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宋巴蜀圣观音造像的分期与造型风格演变

 黑龙江波涛 2023-07-13 发布于黑龙江

享誉海内外的大足石刻素有“中国观音造像陈列馆”、“美神荟萃之所”、“观音之乡”等赞誉,主要是因为大足观音的化身造像多达30余种,加之其在中国晚期石窟艺术发展中的独特地位。

因此,目前有关巴蜀观音图像的探讨,大都围绕着大足观首而展开。首先,大足观音造像是巴蜀地区,乃至中国晚唐至南宋观音造像的一大集中营。

而这个时期又恰是观音图像本土化、女性化、世俗化转变的关键时期,故观音中国化的诸多特征,在大足石刻中都表现得相当鲜明。近来有不少学者对大足观音与女性的关系产生了兴趣,并尝试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解读。

岳生《川中女神拾异大足佛窟女身菩萨杂谈》是较早论述大足女性观音的文章之一。

虽说他敏锐的看到大足、安岳女身菩萨众多,特别是观音数量和化身种类之多,但他却错误的认为这是印度佛经对观音性别的描述及造像均为女身的缘故。

美国学者苏默然《密宗佛教和宋代大足雕刻艺术中的女神》对大足密教女性神像和女相观音像在宋代产生的多种原因作了深入讨论,并认为这是宋代中国本土女神传统复兴的表现。

王天祥在《大足石刻观音造像考察以北山佛湾为中心》一文中总结了北山佛湾观音造像的两个突出特征:数量众多,规模宏大;彻底实现了从男到女、由神向人的两大转变。

之后,他和何江合作的《大足石刻女性造像形象考察》一文,将研究对象扩大至除观音以外的其他女性形象,并且尝试用社会性别理论的视角去进行审视,这对于深入考察巴蜀唐宋时期的妇女宗教信仰。

«——【·初唐时期·】——»

观音图像之所以种类众多,除了民间流行的三十三观音变化身外,密教系统的观音造像也相当丰富。

中原唐宋密教观音图像遗存缺失严重,但大足石刻却拥有最为系统的密教观音图像体系。目前的研究对千手观音造像关注最多,也初步形成了一些共识。

颜娟英《大足石窟宋代复数大悲观音像初探》指出大足宋代北山佛湾180、136窟,石门山第6窟和妙高山第4窟的多尊观音形象,实际是由千手观音信仰演变而来,并称此类洞窟为“复数大悲观音像”。

同时,大足宋代观音造像还往往和净土和禅宗信仰相融合,并脱离纯密的图像,这是世俗化的突出表现。

巴蜀各地千手观音造像的粉本都来自于佛教艺术中心的成都地区。

李小强、彭柳升《千手观音造像主尊残损手型考证》对大佛湾第8号千手观音造像身前双手的造型表现作了考察,指出其在面数、手的数量、持物等方面虽遵循佛典要求,但在手势布局、细节处理等方面,却具有自身特点。

作者以宝顶千手观音为例,在查阅大量佛经和文献侯,首先对经像传译的情况作了详细梳理,纠正了学界一直认为金刚智译本为不空迻译的错误;其次对祖本和粉本问题作了考证;

进而又对经本与现有遗存的关系作了分析,指出盛唐以后不空等人所译纯密经咒不一定适于千手观音像的解读;最后指出千手观音应命名“千手眼大悲像”为宜。

此外,还有学者对大足其他密教观音造像也作了相关分析。黎方银《大足石窟不空羅索观音像研究》对大足不空羅索观音像作了初步辨识和梳理,并与敦煌等地的同类题材作了一定比较。

杨雄、杨春雨《大足石窟的密宗观音艺术》对大足石刻的千手观音、如意轮观音、不空羅索观音、马头观音等作了简要介绍,但他们同时认为十圣观音窟和水月观音也属于密教题材,显然有误。

