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家大作——中国书画名家推荐李辛儒

 欢 喜 2023-07-12 发布于上海


【艺术简历】

李辛儒,1938年生,陕西岐山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已有六十多年创作经历,曾获陕西省文艺创作开拓奖、西北五省(区)美展优秀奖、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奖以及各地书画邀请展的多项奖励。曾与吉林、河北、甘肃三位画家在中国香港联袂举办《北国四李》作品展;后又与安徽、河北两位画家在中国香港举办《大匠笔下千峰翠》中国画三人展;并以多幅作品参与了中国香港《百家画展》、《金秋诗韵》画展、《春之颂三部曲》画展等。在《报日人民》、《中国文化报》、《中国书画报》、《美术观察》、《美术报》、《北京周报》、中国香港《明报》、《港人日报》等多家媒体发表作品和权威人士评语。2018年被中国美术家网评为百杰画家特别推荐人物。

《锦官城西好山河》97×180cm

深沉大气 风清骨峻

——李辛儒山水画简评

李辛儒的中国画作品总是给人一种浑厚、大气、深沉之感,藏在他所描绘的自然景物中的生命气象溢于言表。那种托物言志的冲动与富有激情的笔墨,对观赏者的情感投入是一种诱惑,使人们在诗化语境与意象的融合中陶醉,久久不能忘怀那用笔墨所幻化的崇高、雄奇与壮美。

《岷山流来岷江水》97×180cm

他的山水画对大自然的关切聚合着人生的体验与文化的思考。每每将一种构思要置于开阔的自然状态的审美意境中加以审视。那些属于自己的意象符号在笔下犹如万涂竞萌,皆按照预先酌定的声律逐渐排好。通过李辛儒任何一幅画都可以窥视作者肃重内敛,宁静淡泊的精神世界,因而使画面所传达的清逸旷远、寥廓无际的境界更加具有感染力与亲和力。在画面每一图像单元的塑造中,有着概括性极强的渲染和运笔,但没有粗糙随意的涂鸦效果;有疾笔如飞的描绘或者一波三折地皴擦,却鲜见来自心浮气躁的失误。画面的细节可以告诉人们其造境的过程是“墨守我法”,不慌不忙。表现出一位独照之匠驾驭文思的超凡能力。

《西域天高路迢遥》97×180cm

李辛儒的作品很难临摹,这是好多学子们的普遍反映。细心人可以看出,他玩传统的“三远法”有着自己的招数,而且表现出较强的现代感。能使自然山水自由开阔的意境,展现于一种情景式的空间和语境氛围中,他的多数作品是以平远之势展开,进而寻找更大、更壮观、更能契合自我胸臆的展现空间,灵活及时地变换画法。从来不把相似或相同的图像单元逐渐垒高,避免了这种省力的“高远法”带给观众的审美疲劳。他常常在胸中预设淡远、灰远、空濛、飘渺的意象图景,运用积染(干积、湿积、半干积)的方法,逐渐将深远、高远、无限远、引人入胜的景致呈现在读者面前。

《司马迁祠》97×180cm

一位在笔墨的海洋中励志半个多世纪的美术工作者,身处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环境能保持如此稳健平和的心态十分可贵。这需要下帷积学、澡雪精神的常态性修炼。

朱竑 2014年2月23日

《风韵渐高九秋月》69×138cm

我的巴蜀情结

水画家常向名山大用寻找灵感,然而取向各不相同,这要根据自身的基础和需求而定。他们要找到与自我心灵“异质同构”,而且足以“悟对通神”的客观景象,以期获得更为强烈的感受。我从事绘画几十年,第-次巴蜀之旅成了我创作生涯中的关键性转折,初访巴山蜀水的激动心情至今难以忘怀。那植被丰茂的崇山峻岭所呈现的独特感、新鲜感以及蓬勃生机令人震撼不已。于是我索性住在巴蜀山中,不止一次地去感受“青城天下幽、峨眉天下秀,夔门天下险、剑阁天下雄”等被载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名山胜景,并跑遍了川西各地,诸如九寨藏居、山间吊桥、大河索道,以及密林中的道观古刹和水皋间的亭榭楼阁等,这些别样的风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被收罗在难忘的记忆里,空前丰富了自己的“意象”储备,并奠定了我现在山水画创作的基本面貌。

《葱翠林舍图》69×138cm

所以,画家的山水画作品传达着自己的“意象”情怀。我在四川的三年客居生活与后来的多次回访,形成了与巴山蜀水对话的习惯性机制。这种机制像一股活水,挥之不去地作用在每一幅画的创作过程中,“巴蜀情结”是我的感情生活中最值得咀嚼与体味的部分。画家进行创作活动,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以调动的物质手段,搜尽奇峰力争做到“外足于象”,井彻底发掘原初感受中的情感元素而促其“内足于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成为永远的追求。一种令人十分向往的自然环境,帮助我孕育了既有异于北方景色,又不同于江南风光,且与巴山蜀水的原型拉开距离的纸上图像。我想,这就是画家以饱满的热情,对客观对象注人了主观意图所创造出的“意象”描绘成果。

