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患上胃食管反流病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你的胃酸多吗?

 涅槃大将 2023-07-12 发布于重庆

反流和烧心是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典型症状。反流中最常见的就是反酸,一口酸水反上来,立马感觉嗓子火辣辣的,呛得你龇牙咧嘴、双眼含泪、生无可恋……(此处应用了非常贴近现实的夸张性修辞手法)

图片
而抑酸药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首选药物。研究显示,无论使用何种质子泵抑制剂(PPI,即各种拉唑类,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等,治疗8周后受损的食管黏膜愈合率能达到77.5%~94.1%。使用新型抑酸药钾离子竞争性酸阻滞剂(P-CAB)治疗4周,食管黏膜的愈合率就能达到90%左右。

无论从症状上还是从治疗效果上看,胃食管反流病都与胃酸有关,而胃食管反流病也确实属于酸相关性疾病(ARDs)。既然抑制胃酸就有效,那是不是就说明我之所以患上胃食管反流病,就是因为我的胃酸多了呀?

如果你这么想,那你就把胃食管反流病想得太简单了!

我们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出现反流的,即使你在饭后来个倒立,也不会把刚刚吃进去的食物都倒出来。为啥?因为我们的身体有一套抗反流机制在起作用。

这套抗反流机制主要分布在食管和胃的交界区,由贲门下食管括约肌(LES)、膈肌脚膈食管韧带His角(食管与胃底间形成的锐角)等解剖结构参与构成。

我们知道贲门是胃的上口,它就像是古代城市的一道城门,只许进不许出,把胃酸和食物牢牢地封控在胃里。

下食管括约肌是食管下段连接到胃的一段略增厚的环形平滑肌,它收缩时能产生远高于胃内压的压力,成为阻止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一道坚固屏障。如果大家了解过古代城防,下食管括约肌就相当于城门外的瓮城,进一步强化了城门的抗攻击能力。

图片

有了这种双重保险,就像醋瓶子有了瓶盖,不管你瓶子里装了多少醋,只要盖得住、盖得紧,就不会有醋倒出来。膈肌脚、膈食管韧带、His角这些分布在胃、食管周围的结构,就像旋紧瓶盖的外力,进一步让瓶盖拧得更紧。

有的小伙伴就问了,既然抗反流结构组成这么多,防护力度那么大,那为啥还会出现反流呢?

贲门、下食管括约肌无论产生多大的压力,靠的都是自身平滑肌的收缩力。如果暴饮暴食导致胃内压增高,或是肥胖产生的腹压间接导致胃内压增高,这些压力持续对平滑肌施压,时间日久必然会让这些平滑肌逐渐松弛。这就像是一根橡皮筋,拉伸得太久弹力自然就会下降,你用它去扎袋口自然就扎不紧了。

而食管外的抗反流结构,只要其中的任一结构的形态或功能异常都可导致反流增加。尤其是食管裂孔疝(HH),完全可以凭借一己之力就能将这些结构轻松破坏。研究表明,食管裂孔疝是大部分慢性胃食管反流病的解剖学病因,并且胃食管反流病通常可随着食管裂孔疝的增大而加重。
图片

除了抗反流结构的功能减退或被破坏,胃食管低动力状态也是胃食管反流常见的诱发或加重因素。胃排空减慢必然让胃内压持续增高,食管蠕动功能减弱或廓清能力下降,必然加大了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损害程度。

还有一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抗反流结构没问题,胃食管动力也没问题,问题是对正常的反流太敏感了,稍有点反流就会产生烧心或胸痛等症状,这你找谁说理去?我们把他们归在了反流高敏感(RH)类型里。

此外,在某些情况下,特别是在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反流性食管炎(RE)和食管外综合征中,弱酸反流、碱反流、气体反流以及反流物中的胆汁、消化酶和食糜也是导致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或加重因素。

所以啊,我们能够患上胃食管反流病,可并不单纯是我们的胃酸多,而是多种因素参与的结果,这也是为啥我们有必要完善相关辅助检查的原因。有“的”,才好放矢!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