再次,基于观音形象在晚唐以来的世俗化演变,还有数篇硕士学位论文从艺术学、图像学等角度对大足观音造像作了一定分析。

最早对其进行系统研究的是王倩的《大足石刻观音造像艺术研究》,该文对大足观音造像大量出现的社会背景,观音造像的分类,以及观音造像所呈现的女性化、世俗化的原因和表现等方面作了适当分析。

曾繁燕《大足石刻观音造像世俗化图像学研究》主要采用图像学方法,对大足观音造像在体态特征、面貌、表现形式和艺术特征上所表现的世俗化特征进行了讨论,并且对其产生的原因作了进一步挖掘黄晶。

《大足石刻观音头部造像的世俗化特征研究》对大足观音的头部造型作了专题研究,认为观音造像的世俗化首先是从头部开始。

文章具体从眉眼、脸颊、双耳、嘴式、头冠和颈部璎珞六个方面,阐明了大足观音面部造像世俗化情态的演变历程和内外原因。文末还对大足观音造像作了初步分类和统计。

高彤《重庆大足石刻观音造像世俗化审美特征研究》也是一篇分析大足观音世俗化审美特征的文章,但该文新意不多。

此外,还有的硕士学位论文尝试将大足观音的造型因素与当前动画形象设计、珠宝设计、数字浮雕设计等进行有效对接,无疑扩宽并延长了大足石刻艺术在当下传承与发展的新的生命力度。

最后,还有部分文章对大足水月观音和数珠手观音,以及观音坐式、观音美学等方面作了探讨。

邓之金《大足石刻中的观音造像》对大足唐宋观音造像作了初步统计,并对其大量出现的原因和研究价值作了适当分析。

陈静《大足石刻水月观音造像的调查与研究》对大足水月观音造像作了较为全面的考察和介绍,并简要总结了大足水月观音的造像特征和流行原因。

吕育珊《大足石刻数珠手观音造像之探讨》对大足数珠手观音进行了专题研究,认为数珠手观音由宋代观音信仰衍生而来,约出现于北宋时期,演化自唐朝时期所流行的千手观音。

光霞《大足北山佛湾石窟观音坐式刍议》重点对北山佛湾不同观音题材的多种坐式作了分期考察。

何江《谈大足北山观音造像的美学特征》一文从观音的面相体态、衣饰、宝座、坐式、装饰图案、雕刻技艺等方面。

总结了晚唐、五代、宋代时期北山观音造像的结构特征和审美特质,进而对宋代观音审美风格新变的社会文化背景作了论证。

龙红的《风俗的画卷:大足石刻艺术》虽是一部从艺术学角度对大足石刻做宏观审视的专著,但他明确谈到“普遍的观音信仰”是大足石刻表现题材的个性特色之一,并在全国石窟中创下了“观音最多”的记录。

«——【·中唐时期·】——»

安岳与大足临近,两地石窟同属川东造像体系。在安岳石窟中也保存有大量唐宋观音造像,但由于其境内石窟过于分散,加之其知名度略逊于己是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足石刻,故对其观音造像的研究较为薄弱。

吴云《安岳石窟观音像的造型艺术及价值意义研究》是第一篇对安岳观音进行系统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该文从遗存概况、生成因素、艺术特征、审美意蕴、价值意义等方面对安岳观音造像作了适当分析。

其他文章多是个案或专题的探索,如姜焴静《安岳卧佛沟第45号窟的千手观音像与印度的观音像》通过两地观音的相互比较。

结合四川的地理位置等情况,认为四川千手观音可能是直接综合印度观音及中原、敦煌等石窟观音造像而形成。

袁恩培、扶紫祎《安岳石窟菩萨造像中的冠饰》一文将安岳菩萨冠饰分为筒形冠、扇形冠、披头巾等类型,并对其源流作了考证,指出其具有较强的地域、时代特点。

曾雪娇、袁恩培《论安岳石窟艺术菩萨璎珞设计》对安岳菩萨璎珞的造型及纹样作了系统梳理,认为至宋代形成了自身特色;

