不管?

类似的话,狄仁杰对武则天也说过。

一般帝王想绕过宰相废立皇后、太子,就会说“这是我家事,爱卿没资格管哦~”

宰相如果要讨好皇帝,那顺着说就行了;如果要反对,那就学狄仁杰和李泌。

至此,唐德宗决定让步了:

为卿迁延至明日思之。

李泌再接再厉,抽笏叩头而泣曰:

如此,臣知陛下父子慈孝如初矣!然陛下还宫,当自审思,勿露此意于左右;露之,则彼皆欲树功于舒王,太子危矣!

既然如此,我知道您和太子慈孝如初了。但是您回去之后,千万别把考虑废太子的事情跟左右透露,不然他们如果有野心,想要拥立舒王,那太子可就危险了!

唐德宗表示:

具晓卿意。

之后发生的事,贴在这里大家可以看看:

泌归,谓子弟曰:“吾本不乐富贵,而命与愿违,今累汝曹矣。”

太子遣人谢泌曰:“若必不可救,欲先自仰药,何如?”泌曰:“必无此虑。愿太子起敬起孝。苟泌身不存,则事不可知耳。”

间一日,上开延英殿独召泌,流涕阑干,抚其背曰:“非卿切言,朕今日悔无及矣!皆如卿言,太子仁孝,实无他也。自今军国及朕家事,皆当谋于卿矣。”

泌拜贺,因曰:“陛下圣明,察太子无罪,臣报国毕矣。臣前日惊悸亡魂,不可复用,愿乞骸骨。”

上曰:“朕父子赖卿得全,方属子孙,使卿代代富贵以报德,何为出此言乎!”

总之,唐德宗冷静下来之后,想开了。太子也被保全了。

而在新旧《唐书》里,基本也是李泌“百端奏说”、“争执数十”,使唐德宗打消了废太子的念头。

然后我们总结下,太子能被保全,出了李泌的力劝,还有这么几个原因:

一来,太子是国本,在没有确认他参与郜国公主之事的情况下,怎么能轻言废黜?

二来,东宫是一个势力集团,废太子等于给朝堂来个换血。

别的不说,就说我们在之前视频讲过的,太子的大儿媳郭氏,是郭暧(郭子仪之子)和皇妹升平公主的女儿,还有其他错综复杂的联姻和利益纠葛,牵扯面太大了。

三来,可能也有感情因素,太子生母是早逝的皇后王氏,太子的长子和长女又是唐德宗十分看重、疼爱的孙辈,这些德宗肯定也是顾念到的。

皇帝和太子,血脉相连的父子,至高无上的天子与等待接班的储君。

一个日渐老去,一个正值壮年,现在的权威与未来的至尊,相互依存却又天然对立……只能说,当太子,是一门艺术。

萧妃之死

太子保住了,其他人可保不住。

郜国公主的案子定了性:

妖妄莫甚於巫蛊,罪恶莫逾於奸乱,迹涉於此,刑其舍诸?郜国大长公主,澡质天潢,不慎其德,行违礼法,志匿回邪。信妖孽之虚言,求壓勝之非福。

巫蛊和奸乱,好在不涉及谋反。

公主因年老,又是皇室身份:

悯其将老之年,从我议亲之典。

被从轻处罚,安置在别馆之中,剩余的人生就交代那儿了。

公主和两任驸马生的儿子们,知情不报,有的还参与其中,所以都被流放;亲戚们也被贬去外地。

至于私入公主第的几个大臣,也难逃流放。其中的彭州司马李万,因为是同宗乱伦,罪加一等直接被杖杀。

此时,我们的主角萧妃怎么样呢?有没有离婚或者被废?

