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 板块2 第6单元 第16讲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中小学知识学堂 2023-07-13 发布于云南

16讲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课标要求 1.了解北洋军阀的统治及其特点。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考点定位 1.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历史发展的阶段特点。2.民国初年经济、生活领域的新气象及其原因和影响。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影响。

主题一 北洋军阀的统治

一、袁世凯复辟帝制与护国战争

1袁世凯复辟帝制

大权独揽活动

19123

袁世凯在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第二任临时大总统

191311

袁世凯下令解散国民党

19145

公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制为总统制

1914年底

发布《修正大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任期十年,可连选连任

19155

袁世凯被迫签订不平等的“中日民四条约

走上帝制之路

191510

参政院召开“国民代表大会”

191512

袁世凯接受“劝进”当上了皇帝,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

2护国战争

背景

面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革命党人掀起二次革命,最终失败;

孙中山组织中华革命党,武力讨伐袁世凯

概况

1915年底,唐继尧、蔡锷、李烈钧在云南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发动护国战争。贵州、广西、广东、浙江、湖南、陕西、四川等省相继宣告独立

结果

袁世凯于19163月被迫宣布取消帝制,恢复中华民国纪年

二、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1背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的派系纷争,很快发展为军阀混战与割据的局面。

2统治表现

府院之争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出任国务总理,重新召开被袁世凯解散的国会,19175月,继任总统的黎元洪免去段祺瑞总理职务

张勋复辟

1917年,张勋以调解府院之争为名,率兵入京,解散了国会,拥清废帝溥仪复辟,但很快失败

护法运动

(1)张勋复辟失败后,冯国璋代行大总统职权,段祺瑞以“再造共和”的姿态就任国务总理,但其公然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

(2)19178月,国会议员在广州召开了非常会议,决定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推举孙中山为大元帅,进行护法运动。1918年失败

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1)1917814日,中国向德、奥两国宣战,随即收回德、奥在天津、汉口的租界,撤销两国领事裁判权

(2)中国劳工为协约国一方取得胜利作出了贡献

概念阐释 北洋军阀时期

北洋政府(1912—1928)是指中华民国前期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在政治格局中占主导地位的中国中央政府,是继清朝灭亡后第一个被国际承认的中国政府。袁世凯死后,分裂为以奉系军阀、直系军阀、皖系军阀三大派系为首的军阀势力,开始了军阀混战时代,直到1928年张学良改旗易帜后中国才完成形式上的统一。

图解历史 专制与共和之争

视角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

材料 19123月,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下图展示了这部宪法在北洋军阀不同时期曲折多舛的命运。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命运反映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存在哪些政治势力的斗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命运反映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特点有哪些?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政治势力的斗争:民主共和与专制独裁的斗争;北洋军阀内部派系的斗争。特点:北洋军阀专制独裁,民主共和有名无实;军阀割据、混战,政治上分崩离析;民主共和之路步履维艰。

拓展深化 

北洋军阀时期统治特点及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1)统治特点

以封建地主阶级为其主要社会基础。

军阀们各有一支为自己争权夺利服务的军队,并采用近代兵制。

军阀们各有一块可以随意搜刮和统治的地盘,割据称雄,拥兵自重。

各派军阀大都是帝国主义在中国进行统治的工具。

北洋军阀的统治方法都极端残暴而且愚昧。各派军阀依恃武力,实行军事独裁统治。

(2)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

反专制独裁运动高涨:革命派开展了反袁的二次革命、护国运动、反对张勋复辟、护法运动等;思想文化领域爆发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登上政治舞台。

中国政治体制的重大转变:君主专制被推翻,成立了中华民国。后来民国虽有名无实,但仍能显现当时中国政治体制的重大变革。

中国革命出现重大转折: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入绝境,五四运动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新的阶级因素和新的政党出现:无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中国共产党诞生。

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国共以党内合作的方式建立了统一战线,掀起了国民大革命。

主题二 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和新文化运动

一、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1民族工业的发展

条件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

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此起彼伏,特别是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表现

纺织、面粉等轻工业系统的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影响

中国产业工人的人数急剧增加,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力量

图解历史 影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及其启示

2社会生活

背景

南京临时政府致力于社会生活方面的除旧布新

表现

(1)改用阳历,颁布了剪发辫、易服饰和废止缠足的法律。

(2)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

影响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过去的陈规陋习不符合时代潮流,应接受文明开化的新习俗、新风尚

