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一赏 |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2322)​明代 赵左《溪山无尽图卷》

 情系书画 2023-07-13 发布于河北
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
第2322:明代 赵左《溪山无尽图卷》 

图片

下面请横过手机,

不要着急,

平心静气,

慢慢欣赏,

满纸旧时山水——

赵左《溪山无尽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幅《溪山无尽图卷》,画如其名,特点就是长长长长长,溪山风景无尽头。

这种手卷,就适合放在案头,一个人安安静静欣赏。展卷看完一幅画,仿佛不出门也能欣赏一路风景,这是交通不发达的古代,人们自娱自乐的方式。

但画家赵左,对于不了解中国美术史的人,可能不太熟悉。其实,他算得上是明末松江画派的开山之人。

你可能会问,松江派最有名的不是董其昌吗?

实际上,董其昌之所以有名,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当官,政治地位高,身份显贵,门人多。

赵左虽然画得好,但一生都很穷,为了赚钱,还曾经给董其昌代笔。

但查阅史料,我发现,赵左只是现在没有董其昌名气大,他在世时,还是很受明末画坛认可的。

明末清初,收藏家周亮工在《读画录》里写:“赵文度,名左,华亭人,与董文敏同郡同时,笔墨亦相类,世人谓开松江派者,首为屈指”。

蓝瑛、谢彬在《图绘宝鉴续纂》中也说 : 赵左,字文度,华亭人,善山水,笔墨秀雅,烟云生动,烘染得法,设色韵致, 吴下苏松一派,乃其首创门庭也。

这些人话里话外都传达出一个观点——赵左山水画得好,开创了松江派,实力扛把子。

艺术史是很公平的,不会辜负真正画得好的人。仇英如此,赵左也如此。

赵左的山水画,最早学董源,后学米家山水、元四家。他被黄公望圈粉最深,成了他的铁杆迷弟,画了好多仿黄公望的作品,比如北京故宫藏《摹子久富春大岭图》,上海博物馆藏《仿大痴秋山无尽图卷》、广州市美术馆藏《仿黄子久山水卷》,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仿子久溪山无尽》。可见他有多爱黄公望的山水。

凑巧,美国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那幅,《仿子久溪山无尽》,正在展出,而今天我们介绍这幅《溪山无尽图卷》,两幅画不仅名字像,连构图也很像。

图片

图片

(上)赵左《溪山无尽图卷》局部

(下)赵左《溪山无尽图卷》局部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美国版画于1611年,而北京保利这一版《溪山无尽图》画于1613年,也就是前后两年。

我们估计,赵左先画了美国大都会这一版《仿子久溪山无尽》,画完已经到了1612年。他细看已经画完的长卷,觉得后半部分的溪流画得不好,这对于有“完美强迫症”的赵左来说,无法忍受。

于是,他又花了一年时间,在1613年中秋节前两天,完成了北京保利这一版《溪山无尽图卷》。

花了这么长时间,不仅因为赵左在当时有名,要各种应酬,替人捉刀。更是因为他要精益求精,尽力将这幅长卷画到最完美。

走进赵左《溪山无尽》图卷,画面分为三段。

开篇首段,是一段绵延密致的山麓。山石林木之间,村落、小桥、流水若隐若现。

图片

一老者持丈,缓缓过桥,走向山中人家。

图片

如此依山傍水的好地方,高士最爱泛舟湖上,一派悠然。

图片

延山麓水波一路向左,红墙古寺在一片密林之后显露出来,古朴静谧,将烦嚣隔离天外。

图片

山石高耸,树木蓊郁,沿蜿蜒山路而上,在半山亭流连一会儿,听溪过,看云起,最是雅致。

图片

山麓尽头,是一片烟波浩渺,江上几粒渔舟,周围群山环抱,山间多亭台楼榭,写尽水乡之秀美。

图片

这村社俨然是江景别墅,打开窗就能看到山岭连绵,隔江而望。

图片

山寺、古柏、红叶、渔舟,相映成趣。

图片

进入长卷第三段,江左又见群山逶迤。

山脚屋舍,可坐观山涧瀑布,飞驰而下。

图片

林泉静流,古意盎然,余韵悠远。

图片

赵左向来“惜墨构思 ,不轻涉笔”。因此画卷笔笔都是精心铺陈,一卷观完,确实是山长水远,无尽秀美。

画法上,可以看到赵左吸收了董源、二米、元四家之所长,尤其是黄公望笔意。

比如山石多用长披麻皴:

图片

有时略带荷叶皴:

图片

他爱用干笔焦墨画线条,但又用墨色晕染。山石的苍茫,得到了水汽润泽,特别能展现江南山水的灵秀。

图片

而赵左一年前所作美国大都会藏《仿子久溪山无尽》,山石画法多用荷叶皴,显得更为厚重苍莽。

图片

对比《富春山居图》,可以看到《仿子久溪山无尽》似乎更为接近黄公望笔法。


每日一赏 |中国国画历代精品高清展:(2321)明代 王绂《乔柯竹石图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