没有。

为啥呢?可能是李泌的百般劝说,让唐德宗没有动东宫的人,因此我们也不知道萧妃是否知情。

也可能是唐德宗想把事态控制住,处置了郜国公主等人也就罢了,不处置萧妃,也是向外界传递出,不让事情牵连到东宫的信息。

然而,萧妃的劫难没有结束。

唐德宗虽然未准许太子离婚,却总怀疑萧妃心怀怨恨。

畏妃怨望。

滚滚君看到这里的时候在想,萧妃是不是流露出了恨意、或者做了什么,才让唐德宗“畏妃怨望”。

但后来我意识到,萧妃的亲人都遭了殃,此时她若流露出了恨意与怨气,自然是把柄;就算只是自怨自艾,也会被怀疑;哪怕她把一切都埋在心底,什么情绪也不表露……

别人也会觉得,她只是不说,只是不表露,她心里一定憋着恨呢!

那种情况下,其实你什么反应都不对,什么反应都可能成为“怨望”的注解。

那么,唐德宗不愿让这个儿媳继续当太子妃、未来的国母,会怎么做呢?很简单,找个理由,或者不用理由,杀了她。

正好,在事情发生的第三年(贞元五年,789年),李泌去世了。

个人猜想,这也许是个转折点,之前唐德宗想动手,但因李泌在,多少有所顾忌;现在李泌死了,唐德宗无所顾忌了。

于是,就在李泌去世的次年(贞元六年),唐德宗要动手了。

偏偏就在此时,郜国公主病逝,萧妃被留下了一条命。

然而,因母亲逝去留下的命,最终却因为丈夫患病而失去了。

在郜国公主去世当年的八月,太子李诵生了病,唐德宗正愁没理由呢,现在他直接就以为太子“壓灾”的名义,处死了萧妃。

给她留下的唯一的体面是,一个谥号:惠。

柔质慈民曰惠,爱民好与曰惠;

柔质爱课曰惠;柔质受谏曰惠;

施勤无私曰惠;慈仁好与曰惠;

爱民好学曰惠;宽裕慈仁曰惠;

……

真的黑色幽默,郜国公主当初以巫蛊获罪,如今女儿也因壓灾被杀。

而此时,距萧妃进入东宫,也就不到九年。

萧妃没有子女,我们也不知道她的年纪,但绝不会超过三十岁。

哎,有时候在想,若在贞元三年案发的时候,萧妃能离婚,是否会保下一条命呢?

第二位主角——王氏

一位主角的人生落幕了,另一位主角也要出场了。

我们的第二位主角王氏,乃琅琊人(一说为太原人),出身官宦世家——

曾祖思敬,试太子宾客;祖难得,赠潞州都督,封琅邪郡公;父颜,金紫光禄大夫、卫尉卿。

唐代宗大历年间,王氏以良家子的身份被选入后宫,被封为才人。

当时唐代宗年纪大了,也沉浸在失去独孤贵妃(被追封为贞懿皇后)的悲痛中,就把这位年轻的才人赐给了皇长孙李诵。

此时,王氏年仅十三岁。

被赐给年轻的皇孙,确实比当老皇帝的才人幸运。当然,这是相比之下。

大历十三年,年仅十五岁的王氏生下了一个儿子李纯,这个儿子也就是李诵的长子。

母以子贵,王氏被封为孺人。

后来,唐代宗即位,李诵当上了太子,王氏从孺人升级为良娣,地位仅次于太子妃。

王氏在良娣生涯中,言容恭谨,收获了大家的好评:

言容恭谨,宫中称其德行。

而且,她一共生下了二子三女,我不是说孩子多,感情就一定好。只是在史料非常有限的情况下,孩子多,有一定概率说明两个人当初感情不错。

王氏的这五个孩子,其中长子李纯和长女李畅(是的,她在史书里留下名字了,多不容易啊!),都受到了爷爷唐德宗的重视和疼爱。

据史书记载,李纯才六七岁时,唐德宗把他抱在膝上,想逗一逗这个小孙子:

汝谁子,在吾怀?

你是谁家的娃呀?怎么在我怀里呀?