思维点拨 民国社会生活走向近代化的原因

西方工业文明影响;政治运动及政府的推动;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技的发展;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

二、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1背景

政治

辛亥革命失败,共和政体遭到破坏,人们对失败原因进行反思

经济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

思想

缺乏对旧思想、旧文化、旧礼教的彻底批判,专制和愚昧束缚着国民的思想。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入中国,促使人们思想解放

2兴起

(1)标志:1915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2)主要阵地:北京大学和迁往北京的《新青年》杂志。

3内容

拥护“德先生”(民主)

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

拥护“赛先生”(科学)

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

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主张以白话文作为新文学的语言

倡导妇女解放、婚姻自由、家庭革命等

4影响: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

思维点拨 新文化运动前期三大内容的关系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是新文化运动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武器;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的传播载体;新道德让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是新文化运动的归宿。

视角1 民国前期民族工业的发展

材料 (民国以来,中国自行车已迅速发展)……大兴车行开始聘请2名日籍技工,购入进口钢管和接头,正式进行自行车架的组合、焊接和油漆,配以部分进口零部件组装成红马、白马牌自行车销向市场,这是最早的国产自行车。1927年,润大车行也在自制部分零部件的基础上,配以进口零部件组装成飞龙牌自行车。——徐涛《自行车与近代中国》

材料反映了民国前期民族工业怎样的发展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发展状况:民族工业继续发展,但严重依赖国外技术和原料。

原因:政府实行促进经济发展的法律措施;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民族资本家的不懈努力。中国工业基础薄弱,技术力量不足,在技术和原料上对外国存在依赖。

拓展深化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特点

(1)从产生与发展上看,先天不足(缺乏资本、技术、人才),后天畸形(地域分布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完备)

(2)从诞生环境上看,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

(3)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内陆很少。

(4)从结构上看,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纺织、食品等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5)从地位上看,民族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很小,始终没有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形式。

(6)从发展历程上看,具有曲折发展的特点。

视角2 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影响

材料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价值观重建运动,是在面对过去、反叛过去的激烈态度中形成的。在民主方面,从对西方的议会制度产生兴趣和仰慕,到君主立宪主张的提出,再到民主共和方案的设计,最后人们认识到民主不仅仅是一种政治制度……在科学方面,从师夷长技阶段对西方坚船利炮的羡慕,到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引进,再到自然科学的传入,最后人们认识到科学不仅仅是自然科学知识和研究。

——摘编自薛子燕《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24)的价值观重建》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新文化运动价值观的内涵,分析这一价值观提出的作用。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内涵:民主制度和民主思想;科学精神和近代自然科学法则。

作用:冲击了封建思想;推动思想解放;促进自然科学的发展;推动了近代化进程。

拓展深化 新文化运动的特点和成果

(1)特点

以民主与科学为核心,批判封建正统思想,实质是主张实现民主政治。

有思想战线和文学战线两条战线,其目的是为实现民主政治而营造新文化氛围。

存在着对西方文化绝对肯定和对传统文化绝对否定的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两个阶段。前期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2)成果

在文化氛围上

打破了封建旧文化的统治地位,进一步启迪了民智,推动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国对西方的理解更加深入

在思

想上

进一步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也塑造了中国现代文人自由主义思想,并使自由主义和三民主义、共产主义并列为现代中国三大思潮

在政

治上

为中华民族培养了一大批关心国事、图存图强的现代人才,同时也形成了以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第三条道路政治势力,对钳制当政者专制统治,推动中国政治民主作出了重大贡献

(2022·广东卷)1918年,挪威作家易卜生的名作《娜拉》在中国出版,主人公娜拉不甘心做“丈夫的傀儡”而离家出走的行为被称赞为体现了“女性的自觉”,后来鲁迅发表《娜拉走后怎样》,则作如下比喻:“因为如果是一匹小鸟,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而一出笼门,外面便又有鹰,有猫,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小鸟”代表尚未觉醒的女性

B.“笼子”是指落后的经济形态

C.“无路”源于君主专制的压迫

D.“鹰”等是指社会上的旧势力

[命题设计]

聚焦考点

新文化运动;女性的觉醒

情境设置

女性的觉醒(生活情境)

[解题指津]