同时还指出璎珞的纹样可以应用到现代珠宝设计之中。

何明、许伟《论民间信仰观下观音造像审美认同以安岳紫竹观音为例》以安岳毗卢洞的水月观音造像为中心,认为在民间信仰观下雕刻的西南地区观。

其视觉表征与民间信仰文化内涵辩证关系,呈现于民间崇拜对象即石刻观音造像的体态、气质、意象三维度审美层次中。

珂欣《跷脚观音安岳毗卢洞19号水月观音研究》一文对水月观音“跷脚戏坐”的粉本样式来源、传入途径、流行原因等方面作了详细分析。

除大足和安岳外,巴蜀其他地区的石窟群中也有种类繁多、造型精美的观音造像,但关注度显然不够,仅广元、巴中、蒲江、乐至等地有所涉及。

姚崇新《广元的观音造像及相关问题》认为广元唐代观音造像的兴盛,固然与唐代观音信仰流行的大背景有关,但由于广元地理位置的特殊,此处观音造像应与往返于金牛道的转运军饷的脚夫和士兵的关系更为密切。

何汇《浅谈巴中石窟观音菩萨造像》一文指出,唐代是巴中观音内容最丰富、数量最多的时代,尤以中晚唐时期为盛,其突出表现是单尊观音和以观音为主尊的龛像大增。

邓新航《蒲江石窟观音菩萨造像初探》对蒲江境内的观音造像作了系统分类和统计,且对不同类别观音出现的原因作了进一步探索。

李静杰《乐至与富县石窟浮雕唐宋时期观音救难图像分析》对新发现的乐至石匣寺石窟观音救难图像内容作了辨识,指出其在中印观音救难图像谱系中具有独特性、地域性等特征。

段玉明《青神中岩山“水月观音”造像小议》对青神中岩寺的水月观音龛像作了简要分析。

«——【·后唐时期·】——»

除对巴蜀不同区域的观音造像进行研究之外,还有部分成果从大地域的宏观视野对巴蜀观音造像作较为系统的分析。

胡文和《四川道教佛教石窟艺术》是第一部对巴蜀石窟艺术做系统研究的力作,在“佛教龛窟题材内容的研究”一节中,他对如意轮观音、不空羅索观音、千手千眼观音变、观音变、观音经变等不同类别的观音题材作了初步探讨,值得参考。

千手观音依然是巴蜀观音图像研究的热点话题,不少日本学者对此表现出了极大兴趣。

滨田瑞美《唐宋时代四川地区的千手观音信仰》对四川唐宋时期千手观音信仰的发展演变作了梳理和论证。

罗翠恂《唐宋代四川地域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像》对四川地区千手观音的时空分布及图像形式变化作了考察,指出四川千手观音以《千手经》系统的变相图为主流,并通过《大悲咒》与禅宗相互联系;

之后,罗翠恂在《四川西部中晚唐千手观音造像研究以夹江千佛岩084号龛为例》一文中以夹江千佛岩第84号龛为例。

进一步对四川西部地区的中晚唐千手观音像作了研讨,认为巴蜀各地千手观音的粉本来自于成都,而成都则受到长安影响。

胡文和《四川与敦煌石窟中的“千手千眼大悲变相”的比较研究》最早将四川与敦煌千手观音图像做比较,发现两者在形象造型及眷属等方面均有定差异,显然这是地域文化不同所带来的影响。

«——【·参考资料·】——»

  1. 杜斗城.关于武则天与佛教的几个问题[J].宗教学研宄,1994(Z1).
  2. 丁明夷.四川石窟杂识[J].文物,1988(8).
  3. 丁明夷.公至十二世纪的四川密教遗迹[A].
  4. 胡素馨主编.佛教物质文化寺院财富与世俗供养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