李纯当即回答:

我是第三天子!

唐德宗因此对他“异而怜之”。

而王氏的长女李畅,嫁给了升平公主的儿子。

出嫁后归宁时,李畅哭得不能自已,唐德宗心疼地问她:

儿有不足邪?

她回答:

思相离,无他恨也。

唐德宗也哭了,对太子李诵说:

真而子也。

出嫁不久的小姑娘和疼爱她的爷爷,我真的挺喜欢看这种生动又有人味儿的细节。

唐德宗因疼爱孙女,连带着对孙女婿也格外照顾。

王氏的良娣生涯其实记载很少,而我们前面讲过,郜国公主一事中,太子地位差点不保,而太子妃更是在事后被杀。

我们从日后看,会觉得太子妃之死是王氏的一个上升机会。何况,她此时虽没有接任储妃之位,但已然是东宫最尊贵的女人了。

但如果我是良娣王氏的话,看到一会儿皇帝要废太子,一会儿太子又生病,连太子妃都说杀就杀,我只会觉得唇亡齿寒、胆战心惊。

毕竟,整个东宫的命运,系于太子一人之身、皇帝一念之间。

李诵被封为太子时,虚岁才二十,在这个位子上待了整整二十五年,是唐朝之最。

这二十五年间,他从一个朝气勇武的有志青年,熬成了一个压抑苦闷的病弱老人(这个“老人”是用古代的观点看)

压抑苦闷损害了他的健康,到贞元二十年九月,李诵又患上了“风病”,卧床不起,口不能言,无法上朝。

到了第二年,也就是贞元二十一年的正月,年过六旬的唐德宗行将就木:

诸王亲戚皆侍医药,独上卧病不能侍。德宗弥留,思见太子,涕咽久之。

皇子、亲戚们都入宫侍疾,唯太子不能来。德宗弥留之际,思见太子而不能,涕咽久之,病情加重,于正月二十三日驾崩。

太子久病,皇帝驾崩,一时朝野内外议论纷纷,人情震惧。

当最高权力出现“真空期”,一切都有可能发生。

好在,李诵还是比较给力的:

(即李诵)力疾衰服,见百僚于九仙门。

自己的戏份,强撑着也要一遍过!

接着在正月二十六日,正式登基,是为唐顺宗。

至此,局势终于稳定下来了。

唐顺宗李诵即位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永贞革新。

是的,说是“永贞革新”,其实当时还在延续贞元的年号,“永贞”这个年号是后来改的。

永贞革新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抑制宦官、藩镇势力。

改革涉及利益再分配,必然会有反对者,而反对得最厉害的就是以俱文珍为首的宦官和一些旧臣。

滚滚君水平有限,对革新和朝政就不做过多讲述了,只说说跟咱主题相关的一件事:立太子。

按理说,皇帝健康状况堪忧,确实需要早立太子,让太子帮皇帝分担政务、做好随时接班的准备。

在没有嫡子的情况下,王氏所生的皇长子李纯,素有雄睿之名,乃储君之位最佳人选。

而李纯身后站着的,恰恰就是反对革新的宦官俱文珍和一些旧臣,他们想通过拥立李纯的方式来推翻新政。

革新派的大臣自然极力反对将李纯立为太子,一番角逐之下,最终李纯于当年三月被立为太子,并于七月监国。

到这里,唐顺宗的态度就有争议了,结合史书和学者们的观点,我们把正反两个角度摆出来:

如果我们认为在立太子一事上,唐顺宗是被迫同意的,等于皇帝和太子站在了对立面上。

我们的主角王氏,就夹在了丈夫和儿子中间。

但是也有观点认为,李纯当太子并监国一事,是唐顺宗同意的,说明他也开始讨厌革新派大臣的“专恣”,想让李纯好好接班:

