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为什么要给他翻案?

 香海2816 2023-07-13 发布于广东

毛主席在《沁园春·雪》中曾对古代的帝王做过这样的评价: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在毛主席的眼里,评价一位帝王,除了看其政治上的成就、军事上的成就、还要看他的文学才华。
而遍数三皇五帝,最为让毛主席肯定的就是曹操
毛主席曾经在多种不同的场合,和不同的人讨论过曹操,都给出了正面的肯定,同时,在诗词上,也遥相呼应,有种跨越千年对话的震撼。
建安12年五月,曹操率军征乌桓,九月在班师途中经过碣石山(今秦皇岛附近),此前,秦皇汉武都曾经登过此山,所以曹操也算是慕名登临碣石山,登上去之后,俯瞰大海的壮观景象,诗兴大发,写下了《观沧海》也叫《碣石诗》,全诗气势宏大,既表达了诗人刚刚取得战争胜利的喜悦,也展现了诗人豁达的胸襟和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954年夏,毛主席在北戴河期间,多次谈起《观沧海》并经常低声吟诵,他甚至还找资料进行查证:曹操确实是来过这里。

正是在这里,毛主席说出了对曹操诗歌的直接评价:“我还是喜欢读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

也许是受到了曹操的影响,亦或同为诗人的主席,看到了大海的壮观景象引发了诗兴,毛主席在北戴河期间酝酿并写下了那首气势宏大的《浪淘沙·北戴河》。

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渔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每次吟诵完这两首诗,总有一种无法言表的震撼,仿佛是穿越时空,两位伟人之间的直接对话,又仿佛是《观沧海》失散多年的姊妹篇。

首先是东临碣石有遗篇,一下子就把两首诗吸在一起,而观沧海中的“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和“萧瑟秋风今又是”,遥相呼应,但是主席却着重写了“换了人间”。一下子把我们从几千年前拉回到现在,这恐怕就是伟人之间的“神交”吧。

除了在文学才华上,对曹操有着最直接的肯定,在政治上,毛主席对曹操也是赞赏有加,他认为,曹操改革了许多东汉的恶政,抑制豪强,发展生产,垦荒屯田,推行法制,提倡节俭,使得严重遭受破坏的社会开始稳定的发展,并一举统一中国的北方,而在当时,黄河流域才是全国的中心地区,后来司马家能建立西晋统一全国,正是曹操打下的基础。

曹操一生戎马倥偬,经常亲自率军征讨,数次都是差点丧命,那个时候大军征战,统帅都是坐的车马,我们现在坐绿皮车坐上几天恐怕都难以承受,而有时候为了战略需要,还要急行军,在当时医疗水平并不好的情况下,他还懂得掌握自己的命运,活了65岁,在三国时期可以算的上是长寿了。

所以在毛主席的眼中,曹操还是一位“养生学家”,多次提及曹操的《龟虽寿》,而其中的:“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毛主席更是非常的赞同,并在给胡乔木(主席秘书)的回信中引用了这四句诗,希望他专心养病。

而毛主席一生也是非常重视锻炼身体,践行着自己的养生哲学,青年时代的毛主席就曾邀朋友一起,风浴、雨浴,并提出了“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并且一生都酷爱游泳,登山,还曾写下“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

我想正是在政治,军事,文采,养生等各方面的一种认同和神交,才让毛主席后来提出了为曹操翻案,毛主席曾说:曹操是一位了不起的政治家、军事家、同时也是一位了不起的诗人,这也是毛主席唯一一次用“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评价同一个人。

在毛主席号召下,1959年,学术界展开了一场颇具影响的给曹操恢复名誉的讨论,同年的8月11日,毛主席在庐山会议讲话时说:武帝被骂了一千多年了,也该恢复名誉了,我们党是讲真理的党,凡是冤案、错案,十年二十年要翻,就算是一千年两千年也要翻。

正是在毛主席的推动下,才恢复了曹操的历史名誉,社会各界开始客观的评价曹操,京剧舞台上,一向以大白脸示人的曹操,眉心处多了一个红点,以示好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