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是宋王朝皇族,国破后在元朝为官, 历经五任皇帝,口碑很好,为何后世出现很多讽刺他的诗?

 写乎 2023-07-13 发布于四川

作者:赵心放

赵孟頫( fǔ )系宋王朝皇族,宋灭亡后,他回到家乡闲居。元朝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诏到江南选贤,把赵孟頫请进了京城,从此以后,作为一代书画大家的赵孟頫经历了既荣华富贵且尴尬难堪的复杂一生。

(一) 赵孟頫的才能被看上了

元世祖忽必烈听说江南选贤请来了赵孟頫,非常高兴,立马下令宣上殿来见面。赵孟頫和原宋朝廷的尚书留梦炎现在都成了元朝廷的座上宾,忽必烈要赵孟頫当着留梦炎的面,就其为人赋诗一首进行评价。赵孟頫起初感到为难,这样做不好吧?但转而想到,当今皇上为求得刚直不阿,敢于在朝廷上提出不同意见的人竟有如此气魄,自己还担心什么呢?他略为思索,就吟诵道 :

留尚书曾受过宋王朝的恩赐,在奸臣当道时不敢尽忠直言。往事已过去就不必多说了吧?如今且将忠心好好报效大元。

这首诗有多种解释。有种解释是,前两名句写的是“因”,说的是留梦炎享受了宋朝的皇恩,在奸臣面前不敢尽忠直言。后两名说的是“果”,说的是往事不堪回首哟,但前朝已成过去,如今就好好报效大元王朝吧。有种解释是赵孟頫写的是自嘲诗,借此诗向忽必烈表示忠心。

忽必烈对赵孟頫的这首诗的后两句赞叹不已。因为当时的元朝廷急需一批胸怀宽广,能为元朝廷办事的能人贤才。赵孟頫被留在了忽必烈身边,起草诏书,以后授兵部侍郎、集贤直学士等职。元仁宗即位后,尤其器重赵孟頫,给大臣们说,大家经常议论的是唐朝的李太白,宋朝的苏东坡,我如今有了赵子昂(赵孟頫字子昂),与他们有何区别呢?

不仅元世祖忽必烈看上了赵孟頫的才能,对他施恩有加,就是后来的继位者都如此。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冬天,大都(今北京)冰天雪地,严寒彻骨。时任丞相、年届六十的赵孟頫因年老畏寒,窝在家里好几天没上朝了,元仁宗十分挂念,专门派一个老太监到家里来慰问,还特御赐貂鼠披风一领给他。

赵孟頫在元朝廷历经五任皇帝,人称“荣际五朝”。元仁宗评价他,出身高贵、长相帅气、博学多闻、操行纯正、书画一绝等等,一连给他七个点赞。

(二)宋遗逸出仕元朝受鄙薄

虽然好几任皇帝都看上了赵孟頫的才能,但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作为宋朝遗逸而出仕元朝,还是有不少人鄙薄赵孟頫。在朝议时,多次有大臣出班奏请皇上,不能委以赵孟頫担任重要的工作。还说他不宜参与编修国史,因为他不是一般的旧朝遗民,是赵太祖子孙,肯定怀念旧时社稷,不会忠心耿耿为元朝办事的。

他的从兄儿子闭门不肯见他,甚至赵孟頫的儿子赵仲穆也为他感到羞耻。赵仲穆善画墨兰竹石,有天道士张雨在赵仲穆画的一幅墨兰上题诗:

滋兰九畹空多种,何似墨池三两花。近日国香零落尽,王孙芳草遍天涯。

这首诗的意思是普天之下白白种了不少兰花,只有你画上的二三支才能保持如此高洁的风姿。如今国香兰花已经凋零了,天涯海角长满了野草闲花。赵仲穆看了这首诗,认为国香凋零,芳草漫生,是比喻忠良丧尽,变节者充斥天下,是在暗讽自己父亲赵孟頫一类的人物,因此感到遭受到了奇耻大辱,从此以后赵仲穆竟然不再作画了。

后世讽刺赵孟頫的诗也不少,如明代诗人沈周有一首《题赵子昂画马》诗:

隅目晶莹耳竹披,江南流落乘黄姿。千金千里无人识,笑看蕃人买去骑。

诗中说赵孟頫画的是一匹“乘黄”良马,它价值千金,日行千里,可惜无人赏识,流落他乡,被异族人买来当牲口使用。隐喻本是人杰的赵孟頫,竟为元朝统治者效犬马之力。

(赵孟頫的书法)

(三)赵孟頫做官有政绩

赵孟頫在元朝当了三十多年的官,从史料上看,是廉洁刚正的,做了一些利国利民的事。

1290年,北方发生地震,大都尤其剧烈,死伤数十万人,元世祖忽必烈专门召集会议,商议救灾的办法。由于丞相桑哥非常残暴,官员们害怕他,不敢具体提建议。在此前,桑哥安排人清理全国税赋,需征收的数目达数千万之多,但仅征收到数百万时,已弄得民不聊生了。

赵孟頫与忽必烈最信任的大臣阿剌浑撒里非常友好,劝他去奏请忽必烈把欠税全免了。因为赵孟頫认为,减轻百姓负担是最好的救灾办法之一。阿剌浑撒里按照赵孟頫的意见向忽必烈奏禀,得到了忽必烈的允许。桑哥知晓后大怒,说这不是忽必烈的旨意。

赵孟頫挺身而出,给桑哥说,已经死亡这么多百姓了,那些未征上来的钱粮到哪里去征?若不及时免除,以后作为损失而归咎于尚书省,这岂不深深连累了丞相?几句话让桑哥明白了其中利害,同意赋税全部免除,百姓因而能喘一口气。

至元二十九年,赵孟頫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本地有一个叫元掀儿的人,在盐场服现役,因吃不下苦逃跑了,他的爸爸说是一同服劳役的人将其害死的,告官要一命抵一命。碰巧赵孟頫一上任就接手这案子。他了解情况后感到其中有问题,就不马上宣判。一个月后那人自己重归盐场。大家都称赞赵孟頫料事如神,避免了一个冤案发生。

赵孟頫从不主动巴结皇上,也不在朝中结党营私,一有机会就争取外出任职,或借病请求回归故里。他自五岁起就开始学习书法,几十年如一日从没歇息,临终前还在看书习字。他的行书世称“赵体”,楷书与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并称“四大家”。在中国历史上是个出类拔萃的艺术人才。对赵孟頫等历史人物,要用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历史的全面的评价为宜。

小编提示: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敬请转发和评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