时内外共疾王叔文党与专恣,上亦恶之。俱文珍等屡启上请令太子监国,上固厌倦万机,遂许之。

这里虽然我抛出了两个角度,但并不希望大家轻易下结论,因为顺宗朝的局势,远比我说的复杂,很可能我上面讲得也不正确。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永贞革新本身就有争议,肯定它的人强调,它在一定程度上改革弊政,取消了“进奉”、宫市制度,还放了许多宫女、女乐回家。

批判它的人会指出,主导这场革新的大臣结党、贪污,造成了恶劣影响,也埋下了后患。

我现在了解得也非常非常粗浅,大家感兴趣还是去看看史书史料再下定论,也欢迎比较了解这段历史的小伙伴来补充。

总之呢,唐顺宗李诵的身体状况,成了革新最大的不稳定因素。

那么,局势将会如何发展?我们结合第三位主角的出场来讲述~

第三位主角——牛氏

在第三位主角出场之前,我们先看看后宫发生的一件事:

贞元二十一年五月,唐顺宗把当他太子时的八位承徽都封了嫔和美人:

承徽王氏、赵氏可昭仪,崔氏、杨氏可充仪,王氏可昭媛,王氏可昭容,牛氏可修仪,张氏可美人。

“承徽”是太子“后宫”中的中等位置,正五品:

良娣二员,正三品;

良嫒六员,正四品;

承徽十员,正五品;

昭训十六员,正七品;

奉仪二十四员,正九品。

可是呢,在承徽之上应该还有良娣、良媛,却没有被册封,尤其是我们的主角王氏,但关于她的事情我们后面再提。

此时只“安置”了美人和嫔位,可能是因为封妃、立后,典礼隆重、仪式繁琐,所以延后了;也不排除,唐顺宗对后宫布局还没想好,就先封了几个重要、但不特别重要的。

此时,我们的第三位主角——牛氏,终于出场了。

为啥现在才说到她呢?因为她之前……确实没有戏份。

等李诵即位后,牛氏这才先封美人,再晋昭容,在升级加薪的高速公路上狂奔。

此时我们再看看前面的那次集体册封:

承徽王氏、赵氏可昭仪,崔氏、杨氏可充仪,王氏可昭媛,王氏可昭容,牛氏可修仪,张氏可美人。

其中有位从承徽被封为修仪的牛氏,她是否是我们的主角牛氏?

可能性不大,我们看看这里:

皇后

一品四妃:贵妃、淑妃、德妃、贤妃

二品嫔位:昭仪、昭容、昭媛、修仪、修容、修媛、充仪、充容、充媛

三品婕妤:九人

四品美人:九人

五品才人:九人

六品宝林:二十七人

七品御女:二十七人

八品采女:二十七人

我们主角牛氏,有记载的位份是正四品的美人正二品昭容,说明她是先封美人,再当昭容;

而集体册封里的牛氏,是从太子承徽直接封为二品修仪,那她都已经是二品修仪了,不太可能当去当四品美人了,所以我觉得两位牛氏应该不是一个人。

不过也有的可能是,主角牛氏被称为美人时,这个“美人”是代称,她没有当过四品美人;或牛氏从俢仪被贬为美人,又重新得宠成为昭容;又或者史书写错了位份……

总之,让我们的主角牛昭容在历史上留下一笔的原因,不是位份,而是她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参与到了永贞革新之中。

前面说到,唐顺宗李诵身体不好,说话都困难:

上疾久不愈,时扶御殿,群臣瞻望而已,莫有亲奏对者。

也不能正常处理朝政,所以他——

常居宫中施帘帷,独宦官李忠言、昭容牛氏侍左右。百官奏事,自帷中可其奏。

唐顺宗平时要下达什么旨意,也是先告诉牛昭容,牛昭容传递给宦官李忠言,李忠言告诉大臣王叔文,王叔文再与柳宗元、刘禹锡、韩晔等商量,最后给中书省,让韦执谊执行。

美人(指牛昭容)受旨于帝,复宣之于忠言;忠言授之王叔文。叔文与朝士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图议,然后下中书,俾韦执谊施行,故王之权振天下。

那么,帘帷之内的牛昭容,只是一个工具人传声筒么?