《密林渔家》69×138cm

遮而不绝 掩而益彰

李辛儒先生笔下的山水,状物传神,气势恢宏,场面尤其壮观。

无水山不秀,有泉岩自灵,古之山水画家,或侧重于画山,或侧重于绘水,完全将水拒之画外者罕见。自唐代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被人叫响,石上清泉便成为历代画家乐于表现的对象。李辛儒先生的泉水,不但变化无穷,气象万千,且寓意深刻。堪称叠岭山泉的代表作是《羌山云壑》、《深幽翠碧青城山》《林深行径远》。李辛儒先生为了避免山泉僵硬直露、苍白无力的常见毛病,突出曲“泉”通幽的诗化意境,构图别具匠心。

《岷江出山流浩浩》69×138cm

他的叠岭清泉,可以说是“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这句名诗的神气活现。他笔下的泉水既“清”且“活“,又有“源头”深藏不露,只在幽深神秘之处半探半躲;泉水躲而不匿,探而不迫,给人以“牵”出来的感觉。既然是“牵”出来的,能无声响吗?因而又让人联想到:李氏无踪,神秘兮兮,却又给人以来程茫茫、去路悠悠之感。何以至此?神在李先生让突兀的岩石遮掩了山泉的来路,又让刚刚露面的溪流匆匆溜出画面。好个“遮掩”法。遮而不绝,掩而益彰,能不神乎?

《青城山中》69×138cm

这就是李辛儒先生所绘叠岭山泉留给人们的美感。

跳跃式,实际上是遮掩法的连续使用,较比单纯遮掩,溪流在画面中流程要长一些。由于遮遮掩掩,弯弯曲曲,溪流便忽隐忽现,其形态之美,恰似蛟龙腾越滚滚波涛,又如闪电穿越茫茫云团。李先生反复渲染山泉的曲折,或许是为了强化曲“泉”通幽的视觉效果,加大乐发深谷的音响感觉。应当说,他的目的达到了。

《霁景浮云图》69×138cm

我以为最具震撼力的是《深幽翠碧青城山》,主体分为左右两部分:

一、在山的右半部分。是峡谷一面峭壁凸出而悬在部分的顶端,但在画面上,却仿佛一块巨石从天而降,刚刚触地,轰然有声。旁边淡出另一面峭壁,略为倾斜。于是乎,二壁之间形成倒楔状缝隙。应当说,构图时让两壁相靠,既奇且险,但不能不成为佳构,要看收拾得当与否。收拾得当,必成妙作;收拾欠妥,失败无疑。

《名山图》

且看李先生如何收拾。左右两峭壁相靠后,将右面峭壁相外延伸。由于用墨轻淡,光感明快,便得纵深,仿佛重墨山石的前面空间无限。接着在山脚和中部画以古建,隐约在树木后面象征山深,留白成秋水一线,散漫缓流。画到此时已经不俗,李先生却未掷笔仰天大笑,而是在山脚下画的“小桥”和“水中露出的山石”,正是由于它们的出现,青泉顿时活了起来,画面也随之放出光彩。神来之笔,此其一也。

《双松迎风图》69×138cm

二、在上左半部分。独具匠心营造,既奇且险,首功应在于中景的 “小桥”和“流水”上,为何将首功记在中景的小桥和流水上呢?原因是小桥悬挂在溪流两侧的山石上,观之犹觉仙界云梯。流水从天而降不见源头,溪流一段,遮遮掩掩,蹦蹦跳跳,泉水激石丁冬……所有景致都能给人以炽热的亲切感,造出若干情趣盎然的山水风光。虽而石之香味扑面而来,便将整幅画中目光揽为己有,给人以奇险之感。用笔随心所欲而中节合律,画中景物虽多而主次清晰,枝干任意穿插而不失巧思,若非心舒情溢,这纷繁的笔触怎能演绎出如此抒情的“小桥”和“流水”呢?

《青嶂飞瀑》124×125cm

作者画丛林、独树亦有创造。画中树就叶形而言,实际上认不出所画为何树。其实也没必要认出,显然,这是画家的组合,是美学需要的组合。由于这种组合,画面上形成与流水对比,从而增添若干妙趣。视线穿过眼前的树木,顺着流水望向前方,树木绿了,表明春天到了,所以滋润、透明,仿佛弥漫着潮湿春天的芬芳味,泉水遮遮掩掩、蹦蹦跳跳地走出山谷,一路上唱着清脆悦耳的歌。它们跟豆蔻年华的山妹子一样,虽然害羞,怕见生人,却又天性活泼,向往热闹,最后还是跳着、喊着、笑着、唱着走出了大山。仿佛它来无影,去无踪。

《秋林碧溪图》90×97cm

《青山万里云依依》90×97cm

《都江堰离堆宝瓶口》69×69cm

《红林澄江壮峡谷》69×69cm

《青城山悬流图》97×60cm

《深山宝刹》97×60cm

《青城山之晨》97×60c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