易错排查

材料中“小鸟”代表已经觉醒的女性,排除A

“笼子”是指落后的封建礼制,而非落后的经济形态,排除B

当时君主专制已经被推翻,排除C

关键能力

1918年正值新文化运动时期,新文化运动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材料中“小鸟”代表反对传统礼制的新女性,跑到外面的世界依然会遭到社会上旧势力的迫害,材料中的“鹰”指的正是当时社会上的旧势力,鲁迅的比喻是对当时社会旧势力的抨击与鞭挞,故D项正确

[方法点拨]

(1)结合题干材料中1918及其有关情节,明确娜拉所处的时代(新文化运动时期)(2)将解释的对象小鸟”“笼子”“无路置于当时所处时代环境下,理解其之所指。

1(2022·盐城质检)1922年溥仪欲将奉天的《四库全书》转卖给日本。消息传出,沈兼士等北大学者即联名发布《交涉启》,提出:“紫禁城宫殿及所藏之图书古物,皆系历代相传国家公共之产,务宜一律由我民国政府收回。既足以供研究学术之参考,亦可使帝制余孽稍敢敛其觊觎侥幸之逆谋。”由此可见(  )

A.晚清政府漠视文物保护工作

B.国民政府非遗保护意识淡薄

C.国人文物保护利用意识增强

D.文物保护利于抵制帝制复辟

答案 C

解析 北大学者阻止溥仪将奉天的《四库全书》转卖给日本,理由是《四库全书》是国家公共之产,认为图书古物的保护不仅利于学术研究,而且有助于抵制帝制复辟,这说明国人文物保护利用意识增强,C项正确;1912年清政府已经结束,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国民政府的行为,排除B项;D项片面解读材料,排除。

2(2022·滨海模拟)1913年到1921年,北洋政府颁布了70余项经济法规和行业性章则条例……但北洋政府时期军阀混战、政局更迭频繁,许多政府奖励条例都因“财政部筹款为难”,最后不了了之,部分立法甚至沦为各派势力搜刮民脂民膏的工具。材料旨在强调(  )

A.北洋政府的经济立法成果显著

B.推动了中国经济法制的近代化

C.社会条件制约相关法令的落实

D.振兴实业成为普遍的社会思潮

答案 C

解析 材料表明北洋政府颁布了法令以规范经济的发展,但是军阀混战使得法律难以实施,经济发展困难,说明社会条件制约了相关法令的落实,故选C项;许多政府奖励条例都因'财政部筹款为难,最后不了了之说明没有取得成效,排除A项;材料中的法律文件并未实践,不能对中国法制的近代化产生推动作用,排除B项;发展实业即强调发展制造业,和材料中的立法文件没有直接联系,排除D项。

3(2023·腾云联盟高三联考)下表内容节选自近代山西乡村知识分子刘大鹏的《退想斋日记》,这说明当时(  )

191358

上年五月被贼剪发半截,恨贼为乱难当

1915425

凌晨挑灯阅本月初六日《申报》及《大共和日报》,欧洲各国仍然剧战

1915126

谁云选举法平均,满眼全为运动人,非但寡廉并鲜耻,乞求写票奉如神

191774

午后言旋,一路之人闻宣统复辟,欣欣然色喜

A.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国内媒体客观报道一战

C.宪政民主实践遭遇挫折

D.日记主人反对清帝复辟

答案 C

解析 材料说明当时的选举中存在拉票现象,闻宣统复辟,欣欣然色喜说明当时仍存在复辟的基础,这都说明宪政民主的实践不是一帆风顺的,遭遇了挫折,故选C项。

4.2021124日,文物工作者们在渝中区金汤街发现了一处民国时期的“棺材暂存处”——暂厝停柩处。经过文物专家们的现场实地查勘后,初步判断,这个建筑为民国时期修建使用的。这类文物遗址在重庆还是首次发现,由此可以说明(  )

A.重庆为民国时期的文化中心

B.民国时期已经存在丧葬风俗

C.有利于促进对丧葬习俗的研究

D.丧葬习俗的进一步变化与发展

答案 B

解析 重庆不是民国时期的文化中心,排除A项;该类文物遗址的发现能够为丧葬习俗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但不一定能促进该领域的研究,排除C项;材料只涉及民国时期,没有和其他时期进行比较,因此不能说进一步变化与发展,排除D项。