并不是。

因为皇帝的宠爱,也因为皇帝的疾病,牛昭容从幕后走向了台前。

史书上说,她忌惮皇长子李纯的雄睿,欲危之,只是没成功,李纯最终当上了皇太子。

王叔文与牛美人用事,权震中外,惮广陵王雄睿,欲危之。

——《新唐书》

时牛昭容辈以广陵王淳英睿,恶之。

——《资治通鉴》

昭容忌惮李纯,当然不只因为他英明能干,更因为拥立他的人是宦官俱文珍和旧臣势力,这些人是新政的反对者。

牛昭容的“站队”,让她成为了正史中一个戏份不多的奸妃形象:

毕竟,正史对革新派大臣多持负面评价,牛昭容与王叔文等是一伙儿的。

且后妃劝诫皇帝是贤德,但后妃直接参政或卷入政治争斗,是传统观念里的大忌,更何况牛昭容还忌惮起了下一任皇帝。

她的行为三个字来概括就是:有异志(《唐国史补》语)。

我们用现在的观点看,会觉得牛昭容不甘于做一个传声筒,完全可以理解;或者说,当她被皇帝当成传声筒之后,就已经卷入了政治。

当一个人,或被动或主动地靠近了权力中心,那Ta主观、客观上都很难拒绝权力的诱惑了。

更何况,在那个局势不明、风险与诱惑并存的情况下,谁知道鹿死谁手呢?

我们提到唐朝后妃,很多人会想到长孙皇后、韦皇后、武则天(当然,她更重要的身份是皇帝),但大多数的后妃,尤其是妃子,是没有机会参与政治的。

因此牛昭容的经历,让我特别感兴趣。

可惜她的记载太少了,比如她与革新派的王叔文等到底如何“用事”、参与政治有多深等等,希望之后有新发掘的史料可以补上空白,更希望有小说、影视剧可以将聚光灯对准这段历史。

与“有异志”的牛昭容相比,另一位主角王氏就是传统史学非常推崇的贤德形象,以恭谨、仁顺的德行在宫中被称赞。

唐顺宗生病期间,王氏:

供侍医药,不离左右

唐顺宗很感动,打算直接立她为后,却因为顺宗的身体状况,册礼耽搁下来了:

属帝不能言,册礼将行复止。

——《旧唐书》

将立后,会病棘而止。

——《新唐书》

看到这里,各位有没有“怎么就差这一步”的闹心感?

可能还有小伙伴会想,是不是因为王氏乃是太子生母,所以故意不给她皇后之位的?

毕竟太子背后站着反对革新的势力,可不能让太子生母当上皇后啊。

只能说当时的政治环境错综复杂,这些都只能算是猜想。

总之大家别着急,金簪子掉在井里,是你的,总有人捞给你。

太上皇后

贞元二十一年八月,前朝的权力角逐有了结果:

太子李纯在宦官俱文珍等人的拥立下登基了,是为唐宪宗。

那原本的皇帝怎么办呢?不好意思,您当太上皇去吧,直接给批个病退。

唐顺宗李诵,正月下旬上岗,八月退休当太上皇,工作时长也就是六个多月。

(注:话说之前的视频里,我说唐顺宗当皇帝当了不到八个月,是我算错了。)

当了太上皇之后,李诵徙居兴庆宫,改元永贞,之后他的制、敕将被称为“诰”。

(注:所以这件事被称为“永贞内禅”,前面的“永贞革新”也是这么来的,所以无论是革新还是内禅,都发生在永贞之前。)

随着他的退休,这场革新宣告破产,很多人的命运也被改变。

我们的牛昭容从这一刻开始,在历史上失去了踪迹。

是被杀?还是被幽禁?

