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首部揭秘扶阳脉法的书,出版了

 赵佩毅 2023-07-13 发布于山西


郑卢扶阳医学脉法近年来几乎被外界神。近日出版的《扶阳脉法》主要介绍了扶阳医学中的脉法部分,由郑卢医学第四代传人彭重善之弟子魏小栋根据师父的口传心授并结合自身学习的感受和体悟编写而成。本篇文章简要摘录了其中一部分内容。


图片

郑卢扶阳医学把脉分为浮取、中取、沉取。浮取、中取、沉取可以让我们知道风、寒、暑、湿、燥、火、热等邪气是在表、在中,还是在里,比如浮紧脉是在表,沉紧脉是在里。

另外可以分为整体取、分部取。整体取,比如整体脉“弱”,代表元气不足。

比如左手关脉浮紧,多为肝胆受风之脉象,这时师父会针对性地加天麻治疗。

现在人的脉一般都是复合脉,很少见到单脉,比如全体紧脉或滑脉等。一般都是比较复杂的,几种脉象复合在一起。

对滞脉与其他脉象同见,郑卢扶阳医学多用“带”字来描述,如:滞带紧,滞带微紧,紧带滞,等等。复合脉我们一般看主要问题在哪里,外邪表证、脾胃问题,还是肾虚为主等,病邪在上焦、中焦,还是下焦,这样就能根据脉象找到侧重点,以区分主次,然后立法和遣药才能精准。

比如主要的脉很滑,我们立法遣药的侧重点就放在祛寒湿和水湿;主要的脉很沉、很弱,我们的侧重点就放在建中,理中,益肾填精;左尺脉短、细、小、弱,乏神乏力,看患者表证怎样,没有表证的话就用附子法,若有表证的话用附桂法加减,看要治上焦、中焦还是下焦,选取不同的量;如果没有浮紧的脉象,没有六淫等邪气,也没有危险的脉象,就可以建中或理中,然后填精,或者步步填精,填精用药是有法度的,不能乱填,这个在后面会讲。

郑卢扶阳医学的十五部脉,分浮取、中取、沉取,尤其在病家首诊的时候,一般还需要一个助手,因为一个人又要全神贯注把脉,又要记录脉象,是容易分心的,所以,师父一般都是闭目凝神把脉,每一步脉都要细致耐心地去考察、去描述,并详细记录在医案上。

然后总体和分部观察,一步一步去考虑,脉象有 “紧”的先祛“紧”,有“风”的先祛“风”,有“逆”就治“逆”, 有“滞”就分清是“气滞”为主,还是“湿滞”为主。所以我的 经验是找主要矛盾的脉,先定“法”,看邪气在哪里,是什么邪 气,需要用什么方法去解除,遵循“四诊慎细,以脉为主”。

治疗时起手常用桂枝法或附桂法拨通气化通道,使元真之道路通畅,从而风寒湿瘀浊等邪有出路,亦谓有邪祛邪。第二步常以纳气归原之法,建中培土,五脏之气归于坎中,使元真之体充足,又可使大气升举,反哺五脏,病愈后大壮元阳以收工,使先后并固。

01

总看

总看就是三个指头轻取沉取,都是三个指头总体来看,就叫作总看。比如三部都浮就是风,三部都紧就是寒,三部都滞,湿滞那就是有湿,这就是总看。总看要着重看五脏脉。浮脉知道就可以了,有没有外邪。着重考察腑脉脏脉,就是心、肝、肾、肺、 脾、命。

02

分看

分看就是一部脉一部脉地看,先总看后分看。分看首先要 掌握一个要领,重点在肾脉,左手尺脉作为重点考察,要至骨, 千万不要把膀胱脉当成了肾脉。这一点始终要明确。

第二个要考察的就是脾脉,一定要考察缓急,在思想上要有 这个思路。脾脉是要跟命门火联系起来考察,一个人的消化能力 怎么样?如果脾都不能吸收了,你不用药把脾阳扶起来,怎么吸收你的药?

第三个要考察的就是肺脉、肝脉、心脉。考察了脾肾,然后图片图片才是肝、肺、心等。

图片图片为什么要考察肺脉?肺就比作天,肺上有毛病,这是天不晴朗,必须把肺上的毛病(指风、寒、湿等邪气)去掉。首先要把 肺脉滞、紧等解决了,天不晴、地不朗,天空不晴朗,呼吸就不能正常,所以要考察肺脉。

一个健康人,一定是心肾相交状态良好的,心肾要相交,肝脉要通畅,肝脉与情志致病密切相关。

心与心包联系起来考察,往往心慌、心累等不是心脏本身的毛病,而是心包的毛病,比如心包有湿滞、气滞或积水等。

一句话,五脏脉都要考察,重点在肾,然后再脾,然后才是肝、肺、心。命门是要跟脾联系起来考察的。

这个是分看,把上面这几个重点抓住,你就好考察了。

03

对比看

对比看,这也是郑卢扶阳医学脉诊的重点之一。第一个对比看首先考察五脏脉,或者总的脉,缓而有力有神,

用这个大尺子来比。看这五脏脉整个取,是不是缓而有力有神, 自己来体会,量一量。在分取的时候,也跟上面比,肺脉是不是毛而有力,不毛浮就不对。肾脉是不是沉而有力有神,不沉就不对。所以这两把尺子,就是第一个对比。

第二个对比看,是把自己的十七息练好了,去定患者一息几至,一定要把自己的呼吸的这个尺子练好,不是无依据地感觉病人的脉跳得快跳得慢,要很标准地用息度衡量。

第三个对比,用患者的三部脉去比较,用患者自己的脉去比。有的人本身就很虚弱,有的人就很浮,用三部脉去比,在沉取的时候这三部脉是怎么样,是不是合乎标准?是三部脉都滞呢,还是一部脉滞呢?三部脉都紧吗?还是一部脉紧?有的人肺脉紧,

图片脾脉不紧,这种情况是经常出现的,用患者自己的三部脉比,不 是用我们的脉去比。有的就是一部滞,比如说,肝脉滞了,有湿, 断定他有肝病,有风湿,独独肝脉滞了,我们就可以断定他的湿在筋络,因为肝主筋。如果肾脉也有水湿的现象,寒湿就在骨。 

所以一定要拿患者自己的脉去比较,我们不要主观,这个要去细摸,要去锻炼,当然还要结合其他三诊的情况。病在哪个部位,要比较就用患者自己的脉去比,要反复体会。

比如紧脉,就出现 在脾,那么这个紧就是脾上有寒。为什么郑卢扶阳医学把完脉一说就准呢,就是你把脉摸准了。因为吃了冷的,病在胃,伤了胃, 长期吃冷的就伤了脾,所以脾脉也紧。只是偶尔吃,紧可能就在 胃上,这些就是第三个比,用患者的三部脉去比,用他自己的脉去比,而不是我们主观去比。

第四个对比,患者前后诊断的脉去比。第一次诊断的脉没有缓象,吃了几剂药有缓象了,就说明病有好转。可是原本有缓象,吃了几剂药,脉反而没有缓象了,就提示病可能在进展。病在进展的原因是什么,你就要仔细找了,是伤了饮食,没有注意忌口, 伤了正气,还是工作劳累,没有休息好,等等,要再去找原因。所以,面对患者的每一次复诊,患者脉象前后变化的反复对比, 是很重要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