51915年,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畅言国人“当以科学和人权并重”。1916年,杜亚泉在《东方杂志》发表了一系列论述东西文化差异的文章,与陈独秀等人展开了激烈论战。他认为,东西方文明“乃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西洋文明浓郁如酒,吾国文明淡泊如水,西洋文明腴美如肉,吾国文明粗粝如蔬,而中酒与肉之毒者则当以水及蔬疗之也”。他们的争论(  )

A.揭示了东西方文明的本质差距

B.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C.助推新文化运动向着更加理性方向发展

D.开启了国民对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的反思

答案 C

解析 杜亚泉与陈独秀的激烈论战引发国人关注,而东西文明乃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而中酒与肉之毒者则当以水及蔬疗之也的说法引发人们反思,从而使得新文化运动向着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故选C项;由乃性质之异,而非程度之差可知,这里说到东西方文明分属不同的类别,并不是有本质差距,排除A项;二人的论战是关于东西方文明的,而不是关于马克思主义的,所以不会影响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排除B项;鸦片战争中国的战败就开启了国民对中国传统科技文化的反思,排除D项。

课时精练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

1(2023·邢台模考)起义门为今武昌古城幸存的唯一一座城门,清朝时称为“中门”,武昌起义后改为现名。1913年,段祺瑞任湖北都督时直接改回原名,翌年接任的段芝贵更是拆毁城楼。这反映出民国初年(  )

A.武昌成为南北势力争夺重点

B.民主共和之路任重道远

C.北洋军阀干政问题日益突出

D.革命遗址保护意识缺乏

答案 B

解析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北洋系的两段意在借改名之机否定武昌起义,进而强化专制统治,这反映出民国初年民主共和之路任重道远,B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材料并未提及北洋军阀干涉政治的问题,排除C项;D项表述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

2(2022·常德月考)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反动,社会混乱,对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来说并不有利。北洋军阀政府对于经济的失控,使之不能任意操纵经济,也就不能任意破坏经济的发展,致使中国经济在如此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仍然有所发展。材料旨在说明(  )

A.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造成社会黑暗

B.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造成经济停滞

C.社会环境对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D.北洋军阀政府对经济管控力度有限

答案 C

解析 军阀割据混战导致社会动荡,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正因为军阀割据不能操控经济,又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由此可知,社会环境影响着经济的发展,C项正确;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造成社会黑暗不能反映材料主旨,排除A项;据材料可知,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的经济有所发展,排除B项;北洋军阀政府对经济管控力度有限不能全面反映材料内容,排除D项。

3(2022·宜昌月考)近代中国“军阀头目的各种来源及其所表现出来的复杂的历史社会现象,是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两种因素相互交织而又矛盾冲突的产物,他们因此而具有种种古代军阀所没有的特点”。这些特点中最明显的是(  )

A.有帝国主义的支持                        B.形成私有的地盘

C.相互之间争权夺利                        D.拥有武装的军队

答案 A

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中国军阀一个显著特点是有帝国主义的支持,由于军阀的支持者不同,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军阀斗争实质反映的是帝国主义对中国侵略权益的争夺,故选ABCD都是古代军阀与近代军阀的共同点,不符合题意,排除。

4(2023·大同高三调研)19131月,北洋政府公布了《文官任用法草案》,确定文官任用资格主要有两项,第一是考试,第二是经历,“考试者所以决其将来,经历者所以重其既往,二者皆不可偏废”。这表明北洋政府(  )

A.避免了徇私舞弊                           B.民主政治的确立

C.摆脱了封建束缚                           D.选拔官员考试和资历并重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二者皆不可偏废可知北洋政府在确定文官任用资格的过程中既重视考试,也重视经历,两者并重,故选D项;据材料仅能看出北洋政府对人才评判的标准和态度,没有关于考试选拔程序的相关内容,无法判断是否能避免徇私舞弊,排除A项;材料中不涉及立法机关的组织形式,无法判断民主政治是否确立,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涉及具体考试的内容,无法判断是否受到封建思想或者制度的束缚,排除C项。

5(2022·南通月考)如表是中国19151922年间民族工业发展基本状况,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  )

年代

布机()

煤炭()

生铁()

纱锭()

1915

2 254

12 879 770

267 513

700 014

1922

12 456

21 318 825

429 548

2 221 000

A.国民政府推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B.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图表可知,中国19151922年间民族工业获得较大发展,结合所学可知,此时为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项正确;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国民政府推行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排除A项;19151922年清政府已被推翻,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排除D项。