史书没有记载,但我们也能想见了。

现在,三位主角,只剩下王氏了。

就在“退休”的同月,太上皇李诵发布一道诰(或者说借太上皇之手发的也行)

人伦之本,王化之先,爰举令图,允资内辅。式表后妃之德,俾形邦国之风,兹礼经之大典也。良娣王氏,家承茂族,德冠中宫,雅修彤管之规,克佩姆师之训。自服勤萍藻,祗奉宗祧,令范益彰,母仪斯者。宜正长秋之位,以明继体之尊。良媛董氏,备位后庭,素称淑慎,进升号位,礼亦宜之。良娣可册为太上皇后,良媛宜册为太上皇德妃,仍令所司备礼,择日册命,宣示中外,咸使知闻。

王氏终于得到了长秋之位,只不过多了俩字,成了太上皇后;还有一位董氏,也被封为太上皇德妃。

这位董氏是李诵当太子时期的良媛,良媛的地位仅次于太子妃和良娣,她在史书上没有留下有子女的记载。为啥特意下旨封她,可能有地位、品行的原因,也可能是……她一直站在王氏、李纯这一边吧。

说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发现了,王氏成了太上皇后,并不是皇太后,难道皇帝的母亲不该是太后吗?

太上皇后和皇太后,虽然都是皇帝的母亲嘛,但区别很大。

如果老皇帝死了,新皇帝即位,就会把老皇帝的妻子或者自己的生母尊为皇太后。也就是说,“皇太后”的含义是:皇帝的母亲。

但如果老皇帝还健在,当了太上皇,那么太上皇的妻子就是太上皇后,含义是:太上皇的妻子。作为“太上皇妻子”的这一重身份,是要排在“皇帝之母”这重身份之前的。

而不管是太上皇后还是皇太后,崩逝后随葬、神主入庙时,因为面对的是她们死去的丈夫(皇帝),所以都称皇后,这叫:

入庙称后,义系于夫。

同理,前面的董氏,是太上皇的妃子,所以叫太上皇德妃,而不是太妃。

继续走时间线,转过年来的正月,太上皇李诵驾崩,死因成迷。

此时离他当初登基,也就一年。

对于他的死亡,有说,是因为他本来就健康状况堪忧,又卧病在床,又口不能言,又被逼退休,现在身体熬不住了嘛。

也有说,死得太突然了,肯定是被他儿子唐宪宗李纯和宦官谋杀的。

毕竟,之前就有人打着太上皇的名号,要起兵废立皇帝,只是没成功:

山人罗令则自长安如普润,矫称太上皇诰,征兵于秦州刺史刘澭,且说澭以废立。澭执送长安,并其党杖杀之。

这说明什么?说明太上皇的存在是个不稳定因素,他没动作,不代表别人不会打着他的名义有什么动作。

再怎么严加控制,都没有物理消灭来得保险。

总之,李诵之死的真相是什么,甚至和舒王之死有没有关系,滚滚君就不下定论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相关史料。

这里忍不住感慨几句,讲真,滚滚君看历史,很少共情帝王的。

我知道帝王也是人,但他们是站在权力巅峰的人,就……你们都站在最高地了,还用得着我同情吗?

但这次我有些心疼李诵,可能因为太惨了吧,大家还记不记得,他当初也是一个“身先禁旅,乘城拒战”的勇武青年啊,也是一个看到了朝政弊病、希望能做点什么的储君。

当太子的头几年,他失去了胞妹和生母;压抑了二十多年终于即位,却已来到了生命最后一年的倒计时。

就感觉……他喊一句“来生勿生帝王家”,我是会理解的。

但他喊不出来,因为他早就失音了。

母仪与天下

元和元年五月,太上皇后王氏被尊为太后。

王氏做良娣时便言容恭谨,当太后更是:

