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守寡公主因丑闻和巫蛊连累太子女婿,大唐名相李泌如何说服唐德宗,成功营救太子?

 读史思悟 2020-10-26
公主惹祸

787年,唐德宗接到密报,姑姑郜国大长公主在守寡后的私生活“火”了,出入她私宅的有太子詹事李昇、蜀州别驾萧鼎、彭州司马李万、丰阳县令韦恪等一批裙下之臣。令唐德宗没有想到的是,事情的后续更令他心惊胆战,怒火冲天。

唐德宗曾一度很尊重郜国公主
郜国大长公主不仅是唐肃宗的女儿、唐德宗的姑姑,更重要的是,她与此时已经去世的驸马萧升所生的女儿萧氏,乃是太子李诵的正妃。因此,她很受这位皇帝侄儿的尊敬,常常能够坐着人抬的轿子昂然直入太子东宫,拉风无比。
然而,这种招摇过市的炫耀行为看得皇亲国戚们由妒生恨,千方百计地想让她栽个跟头。很快,机会就来了。公主不但交结外臣闹出了丑闻,更致命的是,她还被人告发有施展“巫术”向鬼神祈祷之事。
作为太子的岳母,她交结外臣本就有壮大太子实力之嫌,此刻又搞起巫蛊之事,难道是想要请鬼神把皇帝早点“带走”,好让女婿尽快上位吗?这种事显然是任何在意皇权的帝王都不能容忍的,更何况猜忌心很强的唐德宗呢!

于是,天子震怒,公主被囚。同时,太子李诵也受到连累,惶惶不可终日,甚至被迫像曾祖父唐肃宗一样提出与太子妃萧氏离婚。
然而,这打动不了唐德宗。他将事情告知了名相李泌,并且多次向他表达对舒王李谊的欣赏。李谊是唐德宗异母弟弟李邈的儿子,也是深受唐德宗疼爱的养子。
李泌何等机智,一下子就看出皇帝生出了废太子的念头。   作为一名以维护大唐稳定为己任、扶保过肃宗、代宗两代太子的真“太子太保”,他再度出手了。

亲情牌
第一手是亲情牌。李泌说:“陛下只有一个嫡子,一怀疑就要废掉他而改立侄子,岂不是有欠考虑?”唐德宗闻言勃然大怒,吼道:“你为何要离间我们父子?谁告诉你舒王是我侄子?”

李泌与皇家关系较为亲密
李泌面不改色,娓娓道来:“是陛下从前亲口告诉我的。现在您对亲生儿子还这么猜忌,对侄子能好到哪里去!舒王虽然孝顺,但从今往后您恐怕要多加努力,不要寄希望于他会保持孝顺了!”
李泌的言外之意很明显,要是舒王做了太子,肯定也会饱受猜疑,失去与皇帝“父慈子孝”的关系。唐德宗闻言,冷森森地威胁道:“你胆敢违背朕,是不是不爱你的家族啊?”

后事牌
李泌没有惊慌畏惧,而是打起了 “后事牌”:“我正是因为爱我家族,才不敢不说心里话。如果我现在畏惧陛下的盛怒而曲意服从,到明天您后悔了,一定会怪我没有尽到竭力劝谏的责任,依然要治我和儿子的罪!”
 “我已经老了,死了没什么可惜的,但如果我的儿子被冤杀,我只能让侄儿继承香火,到时候就不知能不能享受到他的祭祀了!”说到这里,他动情地哭泣起来。

武则天也曾受祭祀之事影响
这“真情流露”的一番话,看似说的是自己的命运,实则是在讲唐德宗废掉太子的后果:如果太子遭冤杀,舒王即位,那您也是侄儿继承香火。人家是有亲生父亲的,您可未必能享受他的祭祀啊!
受到源远流长的宗法、祭祀制度影响,古人对身后是否有人供奉香火很是看重,便是一代女皇武则天也或多或少地受到过这方面的影响,唐德宗自然也难以例外。

历史与出路
李泌见皇帝意动,又拿出“历史牌”,即唐肃宗冤杀建宁王李倓的事件,以说明皇家父子相疑对国家的危害。皇帝虽认同,但还是不死心:“太宗、玄宗都换过太子,怎么没见亡国呢?”

唐玄宗也曾冤杀太子李瑛
唐德宗的反问给了李泌新的机会。唐太宗的说法是“太子不道,藩王窥伺者,两废之。”他排除了太子李承乾及其对头李泰,改立后来的唐高宗李治。至于唐玄宗受武惠妃等人影响冤杀太子李瑛,天下冤之,更是反面典型。
光反驳不行,李泌还为唐德宗送上了“出路牌”:根据前车之鉴,可以缓上几天,把事情调查清楚再做决定。如果太子确实有罪,可以效法唐太宗把太子和舒王一起贬黜,另立嫡皇孙为储,仍然可保皇帝一系的传承。
在李泌的铁齿铜牙面前,唐德宗终于表示:“因为你的坚持,朕暂缓到明天再考虑。”李泌忙提醒他:“陛下回宫应当独立思考,千万别把想法透露给身边人,否则他们都会为舒王建功,太子就危险了。”皇帝认可了他的周到考虑。

大功告成
隔了一天,唐德宗单独召见李泌,抚着他的后背流泪说:“如果不是你的坚持,朕今天将追悔莫及啊!事情果然都跟你说的一样,太子仁孝,实在没什么过错。从今以后,无论军国大事和朕的家务事,都要让你来谋划。”

李泌成功说服了唐德宗
李泌从亲情、身后事、历史教训和历史经验等各个方面为唐德宗剖析了草率废太子的不利后果,又适时地站在皇帝的角度上为他提供了可行的处理方案,成功地避免了一场骨肉相残,化解了一次皇室动荡,维护了大唐的稳定。
但是,经过此事之后,人到老年的李泌也对“伴君如伴虎”有了更深的体验,决定功成身退,提出退休请求。不过,唐德宗正在兴头上,满怀感激地将他挽留了下来。

悲剧尾声
事后,郜国大长公主的同宗李万被杖毙,其余的一众儿子和情人都被流放到边远地区。历经风波的太子心情压抑,身体健康每况愈下。790年公主在幽禁中去世后,正值太子生病,怀疑太子妃心怀怨念的唐德宗以“替太子挡灾”为名,除掉了儿媳这颗眼中钉。
然而,太子的身体还是垮了。他在继位后很快便因健康原因退位,力图振兴唐朝的“永贞革新”也宣告失败。
参考资料:《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