6(2022·青岛模考)1918年范旭东成立永利制碱公司,投入巨资尝试“以盐制碱”,历经六年试产失败,仍拒绝外国公司高价收购,继续试车、停产、改进,终于在1926年成功生产出优质纯碱,并荣获费城万国博览会金质奖。据此可知(  )

A.传统社会结构得到显著改善

B.中国制碱工业开始领先世界

C.民族工业自主创新艰难发展

D.中华民国政府奖励发展实业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制碱工业发展非常艰难,但是仍然保持自主创新意识,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社会结构改善,排除A项;B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排除D项。

7(2022·武汉月考)1918年,海军部下辖的江南造船所采用商务化经营,获得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国外造船订单——承造美国四艘万吨运输舰,所有建筑工程、发动机及汽锅均在中国制造,两年后通过验收并交船。这表明当时(  )

A.实业救国成效初显                        B.美国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C.清末新政稳步推进                        D.工业发展环境有所改善

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时期我国某些近代企业获得国外造船订单,这有利于促进我国近代企业的发展,符合这一时期西方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史实,D项正确。

8(2023·运城月考)20世纪初,《湖北学生界》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号召剪发易服,指斥传统发式服饰“于时为不宜,于民为不便”。清王朝采取了各种措施严禁剪发易服的“逆举”,但仍无法阻抑“欧化东渐,翩翩少年多有易装以炫人者”的趋向。这表明当时(  )

A.革命思潮促进社会习俗变革

B.批判传统礼教成为时代潮流

C.民权主义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D.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

答案 A

解析 20世纪初,由于民主革命思潮和运动的勃兴,在新一代青年学子中,剪发易服的呼声也日趋高涨。由此出现材料所述现象,A项正确;B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D国民共识欧化东渐,翩翩少年多有易装以炫人者不符,排除。

9(2022·菏泽模考)民国初年,政府废除“跪拜、请安”等旧式见面礼,无论民见官、民间群体相见,均为免冠鞠躬之礼,“唯女子不脱帽”,当时“非惟士子遵行,即农工商亦无敢稍行违背”。这主要说明(  )

A.社会交往日益尊重个人自由

B.礼俗变革传递平等观念

C.女性所受礼教束缚由此解除

D.政府强制推广西方文化

答案 B

解析 跪拜、请安体现的是封建礼制,表明人与人之间具有严格的等级差别。民国初年,无论民见官、民间群体相见,均为免冠鞠躬之礼,则体现了社交礼仪上渗透人人平等的意识,B项正确;材料没有凸显社会交往尊重个人自由,排除A项;女子可以不脱帽,是对女子的尊重,但不等于女性所受的礼教束缚被解除,排除C项;材料信息不能体现强制推广,排除D项。

10(2022·石家庄模拟)据江苏省淮阴县1912年调查:渔沟乡有私塾38处。县城亦有数十处,是公办小学的五六倍。江苏《吴江县志》云:“民国建立后,新式学堂逐渐推广,但私塾仍大量存在,少数私塾开始仿学校设置国文、算数等科,分堂讲授。”据此可知,当时江苏地区(  )

A.近代教育呈现出新旧杂陈的特点

B.政府较为重视近代教育的发展

C.私塾教育阻碍了新式教育的发展

D.教育摆脱了从属科举制的地位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在20世纪初中国新式学堂推广的同时,私塾仍大量存在;但是一些旧式私塾仿新式学校设置国文、算数等科,这体现出近代教育新旧杂陈的特点,A项正确。材料未反映出政府的作用,排除B项;根据材料可知,随着形势发展,私塾设置了国文、算数等科,成为新式教育的补充,排除C项;1905年,科举制已被废除,排除D项。

11(2022·莆田质检)1922年北京大学成立国学院之后,清华、燕京等高校相继成立国学研究所或国学院,辅仁、齐鲁等大专院校也成立了国学系或国学专修科。1932年全国教育会议要求切实加强对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此后,各大学讲授与研究传统文化掀起高潮。这反映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  )

A.呈现出本土化趋势                        B.推动文化的现代化转型

C.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D.培养了新型的知识分子

答案 A

解析 近代中国大专院校成立国学研究所或国学院,设立国学系或国学专修科,各大学讲授与研究传统文化掀起高潮,反映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呈现本土化趋势,A项正确;学习西方文化,有利于推动文化的现代化转型,排除B项;学习西方文化,有利于开阔人们的视野,培养新型的知识分子,排除CD项。