性仁和恭逊,深抑外戚,无丝毫假贷,训厉内职,有母仪之风焉。

最终,她做了十年的太后,期间史书史料上,有不少命妇朝拜、群臣奉贺太后的记载,说明王氏晚年还是挺有排面的。

元和十一年三月,王太后崩逝,谥曰庄宪皇后,附葬丰陵。

王氏在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嘱咐说:

皇太后敬问具位。万物之理,必归于有极。未亡人婴霜露疾,日以衰顿。幸终天年,得奉陵寝。志愿获矣,其何所哀。易月之典,古今所共。皇帝宜三日听政,服二十七日释。天下吏民,令到临三日止。宫中非朝暮临,无辄哭。无禁昏嫁、祠祀、饮食酒肉。已释服,听举乐。侍医无加罪,陪祔如旧制。

我现在要去侍奉先帝了,你们不要加罪于医生,也别让朝廷、后宫、民间因我的丧事受太大影响,遵循旧制就行。

老实说,第一次看这段历史时,滚滚君会把注意力放到牛昭容身上,牛昭容虽然是戏份少的“反派”,但她身上似乎有一种戏剧张力,我总在想:

她在顺宗朝还做了什么?结局又如何?

而王氏则是,重要,正派,却不出彩,甚至有些乏味。

可是,写到这里我忽然发现,不是王氏不出彩,而是我只看到了表层的乏味,却忽视了她的隐忍:

她在当良娣期间,肯定免不了为整个东宫担惊受怕;

在丈夫即位后,她也许察觉了波诡云谲的前朝局势,暗流涌动的政治较量……

她看在眼里,能做的却不多,所以她选择严于律己,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最好。

在儿子坐稳皇位之后,她也没有松懈下来,把“深抑外戚,训厉内职”贯彻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她确实是“母仪”二字的最好诠释。

只是,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帝都之外,会发现就在王氏附葬之后,饶州发了大水,漂失四千七百户。

忍不住想问:受灾的百姓们,得到救助了吗?妥善安置了吗?

虽然这个系列的故事情境大多在后宫之中,但看到史书上记录的天灾、人祸,实在是触目惊心……

插曲

最后一部分,我们就不讲王氏的子女了,用一个小插曲来做结尾吧。

王氏有个妹夫,叫李翛。

这个人有才干,但技能点歪了,心思也都花在巴结人身上了。

唐宪宗即位之后,李翛以太后妹婿/皇帝姨父的身份“骤阶仕进”。

后来,太后崩逝,李翛作为山陵桥道置顿使,负责送葬所经道路的安全完善,承担修缮道路工作,并专掌此项工程财务。

结果,因为他的“恃能惜费”,运送王太后的灵驾来到灞桥,随行的官员都吃不上饭——作为一个饿起来头晕眼花、六亲不认的人,真觉得这小子太招人恨了。

更招人恨的是,李翛之前为了省钱,连路都没好好修。

桥道司已经提醒过他了,灵驾和整个队伍很庞大,你把渭城北门修大一点。

结果他嫌修门太贵,只让人把通行的隧道凿深了一些,结果这么一凿:

旁柱皆悬,因而顿坏。

队伍经过的时候,城门坏了,差点砸到灵驾,整个队伍就给堵在城门口了。

最后,是把城门给拆了,才让灵驾顺利通过。

李翛犯了这么大个错,却没受到相应的惩罚,还被唐宪宗继续重用。

为啥呢?倒不是因为他是皇帝姨父,而是因为——

他能帮皇帝和朝廷敛财,就这么简单。

(注:浙西重镇,号为殷阜,乃以翛为润州刺史、浙西观察使,令设法鸠聚财货。淮西用兵,颇赖其赋。)

《顺宗卷》的故事要结束啦,不知道有多少小伙伴坚持到这里呢?

对啦,大家还记得我们第一位出场的主角萧妃吗?

唐顺宗即位后,有没有给萧妃一个追封呢?

——没有。

就像她从未存在过一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