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为什么会有乡愁呢?

 倩倩私房书 2023-07-12 发布于山东

今天在读朱建军的《心由境造:人人都能看懂的环境心理学》。

文章里提到“乡愁”的心理学解释,挺有意思的。原文的解释很像司马迁说的“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说得难听一点,混得不好的时候,你才会有乡愁。

人为什么会有乡愁呢?

精神分析这类深层心理学会用一种“诛心”的方式解释说,“故乡”就是过去的自我的象征。现在所在的地方,象征着现在的自己;过去所在的地方,象征着过去的自己。思念故乡,其实就是一种怀旧。

人的一生,是不断离开旧的自我(旧我)、变成新的自我(新我)的过程。虽然这个变化可以是积极的,但是人总还是对旧我有所眷恋,因为旧我也是我,并且现在已经失去了。越活越好的人,相对来说乡愁会少一点,因为新我比较好,对旧我就少一点眷恋。年轻人刚步入社会的时候,乡愁比较少一些,因为年轻人在这时正在热情地憧憬着未来的人生。然而,当新生活不如意的时候,人总是格外容易思乡,因为新的自我、新的生活不够理想,人就更容易怀念过去的自我和过去的生活。

有人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也就是说,不如意的事情往往多于如意的事情,因此在外乡生活的人时常产生思乡之情也就在所难免了。各位漂泊在异乡的朋友是不是这样?灯红酒绿的时候也就罢了,工作不顺利、失恋或者不开心的时候,最容易让人想家。

更何况,任何人都逃避不了这样一件事——变老。每个人都怀念自己青春年少的时代,而怀念故乡就是怀念青春。故乡在我们的记忆中,总是比实际上更好——这是因为,青春总是比衰老更好。因此,故乡作为青春的象征,总是让我们感觉比衰老的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更好。

再深究一些,我们甚至可以说,故乡是母亲的象征。所有人都是母亲孕育的,而人在出生后最初也是在母亲身边生活。同样,所有的人都是故乡的土地孕育的,并且在故乡的土地上度过了最早的年华。在潜意识中,在象征意义上,故乡就等于母亲。因此,故乡也被称为motherland,也就是“母亲之地”。

母亲是一个人最早的也往往是人一生中最强的依恋和依附,因此,我们不难理解人们对自己的故乡的依恋了。因为这种对故乡的依恋包含着孩子对母亲的依恋之情,而离开故乡就仿佛是孩子离开母亲,必定会让他们感到,分离焦虑和无依无靠的漂泊感,这就成了乡愁。

我是没有什么乡愁的人,因为故乡并不是母亲般的温暖怀抱,反而是令人感觉耻辱且失望的存在。
那个地方又穷又坏,把人性的恶展现得淋漓尽致。我这辈子都无法理解热爱故乡是一种什么体验,因为那是一个让我感觉伤心失望的地方。
我吃过哪些亏受过哪些伤,有很多我父母都未必知道,我也懒得说了。
跟着设计师和监理跑了很多工地,开始考虑要不要买房,其实无所谓的,我在哪里买房都一样,就看我乐意把心安定在哪里,或许我一辈子都是游牧民族也未可知,我是B型血,典型的游牧民族的孩子。
我理想的生活是世界漫游,账户里存很多钱,不买房不买车。
我一直是在学习成长中,对于旧我,我像慈母般注视回望她,因为我越来越富有强大,所以,我不会对过去感觉羞耻难堪,反而是感恩过去那个左奔右突上下求索的孩子,她上进路上受过欺骗,跌倒消沉过,她都走过了,因为她的顽强意志,才有了后来不断向上走的我。
过得不如意才喜欢怀旧,我现在反而没有时间去怀旧了。我有太多事情要忙,我跟合伙人每天要交流切磋很多事情,如果我们忙不过来,未来还要继续招募合作伙伴,当然是在我的学员里找靠谱的人一起来。
最近在考虑找人帮我发微博,工作很简单,就是读书发布书摘就可以了,维持账号的正常活跃度。我日常还是会写原创内容分享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