12(2023·青岛月考)1917年,刘半农致钱玄同信中说:“我们这班人,大家都是'半路出家’,脑筋中已受了许多旧文学的毒……故现在自己洗刷自己之外,还要替一般同受此毒者洗刷,更要大大地用些加波力克酸,把未受毒的清白脑筋好好预防,不使毒菌侵害进去。”这一论述反映了知识分子主张(  )

A.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相互推动

B.文学革命和政治革命相互联系

C.自身改造和社会改造相互结合

D.和平改良和暴力斗争相互促进

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从1917年刘半农给钱玄同的信的内容看,即使是提倡文学改良的人,依旧受过旧文学的毒,需要自己洗刷自己,同时还需要改造其他人,因此是自身改造与社会改造结合,故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互推动的内容,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政治革命,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暴力斗争,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29)

13(2022·临沂月考)(16)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的重要思想解放运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激进民主主义者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坚决反对专制政治。激进民主主义者提倡科学就是要反对迷信、盲从。他们运用近代自然科学知识来反对鬼神迷信,批判君权神授”“祸福天定等谬论。随着运动的发展,激进民主主义者把斗争的锋芒指向被历代儒家学者不断发展了的以维护封建专制为基本内容的孔子学说。在新文化运动中,《新青年》还提出了提倡白话文、打倒文言文,提倡新文学、打倒旧文学的口号。从1915年到1919年,新文化运动的领导者的世界观基本上还是资产阶级性质的,这给运动带来了严重弊端,如没有在群众中普及、没有跟政治运动紧密结合起来、形式主义地对待文化问题等。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材料二 在以效法西方近代文明为宗旨的新文化运动过程中,陈独秀、胡适等主流派人物夜以继日地传播日新月异的西方知识和文明,他们所主张的新文化类同于西化。而西化与反传统实为一体两面:不但要打倒孔家店”“拥护德先生和赛先生,更有废除汉字”“改良人种等极端主张。梁漱溟后来批评说:有人以五四而来的新文化运动为中国的文艺复兴,其实这新运动只是西洋化在中国的兴起,怎能算得中国的文艺复兴?若真是中国的文艺复兴,应当是中国自己人生态度的复兴。

——摘编自方维规《何为启蒙?哪一种文化?——为纪念新文化运动百年而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文化运动中激进民主主义者批判儒家思想的基本原因,并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实质。(4)

(2)根据材料二,归纳新文化运动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材料中梁漱溟的观点。(6)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新文化运动。(6)

答案 (1)基本原因:儒家思想是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实质: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2)特点:肯定西方文化,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观点:梁漱溟认为新文化运动只是西方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并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主张应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传播新文化。

(3)评价:积极性:推动了思想文化革新,促进了思想解放,形成多元思潮争鸣的繁荣局面;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基础;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局限性: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没能在工农群众中普及新文化;没有与政治运动有机结合;在对待中西文化的态度上犯了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形式主义错误。

14(2022·保定月考)(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民国时代中国城乡妇女中绝大多数是无职业的家庭妇女,她们中绝大多数人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终生与世隔绝,基本被丈夫、子女、公婆所占据。民国初期到黄金十年,社会处于剧烈转型的大时代风潮中,她们对于外部世界的了解,很大程度是通过对当时新型商品亲眼观察和亲身体验获得的:或是亲睹县城大街上一款旗袍,或是一块裕茂牌香皂(中国最早的国货肥皂)……才隐约感知到这些洋玩意儿背后所代表的新事物已不可避免地渗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也因此唤醒自己内心深处女人天然爱美的自然属性。使被封建礼教约束得木讷懵懂的她们,顽强地加入到广大新式商品消费者的滚滚洪流之中,使之成为自己日常消费不可或缺的物质享受与精神寄托……蕴含着科学、进步因素的新型商品在当时对移风易俗、改造中国的社会文化大变革中,充当了催化剂般的秘方良药。

——摘编自王琥《民国商品里的物质文化属性》

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中民国女性观念变迁的理解。

答案 变迁:由没有自我到重视自我;由受礼教束缚到追求个性解放和物质享受。

原因:近代工业的发展;小农经济逐渐解体;西方工业文明冲击;近代科技的传入;民国建立;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传播;传统思想受到冲击;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有利于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有利于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变革、移风易俗;有利于解放思想,开启民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